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支付發展太快了?瑞典央行希望保護現金流通

2021-02-07 界面新聞

有資料記載,300多年前瑞典是歐洲第一個啟用紙幣的國家。而在21世紀初,瑞典又成為率先拋棄紙幣和硬幣的國家,在無現金支付的發展道路上一騎絕塵。在瑞典的大街小巷,「不接受現金」的牌子越來越常見。

通常來說,無現金支付意味著交易和結算更加方便,但有些決策者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風險。近日,瑞典央行表態稱,希望瑞典政府能立法保護現金流通,維持瑞典克朗的地位。

2月26日,瑞典央行行長英韋斯(Stefan Ingves)在瑞典《每日新聞報》撰文寫道,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瑞典公眾使用的所有支付手段都被這些商業導向的角色所控制。

英韋斯認為,面對危機時,公眾希望持有無風險的資產,比如由政府背書的現金。但現在這些以盈利為目的的參與者很難承擔責任去滿足公眾需求,創造安全的支付環境。同時,英韋斯還提到了「各種所謂的電子貨幣」的興起。

此前,英韋斯就曾經指出,瑞典央行正在全面評估這一史無前例的「結構性改革」。央行需要重新考慮在現金流通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央行所能扮演的角色。

過去十年裡,瑞典的年度現金流通量近乎減半,從近千億瑞典克朗減少至500多億,且最近兩年的下降幅度最為明顯。

瑞典現金流通量 圖片來源:彭博

分析機構Insight Intelligence上個月發布的2017年度報告顯示,只有25%的瑞典人在過去一周中使用過現金,而這一數字在四年前還高達63%。另一方面,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已經徹底拋棄了現金,或者一年裡只用過一兩次。

2010年後,瑞典零售行業中現金支付佔比從40%下降至15%。除了商店和餐廳等場所外,連銀行櫃檯都拒絕接受現金了。在瑞典的1600家銀行中,900多家已經取消了現金業務——也就是說,你不能在銀行裡存錢或者取現。因此,銀行搶劫案件也迅速減少。毒品交易和非法僱用等通常使用現金結算的違法行為正逐步消失。

目前,超過六成瑞典人正在使用瑞典的銀行推出的電子支付系統Swish。利用這款手機應用,人們能夠24小時實時付款或轉帳,無需額外支付手續費。

安裝了電子支付系統的瑞典公共衛生間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無現金支付沒有看起來那麼完美,例如對電子支付不熟悉的老年人的生活會受到很大影響。但從Swish使用的角度來說,這似乎是站不住腳的「都市傳說」。據《衛報》報導,Swish發言人Per Ekwall表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超過一半人是Swish的用戶。當然超過80歲的老年人確實不怎麼用Swish,他們也不太用智慧型手機。

在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中,瑞典央行還列舉了無現金社會的其他弊端。比如像央行行長說的那樣,長期來看,支付手段掌控在少數幾個商業參與者手中會削弱市場的競爭力。如果家庭不再儲蓄無風險的、由央行背書的現金,那麼支付系統的彈性也將下降。

這份央行報告旨在探索發行一種國家支持的電子貨幣——e克朗的可能。詳細計劃預計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出爐,但彭博社指出,e克朗將作為瑞典現金使用的補充,不會完全替代現金。

同時,即便發生銀行搶劫和各種非法現金交易的可能性在下降,黑客攻擊和網絡犯罪的數量卻迎來暴漲。現金流通的缺失甚至催生了名為「現金叛亂」(Kontantupproret)的抗議組織。參與者的訴求是,現金供給應當是民主的過程,不應被商業銀行所控制。

瑞典央行最早將在今年夏天發布中期報告評估無現金社會現狀。外界廣泛預測,到2030年,現金將從瑞典消失。

相關焦點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概念
    儘管行動支付快速發展,但社會對現金的需求依然會長期存在。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12月15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下稱「公告」),再次強調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 拒收現金將被依法查處!央行再度發文: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不得宣傳無...
    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12月15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下稱「公告」),再次強調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 央行:現金和非現金支付本質上是互補關係 現金是應對金融脆弱性的...
    關鍵詞:現金 非現金支付 數位化 普惠金融 消費者保護近年來,隨著數位技術不斷發展,我國非現金支付日漸普及,特別是行動支付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現金使用的空間,甚至出現了一些拒收現金現象[1]。但事實上,人民群眾使用現金的需求仍然較廣泛存在。特別是從普惠金融和消費者保護等角度看,現金的存在有多方面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 使用現金支付遭歧視?央行:若查實將處罰!
    此外,近年來,流通中M0(流通中的貨幣)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2015年到2019年,M0年均增幅為5.1%,截至2020年11月末,流通中的現金達到8.16萬億元。今年,央行開展人民幣現金收付與流通環境調研,對近8.5萬名公眾的現金攜帶習慣、支付習慣、使用場景進行初步調研。
  • 央行:打造多元化支付方式下的現金和諧流通環境
    2018年第10號公告明確了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發展、尊重消費者選擇權的整治拒收現金工作總體目標;第18號公告重申了這一總體目標,在此基礎上兼顧國家治理和服務效能需要,進一步明確了服務消費、暢通支付流通環境、保障民生等新要求。  二是內容更加全面和具體。
  • 央行:現金和非現金支付有機共存可以使社會總交易費用更低
    關鍵詞:現金非現金支付數位化普惠金融消費者保護近年來,隨著數位技術不斷發展,我國非現金支付日漸普及,特別是行動支付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現金使用的空間,甚至出現了一些拒收現金現象。但事實上,人民群眾使用現金的需求仍然較廣泛存在。特別是從普惠金融和消費者保護等角度看,現金的存在有多方面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 央行表態現金支付:不得排斥,堅持分類管理與普遍適用原則
    尤其是隨著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普及與發展,極大地方便了金融消費者的支付需求,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拒收現金的現象,對部分人群造成了很大的不便。12月15日,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了公告。公告表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4家公司收到罰單
    北京空港興航達客運有限公司  北京鳥巢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大興分公司  北京樂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百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  12 月 15 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對外發布2020 年第 18 號公告,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
  • 央行: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 機具要做到多種支付兼容
    公告提出,非銀行支付機構應充分考慮非現金支付與現金支付的兼容性,做好對服務對象的提示,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 央行發公告強調不得拒收現金 約13%中國居民仍主要通過現金支付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魏晞)中國央行15日發布第18號公告,強調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央行有關負責人當天表示:調查顯示,中國大約有13%居民主要通過現金進行支付。
  • 央行: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
    據央行網站消息,央行近日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提出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公告提出四個基本原則:——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
  • 央行課題組:現階段保留現金使用的必要性研究
    關鍵詞:現金非現金支付數位化普惠金融消費者保護  近年來,隨著數位技術不斷發展,我國非現金支付日漸普及,特別是行動支付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現金使用的空間,甚至出現了一些拒收現金現象。但事實上,人民群眾使用現金的需求仍然較廣泛存在。特別是從普惠金融和消費者保護等角度看,現金的存在有多方面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 央行: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 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公告稱,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公告稱,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老年人不會用手機支付怎麼辦?央行公告要求不得排斥現金支付!
    央行公告摘要詳見下文↓一、基本原則(一)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人民銀行採取多項措施,規範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流通效率,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
  • 去現金化的現狀與未來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年來,世界範圍內非現金支付飛速發展。一些國家和地區實施去現金化,包括停止發行大面額現鈔,更多地限制大額現金使用等,瑞典和丹麥還提出建設「無現金社會」。去現金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未來現金的地位等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本文簡要介紹去現金化的現狀和爭論,並對現金的未來和相關政策進行初步思考。
  •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公告》指出,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
  • 瑞典正研究使用本國加密貨幣 或成首個無現金國家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西媒稱,瑞典正在研究使用自己的國家加密貨幣,或將成為全球首個無現金國家。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12月11日報導,瑞典這個北歐國家或將成為第一批沒有現金的國家。瑞典在今年5月宣布實行電子克朗試點測試,從而成為全球最早考慮發行國家加密貨幣的國家之一。此後,瑞典政府宣布,從12月11日開始研究國家金融系統使用數字貨幣運行的可行性。瑞典金融市場與住房大臣佩爾·博隆德表示,11日啟動的數字貨幣運行可行性研究預計將於2022年11月底完成,而為了實現這種過渡,「數位化支付市場能夠安全運行並惠及每個人是至關重要的」。
  • 央行發文規範現金收付行為,後續還將採取暗訪、巡查等方式強化日常...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段煉 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12月15日,央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有關要求,現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下稱公告)。
  • 央行規範現金收付 公共服務類收費要有現金通道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公告〔2020〕第18號(下稱「18號文」),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公告要求,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共服務類等收費要具備現金收付通道,將嚴肅整治拒收現金主體。
  • 老年人習慣用現金不會用行動支付,央行新規讓他們安心
    在視頻中,一位老人獨自冒雨在櫃檯交醫保,工作人員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就)這兩個方式。」老人得知後有些不知所措。眾所周知,中國行動支付全球領先,出門不帶現金,只帶一部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除了常見的吃喝玩樂之外,只要你想能想得到的消費場景,基本都可以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輕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