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從英國女王權杖被奪走,看英國政治信仰的崩塌

2020-12-18 道聽陳說

近日,在英國議會上,再一次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一位蘇格蘭籍議員德魯.亨得利因不滿英國議會提出的《內部市場法案》,稱該法案是針對蘇格蘭的「民主暴行」,大鬧了英國議會,並奪走了置於議會中的英國能女王權杖。

不過該議員的做法隨即被安保人員制止,權杖被放回原位,亨德利則被正式記名,並被禁止參加當日的其他會議。

根據英國憲法規定,英國所有法案的通過,都必須要在英國國王權杖的見證下進行,這代表著英國議會權力由國王授予,一旦有人拿走了權杖,那麼議會表決任何法案都屬非法行為。

可以說,國王權杖是英國國家權力的象徵,也可以看做是英國國家制度和社會信仰的象徵,在過去的幾百年裡,英國人民在國王的帶領下,逐步從一個貧弱的海島國家,一步步發展成了「日不落」帝國,這其中凝結的不僅僅是英國的一段光輝歷史,同時也構建起了今天英國社會的信仰基石。

但是這種信仰卻正隨著戰後英國的衰落逐漸動搖起來,從二戰結束之後,「日不落帝國」----英國開始正式走上了瓦解的道路,先是在二戰後在和美國的貿易戰中敗北,被迫對美國放開了整個大英國協市場的控制,徹底喪失了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的地位。

隨後英國又在50年代的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被排除在第一批歐共體成員名單之外,直到1972年才和西班牙等國一起,作為第二批成員國加入歐盟,導致英國在歐洲的政治影響力遭受重創。

在隨後的時間裡,英國在全球的經濟、政治影響力始終都處於快速衰落的狀態,等到了2010年以後,已經很難在國際博弈中看到他的身影,基本上淪為了一個二流國家。等到了2016年,英國為了配合美國的對歐戰略,啟動脫歐進程,結果卻因為遇人不淑,導致其正面臨著幾個十分嚴重的困難。

首先,拋開疫情不講,今天的英國國內經濟正面臨著極為嚴重的經濟問題,由於英國政府在2016年冒險啟動脫歐行動,導致自己與歐盟交惡,氣急敗壞的歐盟為了警告其他想要脫歐的國家,在和英國脫歐的談判中,給出了很多苛刻的條件,迫使英國政府遲遲不能通過脫歐協定。

所以現在的英國可以說是騎虎難下,很可能要面臨失去整個歐盟市場的危險,而曾經慫恿他的美國,卻沒辦法在這個時候及時給與幫助,導致英國經濟陷入四面楚歌的危境之中。

其次,從政治層面來講,英國當初想要脫歐,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借和美國抱團的方式,來擴大自己在全球的戰略影響力;另一個方面是想在美國與歐盟之間的博弈中尋找平衡點,從而達到左右逢源的目的。

但最終的結果卻並非如英國人所料,美國人並沒有把主動靠過來的英國當一回事,在他們的眼裡,英國並不是真正的合作夥伴,而只是用來牽制歐盟的一顆棋子,所以根本就不會給與英國太多的幫助。

與此同時,由於川普政府的胡作非為,導致美國與歐盟在經濟和政治領域出現了嚴重的摩擦,此時的英國不僅無法在其中左右逢源,反而還要面臨被迫「站隊」的危機,在兩頭都不能丟棄的情況下, 英國人的尷尬可想而知。

在經濟和外交的重壓下,正式啟動脫歐進程的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不得不在2019年5月哭泣著黯然離任,而她的繼任者詹森,在上任至今都沒有給與正確的解決方式,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英國不僅要面臨經濟下行的重壓,而且還要面對蘇格蘭分裂勢力的打擊,蘇格蘭籍議員亨得利搶奪女王權杖的舉動,只不過是英國目前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罷了。

說到底,英國女王權杖被奪,不僅反映了英國在經濟、政治、外交領域面臨全面潰敗的現狀,同時也反映了今天的英國國民乃至英國政壇,經歷多年衰落之後,已然缺乏領導這個國家重新走上復興道路的信心,這不僅是英國整個社會的崩塌,同時也是英國人精神和信仰的崩塌,如果英國政府不能改變這個結果,那麼經濟敗亡國家分裂,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

相關焦點

  • 英國議員大鬧議會:抄起女王權杖就走
    圖源/BBC 海外網12月17日電 據英國《獨立報》消息,16日,因不滿議會批准通過對《內部市場法案》的修改,一名英國議會議員在會議現場大喊大叫,拒絕坐下,隨後一把奪過「女王權杖」,試圖將其帶出大廳,最終被攔下並被逐出議會。
  • 菲利普親王:英國女王背後的男人,年輕時拉高了整個王室顏值
    菲利普親王:英國女王背後的男人,年輕時拉高了整個王室顏值菲利普親王,原名菲利普·蒙巴頓,為希臘和丹麥王子,封愛丁堡公爵,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丈夫,身為女王背後的男人,他年輕時拉高了整個王室顏值,比他的兒子查爾斯王子和孫子威廉王子都要帥,令萬千少女為之瘋狂。
  • 英國議員突然大鬧議會,抄起女王權杖就要走,這是發生了什麼?
    圖為英國議會最近英國議會上演了一出大鬧劇,一名議員突然大鬧議會,隨後抄起女王的權杖就要走,這是發生了什麼呢?圖為英國議會英國是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在大航海時代,英國海外殖民地遍布世界,這也讓英國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然而如今的英國已經走向沒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成為了主戰場,英國也被捲入了這場戰爭
  • 看一看英國國王是什麼時候徹底失去權力,淪為政治吉祥物的?
    大家都知道,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只是政治上的象徵,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並沒有實際權力,真正掌握英國國家大權的是英國首相和議會。那麼英國國王是什麼時候徹底失去權力,淪為政治吉祥物的?公元1701年又通過《王位繼承法》,這部法律的頒布意味著英國國王不僅軍權、徵稅權受到議會限制,連挑選繼承人的權利也受到議會約束,再次給王權以很大限制。雖然英國議會通過兩部法律,極大限制了英國君主的王權,但在實際執行當中,因為政治慣性和民眾仍然信服王室的原因,英國國王或者女王仍然是英國政治權力最大的一個人,遠遠超過英國首相。
  • 為什麼會出現「血腥瑪麗」這樣一位英國女王
    [摘要]早年跌宕的人生軌跡使瑪麗養成了獨特的性格,這種性格在她成為女王后演變成王國的一場災難。在某種意義上,瑪麗跌宕的命運乃是近代早期英國政治和宗教劇烈變革的產物。在她37歲成為女王之前,她甚至沒有戀愛過,更沒有婚姻。在漫長的青年歲月裡,天主教信仰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早年跌宕的人生軌跡使她養成了獨特的性格,這種性格在她成為女王后演變成王國的一場災難。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離婚案還引發了遠超婚姻問題本身的連鎖反應——英國宗教改革與民族國家的創建。當亨利八世的離婚請求到達羅馬,充當仲裁的教皇畏於凱薩琳外甥查理五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勢而拒絕了他。
  • 看一看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老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是誰?相信稍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她。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整整統治英國64年,開創了英國歷史上最繁榮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她還是第一個兼任印度女皇的英國女王,英國在她手中真正成了日不落帝國。
  • 從英劇《王冠》來看,英國頂級女性政治家,女王和女首相的故事
    最近英國有一部非常火爆的電視劇,叫做《王冠》,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上個世紀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自1952年登基以來,作為英國女王所取得的個人、政治和社會上的成就,以及英國王室不斷去適應日新月異卻又動蕩不安的世界的故事。
  • 英國都鐸最後一位女王,集美貌學識一身的伊莉莎白,為何終身未嫁
    在這件事上也是頗多變數,據說,伊莉莎白女王曾經度答應了這樁婚事,但由於種種原因,她在很快就要結婚的時候又反悔了。最終,這場婚事成了一場馬拉松,直到五年之後即1583年,伊莉莎白女王才徹底地拒絕了安茹公爵的求婚。安茹公爵也成為伊莉莎白女王的最後一位求婚者,自此之後,女王表示要堅持獨身,因此,伊莉莎白女王在英國有了「貞潔女王」的美名。
  •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死於被斬首的瑪麗一世
    >狀況下,還是個嬰兒的瑪麗·斯圖亞特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為了蘇格蘭的瑪麗一世,也是整個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王。然而,拋卻虛偽的王室姐妹情,伊莉莎白也有自己的考量,未來的「童貞女王」這時已下定決心不留下自己的血脈,如果她發生意外去世,那麼以王室的繼承法,瑪麗一世便會繼承英格蘭的王位,或者由她的兒子詹姆士繼承。伊莉莎白的想法同英國議會一致:暫且先將瑪麗一世軟禁於國內。
  • 流水的美國總統英國首相,鐵打的聯合王國女王...
    1955年,女王在Doncaster賽馬場看比賽,女王從3歲開始就習得一身好騎術,也始終是一個競賽類的狂熱粉。。。1963年,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式上英姿颯爽的女王。。插播某年的一次閱兵式時暈倒的衛兵,看這張圖能笑半天(原諒小編這已經無可救藥的笑點)
  • 英國女王的背後:溫莎王朝的巔峰與至暗時刻
    文/段宇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創造了兩項空前紀錄:當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又是英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國君。女王的「超長待機」將兒子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熬成71歲白髮老頭,孫子威廉王子也已經變成中年禿頂男人,但她93歲仍然身體硬朗,容光煥發。
  • 英國女王是英國元首,為何她的安保費要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出
    其實理由很簡單,英國女王不僅是英國名義上的女王,還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名義上的女王,既然她是大家的女王,所以英國女王的安保費由大家出,自然英國皇室成員的安保費用,也由大家出,而哈裡王子脫離英國皇室後,他就不是英國皇室成員了,加拿大政府自然不願出他的安保費了。
  •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介紹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世界百強名校之一,英國常春藤名校聯盟「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大英國協大學聯盟成員。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是享有國際聲譽的倫敦大學聯盟中規模大的學院之一,同時也是倫敦大學聯盟中一個將教學、研究及住宿場所都設於倫敦中心的校園式大學。下面就和智課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為何是英國女王
    兩國的國家元首都是英國女王。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獨立國家,為何兩國的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這就要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淵源說起。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兩國都是地廣人稀的未開發之地,當地只有少量非常原始落後的土著居民生活。英國人抵達後,徵服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把他們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並開始向當地移民。
  • 英國最特殊的三塊領土:屬於英國女王,不屬於英國
    這3塊皇室屬地最特殊,它們屬於英國女王所有,但是不屬於英國建制領土。嚴格說,這三塊地也不屬於英國女王,它們各有自己的君主,只是它們各自的君主都由英國女王兼任。曼島的國家領導人是曼島勳爵,而且是曼島勳爵的私人領土,只是這個勳爵由英國女王兼任。曼島歷史比英國更悠久,這個島公元10世紀就已經有自己的國會,還有自己的國旗、國歌、國徽和貨幣,還有自己的終審法院。曼島的國旗、貨幣非常奇特,國旗和貨幣上面都印著三條奔跑的腿,而三條奔跑的腿是曼島的標誌,在汽車牌照、旅遊紀念品、路面裝飾都可以看見。
  • 讀這本極簡英國史,讓孩子明白英國的歷史也是一部戰爭不斷的歷史
    備受關注的英國超長待機女王,伊莉莎白的王宮最近不消停,遭群眾圍堵抗議,300萬人圍觀,這次的關注點是安德魯王子。關注英國女王,是因為我一直對英國的歷史很感興趣,英國的歷史不像華夏文明一樣源遠流長,從有記載的第一任國王諾曼第王朝的威廉一世至今,也就一千多年。
  • 英國女王的王冠曾經給錢隨便摸,「驚情四百年」裡已經屢次被玩壞
    現在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27歲登基時,唯有戴上王冠那一刻,她才成為人們高喊著的「天佑女王」。這頂英國王冠源流四百年,只是它在這「驚情四百年」裡,已經被玩壞了好幾次……英國國王登基儀式,來源於中世紀宗教所,是全歐洲最原汁原味的王室登基禮儀,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歷史,而用於給國王加冕的專用王冠——聖愛德華王冠(St.
  • 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女王,是個什麼樣的人?
    為此,英國對我們做出了很缺德的事,就是傾銷鴉片。因為清政府的反抗,英國決定對我們發動了所謂的鴉片戰爭。後來清政府失敗,我們割地賠款,開啟了中國近代史恥辱的開端。相信倒回看這段歷史的國人,都會感到不舒服。
  • 為什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只出席了這兩位英國首相的葬禮?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儘管她已在位60多年,但這位皇室女家長很少流露情感,她通常只參加家人和密友的葬禮。然而,在她在位期間,她確實參加了兩位首相的葬禮。繼續往下讀,你會發現她參加過英國首相葬禮,以及她為什麼只選擇這兩位英國首相。伊莉莎白女王在位後經歷多少位首相?自1952年登基以來,伊莉莎白女王私下會見的首相比英國其他任何君主都多。
  • 英國脫歐大勢底定 英歐政治重新洗牌
    摘要 【英國脫歐大勢底定 英歐政治重新洗牌】1月23日,英國女王正式籤署了脫歐協議法案。2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籤署了該法案。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預計將於1月29日和30日先後批准該協議,完成英國退出歐盟的最後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