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約100萬人。有相當部分病人,由於忽略心肌梗死早期症狀,而耽誤了搶救時間。
對於急性胸痛患者來說,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救治十分關鍵,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延誤,都會影響救治效果。
11月20日是
「中國心梗救治日」
這些關於心梗的小知識
一起來了解
它被稱為「頭號健康殺手」
▼
冬季來臨,氣溫驟降,人體血管容易收縮、血液黏稠度容易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壞死,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心肌嚴重、持久缺血,導致心肌急性壞死。
由於突發性強、死亡率高,心肌梗死被稱為「頭號健康殺手」,往往讓人「談梗色變」。
醫護人員提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抽菸、飲酒,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當胸部不適,伴有出汗、噁心、嘔吐等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
心肌梗死搶救要闖三道關
▼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於心血管病。
目前,患者就診延遲是現階段影響我國胸痛救治效率的主要原因。時間,對於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就是生命。
專家強調,心肌梗死搶救要闖三道關——
第一道關把握在患者自己手裡,也是最關鍵的一關。有心肌梗死危險因素的人,出現胸痛等心梗症狀,一旦發病就應立刻停止任何活動,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鐘重複服用1次。如果含服3片後仍無效,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第二道關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動救護車,將患者快速運往有相關救治能力的醫院;
第三道關則是患者來到醫院後,急診科、心臟科等相關專科醫生迅速診治,爭取在90分鐘內對患者進行再灌注治療。
降低心梗危害的最有效方法
就是及時到醫院救治
儘早開通阻塞的血管
挽救瀕臨壞死的心肌組織
降低心衰發生率與死亡率
時間就是心肌
時間就是生命
我們需要牢記
「2個120」
來源:武漢晚報、央視新聞、新華社、科普中國
【來源:黃石市中心血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