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784篇原創文章。
01
啟蒙瓶頸
有一個孩子,十歲左右,學TPR(全身反應)閃卡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前前後後學會10張左右的卡片,說什麼也不願意學了。
相信在家庭英語啟蒙的路上,這是一幕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情景。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父母都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如何應對這一英語啟蒙的瓶頸期,一個令人痛苦的時期i。
在打基礎的時候,因為積累有限,輸入量比較少,所以進步比較慢。正是因為進步慢,有父母就開始懷疑自己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確,開始尋找「更好」的方法。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放棄現有的資料,去學別的教材或課程,學了半年左右,發現還在原地踏地。於是,又開始懷疑教材不好,到處尋找「更好」的教材,等資料都買回來之後,孩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
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是的,就如一幅著名的挖井的漫畫,挖井人雖然在不停地挖井,但每次都是見不到水就放棄了,又開始挖新的井,結果時間就這樣荒廢了。
打基礎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速度進展緩慢,所以人們容易產生焦慮。其實,不僅僅是學英語,學其它技能也是如此,最難的就是從0到1這個階段,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只要能夠堅持度過這個階段,即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進一步地學其它內容,就如同駛上了高速公路,就非常快了。
02
應對策略
那麼,如何度過這個困難時期呢?
(一)不輕易更換教材。無論是「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還是其它的英語啟蒙資料,一旦開始使用,就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因為內容較多,不是一兩個月就能熟練掌握的,要有長期堅持的決心和毅力。
其次,制定一個科學的計劃是非常必要的。閃卡中的計劃表是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設計的,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執行。學其它資料也是一樣,苗爸使用的「每日任務清單」的形式,完成一項劃一個勾,這樣每天完成所有的任務之後,就很有成就感。
也可以使用如今比較流行的打卡模式,在群裡或是朋友圈記錄每天的情況,雖然有些形式主義,但是一旦形成每日常規,就比較省心了。
(二)不斷地重複。要想打好英語啟蒙基礎,沒有別的招數,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複。不要去跟別人去比孩子讀了多少本繪本,看了多少部英文動畫片,要比重複的遍數。因為英語的熟練程度跟重複的遍數成正比。
(三)頑強地堅持。最後一步就是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其重要性毋庸多言,希望所有父母在家庭英語啟蒙的道路上,都能夠堅持到底。
03
落地方法
很多時候,寶貝在學了閃卡,或是其它資料之後,父母不知道如何進行檢測,不知道寶貝是否搞懂了。其實,非常簡單,TPR是最好的檢測方法,父母說英語,孩子只要會做動作,那就說明搞懂了。下面介紹幾種具體的落地方法。
第一,觀察介紹
TPR(全身反應)教學法,是一種類母語式自然訓練方法。先通過「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打基礎。
例如,在做手工的時候,一邊讓寶貝在旁邊觀看,一邊用英語介紹手工製作的具體過程。如果英語口語表達跟不上,可以先將具體過程記錄下來,讀熟之後再給寶貝介紹。網上有很多做手工的英文版介紹,可以搜索借鑑。
第二,好為人師
每個孩子都愛當老師,這樣可以變被管理者為管理者,能夠找到自豪感。只要了解了孩子的這個特性,鼓勵孩子在學了閃卡,或是讀了繪本之後,自己當老師,爸媽介紹所學的內容。這樣就可以鞏固學到的內容,又能使孩子的虛榮心得以滿足。
第三,遺忘規律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們的遺忘速度是呈遞減趨勢的,即剛開始的時候忘得最快,然後遺忘速度逐漸減慢。遵循這個規律來鞏固英語,可以提高學英語的效率。按照閃卡的計劃表,每天學10個,第二天再重複前一天的內容,30個閃卡為一個循環周期,是比較科學的安排。
第四,具體案例
一位寶媽說:「這幾天雖然孩子點TPR閃卡的時候,沒有開口說,但我日常和他說英語,他會突然講一些學過的,但我想不起來是什麼意思的卡,我就問他中文意思,他都是能理解的。昨天他燙倒手了,他說,Don't burn your hand. 」
每一個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都有一個沉默期,不能因為在這個時期,孩子還不能開口說英語,就認為自己的方法有問題。相反,應該繼續不斷地輸入,然後利用TPR(全身反應)教學法做動作,引導寶貝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