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喬丹到科艾麥卡:得分後衛盛況不再,小球時代又一犧牲品!

2020-12-23 博籃古今

偉大的麥可·喬丹作為人類籃球運動的天花板,自退役以後就沒有人能夠真正撼動。但曾被他重新定義的「SG」(Shooting Guard 得分後衛)位置在如今的聯盟卻日漸式微。

顧名思義,得分後衛以「得分」為首要任務,在2010年以前,他們往往佔據得分榜前十的半壁江山。但近幾年卻只有詹姆斯哈登還依舊堅挺,如果你還把他當作一個SG的話。

如今的聯盟明星得分後衛們的日子普遍都不好過。本賽季得分前三的後衛中(哈登、比爾、布克),只有哈登還有機會打季後賽,比爾甚至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常規賽得分過30卻沒有入選全明星的後衛,布克在2017年以21歲的年紀砍下70分得到的卻是「輸球刷高分」的冷嘲熱諷。

「Be Like Mike」(像喬丹一樣飛翔)這句經典廣告語越來越不適用於現在的nba賽場。

一、標杆的偉大——用「得分」重新定義「後衛」

在喬丹之前,nba的得分後衛是另一個樣子:他們有著接近普通人的身高,很難和內線的巨人們爭鋒,只能憑藉全面的技巧、搏命的防守或精純的射術在場上發光。

在喬丹連拿七座「得分王」之前,nba歷史上只有兩位得分王是二號位——傑裡·韋斯特和皮特·馬拉威奇。白人、超越時代的技巧、精準無比的投射和聯盟平均的身體條件是他們共同的特點。

那時各隊需要的是投籃精準、打法穩健、防守強悍的鐵索炮臺,「凱爾特人王朝」時期的比爾.沙曼、薩姆·瓊斯甚至公牛初代元勳、後來執教爵士和喬丹大戰兩年的傑裡·斯隆才是優秀得分後衛的模板。

直到1984年麥可·喬丹的出現,雖然在他之前nba已經出現過在天空中打球的「天行者」大衛·湯普森、「J博士」歐文等,但沒有誰像他那樣能將後衛的技巧如此融合在一個如前鋒們般飛行的軀殼裡。

他擁有可能是聯盟歷史最快的突破第一步、在北卡三年和不知道多少個日夜苦練積攢下的紮實球感、噴氣機一般的爆發力和柔和的終結手感,但最重要的是他的飛翔:

我們大多只注意到他跳得有多高,卻忽略了背後的真正秘密——彈速。

學過物理的都明白,人一旦起跳離地,身體向上的速度因為地心引力就在不斷變慢。而在籃球場上彈速不但決定了起跳的高度,同時也可以獲得額外的空間。

喬丹超快的彈速很多時候不但讓他可以在電光火石之間先於防守者找到出手空間,而且在與內線巨人對抗時也可以率先達到制高點佔得先機。

於是第一年他22.7分6.5個籃板5.9次助攻無可爭議地獲得了最佳新秀,也成為了公牛當然的老大。85-86賽季他因傷常規賽缺陣64場,卻在季後賽中與那支「史上最佳」凱爾特人對抗中砍下61分,系列賽場均43.7分徹底羞辱了凱爾特人的傳奇後衛丹尼斯·詹森。

到了第三年(86-87賽季)他就以37.1分(僅次於威爾特·張伯倫,迄今無人超越)拿下了第一座得分王,從此開啟了一段長達12年的對「得分王」的統治(10座得分王,94、95年因短暫退役未當選)。

在他逐漸成神的過程中,他也不停地在豐富自己的武器庫:左右手突破逐步變得均衡、中距離投籃成為了又一個殺招、利用防守者對他突破的恐懼開發出了無數華麗但有效的假動作、他增加了肌肉強化了對抗。逐步從一名七進七出的得分至尊蛻變為善用「三角進攻」折磨對手的超然存在。不變的是即使在公牛的最後一個賽季,他依然把持著「得分王」的寶座。

他的打法也為聯盟的得分後衛們樹立了新的標杆:身高在1米95至2米01之間、全能攻擊手、能背打、能持球、投籃無死角、攻擊範圍延伸到三分線以外,外線防守的尖兵可以對付外線三個位置。

如果你還能飛善扣,恭喜你就有可能得到一個「喬丹接班人」的稱號。

二、盛世的降臨——「四大分衛」書寫各自傳奇

但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喬丹隱退之後nba才真正迎來了「分衛盛世」。

在喬丹「公牛王朝」的統治下,聯盟各隊都對具備小前鋒身材同時擁有得分後衛技巧的新秀們垂涎欲滴。從第一代「喬丹接班人」格蘭特·希爾到後來崛起的「四大分衛」,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重點培養和提攜。

到了喬丹即將退役的90年代末,「四大分衛」都成為了各自球隊的頭牌和頂梁柱,如果說奧尼爾離去後的內線霸權由鄧肯、加內特為首的「四大前鋒」所瓜分,那麼在喬丹離去後,天賦絕倫、數據出眾的得分後衛們就立刻呈現百花齊放、群眾逐鹿的局面。

而這其中最好的四位被我們稱為「四大分衛」——西科東艾北卡南麥。

①「半人半神」卡特——繼承了喬丹的扣籃

很長一段時間裡,卡特都被公認為最像喬丹的那個人:同樣的北卡出身、同樣的球場位置、同樣華麗到讓人驚嘆的扣籃。如果說喬丹的飛翔將很多本不知曉nba的人帶進了精彩的籃球世界,那麼本世紀初卡特的再度升空則把很多因喬丹退役而離去的球迷又拉了回來。

而他在2000年則將扣籃提高到了比肩甚至超越喬丹的地步,從雪梨奧運會上的死亡之扣到全明星周末的「經典五連扣」,讓再挑剔的觀眾也不得不將他放到與喬丹、「J博士」歐文並列的頂級扣將行列。

再加上他在生涯前四年在猛龍場均25分6個籃板4次助攻的數據,所有人都驚呼又一個「飛人降世」。在2000-2004年五屆全明星評選中,他獲得了四次票王。

但卡特從來不是喬丹那樣全面且穩定的得分手。出身北卡的他基本功很好,但在巔峰期拿球後更多憑藉不遜於喬丹的爆發力沉肩努身突破,但終結手段除了扣籃外只有一招小拋投還算靠譜。

他的投籃能力很好,巔峰期幹拔投籃其實並不遜色於麥迪,甚至有過季後賽半場8個3分球的壯舉,但持球後投籃的花招並不多,因此到了比賽的生死時刻往往就是強投一錘子買賣。

在他扣籃華麗、肆意飛翔的身軀下的,其實是一個基本功紮實,但殺手鐧不多的老派後衛,缺乏帶領球隊走向勝利的能力基礎。

這些招式在他03年膝蓋肌腱發炎後威力下降明顯,他和猛龍鬧彆扭去了籃網,在基德這個「球場頂級廚神」的料理下,他又打了4年好球。而後就開始了作為一名角色球員的流浪生涯,他也曾跟魔術一起向總冠軍發起過衝擊,也曾在季後賽三分絕殺過馬刺,但那個曾經上天入地的「UFO」已距離我們太遠太遠了。

剛剛才退役的他整整完成了22年的nba職業生涯,歷經四年飛翔的半神傳說,而後是五年飽經風雨的成熟,最後十三年慢慢地回歸人間,文斯·卡特——一個真正熱愛籃球的人。

②「睡神」麥迪——繼承了喬丹的華麗

絕大多數中國球迷熟知麥迪是他在火箭與姚明並肩戰鬥的歲月,但那時的他早已不在巔峰。只有和姚明初聯手的04-05賽季勉強還有在鼎盛時的影子,畢竟在魔術後期腰傷就已經找上了他。

他的巔峰,滿打滿算也就是2000-2004年這四五年時間。

但那幾年雖然卡特依舊飛龍在天、科比三冠加身、艾弗森也憑藉2000-01的史詩級表現登峰造極,可如果評選當時nba最華麗的外線球員(甚至可以把外線去掉),相信麥迪會有最多的擁躉。

麥迪有三寶——突破、幹拔、出球好

外線球員的攻守對抗,啟動的第一步至關重要,進攻方一旦啟動時能夠快個0.1秒或幾公分,佔據的優勢就能讓後續動作的殺傷力呈指數級增加。而喬丹隱退時聯盟中公認突破第一步最強的就是艾弗森和麥迪。

相比於身高1米83(遠沒有)、巧滑似精靈的艾弗森,身高2米03的麥迪能如此之快就著實不易,殺傷力也更大。因此當2000-01賽季他加盟魔術,搭檔希爾卻遭遇傷病困擾的時候,他終於可以像表哥卡特那樣擁有了球隊絕對主導權和無限開火權,於是聯盟發現這個已經在nba打了4年的小夥子擁有超過他表哥卡特的進攻天賦,當他可以不受束縛的肆意進攻時破壞力甚至要更勝一籌。那個賽季他籃下進球3.7個(後衛中僅此於艾弗森),場均已經能砍下26.8分。

到了2002-03季,他花了整個夏天練習三分球,終於將其升級為自身的主要火力,也真正達到了自身的巔峰。場均可以砍下32+7+6,三分出手從前一個賽季的2.2次飆升到6.1次,以39%的命中率每場扔進2.3個。

而他標誌性的幹拔跳投成了當時聯盟最膽寒的外線「大殺器」。2米03的身高、2米16的臂展,再加上聯盟頂級的爆發力,讓他的幹拔成了一種幾乎無法防守的進攻方式,當他在你面前突然起跳時,你能做得只有祈禱。

但傷病不但讓他在加盟火箭後狀態就逐年下滑,更可怕的是磨滅了他本就不算堅定的心志,嚴重的自我懷疑和自我為中心讓他一度成為了nba自私的代表人物,他可以隨意缺戰,可以在比賽中散步、可以未經球隊允許就擅自手術,讓他生涯最高成績就是季後賽首輪。

在繼承了喬丹華麗球風的同時,如果他擁有哪怕喬丹一半的勝負心,也許今日的成就會高得多。

③「黑曼巴」科比——最接近神的男人

球衣號碼24Vs23、歷史得分榜上第四Vs第五(今年剛被詹姆斯超越)。科比從進入聯盟以來就一直以喬丹為目標進行著奮鬥,而當2016年在斯臺普斯完成生涯謝幕時,他終於成為了最接近「神」的那個男人。

打法上科比不但繼承了喬丹幾乎全部的技巧,在三分投射能力上更是高出一籌,而他近乎偏執地企圖超越喬丹,則讓自己在不斷進步的同時收穫到了喬丹最高的尊重。

科比是唯一退役時收到喬丹公開祝賀的後輩球員。

科比是好勝的喬丹唯一承認可能會單挑不過的球員

在今年2月科比的追悼會上,久未露面的喬丹上臺緬懷了逝去的「黑曼巴」,也第一次讓我們了解到兩位偉大的得分後衛之間從相互競爭到彼此欣賞的動人情義。

④「答案」艾弗森——叛逆的戰神

1米83的註冊身高(其實根本不足1米8)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被認為有能力擔任nba級別的得分後衛,但艾弗森不僅做到了,而且在他14年的職業生涯中拿下了4座「得分王」、一個常規賽mvp,以及一個堪比1969年傑裡·韋斯特的傳奇總決賽表現(2001年),而26.7的生涯場均得分甚至超越了科比(25.3),

2000-01賽季身負13處大小傷病的艾弗森獨自帶隊挑戰「ok組合」,這場「大衛Vs哥利亞」的對抗讓無數人動容,而他也送給了那年無敵的湖人隊唯一一場敗仗

但他的偉大已遠遠超出了球場的範圍,從進入聯盟開始他就以叛逆的姿態面對一切,是他將黑人文化帶入了當時還略顯保守的nba世界,他敢於發聲讓球員以主人的方式存在於這個聯盟,如今nba的明星能夠擁有如此的地位和發言權,都要感謝艾弗森在年輕時的不屈和抗爭。

「四大分衛」的崛起及時填補了喬丹離去後nba的「偶像真空」,而他們也用各自鮮明的個性和不朽的成就在nba歷史上樹立了屬於自己的豐碑。

三、前景的掙扎——弱隊大腿還是爭冠拼圖

2004年nba宣布「No Handcheck」(禁止手測防守),突破手們迎來了春天。2005、06年納什率領的太陽「七秒進攻」給聯盟打開了一扇「快攻+三分」的大門。近十年來「魔球理論」的流行和「勇士王朝」的崛起讓三分和禁區得分成為主流。在越來越強調效率和節奏的今天,籃球逐漸成為各種「三分+單打」的舞臺。當年禪師好不容易用「三角進攻」忽悠喬丹、奧尼爾、科比分享球權帶動全隊進攻,如今卻變成了「能得分是吧?會突破是吧?會傳球不?哦都行,那球都給你,你來創造進攻機會!」

於是大學裡打二號位的威少在nba站一號位成為了「三雙猛男」;在雷霆打得分後衛的哈登拿了「最佳第六人」,但一來到火箭就得分組織一把抓成為了近十年來最恐怖的「得分機器」;布拉德利·比爾多年一直在沃爾身邊擔任得分後衛角色,等到沃爾一受傷他也搖身一變球權獨攬,數據打法全面「哈登化」。如今新近崛起的奧拉迪波、多諾萬·米切爾、東契奇等二號位青年才俊也都是佔著一個位置幹著兩個位置的活。

所以如今聯盟強隊的二號位們,要麼就是在球隊在巨星身邊幹著輔助攻擊點+策動機,如麥科勒姆、米德爾頓,要麼就是完全乾著「3D」活的「保鏢」,最典型的就是丹尼·格林、斯瑪特、喬·哈裡斯等。

而那些仍然秉持著傳統「後衛組織+分衛進攻」模式的球隊,大多過得不好或實屬無奈,拉文的公牛、布克的太陽、德羅贊的馬刺就是這樣的倒黴蛋。

那個由喬丹親自開啟、「四大分衛」推向頂峰的鋒衛搖擺、上天入地的「得分後衛黃金年代」,已經隨著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了。

唯有緬懷!

相關焦點

  •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喬丹時代,崇尚內線進攻,背身單打肉博,中距離投籃成為最美的弧線。科比時代,三角進攻成為戰術利器,科比和奧尼爾一裡一外,開創新一代籃球王朝。又有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洛佩斯但是,理性分析,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勝利者,還是時代的犧牲品?
  • 徐靜雨老師公然炮轟喬丹在小球時代肯定不行,你怎麼看?
    我就來反駁他的理論,喬丹在小球時代一定會是大殺器。就按喬丹的得分來說。10次NBA得分王,生涯場均30.1分。放在現在是什麼概念。現在的小球時代籃球環境有兩個特點1哨子多2身體對抗大不如前3崇尚快節奏炮轟與三分。喬丹在那個長人如林的「大」球時代,內線密不透風,外線防守小動作不斷,活塞壞小子更是髒到天際,扎扎都只是個弟弟而已。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喬丹拿到了10次NBA得分王,6次總冠軍6次fmvp。
  • 小球時代的NBA歷史一陣:喬丹詹姆斯全退出,庫裡奧拉朱旺領銜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巨星更適合小球時代的發展: 1、控衛:庫裡替換魔術師 論進攻穩定性,喬丹要高於科比,他職業生涯命中率接近5成,先後拿下10次得分王,但是在當今時代,喬丹也存在致命短板,那就是3分。
  • 小球時代的NBA歷史一陣:喬丹詹姆斯全退出,庫裡奧拉朱旺領銜
    論進攻穩定性,喬丹要高於科比,他職業生涯命中率接近5成,先後拿下10次得分王,但是在當今時代,喬丹也存在致命短板,那就是3分。喬丹生涯三分命中率32.7%,但不要忘了,NBA在94-97年之間曾把三分線縮短,如果不算這段時間,那麼喬丹生涯三分命中率僅有28.8%,而且喬丹生涯三分命中數場均0.5個,這些數據在如今的時代都是不及格的。
  • 在小球時代,喬丹是Derozan的增強版本
    有許多人受到別人的歡迎,在此之前,徐靜雨評價「喬丹在小球時代就是加強版德羅贊」、「喬丹打不了無球」等視頻被網友摘取,引起巨大爭議!那麼喬丹真的離不開球,他真的是小球時代的強化版德羅贊嗎?對於這些問題,我的回答是不!1、能不能喬丹不打球,不能站在小球時代?
  • 小球時代喬丹天賦不及庫裡!喬丹百搭任何時代
    但是在這種討論中喬丹絕對算是一位BUG級別的人物,所以很多人在討論喬丹的時候都將他排出在外,由於對喬丹的討論也引起了不小的笑話,而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NBA最大笑話就是喬丹與庫裡天賦的對比,有球迷竟然說若在小球時代喬丹的天賦不及庫裡!對此我想說喬丹百搭任何時代,而且可以主宰任何時代!
  • 深度|希伯特:從欺負龍王波什的黑又硬頹廢成「小球時代」犧牲品
    在NBA聯盟從以前的強調身體對抗,以攻擊籃下為主,外線投射為輔的時代,逐漸過渡到如今加快攻防節奏,以外線投射為主,減少籃下對抗強攻的小球風潮的過程當中,徹底摧毀了一大批有著出色護框能力和籃下強攻,卻沒有中遠投能力,腳步移動緩慢,協防不到位的傳統中鋒。
  • NBA被時代淘汰的六大球員:55分先生被拋棄,希伯特成小球犧牲品
    不過隨著小球時代的來臨,對於內線的要求也趨向於全面性,優秀的內線要會護框和防守能力,還要有著一定的射程。但是身體素質一般、打法古典、防守能力捉急的奧卡福已經輾轉了多隊,當年被人們寄予厚望的天才球員落得如今這般田地,估計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吧!
  • 徐靜雨公開炮轟喬丹無法適應小球時代
    首先按照徐靜雨的個人功底以及解說能力來看他只不過是自媒體時代中一個比較小有名氣的籃球評論員而已,時不時還冒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話題來吸引球迷的關注。就像這次所說,喬丹適應不了小球時代,表現還不如庫裡,就有可能就是為了刷瀏覽量。
  • 現役不適合打小球時代的球員,球哥上榜,一球員被稱為偽巨星!
    現在的NBA陷入停擺階段,的好一段時間才有比賽打了,那麼關注NBA的球迷都會想知道各自喜歡的球員現在的情況是怎樣呢,我們了解到像詹姆斯,利拉德他們選擇居家隔離的同時也沒忘記訓練,現在的NBA已經是小球時代,已經告別了之前的傳統時代,那麼小球時代真的適合每個球員嗎,答案是並不是所有的球員都適合,
  • 拉文的公牛隊史最佳陣容,得分後衛竟然不是喬丹
    陣容如下:控衛:德裡克-羅斯、得分後衛:扎克-拉文、小前鋒:麥可-喬丹、大前鋒斯:科蒂-皮蓬和中鋒:保羅-加索爾。在得分位置上竟然不是喬丹而是自己,拉文將喬丹放在了小前鋒位置。扎克拉文在2014年第一輪第13順位被森林狼選中,在2017年被交易至芝加哥公牛。
  • 傳統控衛即將淘汰,這就是小球時代!且看且珍惜
    聯盟現在是一個小球時代,首先在這裡小編想要簡單談談什麼是小球時代!小球時代正是通過球隊跑動,快攻,隊友之間的擋拆來創造了3分球的空當,通過3分迅速擊垮對手,現在「小球時代」的代表就是庫裡。控球後衛有庫裡、歐文、裡拉德、特雷-楊,傳統的控球後衛在小球時代即將被淘汰。
  • 喬丹放在小球時代能統治聯盟嗎? 球迷: 說不能統治的就是個笑話
    神簡單說一下,沒耐心去看比賽錄像的,可以看看喬丹的數據,喬丹有多少個得分王,得分王的同時,防守榮譽是多少?得分和防守拿頂級榮譽的同時,拿了多少個冠軍?跟他一隊打出身價的隊友,換隊伍了是什麼表現?用小球時代作為例子喬丹的打法其實更適合小球時代。禁區內的衝擊和超準的兩分是小球時代其他球隊無法解決的難題!喬丹在以內線為主的血拼時代,都可以殺進殺出,何況現在體毛犯規的小球時代。
  • 喬丹的中距離投籃 - 無可觸及的得分能力
    首先,喬丹不是他那個時代唯一的偉大得分手,但是他是一個超級高效的射手。雖然說,在上世紀90年代,在籃球方面沒有過多地使用「效率」統計。首先是三分線外,當年三分小球打法還不是主流,但是最低38%的命中率相比現在小球時代的命中率來說也不相上下了。其次,禁區內50%的命中率雖然說不低了,但是對於當時中鋒主流打法來說只能說不高。幫主作為當時各個球隊的主防對象,肯定受到各個球隊中鋒的嚴防死守。50%的命中率對於一個後衛來說足夠了。最後看看中距離,全線飄紅,恐怖的命中率,不服不行。
  • NBA小球時代即將落幕?屬於小前鋒的時代降臨
    請給個贊和關注謝謝支持因為小編年紀小,看球時間沒有那麼長,對於遠古時代的NBA不了解,所以這一塊就略過NBA時代變革我覺得吧,NBA分為三個時代,喬丹時代,眾星時代與小球時代。比如火箭隊狀元籤下奧拉朱旺,這是與喬丹同年選秀的又一巨星,從火箭用狀元籤選擇奧拉朱旺就可以看出當時球隊偏愛的是有身高有力量的內線球員,球隊主要以內線得分為主,中投都是輔助,更別提三分了。所以說火箭沒有選擇喬丹也是情理之中。
  • 喬丹如果在現在打球,會有什麼表現?球迷:小球時代依舊是第一人
    喬丹是公認的籃球之神!所取得的榮譽被稱為NBA歷史第一人!職業生涯場均得分30.1籃板6.2助攻5.3。大家都知道80、90年代NBA的防守強度不是現在聯盟可以相比的,在那個年代,如果膽子小點,都不敢往籃下突破!那麼如果喬丹在現在小球時代打球,他的表現會怎樣呢?
  • 小球時代沒落的中投藝術,喬丹之後誰才是最強「中投怪」?
    小球時代強調空間和節奏,三分出手越來越多,而每次出手賺取的得分回報相對較少的中距離投籃越來越像是一門「消失的藝術」。庫裡、哈登這些能持球投三分的外線球員增多,樂福、洛佩茲等空間型內線成群,而安東尼美如畫的中投則很少見了。
  • 喬丹之後,NBA十大得分後衛都有誰?
    「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偉大無需多言,他是籃球運動歷史上最偉大的得分後衛,相信這句話沒人質疑。喬丹的出現,將籃球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同時也開啟了得分後衛的時代。喬丹也為得分後衛樹立了一個新標杆,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喬丹退役之後,NBA的十大得分後衛:
  • 如今nba的得分後衛,還有幾個能夠「像喬丹一樣飛翔」?
    」的得分後衛們如今不再是得分榜的寵兒如今的聯盟明星得分後衛們的日子普遍都不好過。標杆的偉大——用「得分」重新定義「後衛」在喬丹之前,nba的得分後衛是另一個樣子:他們有著接近普通人的身高,很難和內線的巨人們爭鋒,只能憑藉全面的技巧、搏命的防守或精純的射術在場上發光。
  • NBA明日之星:2017年選秀後衛誰更有潛力,引領小球時代?
    ,有的被時代所拋棄,有的卻緊隨時代的潮流改變打法,小球時代受影響最深的便是後衛球員,因為後衛球員成為了小球時代球隊的進攻發起點,整場比賽幾乎是靠他們在掌控節奏。,這一年的選秀後衛誰更有潛力去引領小球時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