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乾
安溪官橋豆乾是出了名的好吃,滷水豆乾、韭菜豆乾、滷蛋大肉燜豆乾、豬蹄燉豆乾、蒜苗炸豆乾、五花肉青蒜炒豆乾、毛豆臘肉炒豆乾……206省道邊、廈沙高速官橋出入口邊很多小攤點賣。要吃真正的土著豆乾,非得要託熟悉的人買。
米血
這兩道菜特別的好料!肥厚的大腸,包裹著軟香的糯米,從高湯裡撈出來的時候,聞著都腳軟,恨不得搶過來一陣撕咬。如放到油鍋裡,稍微的煎下,微微焦黃,香噴難擋,外焦脆香,中層肥厚帶勁,裡嫩軟香,三種口感,層層疊加,實屬人間美味。
山珍村豆籤
600多年歷史美味。主要以月豆、綠豆、黃豆、豌豆等各種豆類加工製成。蛋白質豐富,低脂肪,富含多種維生素;質地細韌,松而不懈,滑而不膩,加入香菇、蚵乾等佐料,煮成豆纖湯,滋味獨特,十分可口。
「成珍」桔紅糕
百年老字號,配方獨特,色澤雪白,質地細嫩而富有彈性,甘甜爽口而不粘齒,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廈門也有桔紅糕,但是口感遠不如成珍桔紅糕。
米粉
450幾年的傳統美味小吃。上世紀80年代,廈門一家企業曾從湖頭聘請幾個技術很高的米粉師傅到廈門製作米粉。為保證質量,特地從湖頭運水到廈門製作加工,但制出來的米粉質量仍遠不如湖頭米粉。最後不得不放棄了這個項目。到安溪遊玩的朋友,千萬別錯過,真真是極好吃的。
圭卷(雞卷)
以瘦豬肉和蔥頭、蝦米、香菇、雞蛋、茴香粉、地瓜粉等混合搗爛,用豬內臟的「網紗」包卷,油炸而成。顏色黃橙,氣味香噴,口感脆酥,令人胃口頓開,佐以莞荽和黑米醋食用,味道更加濃鬱。
春餅(薄餅)
採用豬肉絲、韭菜、豆芽、筍絲、紅蘿蔔等,有的還加上炒海藻、白沙糖或炒花生粉等。美味獨特,自有一番味蕾激情呀。
芋頭包
由白米和芋頭做成,加入硼砂、五香粉和鹽等調味品,用勺子將漿舀進蒸籠裡作底,放上餡(一般用肉、蔥頭、炒花生等調製而成),再用漿覆蓋上面,文火蒸熟。
鹹筍包
鹹筍包內餡鹹香,外皮細韌。香氣撲鼻,鹹香軟韌,冷熱可食。因加入野生肥嫩的野菜——紫菊,故略顯紫黑色。
鹹菜乾(梅菜乾)
龍涓鹹菜乾味甜色美,風味獨特,用途廣泛,聞名遐邇。它可以單獨煮成菜,也可以摻些佐料煮成湯,還可以與豬肉一起煮成「鹹菜肉」,不論是菜還是湯,都稱得上是上乘佳餚。
麥芽糖(小孩最愛吃)
又名「飴糖」,300多年歷史。麥芽糖軟潤、金黃、晶瑩、明亮,為富含大量葡萄糖質的軟飴膏,香甜可口,味美性溫,補中益氣,健脾養胃,如配以「養脾散」或「小建中湯」可治腹冷洩瀉、消化不良、食積腹脹、水土不服等症。
淮山(山藥)
長坑鄉地理、氣候、土壤等條件,造就了其獨有特性:久煮而不散、溫補而不驟、長食而不滯、常食常近、循循漸進、藥食同用,被歷代醫家奉為至上補品。
花生酪
集香、酥、甜於一體,被譽為「食品新秀、南國奇珍」,是消閒品茗的好伴侶,饋贈之佳品。
大條冬瓜糖
以鮮冬瓜、白沙糖等為主要原料,彭圩街劉崇發於1949年9月創製的,其特點是入口無粕,清甘甜嫩,具有清涼潤肺之功效。不少剛出生的嬰兒(未餵奶之前)都用這種冬瓜糖泡開水餵養幾天。
柿果(柿餅)
柿餅到處有,但安溪城廂鎮後安的特好吃。果質地柔潤,味道可口,單吃或者配茶都很贊。在醫藥上,更有潤肺止咳的效果。
面線糊
以前在後樓邊上好像有一家特別好吃的面線糊攤,面線沒有煮的特別爛,是用大腸為底料的。後來城市規劃,翻天覆地變化,就失聯了。但味道真的很贊,香了一個童年。
藍田野生水庫魚
大名鼎鼎的藍田野生水庫魚,個頭非常大,種類非常多,其中草魚個頭較大,魚湯鮮美無比,只需幾片生薑去腥。藍田水庫有100多平方公裡,蜿蜒幾座山之間,波光粼粼,水面壯闊,是安溪最大的水庫。
清明果/鼠鞠草果
喜在二月二龍抬頭時食用。外皮多用艾草或鼠鞠草,也有用芥菜,搗汁與糯米揉成團,蘸花生酥粉白糖或芝麻粉食用口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