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局勢緊張,美智庫預測2021「陸美將在臺灣交鋒」

2020-12-23 銳看臺灣

據臺媒報導 近來曾經訪臺的美國華府主流智庫之一的「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本月做出「2021年的十大風險」預測,其中之一就是「陸美在臺灣交鋒」;大西洋理事會認為,大陸不一定以軍事入侵,有可能以經濟相逼、溫水煮青蛙的戰略迫使美國升高行動,進而引爆大國間衝突。

根據大西洋理事會所做出的「2021年的十大風險」預測,一到五分別為:疫苗推出緩慢使新冠肺炎危機加劇(中高風險)、拜登施政跛腳(高風險)、全球債務引發新金融危機(中等風險)、西方國家經濟復甦緩慢(高風險)、朝鮮製造危機(中高風險)。

六到十則是,美國伊朗對抗加劇(中低風險)、美陸在臺灣交鋒(中等風險)、嚴重糧食危機席捲全球(已經發生)、全球中產階級結束擴張(高風險)、土耳其更加專制(高風險)。

大西洋理事會指出,陸美關係緊張局勢惡化,臺灣情勢也會跟著緊繃,尤其美國每一種對臺灣的支持,例如軍售、高官訪臺、軍事演習,都導致大陸加大對臺施壓,軍機軍艦近乎天天巡臺。

大西洋理事會表示,如果陸美對抗程度愈演愈烈,大陸可能會出手統一臺灣,這不一定意味著軍事入侵,有可能以經濟相逼、溫水煮青蛙的戰略,迫使美國升高行動態勢,而美國任何的軍事幹預,都會引發大國之間的激烈衝突。

事實上,解放軍自今年8月中旬開始,在臺灣海峽南北端舉行多軍種聯合軍演,近來更是主動出擊。對臺周邊開啟常態化巡航,且軍機數量、機種都有增加,還都有朝臺灣「領空」進逼的跡象,面對區域局勢升溫,臺軍方負責人嚴德發日前強調,臺軍皆按照規定應對,如果解放軍越接近臺灣,將越積極應處。

相關焦點

  • 在臺海局勢緊張時刻,山東艦經臺灣海峽赴南海訓練,解放軍釋放明確...
    文/南風 據報導,在臺海局勢緊張的時刻,山東艦經過臺灣海峽,赴南海海域開展訓練。對此解放軍表示這是正常的安排,之後還會根據作戰要求繼續組織類似訓練。
  • 蘭德智庫預測臺海衝突結局: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近段時間,美國肆無忌憚地介入臺海局勢。美國一方面接連派遣高官「訪臺」;一方面頻繁派軍機在臺灣附近空域活動,並派遣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高調炫耀武力;此外,美國忘乎所以地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在美國發出一系列錯誤信號後,島內有人自感得到巨大支持,甚至得意忘形地提出所謂「臺美復交」和請求美國「協防」臺灣。
  • 美智庫:2021中美在臺海爆發衝突可能性為「高級別」,南海則降級
    據臺媒報導,1月14日,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發布報告,對2021年世界各地發生潛在衝突的可能性做出預測。這家智庫將中美之間在臺海爆發嚴重衝突的可能性首次上升為「高級別」,而中美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級別則被降低。
  • 港臺腔:一旦臺海局勢有變,臺灣社會才是最大受害者
    在本已緊張對立的兩岸關係形勢下,民進黨當局一邊倒配合美國打「臺灣牌」,甚至企圖利用美國因素漁利,對此島內社會各界必須高度警惕。美國縱容和支持「臺獨」是為了自身利益,即控制美國遏華第一島鏈的重要節點,製造兩岸分割、對立,強化兩岸緊張關係和民意對峙,使臺灣綁定在美國的戰略棋盤上,喪失自身的自主性和選擇權。
  •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 未來何去何從?——專訪臺灣...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 未來何去何從?——專訪臺灣問題專家劉國深
  • 臺海戰爭最可能爆發時間?兩岸專家的預測揭示重要信息!
    而該言論也遭到了蔡英文的立刻反駁,她稱馬英九一向在「臺灣主權」問題上「委曲求全」,妄圖換來所謂的和平。對此,一位研究兩岸關係的專家趙春山在出席馬英九的會議時,分析了兩岸關係的現狀,預測了臺海戰爭最有可能爆發的兩大時機。
  • 臺灣學者:拜登政府對臺海危機感和敏銳度遠高於川普團隊
    據中評社報導 「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就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及臺海局勢進行了深入討論。比如,北京對兩岸的定位受到根本性影響,對兩岸和解政治基礎直接造成削弱的效果,對臺灣藍營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論述也增加了困難。未來一年拜登政府上臺以後,這個情況將會有所改變。一方面,畢竟拜登在未來四年沒有再選舉的壓力,另一方面他是一個對外交涉入很深的總統,從1996年臺海危機時就在參議院擔任資深外委會委員,在歐巴馬政府時期還直接參與亞洲再平衡政策。
  • 臺灣新黨主席:當下局勢比1996年更緊張
    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第十二屆海峽論壇20日在廈門舉行,當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前來參加論壇的臺灣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當下的兩岸局勢甚至比1996年更緊張,他無法評估「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只是希望「連機率都不要有」。
  • 如何看清臺海局勢?社科院臺研所所長楊明傑提出三點見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楊明傑。(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杭州訊(記者李傑)第六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22日在杭州市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楊明傑在閉幕致辭時,針對如何看清臺海的形勢,提出了三點見解。
  • 【臺海局勢最新消息!臺媒:解放軍軍機2021年連續兩日進入臺灣西南...
    文 / TIER2021-01-02 22:41:02來源:FX168 【臺海局勢最新消息!臺媒:解放軍軍機2021年連續兩日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本月臺軍廣播驅離2次】臺灣媒體《自由時報》周六(1月2日)報導稱,解放軍軍機去年密集「襲擾」臺灣鄰近空域,今年連續第二天進入臺灣西南空域,時間為1月2日上午11時許。「臺灣西南空域」粉絲專頁記錄,本月解放軍軍機累計進入臺灣空域2天,本月臺灣空軍廣播驅離紀錄共計2次。
  • 蘭德公司「劇本」顯示美在臺海「會輸到脫褲子」
    原標題:蘭德公司「劇本」顯示美在臺海「會輸到脫褲子」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14日發表了題為《美中軍事記分卡 顯示臺海結局》的報導稱,美國獨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主席達爾德表示,根據蘭德公司劇本
  • 臺海局勢生變,辜寬敏推「法理臺獨」挑戰火,蔡英文為何急剎車?
    辜寬敏 而在此之前,民進黨創黨元老邱義仁12日才代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參加美國智庫視訊會議,他在會上一句「臺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都不會推『臺獨』」引發熱議
  • 社評:為防臺海擦槍走火,美臺請悠著點
    對北京來說,美國對臺軍售是美國破壞「一中」原則的主要表現之一,它也是美臺勾結推升臺海緊張的重要動向,是美方向北京傳遞它試圖繼續主導臺灣問題態度的一種方式。臺灣買美國武器,實際上是在給美國交保護費。臺軍不可能有「保衛臺灣安全」的真正決心,臺灣是否安全根本不能夠以傳統公式來計算,它只能是一種戰略平衡的結果。
  • 美國軍艦平均每月通過一次臺海,島內學者稱:增加頻率 聲援臺灣
    美國軍艦馬斯廷號昨航經臺灣海峽,這已是美艦今年第十二次航經臺海,等同平均每月一次,而2019年的次數為九次;島內學者昨聲稱,美國增加軍艦通過臺海頻率,反映不會坐視大陸機、艦「侵擾」臺海、把臺海「內海化」。
  • 美艦突然現身臺海後,20日解放軍的一個舉動令臺軍高層秒緊張!
    在臺海局勢日趨緊張的關鍵時刻,美軍依然不忘前來挑釁。據《環球時報》12月19日消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於當地時間19日穿越臺灣海峽。美軍還聲稱,該行動旨在「展現美國對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承諾」。
  • 環球時報社評:為防臺海擦槍走火,美臺請悠著點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9日宣布,國務院批准將向臺灣出售「愛國者」-3型飛彈重新認證的設備與技術,金額約6.2億美元。跟以往美國對臺軍售的價值相比,這個數額不算大。另外,它是對過去系統的更新,刺激性似乎也低一些。不過,分析人士都注意到,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了。過去是美臺攢起來做一筆較大軍備交易,現在成了臺灣隨要隨買,美方隨賣隨批。
  • 兩岸情勢緊張之際,美軍艦穿越臺海為何低調?蘇起:「全身而退」
    美國海軍驅逐艦今年第10度經過臺灣海峽,外界解讀,美艦是否可能藉停泊臺灣港口,來創造美國大選10月驚奇?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16日出席一場研討會後,他表示,若美國打算藉此創造10月驚奇,美方應該不會這麼低調,他評估,「若美國真的直踩大陸紅線,恐會直接爆發軍事衝突」。
  • 港媒:臺海局勢研討 兩岸專家九點建言
    19日下午,由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主辦,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承辦的「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就如何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 兩岸情勢緊張之際,美軍艦穿越臺海為何低調?蘇起:要「全身而退」
    美國海軍驅逐艦今年第10度經過臺灣海峽,外界解讀,美艦是否可能藉停泊臺灣港口,來創造美國大選10月驚奇?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16日出席一場研討會後,他表示,若美國打算藉此創造10月驚奇,美方應該不會這麼低調,他評估,「若美國真的直踩大陸紅線,恐會直接爆發軍事衝突」。
  • 臺灣專家:去除臺海局勢「危險因子」 分享兩岸和平紅利
    新華社臺北11月15日電(記者趙博、彭培根)臺灣中國時報、旺報、旺臺兩岸互信基金會15日在臺北舉辦「兩岸好,臺灣才會更好」座談會。與會人士指出,民進黨當局罔顧民生福祉,操弄統「獨」議題、操作「親美反中」,不斷將臺海局勢推向危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