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到達富士山2305米,近觀之,則沒遠觀那麼壯美了。有人開玩笑說,像一大堆煤渣渣。其實對于美人亦然,只能遠觀,不能近觀,否則會大失所望。這也就是所謂的「距離產生美」吧。
富士山山上的雲海,倒值得一觀。變幻無窮,翻滾湧動,奇景也。
忍野小村,號稱日本的小九寨溝,其實相去甚遠。但這裡還是有它的獨特處,有富士山融化的雪水流經地層過濾而成的八個淡泉水池,稱之為「忍野八海」。可惜的是時間不夠,我們只看到兩個「海」。
在忍野村看富士山,別有一番風情。
大阪城公園是以歷史名城大阪城為中心建造的公園,四周有護城河圍繞,附近庭園秀麗,亭臺樓閣,奇花異卉,有中國園林的影子。
奈良神鹿公園,佔地5.25平方公裡,範圍之大,堪稱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公園。奈良的所有名勝古蹟都在這座公園範圈內。公園內馴鹿成群,共有1200多隻,散布於山間、林下或寺廟的池畔,成為奈良觀光的象徵。
當晚我們住在一個山村的賓館內。清晨起來在小山村裡閒逛,倒也別有情趣。村子山頭上還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寺廟(寶山寺)。
在前往金閣寺途中,需穿行一條小街,街中竟然有一座小型火車站,讓人有一種恍然隔世的穿越感。日本的現代化程度相當高,但他們沒有為了表面的光鮮,而拆毀古都的舊建築,而且至今仍在使用。
金閣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正式名為「鹿苑寺」,是中國人熟知的「一休和尚」的所在地。
因為寺廟建築物外面包有金箔,故又名金閣寺。這是一座位於京都、最早完成於1397年的日本古剎,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
寺院內青山綠水,翠松高樹,格調清雅,透著超凡脫俗的禪意。
金閣寺一樓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
在京都,時不時可見中國漢唐風格的建築物,保存得極好。
祗園藝伎街是現代日本最著名的藝伎的「花街」,至今保留有藝伎館、茶屋等許多當時的建築,在1999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歷史景觀保護區。
現在這條「花街」還有83家茶屋,有藝伎、舞伎約120人。但想看一場真正的藝伎表演,已是難上加難,因為傳承者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