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究竟還剩多少軍事力量?這個數字你肯定不信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究竟還剩多少軍事力量?這個數字你肯定不信 【導語】:對於很多人來說,蔣介石無論是參考功和過,都是可以被評為一代偉人的,在抗日戰爭的時候,蔣介石所領導的國軍也是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因為當時蔣介石的軍隊是受到了美國的援助,所以他們的很多武器都是十分先進,在抗日戰爭的時候直接成為了主導的軍隊,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又開始了內戰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還剩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據你可能不敢相信
這場戰爭維持的時間很長,也讓老百姓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後來國民黨失敗,蔣介石敗退臺灣,當時他還剩下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據看完,你可能都不敢相信。 日本天皇投降之後,我國贏得抗戰勝利,但是之後蔣介石就發起了國共內戰,而我軍無奈只能被迫與國民黨作戰。經過3年時間的戰爭,國民黨最後被打敗,最後主力軍全被殲滅。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到底還剩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字你絕對不敢相信
在抗日戰爭告終後,蔣介石又一次發動內戰,我軍被迫應戰,在經過了3年的艱苦奮戰之後,自1948年開始,國民黨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直至1949年,國民黨主力軍被全部消滅,而深知大勢已去的蔣介石帶領著殘部退守臺灣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還剩下多少軍事力量?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蔣介石在當時能夠成為民國時期的統帥,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妻子宋美齡。我們仔細想一想蔣介石的經歷,蔣介石一開始就是中國革命黨裡面的一個非常普通的成員,當時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革命黨來阻止袁世凱的時候,蔣介石幫著了孫中山先生建立起了民國政府,但是這個時候的蔣介石也還是一個普通的成員。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1949年12月,蔣介石率領殘部,倉皇逃到了臺灣。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開始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不過,蔣介石不是從自身,以及國民黨統治去找原因,而是將責任推到三人身上,認為是這三人導致了國民黨的失敗。蔣介石曾在日記中寫道:他敗走臺灣,這三個人才是罪魁禍首。那麼,這三人究竟是誰呢?竟會遭到蔣介石如此痛恨。
-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1948 年堪稱國民黨軍事上崩潰的一年。11 月2 日,歷時52 天的遼瀋戰役結束,國民黨不僅東北盡失,還付出了47.2 萬軍隊的代價。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時,當時60萬國民黨軍隊還剩下多少戰鬥力?
重慶談判破裂後,國民黨軍隊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僅僅三年多的時間,數百萬美式裝備武裝下的國民黨軍隊敗往臺灣。 其中新1軍和新6軍隸屬於廖耀湘兵團,在遼瀋戰役時被全殲;第5軍和第18軍在淮海戰役時被全殲;整編74師早在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中就被全殲。經過三大戰役之後,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基本損失殆盡。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1948年底至1949年上半年,由於軍事上的失敗,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已成定局,開始籌劃後路。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晚年在日記中悲憤寫道:沒這三人,不至如此落魄
蔣介石敗退臺灣的諸多因素國民黨失敗原因很多,先來看蔣介石的個人總結:蔣介石晚年在日記悲憤寫下三個被他視為「最可恨之人」,這三人分別是馬歇爾、史達林、李宗仁,蔣介石認為他們是其敗退臺灣的罪魁禍首,若沒這三人,不至如此落魄。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三人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隨著人民解放軍的勢如破竹,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中國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軍必將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此時的蔣介石深知國民黨的敗局一定,於是決定退守臺灣。不過,蔣介石在1949年敗退臺灣時,不僅把那些收斂來的錢財都帶去了臺灣。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強行帶走3人,他說:這是國之重寶,不走不行!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民政府倒行逆施,不顧老百姓的意願,對深得民心的革命組織發動了進攻,結果很快就因為一些錯誤指揮,接連遭遇慘敗,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國民政府的綜合實力就迅速衰退,第2年就徹底敗退,沒有了繼續跟革命組織真正的實力和信心。
-
蔣介石敗退臺灣,恨透了哪三人?親筆日記曝光,兩個都是外國人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漸漸感覺到了自身的危機,著手打算了撤退臺灣的一系列事宜。 伴隨著中國共產黨所發起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大捷,國民黨主力被殲滅殆盡。蔣介石面對著既定的敗局,最終只能承認自己的失敗,撤退於臺灣苟延殘喘。
-
黃埔軍校「第二人」關麟徵,為何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
最關鍵的是,關麟徵成為集團軍總司令時年僅34歲,而胡宗南雖然第一個成為集團軍總司令,但是他已經43歲了。從年齡上說,關麟徵比胡宗南更有優勢。從晉升集團軍總司令的速度來看,關麟徵被稱為黃埔軍校「第二人」一點都不為過。黃埔軍校「第二人」關麟徵屬於蔣介石的嫡系,深得蔣介石信任,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都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
-
蔣介石究竟運了多少黃金去臺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每人一袋金豆子
國共之間的交鋒最終是以中國共產黨的勝利結束的,國民黨最終是灰溜溜躲到臺灣去了,但他們也不是空手去的,在解放上海之前,也就是5月份左右,蔣介石已經開始悄摸摸地往臺灣運輸黃金了,其實這遠遠不是蔣介石最早開始運送黃金的時間節點,早在48年的時候,國民黨在淮海戰役中處於劣勢,被迫放棄徐州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的時候,蔣介石就已經開始為逃往臺灣而運輸黃金了
-
國民黨敗退大陸時,曾有三個備選地,蔣介石為什麼最後選擇了臺灣?
當時各界都認為蔣介石將以四川崇山峻岭的天險保留一息「命脈」,即使要退守,頂多也只是退到海南島。 其實,蔣介石的確有三個備選地點,準備孤注一擲,頑強退守。這三個備選地點分別是西康、海南和臺灣。 但蔣介石發現四川一代的軍閥已經潰爛到毫無希望的地步,靠著這些酒囊飯袋替自己嚴防死守,自己早晚被解放軍抓了俘虜。
-
閻錫山敗退臺灣時,重點攜帶的兩隻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閻錫山敗退臺灣時,重點攜帶的兩隻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1949年12月8日,民國風雲人物閻錫山,從成都乘專機敗退臺灣。許多史料在記載閻錫山候機期間,側重於描述閻錫山難捨故土、悽惶無奈的心情,在向祖國大陸投向最後一撇後,懷著光復大陸的雄心毅然登機。
-
臺灣人曝中國在南海究竟多硬軍事力量強
臺灣人曝中國在南海究竟多硬軍事力量強時間:2015-06-13 10:15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伊秀新聞訊(news.yxlady.com)6月13日,臺灣人曝中國在南海究竟多硬軍事力量強。最近,臺灣東森電視臺的一期節目為我們大陸同胞撥開了迷霧,揭秘中國在南海問題究竟多硬。
-
黃埔軍校的老師方鼎英,沒有跟隨蔣介石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英雄就是這樣的人,金錢和權勢對他來說不值一提,國泰民安才是他唯一的追求。這位令人尊敬的英雄人物就是方鼎英。方鼎英出生於1888年,他是湖南新化人,方鼎英的家庭條件優渥,這讓他有機會接受先進的教育。方鼎英年輕時赴日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他深深地明白了軍事力量的重要性,同時也從日本方面學到了很多先進的軍事知識。
-
蔣介石敗逃臺灣,黃埔軍校「第二人」未跟隨,其原因怕一人報復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作為蔣介石的心腹,關麟徵在蔣介石敗退去臺灣後,卻沒有跟隨,這是為何呢?關麟徵(原名志道),1905年4月出生於陝西省鄠縣真花磑村一戶普通的農民家中,關父對關麟徵讀書報有很大期望,小學畢業考試時總成績第一,卻因平時愛打抱不平,經常打架而被降為第二名進入了陝西省立第三中學。
-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靠什麼來維持經濟?這批「撤臺黃金」至今成謎
那麼,當年敗退後的國民黨,究竟將多少黃金搬到了臺灣?外界的猜測一直都沒有停止。 《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一書的出版,多少讓一些說法有了「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