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語文組舉行...

2020-12-26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以「做有信仰的教育,共享生命成長」為教育使命,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努力踐行集團的理念,讓校園成為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教研活動是教師提升專業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新學期中,鳳凰路學校語文組緊跟集團教研、豐富校本教研,讓老師們的成長有支持有依託,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集團課程建設2.0進行中

  在教育領域,當21世紀世界各國將教育目的聚焦在核心素養時,做事與做人的教育備受重視。目的變了,手段必須變革。關鍵能力需要通過學會「做事」的項目來實現,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需要通過學會「做人」的項目來培養。在變革的潮流中,大單元整體設計的項目化學習成為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在集團語文大備課組的統籌安排之下,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語文組老師們緊跟集團課程建設的步伐,在教研、實踐、反思、再實踐中不斷思索與奮進。

  課程2.0建設讓老師們對課程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專題化、項目化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思路,目的在於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實踐性,能夠更加綜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培養更加堅實的能力。集團五校區每周聯合集備、輪流主備的教研方式讓老師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彼此交流和一起成長。

  本學期大單元項目化設計,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我們的語文課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改變了閱讀量小、閱讀能力不強的現狀,節省了3/4的課內學習時間,供學生海量閱讀和參加實踐活動,小學階段的課內外閱讀總量提高了,改變了學生因學習目標多而雜而不知所學的現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一課一得;學生讀中學寫,以寫促讀,理解與運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改變了師生一問一答看似活躍的課堂教學,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課程建設對老師的影響不僅提高了青年教師解剖文本的能力,給青年教師帶來了有高度的備課方向,而且各校區的合作交流的集備方式使每位老師能產生思維的碰撞,更有效的提升課堂質量,每個案例的產生,老師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從文獻學習,集備研討,案例設計,課程實施,反思再提升這個過程可以說是老師自我成長的「課程」,我們在做課程也在學課程。

  專業書籍共讀《學會教學》

  本學期語文組共讀書目定位《學會教學》,每周的組內教研會上會有兩位老師進行分享帶讀,在共讀的過程中提升理論研究能力和專業水平。

  聽評課交流

  本學期公開課與以往有所不同,在集團大力推進課程建設2.0背景之下,各校區也奮力開展了課程建設2.0版本的實施落地工作,本學期公開課就以2.0課程展示課為主。隨之進行評課,互相借鑑、共同成長。

  閱讀習慣推進

  教師要拓寬學生的視野,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可以豐富孩子們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用各種方法點燃孩子們的讀書激情,向家長推薦課外閱讀書籍,向家長告知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保證健康的課外讀物有來源;在教室內張貼讀書名言,布置班級讀書角,並成立課外書籍管理小組等,對班級書籍進行定期更換,保證書籍新鮮多彩。

相關焦點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書,ID:Book-of-Lif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觀書有感·其一宋代 · 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那是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不斷地送來活水。【其二.譯文】昨天夜裡江裡的春水大漲,江裡的那艘大船就像一片輕盈羽毛順流而下。以往花費大量力氣也不能讓他前行,而今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子讀書法是什麼?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這首《觀書有感》影響了很多人,也成為不斷學習,不斷認識新事物的勵志名句。 循序漸進:讀書的規劃與計劃,應主次分明,分清輕重緩急,有明確的目標規劃。讀書和學習都只是手段,是成長的重要方式,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智慧也就是有理性精神的人。理性精神就是以邏輯性、系統性為基礎。
  • 「杏壇講道·青年教師演講稿選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
    我是朱密仁,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一眨眼,我已經站上這個三尺講臺12年。十二年來,我在講臺上不斷上演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那些故事大多已隨時日的流逝而漸漸淡忘,留下的唯有自己不斷的成長。
  • 問渠那得清如許,大教育家朱熹告訴您,讀書有什麼用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是一首很有哲理意義的詩,作者是南宋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在中國文化史上,孔子、孟子之後影響最大的儒家學者就是朱熹了。南宋以來,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受到了朱熹的影響。他是一個思想特別縝密同時求知慾又特別旺盛的人。
  • 問渠哪得清如許
    一泓碧水跨海東流,兩岸23年來「共飲一江水」的願景成真。金門通水儀式的現場,標語中透出久旱逢甘霖的喜氣。對此,金門各界都表達出最真心的感謝,島內輿論也據理力挺紛紛點讚。用金門縣議長洪麗萍的話說,現在是「渠到水成」。   渠到水成是眾望所歸、民生所盼。
  • 「行動學習進支部」柳北區: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柳北區: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柳北區堅持高位推動「行動學習進支部」工作,各級黨組織積極推進行動學習在工作中的深化實踐,持之以恆推廣運用,實事求是探索創新,實現了從「任務驅動」到「自發自覺」的轉變,為「行動學習進支部」的常態化開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 問「企」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企」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日前,成都賀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為龍泉驛區水務局送來感謝信,表達對其應急供水保障工作的肯定。據了解,龍泉驛區水務局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立足部門職能,以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縮短辦事時限為重點,針對給水接入中存在的問題,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並赴金堂、雙流等地實地學習,不斷提升供水服務水平,為企業營造高效便捷、公開透明的良好營商環境。
  • 朱熹的詩「問渠那得清如許」中「渠」字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而且以說理如詩,很符合宋詩的氣質!全詩如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同學給我的解釋「渠」就是「水渠」的意思,全句的意思就是「試問這水渠為什麼會這麼清澈呢?因為有源頭的活水流過來」乍一看,翻譯的還挺對的,其實不然。先從原詩的句意理解,前文說的是「半畝方塘」,這分明是個池塘啊,怎麼後面就變成了水渠呢?
  • 教師成長|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永定三中舉行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活動11月16日,永定三中舉辦2020年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活動, 邀請永定一中省學科帶頭人謝亮超老師和龍巖市名師江子磐老師開設兩場講座。謝亮超老師的講座《在觀課中攝取,在評課中凝練》從常態化評課、競技性評課進行對比甄別,並從學生學習、教師學習、課程性質、課堂文化等四個維度進行分析評課的原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述評課技巧。江子磐老師則開設了《片段教學的評價視角》的講座,從生本、教學設計、問題情境、師生對話、深度融合、教學基本功等六個視角為我們展示片段教學的評價視角。
  • 問渠那得清如許 —中信環境林家南河流域治理顯成效
    問渠那得清如許 —中信環境林家南河流域治理顯成效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7 09:01:02
  • 菜園鎮: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後高漢地下渠的建成使東崗1000多畝耕地得到有效地灌溉,不僅解決了東崗澆地難的問題,同時又為村民節省了澆地成本。據悉,菜園鎮後高漢村原來澆一畝地需要三四十元,地下渠投入使用後,預計村民澆地只需四、五元錢,每畝至少節省20多元開支。一年下來,每畝預計能節省100元。僅此一項澆地開支,就能為村民節省十萬餘元。既保護了地下水源,又為國家節省了電力資源。
  • 長江保護|問渠那得清如許?南潯為長江生態修復貢獻「水晶晶」力量
    如今的南潯,既有傳統的小橋流水人家,又有久居城市的人所追求的鄉村野趣。大小河湖縱橫交織成網,一步一景皆是美。南潯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水系遍布、河網密布,守護「水」不僅是守護家園,更是守護江南水系的重要一環。修復生態環境,推進長江大保護,是「水晶晶南潯」義不容辭的責任。
  • 古訓:與人「善言」方有「源頭活水」
    聽見別人的讚美雖然心裡樂得飄飄欲仙,但要當心別人轉過頭去說不定就是嗤之以鼻。反過來說,當你因為他人的指責而氣得冒煙時,用力靜下心來想想,說不定別人說得對。畢竟「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就像治病的良藥通常很苦,卻有益病情;不順耳的話雖然難聽,卻有益於德行的修養。語言雖然是虛幻的,卻能夠讓人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認清了這一點,將接收到的訊息好好過濾一下吧!
  • 河南杞縣: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黃河引水來
    縣長王紅濤察看引黃入杞流域圖(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黃河引水來。」杞縣縣長王紅濤介紹,杞縣現在有三義寨灌區蘭杞乾渠;趙口灌區陳留分流到幸福乾渠、鐵底河;柳園口灌區淤泥河、柏慈溝;三條「引黃入杞」工程。
  • 法學網紅教授羅翔助陣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
    法學網紅教授羅翔助陣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圖為羅翔教授參加完活動後與同學們合影留念。羅翔教授與同學們分享了朱熹經典《觀書有感》。羅翔教授在現場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羅翔教授選擇了朱熹這首經典《觀書有感》作為開場分享給大家,並帶領在場學子一起誦讀。在他看來,這首經典詩歌不僅回答了人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還反映了一些法治觀點。他從詩中引申出一個尖銳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公平和正義,以及公平和正義的源頭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有許多不同的答案,但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去思考這個問題。
  • 誦經典詩詞 尋法治源頭,明星老師助陣中南大學問渠長廊名家誦讀活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羅翔老師選擇了朱熹這首經典《觀書有感》作為開場分享給大家,並帶領在場學子一起誦讀。在他看來,這首經典詩歌不僅回答了人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還反映了一些法治觀點。羅翔老師從這首詩中的「源頭活水」引申出一個尖銳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公平和正義,以及公平和正義的源頭到底是什麼。
  • 為有源頭活水來——三門勇奪「大禹鼎」的背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治水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工作,徹底改善水質,打造水廓山城、天光海色的『山海水城』三門示範區。」 去年,三門縣緊緊圍繞省、市專項工作部署,全面鞏固提升治水成果,為三門「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了良好環境支撐。落實系列行動建設「汙水零直排區」 6月19日,在三門縣海遊港汙染防治項目(縣城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海遊街道城北B區)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抓緊施工。
  • 2020山大附中奧體中路學校、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山大附中瀚陽...
    教育集團所管理的學校包括: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濟南)、山大輔仁學校(濟南)、山大附中奧體中路學校(濟南)、山大附中鳳凰路學校(濟南)、山大附中瀚陽小學(濟南)、山東大學實驗學校(青島)、山東大學實驗學校(威海)、山大附中實驗學校(菏澤)、山大附中永鋒實驗學校(德州)等九所學校,濟南龍山校區(創新港)中小學正在規劃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