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體驗

2021-02-16 魯希雅

根據契克森米哈伊的說法,心流,就是個體完全地沉浸於體驗本身,而體驗本身就是最好的獎賞和動機。在心流狀態中,我們的感覺和體驗合二為一,即「行為和覺察融為一體」。

我們都有過沉迷於閱讀或寫作的經歷,有時連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或者當我們在專心烹飪、和朋友談心、在公園打球時,經常幾個小時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些就是心流體驗。

在心流狀態中,我們享受著巔峰體驗,同時也做出了巔峰表現:我們既感受到了快樂,又展現出最好的狀態。運動員把這種情形稱為「在狀態」。無論我們在心流的境界裡做什麼,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寫詩也好,學習也好,我們對於正在進行的事情採取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態度, 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擾我們或是使我們分心。在這種最佳狀態下,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學習、成長、進步並且向未來的目標邁進。

根據契克森米哈伊的解釋,擁有清晰的目標是心流體驗的前提。雖然目標有時會有所改變,但我們行進的方向是不能錯的。當我們全心全力投入去實現目標,不為任何其他的誘惑所動搖時,我們才能獲得心流體驗。同時,當下以及未來的益處在這種狀態下合二為一:遙遠的目標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感受正在經歷的意義。心流體驗所帶來的是更高層次的幸福,它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變成了 「現在的快樂即未來的成果」。

契克森米哈伊的心流理論還指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說法代表我們必須承受極度的壓力,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才能發揮 100%的潛力,實現至高的目標;但在心流體驗中,痛苦本身並不是巔峰表現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個區域是在過難和過易之間,在這個區間內,我們不但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潛力,還可以享受過程中的快樂。如果想要達到這個境界,任務的挑戰要難易適度。如果任務難度大而技能不足時,我們會感到焦慮;相反,如果技能高超而任務太簡單時,我們就會感到乏味。只有當難度和技能匹配時,心流體驗才可能出現。

——整理摘錄自《幸福的方法》

泰勒·本-沙哈爾 著

美妙的心流在工作中

誠實的鏡子

很多問題,需要解碼和自己的關係

編輯/Nicole

聯繫我們,預約你的專屬成長力教練

相關焦點

  • 「心流」的體驗
    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流」的體驗,「心流」是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心流」引含的意義,就是許多人形容自己表現最傑出的那種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的感覺,也就是運動家所謂「處於巔峰」,藝術家及音樂家所說的「心泉湧動」。
  •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本書作者米哈裡·契合森米哈賴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提出了幸福就是獲得最優體驗,這種最優體驗就是心流。讀完這本書,我們將會對幸福有更深的理解。米哈裡·契合森米哈賴,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與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丁·塞利格曼於2000年共同發表了《積極心理學導論》,標誌著積極心理學的問世,同時他也是心流研究的先驅。
  • 公正心流 ——閱讀《心流》談法官的最優心理體驗
    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積極心理學奠基人、心流理論之父的米哈裡.鍥克森.米哈賴撰寫的《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我終於找到了真實的答案。原來,工作可以殘酷無聊,但也可能充滿樂趣和刺激,就看你能不能體驗到一種叫做「心流」的東西。
  • 心流體驗,美好勝過「初戀」
    「心流」體驗了解一下~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它,那就是:妙! 特別是我們在做自己非常喜歡、有挑戰性並且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例如爬山、遊泳、打球、玩遊戲、閱讀、演奏樂器還有工作的時候,就很容易體驗到心流。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非常滿足並且不想停止的感受。所謂意猶未盡就是這樣了~
  • 《心流》:來一次心靈的心流體驗之旅,提高你的幸福感
    而《心流》能帶給你的,不只有幸福感,還有價值更高的東西。《心流》這本書由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編寫,他用30年的時間,做了大量真人實驗研究基礎上,開創了「心流」的這一概念的先河。
  • 跑步,讓我們感受「心流」的極致體驗
    而這種平衡則帶來了最幸福的人生體驗——心流。,其核心就是:全身心地沉迷於自己所喜歡的當下的活動中,並且能連貫流暢地持續下去,而這種體驗可使個人生活質量達到最大化和最優化。跑步,讓我們經歷「心流」的極致生活體驗;「心流」讓我們更加愛上跑步。
  • 提升遊戲心流體驗 從「難度」開始
    在心流體驗的過程中,我們更容易感覺到投入、愉快和興奮。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在進行某些工作、某項活動時,產生的執行力和效率都要遠遠高於平常,並且會切實的實時地感受到這種狀態帶來的正面回饋。Csikszentmihalyi(1997) 概括了心流體驗的九個特徵:1. 清晰的目標2.
  • 如何獲取心流體驗?哲學詩畫送你10句話,感受心流愉悅
    領導力專家卡米爾·普雷斯頓認為,所謂的「心流」狀態並非藝術家的專利,只要方法得當,每個人都可以進入這種事半功倍的工作狀態。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手機資訊、簡訊和社交媒體的幹擾。之後讓自己的心靈慢慢進入禪定狀態,體驗心靈的流動狀態。
  • 《心流》:幸福感的最優體驗是擁有有序的一生
    而讀完《心流》這本書時,覺得作者米哈裡想要表達的是生命的意義是和哲學、宗教、意識、幸福感等交集在一起。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出三個核心詞:1幸福、2最優體驗(心流)、3精神熵。我會通過這三個核心詞,和大家分享關於我對本書的理解。
  • 《心流》:引導我們持續進入心流狀態,體驗專注的樂趣
    近來在看《心流》這本書,"心流"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當享受到這種狀態時,就會感受到喜悅。我回顧了一下,曾經感受到的"心流"狀態。我想究其原因,讀書和鉤針是我感興趣的事情,所以能夠"沉浸其中",享受到"心流"的感覺,從中體味到了快樂。原來,快樂居然如此簡單。"心流"感覺的例子還有很多。
  • 構建內心的秩序應對無序的世界-心流體驗
    本書分為4個部分,分別回答了關於心流的四個問題:一、心流,快樂的源泉(什麼是心流?)二、控制意識、改善體驗的品質(如何從意識的角度理解心流?)三、心流的構成要素(心流有什麼特點?)四、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心流 (怎麼去達到心流?)一、心流,快樂的源泉(什麼是心流?)首先作者解釋了人為什麼不快樂。
  • 你知道怎麼達到心流體驗嗎?
    心流與高峰體驗武老師說,同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對他的影響極大,而馬斯洛對他的影響就很小。一個原因可能是,馬斯洛採用的是歸納性研究,他覺得好像不太實用。也許對一些遠離了自我實現之路的人來說,自我實現和高峰體驗的描繪實在是激動人心。
  • 一種可以帶來極致生活體驗的狀態:心流
    有學者對他專門進行了研究,發現Len的生活中一直體驗著心流的狀態。他在期權交易公司從早上9:30上班,到交易所關閉,他能全心投入到心流的狀態中。到他下班以後,他又繼續玩橋牌,而玩橋牌的過程又接著讓他繼續體驗心流的狀態。
  • 心流:追求幸福是虛幻的,我們只能追求最優體驗!
    所以,米哈裡在神經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更加堅定的認為:幸福本身並不值得追求,幸福存在的一種內在狀態,當人們進入心流狀態時,就在獲得最優體驗,人生是由無數個這樣的最優體驗,構成所謂的幸福。所以,幸福不是一個僵化的概念,不變的狀態,而是通過個人努力,以及有意識的訓練,就可以獲得的體驗和感受。值得一提的是,米哈裡堅持認為,雖然心流體驗很容易獲得,比如很多人打遊戲的過程中都特別容易經歷,但是優質的心流體驗不是消極的狀態,比如看電視或者吃大麻,而是一種完全處於個人控制範圍之類的積極狀態。
  • 發現心流:3個方法進入心流狀態,獲得最優體驗提升幸福感和效率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發現心流》。作者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任教於美國加州克萊蒙特大學,提出並發展了心流理論。他一直在關注人類的積極心理體驗,完成了大量經典的研究工作,是該領域很有權威的學者。其著作包括《心流》《發現心流》《創造力》等暢銷書,對積極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 「心流」體驗–在顛沛流離的時代,過幸福充實人生的關鍵元素
    – 這從「心流」體驗講起。 何謂「心流」? 「心流」 一詞是由正向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於1990年提出,指的是個人透過專心致志地從事一項活動,從而達至欣然自樂的「忘我」境界。契克森米哈早期訪問過從事不同職業或興趣的人,例如登山愛好者、音樂家、舞蹈家、畫家等等,讓他們形容從事所愛活動/工作時的心理狀態。
  • 閱讀帶來了心流體驗,讀也是寫作練習的一部分
    我也還沒有達到那麼高的閱讀速度,現在我只體會閱讀帶給我的快樂,帶給我那種心流的美好的體驗,所以我也沒有必要那麼急的把一本書全部看完,也不再強求自己,一定要從書中尋求到某種知識,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它一直壓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無法把注意力集中起來,無法全神貫注於眼前的事情當中,以至於使我們無法體驗心流,所以說要想獲得心流,就要是把精神熵這塊石頭拿開。這種精神熵可以是眼前所遇到的一個麻煩,也是對當前生活所造成影響的一個困擾,但是如果我們從更寬更廣的角度來看,這都不會成為影響我們專注的因素。
  • 體驗心流,擁有自得其樂的性格和超強的抗挫折力!
    學會找到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並建立自我反饋,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中體驗心流,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意識究竟是什麼?既然要學會控制自我意識,才能改善內在體驗。那麼意識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意識並不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它是人類生理機能的一部分,但能獨立於生物規律之外,超越基因的控制而存在。意識目前還無法通過科學研究來解釋,但可以通過人類行為來分析。
  • 不吼不叫,讓孩子在專注中,獲得「心流體驗」
    02注意力不集中,和「心流體驗」失之交臂心流的本質是令人沉醉和上癮,是一種忘我的投入,忘記外部世界、內心得到巨大滿足和深層愉悅的狀態。我有的時候過於埋頭於自己的工作,竟然忘記了午餐……"100%的孩子都有過心流體驗,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遊戲,也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看電視劇,他們在遊戲和電視劇中完全忘我。然而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上卻沒有這種愉快體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挑戰中創造心流體驗
    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看,變故考驗和拓寬了我們的應變能力,讓我們能收穫前所未有的成就感,真切體驗到戰「疫」的快感。  老師們如何在這場疫情風暴中找到穩定的力量,更好地勝任非常時期的教學工作呢?我認為,你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第一,找到適合自己的網課授課方式。和常規課堂相比,網課有更多自主創造的空間,每個老師都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