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脫水乾貨」腹直肌分離修復——產後大媽變辣媽!

2020-12-16 劉洹Burning

很多媽媽生產完之後很久身材都沒有恢復到孕前狀態,即便是已經管理好飲食和進行全身運動減脂之外,小肚子還是肉多突出,這可能就是腹直肌的分離還沒有恢復導致的。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孕期不斷增大的肚子會把腹直肌拉長,使得腹肌被迫向兩邊分開。如圖,

生產完之後呢,被拉長的肌肉可能沒有完全恢復到之前的緊緻程度和位置,腹直肌中間就留出了空隙,這個情況就叫做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痛嗎?

大家可能跟我一開始想法一樣,肌肉被拉開這麼大距離會痛嗎?

實際上,腹直肌分離在產婦中十分常見,一般是沒有疼痛的(你們想想周圍頂著啤酒肚的男人少嗎?這麼大的肚子腹肌也會有一定程度分離,也並不痛)。

一般腹直肌分離在產後坐完月子之後會慢慢癒合,但是每個人恢復的情況和程度不同,其中大約有1/3的人在產後半年內還是沒有完全癒合。

如何檢測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的自我測試方法是這樣的:

仰臥,兩腿彎曲。露出腹部,左手在頭後支撐,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體放鬆。然後將上身抬起,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感覺不到擠壓,那麼就把手指向兩邊挪動,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

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如圖:

分離1指

分離3指

如果距離在兩指以內,是比較正常的,一般可以自我恢復,也可以進行正常訓練。在2~3指,需要對腹直肌進行專門的修復訓練。

如果已經超過了3指的距離,那麼建議就醫。

注意,如果是過度肥胖,腹部脂肪堆積比較厚的人可能不是特別容易測出來,建議最好去醫院。

腹直肌分離危害?

變成小肚子突出的「腹婆」。腹直肌分離整個腹肌就會逐漸無力,不能有效維持腹內壓,逐漸腹部膨出。

2. 腰痛、體態不好

腹部肌群的弱化導致腰部、脊柱兩側的肌肉代償性負荷增加,「拉墜感」的腰酸背痛自然就產生了。另外陰道生產會對盆底肌產生一定影響,鬆弛的盆底肌使得我們的腹部「氣缸」失穩,產生腰痛。

而且,懷孕時,由於腹部的不斷膨大,身體重心會向前上方轉移,這個時候為了保持平衡,媽媽們勢必會增加腰椎前突和骨盆前傾來維持重心平衡,造成「下交叉」的體態,下交叉體態又和腰痛息息相關。

如果腹肌不恢復,這種情況也不會改善。

3. shi尿憋不住,啪啪不和諧

腹直肌分離也會使腹部缺乏足夠的力量支撐腹部的器官。這些器官也會亂動,有時候甚至會一直降到盆底。這種情況叫臟器脫垂,容易導致憋不住SHI尿,打噴嚏咳嗽就會漏,而且還有可能造成痔瘡。另外,啪啪的時候雙方也覺得沒感覺,體驗很差的說。。。

腹直肌分離需要避免什麼?

很多人產後開始運動並沒有考慮對腹直肌分離的影響。產後正常的低強度慢跑和快走是比較推薦的,但是盲目進行腹部訓練會起到反效果。

有幾類動作需要避免:

1、避免擠壓腹部、增加負壓的動作

避免會擠壓腹白線和使腹部向外凸起的運動,比如仰臥起坐和各類卷腹。頻繁進行這些動作之後,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可能會惡化。

2、避免扭曲脊柱的動作

避免負重,避免會扭曲脊柱的運動。比如常見的空中單車和卷腹轉體等等。

3、避免後仰的動作

避免後仰式和伸展脊柱的動作,也可能加劇腹直肌分離的問題。

腹直肌分離如何修復?

修復的預期效果和目的是這樣:

下圖是我們腹部的橫切面(肚子一圈),前面呈圓形的就是腹直肌,兩側從內向外分別是腹橫肌、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後側有是腰肌,背部後方最大的一條是豎脊肌。

要想恢復腹部緊緻,肚子一圈的肌肉必須要像「腰帶」一樣完全束緊我們的腹部才行,也就是從深至淺的肌肉都必須有力。

下面是具體改善方法:(3指以內都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主動改善動作1 腹式呼吸盆底肌強化手輔助收腹平躺曲膝,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吸氣肚子鼓起來,呼氣肚子凹下去,雙手輔助往中間收,同時加上縮肛動作,重複10次,3組。

主動改善動作2 四點支撐,吸氣身體不動,呼氣弓背向上,同時膝蓋慢慢抬離地面,到最高處停留5-10秒,重複6次。

改善3 平時還可以佩戴合適尺寸的束腰帶,幫助建立收緊腹部的習慣,我很多寶媽學員都在用。我自己平時也會經常用,輔助收緊腹部。

如果超過3指分離,就還是去醫院就醫。一般醫院會有儀器做電刺激治療。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到大家,歡迎分享給周圍有需要的妹紙。

相關焦點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辦?腹直肌分離該怎么正確修復!
    然而在產後又會出現各種新問題。例如產後身材變形,眾所周知,產後身材變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腹直肌分離。  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寶媽有腹直肌分離現象,1年以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寶媽存在腹直肌分離問題。4、自我診斷:一般在距離2指以內為正常,距離2指以上屬於腹直肌分離,可以通過鍛鍊進行修復,如果超過3指的話就建議找專業的醫生或者機構進行修復。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只要身體狀況允許,產後媽媽就應該儘早開始產後修復鍛鍊,每天適當鍛鍊,可以促進子宮早早恢復。隨著結締組織的改變和胎寶寶的成長,寶媽的肚子會往外凸,變大的子宮也會將腹肌拉長,腹白線被拉伸得越來越薄弱,導致腹直肌之間的距離變大,到了無法恢復的地步就形成了腹直肌分離。在分娩後,由於腹直肌分開距離過大,無法復原,就導致肚子松松垮垮的,身材難以恢復。
  • 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岱嶽區婦保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
    每個產後媽媽都希望自己依然有讓人羨慕的小蠻腰,但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這個卻成了很多人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例如,大多數的孕婦身上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近日,泰安市岱嶽區婦幼保健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助力產後媽媽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為什麼腹直肌會分離? 懷孕女性,隨著胎兒成長,內臟受擠壓向上 腹部肌肉和皮膚長時間處於超負荷張力壓迫,腹部肌肉拉伸變薄,肌肉彈性下降 使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從而了出現腹直肌分離的現象 什麼時候做腹直肌分離修復呢?
  •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什麼?怎麼判斷?能夠修復嗎?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什麼? 怎麼判斷? 能夠修復嗎? 如果產後的大肚腩收不回去了怎麼辦?還很可能是與腹直肌分離有關。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 「產康課堂」產後一年腹部還是松松垮垮,腹直肌分離真心傷不起
    產後腹直肌分離可以自行恢復嗎?產後三年了,有腹直肌分離還能治療嗎?產後綁束縛帶是不是就可以恢復?做仰臥起坐有用嗎?應該怎樣修復呢?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雙胞胎、胎兒過大、羊水過多、或者多次生產等情況時,產後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稱為產後腹直肌分離症。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寶媽在產後沒有意識到自己發生了腹直肌分離,鍛鍊時採用仰臥起坐等不正確方法,導致分離進一步加重。所以,在開始訓練之前,腹直肌分離的檢查非常重要。
  • 產後腹直肌分離怎麼恢復?
    生完孩子肚子大,一了解才知道原來出現了腹直肌分離,那腹直肌分離該怎麼恢復呢?一起看看: 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後都會存在腹直肌分離的情況,腹直肌分離該怎麼恢復呢?在自行恢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徒手修復的來進行輔助恢復,效果還是很樂觀的。
  • 媽媽們請關注腹直肌分離的危害及預防!
    為什麼明明產後已經及時恢復鍛鍊了,還是瘦不下來?為什麼活動不了一會兒就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來? 敲黑板!!這很有可能就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據統計,每3個媽媽中就有1個人有腹直肌分離!但是,為什麼同樣是生孩子,明星就完全不一樣呢? 別急!
  • 【腹直肌】產後大肚腩回不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了!
    小安說,產後的大肚腩收不回去,除了大量的脂肪堆積以外,很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呢! Part 1 為什麼會出現腹直肌分離? 人的腹部左右兩邊腹直肌由筋膜連接起來,連接的部位叫做腹白線。
  • 產後大肚腩多數腹直肌分離惹得禍
    多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孕期隨著胎兒的逐漸增大、激素分泌使肌肉發生鬆弛還有孕期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等因素,使腹壁肌肉擴張、腹部肌肉向兩側發生分離,產後腹部可觸及一條深溝。產後孕味十足的兇手腹直肌分離沒有對比就沒有概念如果產後不及時修復,不僅影響體態,還會引起疝氣、腰背部疼痛和漏尿等盆底疾病。產後檢測,腹直肌分離達到2指及以上即為腹直肌分離。
  • 產後修復攻略,最有效的腹直肌修復圖解操
    什麼是產後腹直肌分離?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會直接導致腹壁鬆弛,腹直肌分離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對腹背部的承託力就會越小,很多女性產後容易出現腰背痛。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 腹直肌分離:妊娠晚期,胎兒在子宮內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都被極度擴張,兩側腹直肌會逐漸脫離腹線
  • 產後肚子大收不回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為什麼產後媽媽肚子還是那麼大?孕期隨著胎兒的增長,媽媽的肚子也會慢慢變大。大多數剛剛生完的媽媽,腹部依然會比較鬆弛和腹圍較大,肚子看起來仍像懷孕5個月時候一樣,這是因為子宮還沒有恢復,屬於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女性產後恢復的快慢都是因人而異的,總體來說,通常女性產後6周左右,腹部能夠有較為明顯的收縮。
  • 普拉提練習—腹直肌分離
    在普拉提練習中,產後腹直肌分離是非常有必要修復的。盆底肌修復無論你是否有症狀表現,都應該做盆底肌康復。這兩種修復都需要:(一)腹直肌修復,產後腹直肌100%分離,但在產後6-8周,修復高峰,然後進入平臺期,通常在產後1-3年,腹直肌都可以恢復正常狀態,但是,由於目前很多寶媽身體素質差,肌肉無力,產後腹直肌分離的狀態,在產後1-3年也存在,因此,產後腹直肌修復是必不可少的。
  • 產後出現腹直肌分離怎麼辦?推薦4個產後恢復,核心肌群訓練動作
    不少新手媽媽體型上最大的困擾就是鬆軟的肚子,即使透過控制飲食逐漸減回懷孕前的體重,但是腹肌變得鬆弛,腹部就是回不去之前的樣子,而這就是「腹直肌分離」的症狀。腹直肌分離並不可怕,只要適當的核心肌群訓練,不少媽媽都能成功改善情況,甚至再度練出緊實腹肌!
  • 明星的小蠻腰與腹直肌分離
    ,使腹直肌分離更加嚴重。 產後束縛帶能解決腹直肌分離嗎? 答:大家都熟悉的產後收腹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腹直肌分離,有些人建議鍛鍊時使用束腹帶,理由是可以緊緻、撫平腹部。從長遠來看,束腹帶作用並不大。束腹帶有個硬傷,只是被動地壓縮腹部,而不是主動鍛鍊到腹橫肌,無法發揮其穩定腹部的作用。長期使用此類外部支撐的設備,肌肉反而可能無法正常工作。
  • 研究證實:美修斯不僅「增肌減脂」,還能消除產後腹直肌分離!
    十月懷胎除了膨脹的肚皮,還有分離的腹直肌。曾有數據統計,產後腹直肌分離的發生率在60%~90%之間,順產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60.3%,剖宮產發生率為70.8%,2 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生率為90.8%。實際上,臨床上有近95%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深圳聯合麗格美修斯非侵入式治療,消除產後腹直肌分離!
  • 產後修復順序是什麼?是先修復盆底肌,骨盆還是腹直肌?
    產後康復對寶媽很重要,不僅能重塑身材,還能預防很多問題的發生,但是產康不是單一的做腹直肌或者盆底肌的康復哦,要整體考慮,根據寶媽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康復計劃,但是核心肌群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哦,您講的腹直肌和盆底肌也是屬於核心肌肉哦。產後恢復的順序為:一、骨盆恢復,二、盆底肌恢復,三、腹直肌恢復。
  • 產後腹直肌分離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備孕、孕期、產後強烈推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們也都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及身材,許多備孕期的媽媽在第一時間找到Jenna,希望給到她們一些運動建議,預防腹直肌在產後出現較大分離。那麼這個腹直肌鞘又由三個走向不同的肌肉共同構成,最內側的是腹橫肌(劃重點,等下要提問!),然後是腹內斜肌和外側的腹外斜肌,他們共同構成一個小籠子,把腹直肌牢牢地控制在裡面!產後為什麼會腹直肌分離?其實腹直肌分離是從孕期就出現的,並非產後。
  • 腹直肌分離有這幾大誤區,信不信由你
    現在很多做母嬰和產後修復的機構都在宣揚腹直肌修復的重要性,但是由於大家對於這方面的知識認知度不高,導致花冤枉錢的人也有很多。 產後腹直肌修復有這幾大誤區,看看你中招了沒有? 誤區一,如果生完孩子後小腹平坦,那麼腹直肌就沒有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