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經典)

2020-12-14 減法生活

減法生活: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

21天斷舍離|Day15

今日打卡主題:日行一善

善不是念出來的,是行出來的。

善良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麼回報,善良是發自內心的選擇。

它是冬天裡的一把火,可以抵禦我們心中的寒。它是黑暗中的一盞燈,可以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很多人還記得,一篇題為《杭州圖書館向流浪漢開放,拾荒者借閱前自覺洗手》的新聞,曾經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韋思浩,

普通的退休教師,

一位拾荒老人用自己的行動,

溫暖我們冰封已久的沉寂的心。

拾荒之餘,他在圖書館伏案讀書,那雙看書前一定要認真搓洗的雙手,令無數讀者為之動容。當他意外身亡時,他的遺物更是讓無數人震驚落淚。

老人的遺物中,沒有什麼特別值錢的東西,但每一樣都是無價之寶:泛黃的捐資助學憑證,希望工程的救助報名卡,讀之潸然淚下的受助孩子的來信。

善良是掛在心底裡的一輪澄澈的明月,它照亮的,是一個人精神的天空。見很多灰暗的一面,善良卻依然是我們大多數人心底堅守的溫暖與光明。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善良,更是一種福氣,行善多一分,福氣就深厚一分。一個人的命運,並不一定只取決於某一次大的行動,更多的時候,取決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舉。

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後來官至太守。有人請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說:「比如這裡有條板凳,倒了礙人走路,就彎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可見善者,就是利人之心,利人之行。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這一生,只要懷有善良的心地,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心身松靜愉悅,就能與天地整體運動和諧共振,早晚得到正氣的照應。

老子曰:上善若水。善良的心態似柔和之水,養育著人的臟腑,使之平衡暢通。洗滌著人的靈魂,使之歡喜澄明。

心存善意,寬容生活的苦樂糾結,善待身邊的每個人,感恩命運給予的一切。感謝天地,感謝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並使生命得以維持。感謝所有愛你的人與恨你的人,是他們成全了你,完善了你。

善念能讓我們的身體遠離喜、怒、憂、思、悲、恐、驚。善心猶如春雨,默默地滋潤身體,如暖流沐浴,氣變得柔順,血變得通暢,正氣復甦生長。

相關焦點

  •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春秋·曾子》中的這一段話,兩千多年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標杆,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來處。
  • 「行善者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平日裡常做這3件事,可避免禍事
    導語如果一個人的語言善、行為善、視善,那麼他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善事。等到三年滿了,他的善行也就圓滿了,而且上天一定會將福氣賜給他,比如增加他的壽命,或者是讓他的子孫充滿福氣。而且在人世間當中很少人能夠做到行善不留名。古人常說"行善者,福雖未至,但是禍已遠離",我們普通人在平日裡經常做這三件小事情的話,就可以避免生活上帶來的禍事。
  • 存善念,做善事,與人為善
    每個人都想過美好的生活,除了自身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以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多做善事。』曾國藩尤其推崇的《了凡四訓》一書作者袁黃就是告訴人們怎麼存善念,行善心,與人為善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這段話就出自於《了凡四訓》書中的章節。
  • 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看懂這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古人云,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我們不能奢求天上掉下餡餅,如果想得到福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未知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努力做好我們自己,剩下的順其自然即可。佛陀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老祖宗對於福報的見解,充滿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們細細感悟。看懂這三句話,並且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後半生福報會不請自來。
  • 老僧說法:福報沒了,「會出現3種厄運」,若佔了一個,要小心了
    佛家有云:今生做惡沒惡報之人,是因前世尚有餘德,福報沒消耗殆盡,今生做善事沒福報之人,是因前世尚有餘殃,所以福報沒有到來。但是,不要高興得太早,如果作惡多端,那麼等福報消耗殆盡那一天,惡報必將馬上就會臨頭,同樣,經常行善之人,抵消了所有的業障之後,福報也會隨之將至。
  • 兩句經典,懂得安分適禍,將自得福!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每個人對福禍有著不不同的看法,以至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好的福報。尤其在中國儒釋道文化中,對人們的影響最為深刻。如佛教文化,倡導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修善布施來自求多福。但是,過度的求福,未必好事。
  • 因果不虛:10句古語,讓你知道行善的重要,切勿在作惡了!
    如古人所講「福生有兆,禍來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蟻孔潰河,溜沉傾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無一不是告訴我們如何避免災禍的方法。因果不虛:10句古語,讓你知道行善的重要,切勿在作惡了!一、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 充滿哲理的勵志句子,深入人心,讓人立刻清醒
    3.把所有的困難挫折砸碎了踩在腳下,當有你一天你站在舞臺上的時候,你可以驕傲的告訴所有人,多少年來你不論經歷什麼都沒有放棄過。4.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7.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樣對你們的事業非常有幫助。8.生命很殘酷,用悲傷讓你了解什麼叫幸福,用噪音教會你如何欣賞寂靜,用彎路提醒你前方還有坦途。山澗的泉水經過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9.成功並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努力。
  • 佛教:「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我們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過去種下的「因」,而今感召的「果」。「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人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業力的顯現,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事。「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前世修多少德,今生有多少福;前世造多少業,今生有多少禍。不必羨慕他人命好,那是人家自己修來的福氣,誰也搶不走。那是不是命運無法改變了,一出生就決定了。
  • 佛教:有這兩個吉祥之兆的人,一定會命好福多,你都有嗎?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容易的,要想出人頭地,過得好,在社會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是自己打拼的結果,努力的結果,爭取的結果,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生活中太多的人為自己的生活找理由,為自己的失敗開脫,只是說得再多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努力的人,始終相信自己,從來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把自己的命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一個人越努力越好命,越努力越成功。二、始終相信善良的人。
  • 【佛教故事】殃福追人猶影隨形
    無論是福德或是災殃,總是如影隨形地跟著每一個人。」         闢羅太子說:「真是太殊勝了!誠如世尊所開示,我的前世曾在人間當過國王,因為心念生命無常,對身外之物無所眷戀,因而想廣行布施。一日,群臣集會時宣告:『我想要做一面大鼓,鼓聲隆隆能廣傳百裡。誰能為本王辦好這件事呢?』        然而,大臣們紛紛答道:『臣等無能為力!』
  • 「欲過,命苦福薄」之人,身上往往會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出自明朝著名的思想家袁了凡寫的家書《了凡四訓》。其集合了儒家、道家、佛家三種學說的精華,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家書中的瑰寶。《了凡四訓》中提到「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從所闡述的因果關係更是玄妙。心向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心向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