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英國國王是什麼時候徹底失去權力,淪為政治吉祥物的?

2020-12-12 唐朝一秀才

大家都知道,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只是政治上的象徵,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並沒有實際權力,真正掌握英國國家大權的是英國首相和議會。那麼英國國王是什麼時候徹底失去權力,淪為政治吉祥物的?

現任英國女王

英國國王的王權衰弱是個漸進的過程,並非通過戰爭,直接剝奪國王的政治權利,這一點和日本天皇失去政治權利是不一樣的。英國國王的王權受限,要從英國歷史上的光榮革命說起。

公元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爆發了光榮革命,推翻了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這場革命是非暴力的政變,並沒有發生流血衝突。議會戰勝國王詹姆士二世後,並沒有放棄君主制,而是從荷蘭迎會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和女婿回英國繼承王位,兩人共同行使君權,也就是後來的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威廉三世

光榮革命後,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於1689年召集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從法律上確定議會的權力高於國王,從而明確了王在法下的政治體制,確保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施行。公元1701年又通過《王位繼承法》,這部法律的頒布意味著英國國王不僅軍權、徵稅權受到議會限制,連挑選繼承人的權利也受到議會約束,再次給王權以很大限制。

雖然英國議會通過兩部法律,極大限制了英國君主的王權,但在實際執行當中,因為政治慣性和民眾仍然信服王室的原因,英國國王或者女王仍然是英國政治權力最大的一個人,遠遠超過英國首相。

維多利亞女王

當時英國國王的王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國王雖然受到議會限制,但任何軍政大事,沒有國王的點頭,議會以及首相肯定辦不了;另一方面首相雖然是議會推舉的,但是國王只要看首相不爽,肯定有辦法將首相攆下臺。這個時候的英國其實是二元制君主,國王和議會都握有實權,同時又相互制約。

這一政治格局,一直到英國最偉大的女王維多利亞登基也沒有改變,而且英國威廉三世之後的歷任英國國王都很好地遵守議會規則,所以王權和議會權力衝突並不大,一直相安無事。最後讓英國王權徹底喪失的,是源於一個人的死亡,這個人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老公阿爾伯特親王。

阿爾伯特親王

維多利亞女王在登基第三年,嫁給了她的表弟阿爾伯特親王,兩人一起生活了近20年。在這20年時間裡,維多利亞女王生育了9個子女,平均兩年一個,她根本沒有時間行使自己的王權,實際代她執掌王權的就是阿爾伯特親王。

阿爾伯特親王不僅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人,而且非常勤政,對政事非常熱衷。在他的經營下,英國的王權達到光榮革命之後的頂峰。無論是外交、軍事還是日常政事,首相都必須向他請示,在他批准後才能實施,他甚至還將好幾個不合他心意的首相趕下臺。

維多利亞女王一家

公元1861年,年僅42歲的阿爾伯特親王病逝。維多利亞女王的天都塌了,她整天都活在對丈夫的思念當中,再也不願意管任何事情。她離開了倫敦的白金漢宮,前往溫莎堡寡居。之後的四十年裡,維多利亞女王很少回倫敦,更不願意過問政事,女王王權被她完全放棄。

而且因為阿爾伯特親王的病逝和王儲愛德華王子(女王長子)的風流醜聞有很大關係,所以維多利亞女王非常痛恨愛德華王儲,始終不願意原諒王儲。她不僅不讓愛德華王儲代行王權,更是禁止他行使王儲的權力,不讓他參與任何政事。就這樣英國王權中斷了四十年,英國的首相和議會掌握了國家的一切。

等到公元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病逝,愛德華王儲登基為愛德華七世,英國政壇已經習慣了沒有國王參與的政治格局,自然將新國王排斥在政治決策之外。再加上愛德華七世本身就對政治沒興趣,更沒有相應的政治手腕,所以英國王權進一步衰落。

一戰爆發後,英國和德國爆發大戰,數百萬英國士兵死在德軍手下,英國民眾傷心之下,開始懷疑英國王室的德國血統,進一步削弱英國王室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王權自然徹底喪失。從此以後英國國王就成了政治上的吉祥物,再無實際權力。

相關焦點

  • 泰國政體學英國,為何泰國國王權力很大,英國國王權力卻很小
    從表面上看,泰國和英國一樣,同屬於君主立憲制政體,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都具有國王、議會、政府。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工黨領袖託尼·本恩就曾提出,要徹底廢除君主、王室。2019年,英國工黨再次提出廢除英國王室制度,並獲得了上議院的支持。
  • 輪迴,從英國女王權杖被奪走,看英國政治信仰的崩塌
    根據英國憲法規定,英國所有法案的通過,都必須要在英國國王權杖的見證下進行,這代表著英國議會權力由國王授予,一旦有人拿走了權杖,那麼議會表決任何法案都屬非法行為。可以說,國王權杖是英國國家權力的象徵,也可以看做是英國國家制度和社會信仰的象徵,在過去的幾百年裡,英國人民在國王的帶領下,逐步從一個貧弱的海島國家,一步步發展成了「日不落」帝國,這其中凝結的不僅僅是英國的一段光輝歷史,同時也構建起了今天英國社會的信仰基石。
  • 二戰之後,失去所有權力、淪為吉祥物的日本天皇,每天都幹什麼?
    自1947年開始施行的《日本國憲法》,z戰敗後的日本雖然把天皇制保留了下來,但是,天皇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已發生明顯改變。天皇不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在位天皇不能主宰國政,也無法處理任何國家事務。原本高高在上的天皇,成為了這個國家象徵性的君主代表。
  • 看一看當前世界上有多少君主制國家?
    縱使少量的封建王朝倖免於難,也不得不向民眾讓步,實行君主立憲制,將權力交給民選的議會。但是時至今日,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國家還在實行君主制,由君王掌握國家大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當今世界上還有多少君主制國家?
  • 為何英國有人呼籲廢除王室,泰國國內卻不敢對國王有半點不敬
    從表面上看,泰國和英國一樣,同屬於君主立憲制政體,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都具有國王、議會、政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工黨領袖託尼·本恩就曾提出,要徹底廢除君主、王室。2019年,英國工黨再次提出廢除英國王室制度,並獲得了上議院的支持。
  • 把國王打出倫敦,政治、軍事均佔優的議會派,為何變得連連失利?
    與此同時,在查理一世等一系列封建統治集團骨幹選擇出逃之後,整個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已經完全被反王權派勢力所佔據,他們想要在英國的南部、東南部地區,制定一系列有助於推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推動資產積極勢力不斷壯大的政策法令。不過儘管反王權派勢力已經佔據了曾經由國王統治的倫敦,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已然成為整個英國的統治者。
  • 當今世界還有很多國王,都只是象徵,為何泰國國王權力很大
    我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不少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歐洲有英國、荷蘭、西班牙、丹麥。亞洲有日本、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國王或是皇帝,作為封建歷史時期的產物,仍然存在於這些國家的政體之中。只不過,這些國王,除了尊崇的名號地位,以及富足的物質享受外,不再具有參與國家管理和政治決策的權力。
  • 英國,估計又快到王朝更迭之時了(下)
    經此,英國確立了二元君主立憲制,議會掌握大部分實權,但此時國王仍有一定權力,還不是現在這樣的純吉祥物。漢諾瓦王朝安妮女王統治時期是現代英國內閣制度形成的重要階段,出臺了著名的《權力法案》,使得國王權力更加受限(但還沒有徹底無權)。但是安妮和她妹妹又都沒有子嗣,男性國王生不出來可以選擇換老婆,女性國王不育這個當時真沒啥太好的辦法,換男人,這倫理上也過不去啊!還好,此時學聰明了的議會議員們通過立法徹底否定了具有天主教信仰後裔的繼承權!
  • 看一看阿聯為什麼既有總統又有國王?
    阿聯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這個國家既有總統,又有國王。我們都知道國王是君主制和君主立憲制國家才會有的,而總統是共和制國家才會出現的。那麼為何國王和總統這兩種完全對立衝突的職務會同時出現在阿聯呢?這七個酋長國在二戰以前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這些地方還沒有發現石油,除了沙漠,啥也沒有,荒涼無比。英國殖民者對於這些小地方也不太在乎,控制這些地區主要是為了保障印度到埃及航線的安全,對於這些地區的內政英國殖民者並沒有插手,畢竟油水太少,仍然讓當地的國王自己管理。
  • 泰國國王權力大幾乎是「真正的皇帝」,為什麼美國不推翻其政權?
    可見美國的話也就當樂呵聽聽,看關於美國的信息要看美國利益所在何方也是明白美式企圖美國推翻他國政權的基本因素有: 美國需要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任何動搖美元地位的存在都需要打擊,實在不行就動武。現任君主為瑪哈·哇集拉隆功(鄭冕、拉瑪十世),目前泰國國王是國家的精神象徵,國王擔任武裝部隊統帥,並根據憲法,通過國會、內閣和法院行使權力,可以權力可專制皇帝並無差別,這樣大的權力並不是一直擁有的,也是從危機中重新獲得的,曼谷王朝也曾瀕臨滅亡。
  • 探析《英國現代化》之路,「金雀花王朝」權力分配奠定了基礎?
    英國的王朝權力結構是多級分配的,擁有許多的玩家。國王,貴族,平民,教會幾個玩家之間互相制衡。雖然實力有強有弱,但都是能上牌桌的人。這和中國的情況就非常不同,在中國能上牌桌的人就只有皇帝一個人,皇帝擁有一票否決權。
  • 歐洲人意識中的國王有多大權力?
    中世紀歐洲王權相對較弱,主要表現在:(1)王室領地少,國王不能在貴族領地內直接向人民徵稅;(2)國王的軍隊很少,遇有戰事需召集貴族帶領他們的士兵參戰;(3)取得自治權的城市內部管理不受國王幹預;(4)「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教會神權政治思想也不斷發展。世俗社會多元化治理方式和民主因素也是制約王權發展的重要因素。
  • 殺死了國王就殺死了專制嗎?
    宗教究竟是如何影響英國政治走向的?從北海之濱的「邊緣島國」到海上霸主,宗教又為英國的崛起奠定了怎樣的根基? 「知鴉」推出了一門通識課《去英國該看什麼?》,從「經濟」「政治」「社會」「宗教」等多視角出發,帶你了解真正的英國,窺探「日不落帝國」的成功奧秘。
  • 《權力的遊戲》手遊國王有什麼權力 國王權力一覽
    導 讀 在權力的遊戲手遊中國王權力的官職效果究竟怎麼樣呢?相信不少小夥伴們都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感興趣的話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 英國議會:為剝奪國王權利而產生!強國源於改革而不是掠奪
    而且議會制度本身並不是裹足不前的,英國被稱為議會之母,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議會並且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國家,它也在不斷改革,其制度也日益完備。 英國的議會起源,為了剝奪國王的權利而產生 歷史上,英國的政治進行了三次民主化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將英國政治推向民主政治一邊。任何一個帝國的崛起,都不是沒有緣由沒有過程的。
  • 英國歷史最偉大的君主,英國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復國成功
    英國威塞克斯王朝復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 懺悔者愛德華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英國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被丹麥侵佔,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趕走丹麥人,英國復國成功,對英國有偉大的歷史貢獻
  • 泰國國王有多大權力
    我們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作為世界上二十七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裡,泰國國王的權力不是最大的(與中東國家比較)但和英日等國家相比較卻又是巨大的。泰王國,國土面積大約51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51位。2018GDP5045億美元。世界排名25位。
  • 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對國際政治究竟有什麼影響?
    這兩場革命是在大航海時代中孕育出來的,不過大航海帶來的新資源和的新秩序,在英法兩國中表現為不同的樣態,最終導致了在英國發生的是工業革命,法國發生的是政治革命。先看英國,英國大航海時代獲益最多的群體,是商人階層以及經商的新貴族。法國在大航海時代獲益最多的是國王政府。
  • 從歐洲中世紀史看美劇《權力的遊戲》
    美劇《權力的遊戲》經過8年的播出,最近終於完結了,不過,秉承熱門美劇結尾必撲街的規律,第七季的大結局引發了瘋狂的質疑。甚至很多網友呢還要求換導演重拍,這也夠真難為導演的,在原著還沒有完結的時候拍了一個自以為理解原著作者的結局,收穫了一片罵聲。
  • 錫金國王依舊健在,還在繼續號召同胞企圖復國
    然而在錫金王國成立僅僅58年的時候,它的鄰國尼泊爾就向他發起了侵略並且攻佔了國都。當時的錫金國王被迫逃亡到了西藏,此時班禪喇嘛收容了國王但誰知不久尼泊爾軍隊攻佔了班禪喇嘛的寺廟,無奈之下班禪喇嘛緊急請求清朝政府發兵支援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