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以為蝦皮就是蝦的皮,後來才知道蝦皮是由毛蝦加工而成的,也是毛蝦這種小蝦的幹製品,是妥妥的整隻蝦,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加上蝦皮之後有很好的提鮮的作用,蝦皮食用起來也是十分方便,洗乾淨之後就可配菜炒制了,我們家一般用蝦皮來做湯多一些,蝦皮冬瓜湯、蝦皮雞蛋湯等,還有在包水餃的時候也會放一些蝦皮來提鮮。
不過我們去市場上或者是超市裡購買蝦皮的時候,會發現蝦皮有好幾種顏色,這裡我們主要說淡紅色和白色這兩種,有人說經常看到的還有黃色和紅色,其實這兩種顏色實際上都是淡紅色和白色的,白色的蝦皮放置一段時間之後顏色慢慢變黃,變成了我們看到的黃色的蝦皮,所以白色的蝦皮會相對溼一些,黃色的會幹一些。紅色的同理,也是粉紅色的蝦皮放置一段時間之後慢慢變紅的。
顏色上的變化主要是蝦青素帶來的,其實本質上沒有什麼變化,所以我們就一起來看下白色的和淡紅色的蝦皮的區別吧~到底哪一種是營養更好的呢?
蝦的來源地不同
顏色呈現白色的蝦皮主要是由渤海的毛蝦加工製作而來的,這種毛蝦個頭比較小,蝦青素含量也很少,在加工處理的時候會進行晾曬,晾曬的過程中毛蝦的顏色上也就產生了變化。
顏色呈現淡紅色的蝦皮主要是由東海蝦加工製作而成的,這種蝦個頭相對來說會大一些,蝦青素含量相對白色的會比較多,製作出來的蝦皮呈現淡紅色。
口感營養價值不同
白色的蝦皮含鹽量相對比較少,吃起來口感不會那麼鹹而且白色的蝦皮含鈣量相對比較高,比較適合用來做湯。淡紅色的蝦皮,吃起來的口感略會比白蝦厚實一些,鹹味會比白色的蝦皮要重一些,適合用來製作餃子餡、炒菜等。
但是我們在購買蝦皮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一般在選擇的時候如果是選擇白色的蝦皮的話,選擇淡黃色的就可以,太白或者太黃的最好就不要買了,顏色太黃可能是商家存放太久了,太白的可能被燻制過。淡紅色的也一樣。
不管是選擇什麼顏色的蝦皮,這裡有兩個小技巧可以來幫助你選擇,一個就是用手抓一下蝦皮,如果抓一把然後鬆開,質量比較好的蝦皮會隨著手的鬆開而散開來,如果抓起來之後不太容易散開的就不建議購買了,還有一個就是可以拿一個小蝦皮嘗一下,口感上不要太鹹的,太鹹的有可能是為了能長期保存而放了很多鹽,而且吃得太鹹也不好。所以選擇嘗起來鹹淡適中的就可以了。
綜上來看,白色的和淡紅色的蝦皮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就好了,你還有什麼挑選的小妙招嗎,歡迎進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