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望生病的鰲拜,掀開被子後看到這一幕,立即回宮準備殺他!

2020-12-22 騰訊網

鰲拜是清朝順治、康熙年間的朝廷重臣,他還是滿清入關的第一猛將,有著萬夫不敵的能力,被稱為「滿清第一大勇士」。在順治皇帝死後,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共同擔任四大輔政大臣。當上輔政大臣之後的鰲拜,開始作威作福,完全不將還是孩子的康熙皇帝放在眼裡。

康熙五年(1666),權臣鰲拜(鑲黃旗)與蘇克薩哈(正白旗)共同輔政而有隙,鰲拜倚權勢執意更換,即鑲黃旗在順義、密雲、懷柔、平谷之地不動,而將涿州、雄縣、大城、新安、河間、任邱、肅寧、容城等處之地劃歸正白旗,通州、三河迤東、大路北邊至豐潤、水平周圍之地撥劃鑲黃旗。命大學士蘇納海、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酌議圈換。

事發之後,大臣蘇納海、朱易祚、王登聯聯名上書,請求朝廷阻止鰲拜的行為。鰲拜見他們三人反對自己,便私下裡將他們三人一一除去,沒有向康熙奏報。這就是著名的「京畿圈地案」。康熙知道後十分憤怒,下令召鰲拜進宮解釋此事,但鰲拜卻故意裝病,稱不便進宮。康熙看望生病的鰲拜,掀開被子,看到這一幕,立馬回宮準備殺他!

康照帝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親自去探一探虛實。他帶著大群侍衛,以探病為名,出其不意突然駕臨鰲拜府第,直入臥室。鰲拜連靴子也來不及脫,趕快鑽進被窩,哼唧唧的裝出病重的樣子。康照帝的侍衛見鰲拜一臉殺氣,根本不像有病的模樣,便警覺的掀起那鼓得高高的被子,只見一把亮閃閃的匕首掉了出來。鰲拜見露了餡,嚇得面如土色,康熙帝便神態自若的彎腰拾起比首,若無其事的笑笑笑說:「刀不離身是我們滿洲人的老習慣,愛卿病成這個樣子,也沒有忘記老習慣,真是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啊!」他把匕首重新放回原處,又說了客套話,帶著侍衛們回宮去了。

回宮之後,康熙馬上召集了自己從小培養的一些皇族子弟,告訴他們自己要剷除鰲拜,等了這麼多年,這群少年一個個熱血沸騰。終於在鰲拜被康熙騙進宮,一群少年群起而攻,擒住了這個「滿清第一大勇士」。康熙當場宣布鰲拜十大罪狀,最終把他打入天牢,鰲拜最後落得個老死獄中的下場。

相關焦點

  • 鰲拜被擒獲後,在天牢中病逝,康熙皇帝如何對待鰲拜的妻兒?
    鰲拜 好在孝莊皇太后還在,她只想了一個主意,就將索尼勢力,拉到皇帝身邊。孝莊皇太后親自做主,讓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入宮為後,將索尼家和康熙皇帝綁在了一起。索尼為了家族的安危,在康熙皇帝十四歲的時候,不顧鰲拜的阻撓,讓康熙皇帝親政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康熙皇帝遲遲不能親政,鰲拜謀權篡國將會很容易。等到康熙皇帝親政後,鰲拜再想奪位,就是逆賊,將會遭到天下百姓的唾棄。鰲拜為非作歹,妄圖奪權,康熙皇帝看在眼中,準備採取措施除掉鰲拜。
  • 鰲拜被抓後,康熙為何對他只囚不殺?其原因竟是如此
    看過《鹿鼎記》的朋友們想必都知道鰲拜這號人物,他也是康熙最為之忌憚的大臣,康熙十分不滿鰲拜專權攝政的行為,於是就和韋小寶聯手將其拿下。那麼,歷史上的鰲拜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何康熙對他又只囚不殺呢? 鰲拜是一個為大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當年跟隨皇太極南徵北戰,是皇太極最信任的武將,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皇太極死後由多爾袞攝政,鰲拜立誓擁護九皇子福臨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於是就和多爾袞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 鰲拜有沒有反心?康熙對鰲拜為何只擒不殺?當時鰲拜根本沒有反抗
    康熙智擒鰲拜的全過程先不論前因,只說康熙智擒鰲拜的過程。那一日就像平時無數個普通日子一樣,康熙召鰲拜入宮,要商談朝廷事宜。等鰲拜進宮面見康熙之後,便坐到一旁的椅子上,這是他作為輔政大臣的特權,能夠坐著與皇帝回話。很快一個侍從端著茶託上茶,鰲拜拿到手裡,只覺得茶杯觸手滾燙,不由得摔了茶杯,自己也失了平衡。
  • 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沒殺他,而是選擇了終身監禁呢?
    一個多方妥協的脆弱聯盟的結成,也造就了順治皇帝最終繼承大統這一最不可思議的結果。這中間,鰲拜等人的兵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鰲拜在早年的清軍入關的徵戰中,因為作戰勇猛、驍勇善戰,被譽為滿洲第一巴圖魯(勇士)。為滿清入主中原立下了赫赫戰功,是大清開國功臣。在皇權爭奪的危險時刻,通過擁戴順治繼承大統,為避免可能出現的滿清分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康熙王朝7:康熙科舉中探花,鰲拜在朝堂上喊冤,倒打一耙
    放榜日魏東亭偷偷跑去打聽皇上的成績,卻沒看到龍兒的名字,於是便立馬回去稟報了康熙,康熙得知自己榜上無名,心情十分失落,魏東亭和蘇麻二人不停的安慰他,但他依然非常沮喪,一個人走在長廊散步,正巧遇見蘇克沙哈和濟世,兩人正準備請皇上過目進士的名單,並欽點庭試的頭三甲,在聽到探花的名字是龍兒時,康熙高興的跳了起來,見老師不相信,還當場背了一段自己的文章,並向兩人說明了自己冒名考試的事情
  • 班布爾善只是鰲拜的「小跟班」,為何康熙囚禁鰲拜,卻一定要殺他
    作為塔善的第四個兒子,他世襲了他爹三等的烽國將軍的職位,但他是個有野心的人,不會只滿足於現狀,所以他要往上爬,之後他不擇手段,一路問鼎輔國公,那是他最巔峰的時刻吧。但是這輔國公的位置他還沒坐夠呢,就被康熙革職了。康熙六年時,輔政大臣索尼死後,他任命領侍衛內大臣號秘書院大學士。後來班布爾善與鰲拜結黨營私,私下勾結,凡事都私下商議後再實施。
  • 鰲拜被抓後,康熙為何關而不殺,只因這兩個原因
    公元1669年,隱忍多時暗中積蓄力量的康熙皇帝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除掉鰲拜這個心腹大患了。他暗中將鰲拜的心腹依次調離京城,派去其他地方擔任職務,並在京城各緊要之處安排屬於自己的心腹。其中便有關乎這次大計的北京九門和紫禁城。
  • 康熙為何不殺鰲拜,不是他罪不至死,而是鰲拜功勞實在太大
    不過多爾袞是個權力欲很強的人,他當上攝政王后,就大權獨攬,讓福臨成了他的傀儡。即使福臨長大後,多爾袞都沒有交權,這讓福臨和孝莊太后,對宗室成員輔政心有忌憚,於是在福臨去世時,給兒子康熙安排輔政大臣時,沒有選擇宗室成員,而是選擇了四個忠心耿耿的外臣。
  • 班布爾善不過是鰲拜的走狗,為何康熙最終只圈進鰲拜,卻把他殺了
    然後康熙就宣布了鰲拜30項大罪,不過康熙念在鰲拜昔日為大清立下了無數功勳,就只將鰲拜幽禁了,但是他手下的重要骨幹幾乎都被殺了,其中就包括領侍衛內大臣班布爾善。一、班布爾善的起點這個班布爾善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的親孫子,可以說也是一個皇親國戚,相當於康熙的叔叔。
  • 清朝權臣鰲拜被康熙擒拿後,為何沒有殺死他?康熙到底在懼怕什麼?
    看過金庸小說的人都知道,康熙在智鬥鰲拜之後,殺死了鰲拜,可是歷史上的康熙並沒有殺死他。 現如今的很多關於清朝的小說中,鰲拜都是被康熙帝囚禁了。歷史上的鰲拜確實被康熙囚禁了。當初康熙冒著非常大的風險的擒拿鰲拜,這其中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弄不好會搞得鰲拜逼康熙退位,這完全是有可能的。
  • 鰲拜權傾朝野手握40萬大軍,為什麼康熙擒鰲拜後沒有對他處斬?
    還是說這是對他進行了醜化呢?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五月,康熙將鰲拜的一乾親信全部調離京城後宣召鰲拜進宮見駕,等到鰲拜入宮後,康熙事先布置好的布庫少年們趁鰲拜不注意,一擁而上將鰲拜擒拿住。就這樣一代權臣鰲拜隕落,隨後康熙命大臣們審理鰲拜,最後落實的罪名達30多項,論罪當誅。
  • 康熙不殺鰲拜,為什麼一定要殺掉自己52歲的伯父?
    康熙14歲那年,迎來了他人生中最為驚險的經歷,那年夏天,練功房裡血肉橫飛,十幾個「布庫」少年,和一個朝廷大員廝打在一起,為了實現少年康熙的親政目的,他們不顧生死,終於,滿清第一勇士也因寡不敵眾,被眾人壓倒在身下。鰲拜的落馬,讓康熙如釋負重。但是考慮到鰲拜的功勳,康熙並沒有殺掉鰲拜,而是將他囚禁起來。
  • 鰲拜被抓後,康熙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康熙: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首先我們知道在古代,結黨營私幹涉朝政絕對是觸犯了龍的逆鱗,憑藉這一點來說鰲拜是必死無疑的。然而康熙在抓住了鰲拜之後,卻並沒有殺死他,而是將他囚禁了起來,並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一個念在鰲拜是三朝元老並功勳卓著的份上,畢竟康熙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另外一個則是鰲拜雖然專權,卻從未想過篡位,這一點不需要懷疑,其實當時鰲拜可以說是黨羽遍布朝野,然而康熙一夜之間就瓦解了他的勢力,說明鰲拜只是行為跋扈,但是你要說他篡位我是不信的,否則鰲拜被抓,康熙焉能存活?
  • 康熙為何先殺鰲拜,後削藩?他為什麼不用鰲拜來攻擊吳三桂呢?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27字,閱讀約3分鐘鰲拜,是清朝初期的權臣,早年跟隨清太祖皇太極徵戰四方,戰功赫赫,是清朝三朝元勳,康熙繼位後,鰲拜作為康熙帝的輔佐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
  • 康熙王朝:康熙召鰲拜,鰲拜明知是要殺他,為何還敢一個人進宮?
    為了監視康熙一舉一動,鰲拜也布了很多眼線!以為宮中內外,沒有他「監控」不到的死角!  正是這種自負,鰲拜栽倒在少年天子康熙的手中!  其實,康熙在找一班少年練布穀(摔跤)時,鰲拜還是起了疑心!  所以,每次康熙單獨召見他時,他都帶了隨從的!
  • 清史謎團:鰲拜殺死康熙的舅舅,康熙親政後,舅舅死而復生?
    清朝十二帝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康熙。人們在評價康熙的作為時,總把「智擒鰲拜」放在首位,因為和「平三藩」、「收臺灣」、「徵噶爾丹」相比,「擒鰲拜」發生的時間較早。按理說,在封建社會,一位皇帝扳倒一位大臣,本不是什麼稀罕事,但發生在14歲的康熙身上,為何就是「奇功一件」呢?這是因為,鰲拜的跋扈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範圍,鰲拜當年為了立威,曾經殺死康熙的舅舅全家。
  • 康熙少年擒鰲拜,真是既魯莽又絕情!
    可誰知鰲拜在端起茶杯時,感到非常燙手,顯然這茶杯是康熙命人專門經過高溫處理的,其實就連鰲拜坐的凳子也被動了手腳。鰲拜鬆手打碎茶杯之後,鰲拜便被人從背後猛然推倒在地。此時康熙一聲令下,眾侍衛一起擒住了鰲拜。康熙本想殺了鰲拜,但是鰲拜卻把康熙喊來並脫掉上衣,讓康熙觀看自己身上的刀疤,這是當年為救康熙的爺爺皇太極而留下的。最終這個動作救了鰲拜一命,康熙改變注意。
  • 鰲拜被擒後結局如何?康熙沒有殺他,但也沒想像中寬宏大量
    康親王傑書等上書,列了鰲拜三十條大罪,如果按照當時的律法來看,鰲拜不但本人是死罪,甚至還要誅族。不過,當康熙看到鰲拜為救他祖父皇太極,而留下一身的傷疤,又念及鰲拜屢立戰功,且無篡弒的跡象,對鰲拜進行了寬大處理,赦免了他的死罪,將其禁錮。
  • 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為何被康熙囚禁終身
    最近播出的《鹿鼎記》挺火,好評也好差評也罷,咱們在這裡不做評論,只是對裡面的康熙智勤鰲拜有點自己的想法不吐不快,鰲拜被稱為滿洲勇士,開國功勳為何會被康熙視為眼中釘,意圖殺之後快,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說起鰲拜,我們先來瞅瞅此人生平。
  • 人們只知道康熙少年擒鰲拜,卻不知為何晚年為鰲拜平反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他8歲即位,14歲罷黜了鰲拜,開始掌權,除了鰲拜,康熙的整個統治時期都很精彩,鰲拜被捕後,康熙沒有殺他,更奇怪的是,在他的晚年,康熙封他為「朝武帝」,這是嶽飛在中國歷史上所獨有的榮譽,那康熙皇帝為什麼要為鰲拜報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