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有青苔如何調釣?只需掌握一點,既不掛底又能上魚

2020-12-10 阿金野釣

相信很多釣友在戶外野釣都遇到過這樣的河流:水底長滿青苔或者矮草,甚至是將水底鋪滿。在這種水域中釣魚很困難,但是在面臨著野外魚資源匱乏的情況,又不得不外在這片水域垂釣。那麼我們就必須有好的方法來應對,才會有好的漁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應對。

水底的青苔,和陸地的青苔不一樣,它們在水中就像膨脹的海綿,看起來柔弱無力,實則密實,用手抓起一把去撕扯它們,需要花費一定的力氣才能將它們扯斷。如果魚鉤或者鉛墜上被他們纏上了,是一件頭疼的事,需要花時間去清除它們。

那麼,青苔的存在,對釣魚的影響很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青苔會對釣魚產生哪些不利的影響。

一,調漂時找不到底

青苔看似柔軟,實際上它們之間相互交織,而且異常密實,承託力很強。所以我們在調漂時,即便是重鉛,也很難找到真正的底。上面說了青苔在水中就像膨脹的棉花,看似柔軟,實則非常厚實密實。有的水域水底青苔厚度都能達到幾十公分。所以我們在調漂時,就算是重鉛墜也很難找到實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找的底往往不是真正的實底,而是青苔的底,而且由於鉛墜會沒入青苔一部分,所以調漂一定會有誤差,所以在調漂時候大家一定要心中有數。

二,容易掛底。

按照我們正常的釣法就是釣底,但是如果是在有青苔的水域,如果依舊堅持釣底,那麼鉤餌就會沒入青苔之中,上年我們提到,平臺都是密密的交織在一起的絲狀物,所以每次揚竿都會有這種青苔掛在魚鉤甚至者鉛墜上,要花很大力氣才能清除它們。如果青苔過多,甚至連線上都會有它們纏繞的痕跡。這給我們作釣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三,魚兒吃不到鉤餌

筆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就是將餌料比重做的很輕,然後讓其能夠被青苔拖住,但是由於青苔表面有一層滑滑的膠狀物,鉤餌雖然不會沒入青苔,卻是被這些膠狀物包圍。明顯能夠感覺到窩中有魚卻就是沒有口,這就說明魚兒不會貼著青苔和膠狀物去吃。

平時魚兒基本不會外青苔內部活動,因為它們根本無法衝破青苔阻力,只會在青苔上面活動。但是由於青苔表面又有一層膠狀物,並且青苔頂部平時又總在浮動,所以魚兒基本也不會貼著平臺上表面,它們在青苔表面有一定距離的水層活動,而且從實驗可以看出來,它們也不會去吃被青苔承託住的餌料。

所以如果遇到水底青苔多的情況,正常去釣底是很難釣到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鉤餌離開青苔幾公分的距離,類似於我們常說的釣離底,只不過這個底指的是青苔。

我們清楚了青苔對釣魚的不利的影響,那麼在有青苔的水域該如何作釣呢?筆者就分享一些技巧,讓大家在應對這種情況能夠遊刃有餘。

1、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工具清理掉青苔,但前提是這種方法需要專門的工具,而且清理過後需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再次聚魚。當然,這種方法筆者並不推薦。

2、按照正常方法調釣,只不過是把青苔看做是軟的地面,然後釣離底。讓鉤餌距離青苔四五公分左右,類似於釣浮。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鉤餌離青苔四五公分呢?其實並不難。比如你要釣兩目,首先雙鉤掛餌半水調兩目。然後上移浮漂,每次移動5公分左右,然後拋竿入水。注意,每次都要雙鉤掛餌。如果發現浮漂已經露出水面超過兩目,說明餌料已經觸碰到青苔。此時下拉浮漂五公分即可。說明你的鉤餌已經離青苔五公分左右。

3、打窩時也要注意,窩料的味型要稍重一些,量不需要太大,因為打的窩料會落入青苔上層的膠狀物上,魚兒基本上也不會吃到,完全靠著氣味來誘魚。

4、儘量選擇拉餌作釣。拉餌比重較輕,比較鬆散,在釣浮的情況下更方便魚兒入口。餌料的味型要濃一些。

5、由於是拉餌釣離底,所以一定要有頻率,萬不可死守。同時還可以適時逗引一下,始終保持一定的節奏。

總而言之,野釣所遇到的情況多種多樣,水底青苔多影響魚情僅僅是其中之一,筆者也僅僅是針對這一種情況將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經驗分享出來,一樣能夠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水下青苔、亂石、雜物較多經常掛底掛雜物時應如何調釣?
    當我們在戶外作釣時,第一項工作就是調漂,有些水域調漂時一會高一會低,怎麼調也不準確,提竿經常掛底要不就是把水下的青苔和樹枝子給勾上來了,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這就是因為水下雜物較多,調漂時魚鉤搭在了雜物的上方或者下方都會導致調漂的不準確,帶餌入水後由於餌料較重會沉入水底但是提竿時就會發生掛底或掛上雜物的事情
  • 離底釣——浮漂調釣之精髓,魚情變化之反向驗證手段
    其實更多的可能是在釣法上出現了問題,此時由釣底改為釣離底可能效果立刻變不同,離底釣並不是簡單地把浮漂向下拉動,這需要對浮漂調釣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是魚情的反向驗證最佳方法。自然環境下水底是很複雜的,有些季節性的原因水底會產生大面積青苔,莖細如絲,可如毛髮一樣附著在水底;有些地形水底是有大量尖銳石塊、莊稼根莖等構成,青苔多時餌料落在其中很難被魚找到,底部不平和大量突出物也會讓魚離開水底。由於某種原因造成水底發臭或魚感到不適,如黑坑中大量的餌料堆積造成的臭底,也會誘發魚離底。
  • 底浮釣法釣草魚,又一「神奇」釣法之浮漂調釣和尋找魚層
    之前說到了底浮釣法釣草魚最重要的是水深和控制雙鉤之間的鉤距,那麼本章著重說一下浮漂如何調釣和尋找魚層。底浮釣法在我看來是釣草魚非常好的釣法,這種釣法經過我本人實踐以後覺得針對草魚十分的有效,所以才抱著分享作釣經驗為目的為廣大釣友介紹這種釣法。
  • 釣魚遇到掛底了不要猛拉,輕鬆幾步就能化解尷尬!
    釣友們都知道,有魚的地方不平坦。野釣環境中有魚的地方往往伴有著樹枝、亂石、雜物、水草等。水下環境複雜有較多的障礙物就容易掛底。除此以外調漂不當導致魚鉤躺底,子線過長,鉤子過多,狡猾的魚上鉤後往障礙物處逃竄都是掛底的原因!
  • 只需要這幾步,幫你輕鬆調好漂,應對複雜魚情水情遊刃有餘
    有的人覺得只要能釣到魚就可以了。但是,能釣到魚和釣好魚,完全是兩碼事。所有的釣友都經歷過從新手到高手的一個過程,其中的艱辛和辛酸只有我們釣魚人自己才能懂。關於釣魚裡面的技術,說上一天一夜也說不完。隨著釣齡的增加,對各種釣法也是日漸精通。但是,大多數的釣法都離不開一個基礎:調漂。
  • 野釣掛底時怎樣降低損失?3種預防手段為主,1種應急措施為輔
    野外水域畢竟沒有人管理,所以具體情況變化就非常不穩定,比如:水底的水草,樹枝,水面的漂浮物,甚至是岸上的植被都在時刻變化的,所以野釣的時候,就會碰到掛底的現象,主要是水底障礙物的影響。要想將損失降到最低,可以採取以下3種方法進行實現預防。
  • 爆炸鉤不掛底技巧:防止爆炸鉤掛底至少有這幾招,助你輕鬆釣大魚
    爆炸鉤,魚鉤數量較多,再加上使用的糟食有比較好的誘魚能力,所以在釣大魚的時候比較實用。但是自然水域中水底環境複雜,有樹枝水草、石碓石縫,甚至水底有塑膠袋之類的雜物,由於魚鉤較多,比較容易出現掛底的顯現,會導致釣組的損失。分享一點經驗,可以有效減少爆炸鉤的掛底現象,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野釣中浮漂的調釣,真的需要錙銖必較,需要調釣精細嗎?
    首先:野釣水域的水底,大多平整度較差!野釣講究一個野字,它的水底不像黑坑、競技池,水底大都人為修整過。自然水域的水底,多為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特別是在一些坡度較大,有溝坎斷層的釣點,水深變化更明顯。在這種釣點作釣,可能上一竿露一目,這竿下去成五目了,所以調釣做不到精細。 其次:野釣經常會遇到大風浪的天氣,或者釣點有流水的釣場。在風浪較大或有流水時作釣,浮漂最容易出現走漂,甚至淹漂現象。
  • 教你如何根據魚的吃鉤方式掌握提竿時機
    釣魚過程中,浮漂的調釣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通過調釣可以實現我們的作釣方式;通過調釣也能掌控我們鉤餌在水底的狀態;通過調釣掌控靈鈍,也就決定了我們魚兒在吃口時,反饋到我們浮漂的信號的強弱,進而會出現不同的漂相;而且同樣的一支浮漂,同樣的餌料和調釣,但是不同的魚兒吃口,反饋到浮漂上的信號也是不一樣的!
  • 怎樣掛蚯蚓最容易上魚,老釣手教你如何掛蚯蚓釣魚最有效
    2、蚯蚓是天然葷餌:有一股土腥味,這股味道對魚來說簡直是難以抵擋的誘惑。並且蚯蚓個體大,能吸引大魚注意,變成大魚的美餐,所以用蚯蚓釣上大魚魚的可能性更大。更有可能吸引魚,尤其是當魚覓食積極性不高,開口情況不好的時候更能吸引魚的注意力,從而使魚咬鉤,提高我們的釣魚效率。
  • 為什麼魚只吃上鉤而不吃下鉤?從這3點去改善,魚口穩又準
    我也是見怪不怪,另一個現象就是打早了還不一定能打到,於是就等黑漂或者上頂厲害的時候再打,當時也錄的視頻,很多釣友看了之後,說我提竿太遲了,還說調釣有問題,老是上鉤中魚。其實他們說的沒錯,只是沒考慮到實際的魚情和水情而已,所以才以偏概全,表示不解。
  • 你還在掛蚯蚓調平水釣一目等頂漂嗎?這種調釣方法其實更實用
    如何調釣且聽我慢慢道來:調二釣一至二目與調平水釣一目相比有什麼優勢1、更靈敏。調二釣一至二目是調高釣低,屬於釣靈,而調平水釣一目是調低釣高,屬於釣頓。因此調二釣一至二目更能第一時間反映出中魚信號。比如魚兒吃食時,一個點動即為中魚,而調平水釣一目呢,大部分是等魚拖著魚鉤走導致浮漂頂起時釣手才會發現中魚信號。
  • 垂釣時如何避免掛底?掛底後如何才能不損失線漂呢?老師傅的秘笈
    釣魚這項戶外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既可以放鬆身心,也可以欣賞美麗的自然環境,也可以使身體得到鍛鍊,釣魚可以讓我們充滿對大自然的挑戰。使我們享受快樂,但時常也會有煩惱相伴。當我們在垂釣中遇到掛底了,看似這是個很平常的事,但是如果處理不好的話,輕者斷線跑魚,重者丟漂斷竿。
  • 釣魚掛底不可怕,用對方法是關鍵!附掛底應對方法
    只要遇到掛底就心慌,其實沒有必要,首次處理不好大不了切線,只要懂得積累和發現,下次遇到應對就不會那麼難。本期來為釣友分享一些掛底的應對方法,大家掌握這些方法,日後遇到掛底應對自如,也可以更好地化解尷尬的局面。
  • 別以為有魚就能釣到,調釣不合理你只能心急火燎乾瞪眼
    也正是因為釣魚人可以選擇垂釣的魚種和魚情更加多樣化,對於調釣的要求也產生了很大的差異。相信很多釣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垂釣大魚時會感覺浮漂信號非常清晰,但是在垂釣鯽魚時卻經常出現浮漂信號模糊的現象,甚至浮漂完全沒信號但抬竿卻能中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黑坑垂釣羅非時,浮漂能夠出現信號,抬竿也能夠中魚,隨後發生的卻是脫鉤跑魚。
  • 防掛底防雜草釣法三步走,總有一種辦法適合你
    在釣魚時防掛底、防雜草的辦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想辦法避開掛底區域,第二種是利用工具將水底雜草清除,第三種辦法是釣離底。今天小編結合多年實釣經驗和大家分享這方面的技巧。避開掛底區域許多釣友到達目的地後總是釣魚心切,習慣性先掏出窩料打上窩子。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起到優先聚魚進入窩點的作用,但大家往往忽略了一點:就那是萬一水底有雜物掛鈎怎麼辦?所以建議大家在到達目的後先伸出魚竿、調好浮漂,找到底後用空鉤在目標窩點拋四到五次竿試試掛不掛底。
  • 野釣既能打快魚,也能守慢口,調平釣二目,就是這麼方便
    調平水釣二目,既調釣時,調目平水,釣目二目,這是一種早先應用在黑坑的調釣的思路,因為這種調釣思路,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快,第二個是靈;
  • 釣黃尾鯝魚用什麼餌料最好?餌料配方和調釣方法分享給大家!
    對於黃尾,不會釣的釣友一天下來可能也釣不到幾條,有時幾乎都是錨上來,但是會釣黃尾的釣友一天下來釣幾十斤都有;下面說說釣黃尾鯝的正確釣法,希望對想釣黃尾魚的釣友有所幫助。釣黃尾魚的最佳季節是春末和夏秋季,冬季能釣黃尾魚嗎?答案是:可以的,冬季只要條件允許一樣能釣到黃尾鯝魚,特別是廣東地區的冬天一般都有15度以上,釣上黃尾魚不算難事。
  • 【釣魚技巧】墜上鉤釣組,別看造型獨特,做到這幾點,提竿就有口
    、石堆底,因為這幾類地形,不管是重鉛沉底,還是懸墜釣法,都有非常強的局限性; 而生活在這種水情、地形的魚種,簡單的用釣浮、離底等思路來作釣,明顯又不太合適,所以墜上鉤釣法,並沒有特別可說道的地方,但是釣組的配置,就比較有意思了;其釣組配置,主要根據目標魚不同來搭配的: 1、目標魚為中大體型魚,多用通線墜上鉤
  • 從選位到開餌再到浮漂調釣,詳解野釣圓吻鯝具體且實用的方法
    如果河裡能夠保證有一定數量,那麼我建議你先找有石頭的釣點,因為石頭上會長一些綠藻、青苔之類的東西或者石縫會兜住從上遊衝下來的食物,小體型的魚最喜歡來這找吃的。第二種地方是有水草的地方,不過水草有要求,據我的經歷,一些根不長在水底、整株漂在水面上的草沒啥用,例如菱角、水葫蘆等等,這種地方不是不聚魚,只是針對圓吻鯝不太行,要找就找沉底型的水草,即整株都在水裡的,這種魚比較活潑喜歡玩鬧、遊動,所以釣點水草不能太密集,如果水草實在比較密,那至少不能找那些從水底長到水面,覆蓋一大片地方的釣點,這種地方圓吻鯝不怎麼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