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2021中美在臺海爆發衝突可能性為「高級別」,南海則降級

2021-01-19 環球時報

據臺媒報導,1月14日,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發布報告,對2021年世界各地發生潛在衝突的可能性做出預測。這家智庫將中美之間在臺海爆發嚴重衝突的可能性首次上升為「高級別」,而中美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級別則被降低。

CFR報告配圖

據臺媒介紹,CFR從2008年起發表「預防優先次序調查」(Preventive Priorities Survey)報告,今年已是第13個年頭。該報告關注全球未來一年發生各種衝突的機率,以及這些衝突影響美國利益的程度。CFR根據「衝突發生的可能性」和「對美國利益的影響」兩個因素,將世界上的潛在衝突劃分為三個等級。兩個因素均為「高」或其中一個因素為「高」另一個為「中」,該衝突即被劃定為「高級別」衝突。

CFR報告對「高、中、低」三種級別的劃分

在最新的報告中,CFR將「中美之間因為臺灣問題爆發嚴重衝突」列在「發生的可能性:中;對美國利益的影響:高」這一分類的首位。這是臺海潛在衝突首次被劃入「高級別」。報告同時指出,2021年中美圍繞南海發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比2020年要低,從「高級別」降為「中級別」,即「發生的可能性:低;對美國利益的影響:高」。

此外,「中國與印度因邊界問題而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去年未被CFR列入報告,而今年在報告中位於「中級別」,即「發生的可能性:中;對美國利益的影響:中」。

CFR報告配圖

報告列出的其他「高級別」衝突還包括:阿富汗問題、敘利亞問題、委內瑞拉政局、伊朗和美國爆發武裝對峙、美國可能受到能癱瘓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俄羅斯與北約的矛盾、恐怖襲擊可能造成美國本土大規模傷亡。

(編輯:YZM)

相關焦點

  • 美軍在南海和臺海同時挑釁 哪個才是主戰場?
    如果中美之間爆發軍事衝突,就需要在南海、東海各個海域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因為中美之間的軍事衝突不可能是局部的,非常可能從一個點連成一條線進而變成一個面,形成局部戰爭甚至大規模戰爭,所以中美之間不能鬥,因為鬥則兩傷、和則兩利。美艦穿航臺海 解放軍點名警告
  • 美臺商會會長:擔憂臺海「事故」升級為軍事衝突
    美臺商會會長韓儒伯對中評社表示,不認為臺灣海峽會有刻意的軍事衝突,更現實、更令人擔心的可能性是,在臺海附近軍事活動增加,可能發生類似海南撞機那樣的事故,進而升級為某種形式的軍事衝突。 韓儒伯是6日在2020年「美臺國防工業會議」結束後舉行的在線記者會上回應中評社提問時做此表示的。
  • 中美關係最大的風險點在哪? 賈慶國:臺海、南海和意識形態領域
    特別是在中方特別關注的核心問題上,諸如臺海、南海方面,需要有底線思維 。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主任王棟博士稱,中美關係在過去兩年確實到了一個懸崖的邊上,中國最重要的還是做好預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把中美關係重新扭轉到一個健康穩定的軌道上來。
  • 「美臺商會」會長:臺海不會有刻意的軍事衝突
    摘要: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相信中美關係在2021年會冷靜一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8日報導,「美臺商會」會長韓儒伯認為,臺灣海峽不會有刻意的軍事衝突。
  • 中美衝突升級臺灣安全嗎?看看島內媒體人怎麼說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對於中美近期在「南海軍演,有沒有可能擦槍走火?若爆發衝突,臺灣又處於什麼樣的角色?」。不少研究國際關係、區域研究學者認為,從中美互相關閉領事館,情勢若升溫,最可能在南海和臺海爆發衝突。
  • 南海對峙加劇,中美正在滑向戰爭邊緣?
    另外,中美互撤領事館的外交降級事件,讓中美關係跌至歷史冰點,外界一度認為,美國正在為對華武裝衝突做準備。部分專家甚至已經開始公開推演中美在南海武裝衝突的形式和規模。
  • 在日本後菲律賓亮明態度,菲防長:若中美南海現衝突將不得不參戰
    目前南海問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菲律賓近日表示,若中美於南海發生衝突,菲方將不得不下場參戰。 繼日本後菲律賓表示,中美南海衝突菲方將參戰 此前,時任日本首相安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日安保條約一直令川普不滿,甚至當面質問安倍是否會在中美爆發衝突時日方什麼也不做。安倍百般解釋且宣稱已經完成宣發新的安保法。
  • 臺海和南海,哪個方向更危險?答案正變得模稜兩可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據美國彭博新聞社官網報導:也許中美兩軍最接近的地方莫過於南中國海。在當選總統拜登的領導下,這一水域的邊緣政策可能很快就會抬頭。報導的標題是《問題之海:美國與中國可能在南海衝突 》。
  • 闖完臺海闖南海,美艦頻繁挑釁 川普「最後時間」會否擦槍走火?
    4天前,18日夜間,美「馬斯廷」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再次挑動臺海局勢敏感神經。短短一周內,美軍頻頻挑釁,意欲何為?總統任期即將結束的川普,會否在「最後時間」的擦槍走火?針對美軍這一舉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大校發表談話稱,近一個時期,美艦不時穿航臺灣海峽,並炒作渲染,刻意抬升臺海問題熱度,唯恐臺海風平浪靜,向「臺獨」勢力「明送秋波」,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 中美競爭下的臺海,誰是庒誰是閒?
    [新聞頁-臺海網] 作者 蕭衡鍾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博士) 以「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的「
  • 專訪「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想讓大家知道南海每天發生什麼
    而這已經不是該平臺發布的消息首次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了,由於美艦機頻繁到南海進行挑釁,據《環球時報》記者統計,從7月15日至30日,該平臺發布了24條關於美艦機在南海、東海等海域活動的信息。美軍艦機在南海區域活動的信息是如何出爐的,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美軍艦機在南海活動有什麼樣的危險趨勢,中美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針對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
  • 南海、臺海、印度:誰是中國當下最主要矛盾?
    這樣的邊界衝突,交給西部戰區即可,相信駐守高原大漠的血性軍人,不會讓高層失望,更不會讓全國人民失望。只是什麼時候用武力反擊教訓,有個時機和程度問題。 還有一些聲音建議先解決南海問題。這種觀點也可以理解。但畢竟,南海雖有來自域外的攪局者,但目前總體態勢平穩,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大框架下,周邊國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並無大的爭議動作,各方相處也較平穩。
  • 海基會前董事長:臺海「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極小
    @銳看臺灣報導 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近日在臺灣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未來美中關係是戰略競爭格局,這是民主黨與共和兩黨的普遍共識,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是奠基在此一戰略共識上進行,只是會把戰場導回國際多邊體系中。
  • 美國智庫警告:拜登須謹慎處理中美關係,臺灣尤其是關鍵
    1月14日,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列出了目前全球範圍內跟美國相關的地區衝突風險,其中臺灣問題被列為最高級別的風險事項。有專家表示,中美兩國因為臺灣問題爆發衝突的風險,被川普政府故意推高,即便是他在白宮的日子已經進入讀秒階段,但仍舊在不斷挑釁中國。
  • 社評:為防臺海擦槍走火,美臺請悠著點
    解放軍有充分能力在一旦爆發全面戰爭的情況下,幾個小時內摧毀臺灣的整體軍事能力,並且接下來以小時計攻下臺灣島。中國大陸從軍隊到民眾都有了這樣的自信。所以,臺海的軍事問題早已不是大陸與臺灣之間的了,更不系在臺灣從美國買什麼裝備上。
  • 蘭德智庫預測臺海衝突結局: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近段時間,美國肆無忌憚地介入臺海局勢。美國一方面接連派遣高官「訪臺」;一方面頻繁派軍機在臺灣附近空域活動,並派遣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高調炫耀武力;此外,美國忘乎所以地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在美國發出一系列錯誤信號後,島內有人自感得到巨大支持,甚至得意忘形地提出所謂「臺美復交」和請求美國「協防」臺灣。
  • 環球時報社評:為防臺海擦槍走火,美臺請悠著點
    過去是美臺攢起來做一筆較大軍備交易,現在成了臺灣隨要隨買,美方隨賣隨批。絕大部分軍事觀察家都相信,隨著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壓倒性優勢增加,臺灣從美國購買任何軍事裝備都失去了實際防衛意義。臺灣一年的軍費只有110億美元左右,扣除人員和訓練等費用,剩下的錢能買的東西對解放軍來說恐怕只相當於幾根燒火棍了。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作開幕致辭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力森進行線上對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史蒂芬本次年會以「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前景」為主題,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力森(Graham Allison)在開幕式上進行對話,對話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史蒂芬·歐倫斯(Stephen Orlins)主持。
  • 臺海開戰美軍會幫臺灣嗎?5.5萬網友最新投票出爐
    臺海與南海近期被許多專家視為,可能爆發衝突的2大熱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軍機、軍艦更不時行經臺海周邊,解放軍更在密集在8、9月舉行多場軍演,蔡英文日前表示「擔心軍演會擦槍走火」。對此,一份多達5.5萬人投票的網絡投票也曝光。
  • 美智庫推演美日對華戰爭,並對美國發出警告:不要招惹中國
    美航母近期在亞太地區的行動頻繁,再加上密度極高的戰機騷擾,南海局勢因為美國這個域外國家的入局變得更加緊張,在局部衝突、小規模熱戰可能性顯現的當下,一些軍事專家、媒體智庫等對有關問題的討論也趨於熱烈,日前美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針對美日對華戰爭進行了推演,得出的結論並不支持美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