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張浩案,美國為打壓中國晶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時隔四年,被美國「釣魚執法」逮捕並扣上間諜帽子的天津大學教授張浩一案最近終於取得新進展。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美方多次拖延後,張浩案終於定於9月10日在美國一家地區法院開庭審理,最終判決有望在幾天或更長一段時間內做出。與此同時,張浩所屬的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則已在中國國內對事件中的美方「主角」安華高科技公司(現更名為博通)發起法律攻勢。

《環球時報》記者經過調查更吃驚地發現,在過去四年中,美國為操縱張浩一案下了無數「黑手」:偽造證據,通過黑客侵入天津大學網絡系統竊密,將公共知識「包裝」成所謂的「商業秘密」,還有一張早有預謀織下的大網……而美國針對張浩的真實目的隨之逐漸浮出水面。處在旋渦中心的張浩,迄今已孤身被困異鄉四年無法回國。他的妻子告訴《環球時報》,張浩依然堅信自己無罪,但長期軟禁生活已讓他的身體和精神每況愈下。

諾思公司反訴美企: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2015年5月,美國逮捕並指控張浩「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科技公司的濾波晶片相關資料,把其帶回天津大學並以此為創建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接下來,諾思生產的晶片被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一些公司。

然而,一名接近張浩和諾思公司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諾思已在天津市一中院反訴安華高銷售給美國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侵犯諾思和張浩的智慧財產權。

據這名知情人士稱,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准,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並成立諾思後,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獲得200餘項專利。2016年,諾思發現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使用了龐慰和張浩研發的專利技術,並拆解蘋果公司手持設備取證。2017年9月28日,諾思向天津一中院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

(被捕前的張浩。左一為張浩,左二為龐慰。來自網絡。)

「諾思有極大的信心可以打贏這場官司」,該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所有證據都對諾思有利。」

然而,此舉很快遭到蘋果和安華高的大力反撲。「諾思發起訴訟後,對方曾表示,尋求庭外和解,但遭到諾思拒絕。」該人士對《環球時報》透露,隨後,蘋果又以案件管轄地存在問題等理由上訴,也遭天津高院駁回。

眼見未能達到目的,2018年,安華高和蘋果開啟了「拖延戰略」:安華高向天津一中院起訴張浩與諾思的專利的權屬存在問題,而蘋果則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庭起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要求其宣告張浩與諾思的專利無效。由於這兩案尚未審理結束,天津市一中院在去年暫時中止對諾思訴蘋果侵權案的審理。

「諾思和天大希望司法機構可以同時審理這三個平行的案件,儘快有一個公正的結果。」該知情人士表示,「他們堅信有充分證據可以勝訴,而這對張浩在美案件的審理也能有所助益。」

黑客竊取、製造偽證…這四年,美國在張浩案中還下了哪些 「黑手」?

眾所周知,2015年張浩被美方以參加學術會議為名誘騙到美國,以「釣魚執法」的形式逮捕。然而,美國在此案中做的「手腳」遠不止與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也陸續浮出水面。

一名接近張浩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安華高科技公司提供給美國法庭和中國法庭的關鍵證據是張浩與龐慰互通的數十封郵件,該公司稱其涉及商業秘密。但這些郵件大部分儲存在天津大學的郵件伺服器中,系美方黑客入侵天大網絡系統非法獲得。此外,這些郵件還有明顯的編輯、修改痕跡。

「天津大學邀請了來自國內著名大學和機構的多名技術專家對安華高提供的郵件進行鑑定,這些專家分析完之後得出一致意見,認為這些並非原始郵件,而是經過編輯修改。這是很明顯的偽證。」他這樣告訴記者。

美方為張浩扣上「間諜」帽子的另一項重要依據,是一名叫詹姆斯·馬爾韋農的所謂「中文語言學家和中國軍事專家」的報告。《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份報告可笑地聲稱,張浩供職的天津大學和諾思公司都是「中國政府機構」,理由是天津大學隸屬於中國教育部,而教育部掌握中國大學的經費和補貼發放。諾思則因是與天大合資成立,也是中國政府的分支機構。

事實上,天大在諾思公司中的股份只有7%,而馬爾韋農對中國體制的理解也十分粗淺荒謬。值得一提的是,馬爾韋農正是當年「中國山東藍翔技校是對美國網絡黑客攻擊基地」這一「高論」的炮製者之一,該技校實際上一所以傳授烹飪技術和挖掘機駕駛而聞名的中國就業培訓機構。

不僅如此,甚至遠在「釣魚執法」誘捕張浩之前,美國就開始以欺騙的形式悄悄地織就這張「大網」。據上述知情人士告訴《環球時報》,2012年,安華高的高管裡奇·盧比打著學術交流的名義前往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參觀,並提出願和天大一起發表論文,合作申請專利。「當時天大人員在心理上完全沒有防備,還請盧比為學生指導和作報告,只是拒絕了盧比提出的提供科研經費和注資收購諾思的提議。」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盧比此行的目的並非這麼簡單。回國後,此人立即向美國FBI提交了一份報告,誇張且不真實地形容「中國在天津大學完全複製了安華高的濾波晶片生產線」,並再三要求FBI介入此事。「事實上,天大的實驗室只不過兩百平方米,和安華高上萬平米的規模差距之大不可以裡計。而其所用設備更非如盧比形容的那樣,70%以上都是以較低價格採購二來的二手設備供學生實習為主。」該人士透露,隨後的諸多跡象顯示,盧比此人與FBI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美國為何布下這麼大一個局針對張浩與諾思?或許答案就藏在諾思的主要產品——濾波晶片中。濾波晶片技術被視為晶片半導體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所有這些行業的核心與基石。直到今天,該技術幾乎一直為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壟斷。不過,天津大學和諾思已成為中國國內領先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濾波晶片研發機構,且已形成小批量供應市場的生產能力,對中國晶片行業取得突破封鎖和打壓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旋渦中心的張浩:壓力、孤獨折磨下的異國四年

《環球時報》記者上周末見到了張浩的妻子和父親。張浩妻子範莉萍告訴記者,案件遲遲未能開庭,給張浩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她向記者展示了張浩的近照,照片中,張浩顯得疲憊而憔悴,與四年前判若兩人。範莉萍表示,除了擔心案件,張浩也特別牽掛自己年邁的父母。去年張母得了幾場重病,今年上半年張父突發大面積腦梗,他都無法回國照料,內心感到十分痛苦和自責。

張浩在美國沒有醫保,當地的醫療費用又很昂貴,所以他一直堅持通過跑步來舒緩壓力。但今年以來,張浩的身體狀況嚴重下滑。「他夜裡經常失眠,吃東西容易嘔吐,所以不敢進食。體質也越來越虛弱,以前可以跑十幾公裡,但現在渾身乏力到幾百米都無法堅持。」範莉萍說,目前張浩被允許7點到21點在北加州活動,佩戴電子監控設備,定期向法官報告。

經範莉萍稱,經諮詢醫生,心理壓力大及孤獨過久可能是張浩身體狀況下滑的主因。她告訴記者,2016年底、2017年美方都曾說要開庭,但隨後又因各種原因未果,「每次一停至少半年」。尤其2018年下半年,案件進展更幾乎出於「完全停擺」的狀態,「遙遙無期,讓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張浩案進展停滯正值中美緊張局勢愈演愈烈之時。近年來,在美華人科研學者頻頻遭遇打壓,被審查、開除、詢問甚至被起訴逮捕者日益增多。據範莉萍稱,自己去探望張浩進出美國海關時,也經常遭遇飽含偏見的問詢,「比如問我是不是華為的」。而由於擔心通訊設備被美國監控,範莉萍和家人經常不得不關閉手機。

張浩一案不僅讓其個人的學術生涯受到巨大影響,也對天津大學和諾思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張浩在天津大學的同事段學欣告訴《環球時報》,天大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在張浩此前專攻的微機電方向的研究已幾乎完全暫停。而諾思公司也因張浩一案的影響,在融資上遇到極大困難,被資本視為「存在較高風險」。據記者了解,現在諾思為員工發薪都已是勉力支撐。

9月10日,張浩案終於將在美國地區法院加利福尼亞北區聖何塞分院開庭。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海龍對《環球時報》表示,天津大學將繼續成為張浩教授的堅強後盾,幫助並支持張浩教授打官司。

「這四年來,我曾很多次做過這樣一個夢:我的兒子掉進了水裡,我要去救他。」張浩的父親張家其這樣對《環球時報》記者嘆道,「我只希望張浩能打贏官司,儘快平安回來。以後哪怕當個普通老師也好,再也不要去美國了。」

相關焦點

  • 天大教授在美被定罪,美國打擊中國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諾思與安華高的對決自張浩在美國被逮捕起的5年內,諾思與安華高之間的訴訟就從未斷絕。2016年,諾思發現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使用了張浩和龐慰研發的專利技術,並拆解蘋果手持設備為證,2017年9月28日,諾思向天津一中院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
  • 「誘捕」中國頂尖科學家,為打壓中國晶片發展,美國不擇手段
    美國作為科技界的扛把子,從來沒有對中國心軟過。新中國成立前,就不斷在打壓我國科技技術的進步和崛起。前有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席寧等重要的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奠基人,今有為科技作出重大貢獻華為企業的財務長孟晚舟、微電機濾波晶片的領軍人物張浩等在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而美國最慣用的手段和方式就是扣押這些科學家或中國技術進步發展的關鍵人物,然后冠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想方設法阻止他們回到中國,以及和中國交流。
  • 美國為何頻頻與中國作對,打壓中國晶片
    蘋果M1晶片據觀察者網12月4日報導,蘋果以自產的蘋果M1晶片的臺積電5nm工藝來嘲笑我國仍然使用10/14nm技術的英特網,更是嘲諷中國在科技方面落後,拿中國與俄羅斯、法國、義大利等國家作比較,認為這些國家在晶片上都以失敗告終,含沙射影的「內涵」中國的科技也一定會失敗。如今蘋果用戶是數不勝數的。
  • 美國打壓下的「中國芯」如何絕處逢生
    遭受美國打壓的華為海思與中芯國際全球知名電子產業市場情報的提供者集邦科技(TrendForce)於2020年12月19日發布了《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第三季營收排名》,美國高通(Qualcomm)排名第一,而中國華為海思則跌出前十。
  • 除了晶片,中國還有哪些技術,會被美國「卡脖子」?
    由於美國的禁令,用到美國技術的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等代工企業,在二零二零年九月後就不再能為華為生產晶片。最近出現了不少消息,有的說華為在招人研發光刻機,有的說華為要自建晶片生產線。雖然這些消息都不能確認,不過中美的技術戰爭顯然是在愈演愈烈。如果你思考的深入一點,你就會問,為什麼這些消息都集中在晶片上呢?中國還有哪些弱點?
  • 學成不忘初心,在美工作數十載,憑記憶為中國打造晶片核心技術
    導讀:學成不忘初心,在美工作數十載,憑藉記憶為中國打造晶片核心技術。文│知道科技各位讀者大家好,歡迎收看由知道科技提供的資訊。21世紀是一個數位化的網際網路時代,如今我們正處於4G向5G的轉型重要時刻,哪個國家掌握更多的科技和技術優勢,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取更多的資源,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科技強,憑藉科技創造的紅利,時時刻刻在影響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走向,然而,伴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已經動搖了美國的蛋糕,因此,美國在這兩年才會頻頻動手,借各種理由,對於中國的科技企業進行打壓限制。
  • 誰有能力制約中國晶片的發展:除了美國外,還有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在晶片領域最有話語權的是美國,美國的晶片佔了全球50%以上的份額,很多的高端晶片產品,只有美國才有,同時製造晶片的設備,設計晶片的EDA,都是美國稱王。所以美國享有半導體霸權,能夠利用自己的地位,對其它國家的半導體進行打壓,而中國就是美國打壓對象之一。2018年的中興事件,2019年的華為事件,以及今年5月份的晶片禁令升級,再到近日傳出的再次升級,都是因為美國在晶片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話語權,全球知名的晶片廠商都依賴美國的技術,所以大家被逼聽美國的話。
  • 美國為何接二連三地抹黑打壓中國華為?
    主要原因是看不慣中國5G超過美國,試圖通過妖魔化手段打壓華為,獲得全球5G市場一杯羹,實在是一種陰暗心理。抹黑中國打壓華為,美國步步臭棋美國政府在非法扣留孟晚舟之後,2019年5月,正式確定要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裡,在華為以及美國公司,全世界諸多受到牽連的公司,提出強烈反擊後,禁令先後幾次延期,據說這次再延期45天。
  • 當美國打壓華為5G時,外媒卻發現,我國這項技術也在迅速崛起
    進入2020年,美國再度加大了對華為5G的打壓力度,從晶片出手,欲置華為於死地,進而徹底遏制我國網絡科技的發展。而進入7月,英國突然「反水」,也加入了美國陣營,宣布全面禁止國內所有企業與華為的合作,不再允許華為參加其國內5G網絡的建設。面對國際兩大市場的丟失,華為也確實迎來了自己生死存亡的一年,積極儲備晶片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快研發進度,爭取早日突破壁壘。
  • 從打壓日本到打壓中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現在美國對中國的晶片行業進行多維度的打壓,這正是中國進行反擊的最佳時機!還記得當年,富士通公司宣布計劃收購美國仙童半導體公司的80%的股份,這無疑是在切斷美國的後路。如果美國繼續對我國進行制裁,那我們就可以研發這個半導體,未來的形勢一定是利於中國的。
  • 韓媒納悶:日本尼康為何抱緊中國大腿?他們晶片技術又沒美國強
    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們中國在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太過迅猛了,這也讓美國感受到自身在半導體行業的危機感,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無恥的嘴臉又一次顯露遲來,他們就打算以各種打壓的手段限制住中國的快速發展,最主要打壓的對象就是我們的華為企業了,他們所使出的手段確實令華為現在陷入困境當中!
  • 這才是中國對美國打壓的最強硬反擊!
    之前,美國是封死華為自己設計的晶片,不允許相關代工廠為華為代工,臺積電因此在9月14日沒辦法再為華為供貨。這次,則是要全面封死華為向第三方採購晶片。也就是說,華為不但不能找代工廠製造自己的晶片,也不能採購美國高通和臺灣聯發科的晶片。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華為的確是正在遭遇最為困難的局面,畢竟智能終端佔了華為收入的一半。毫無疑問,華為的發展速度被一定程度地遏制了。
  • 中國晶片遇難題,臺灣科技變棋子,美國將商業上升為政治
    美國卡中國晶片的脖子,華為無芯可用,中芯國際被「拉黑」,光刻機買不到手。臺灣的臺積電也跟著美國跑。虎落平陽被犬欺嗎?大家好我是極客兄弟 文子,科技圈裡的科普作者。美國對晶片的制裁讓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也給了我們一個變強的契機。
  • 美國也感受到危機了!打壓華為並不容易:國際巨頭掀起去美化大潮
    【9月30日訊】導語:美國似乎在打壓華為的路上已經越走越遠了,但就在近日,美國方面似乎也感受到了新的危機,打壓華為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由於受到美國技術官管制,只要你有使用到美國技術、設備等,就會成為美國的管制對象,哪怕你只用到了美國一顆螺絲釘,那麼都會成為管制對象,美國有著絕對的權利讓你賣給誰
  • 華為被美國打壓,絕對不是其它中國手機廠商的好消息
    華為被美國打壓,有沒有中國手機廠家在偷喜?這真是其它國產手機廠家的機會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華為被美國打壓的本質:1、美國全面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戰略是堅定的,華為就是中國優秀高科技企業的代表;2、華為5G技術不是美國說的不安全,而恰恰是太安全,可能讓美國失去對全球通信網絡系統的控制、監聽。
  • 日本媒體:美國打開潘多拉魔盒,中國獠牙漸顯有望壟斷晶片市場
    當然,這還是因為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迅速,我一直都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同樣的,我們現在也能感受到中國科技在世界上有怎樣的影響力。我國的科技在世界上也是開始佔據了更大的比重,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美國才開始打壓中國的發展的,尤其是美國開始打壓中國的科技企業,其中先後就有聯想,大疆,華為等企業遭到了美國的「襲擊」,其中華為無疑是被美國針對的最慘的中國企業。
  • 美國修改「華為禁令」,中國5毫米波晶片宣布成功,難道是巧合?
    前段時間,美國政府不惜餘力的打壓中國企業華為,目的很明顯,就是要阻止華為在5G技術上發展,因為進入5G時代之後,誰能登上5G霸主的寶座,誰就在全球擁有了將來近幾十年的絕對話語權。而如今,中國卻先美國一步把這項技術的難關攻破了,毫無疑問,在以後的5G通用標準制定中,我國在話語權和決定權上更有權威性了。
  • 中國北大教授突然宣布,打破美國晶片壟斷時機日漸明朗
    相信最近一段兒時間,大家對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新聞有所耳聞,其中引起大家廣泛討論的就是華為,作為一個中國民營企業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眾所周知,華為在5G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佔據了行業發展的制高點。
  • 被美國「誘捕」的中國教授正式宣判了!法官建議將其送往加州安全...
    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法院正式宣判中國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系統首席科學家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判處18個月有期徒刑,起訴期為7年,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