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月7日中午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的結束,各省的高考作文題也相繼出爐,其中,曾經被中安在線報導的合肥三孝口科教書店,被寫進山東省的高考作文題。
作文題原文是: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兩年來,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他們中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書店從來不驅趕任何人。工作人員說:「有些人經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但他們只要來看書,哪怕只看一頁,只看一行,都是我們的讀者;甚至有的人只是進來休息,我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中安在線特邀請安徽省著名作家和時評人以此為題撰寫範文,與網友分享交流。
書香
馬鞍山市作協會員 常興勝
暮色四合,市民、大學生、外來務工者、流浪者、拾荒者,循著那束耀眼的光亮,走進書店,浸染那份淡淡的書香。
歷經白日的勞累,身心疲憊,心緒浮躁,渾身像散了架似的,而此時的書店,靜好如初,無案牘之勞形,躁動不安的心,在書香的浸染下,恰如一撮茶葉浸泡在茶水中。細細觀之,褶皺的葉子一經水,就緩緩地舒展默默地沉浸在杯盞中,靈魂若草木安閒。
渴望那點光亮,那是思想的火光,照亮著迷途的前行方向,渴望那份書香,那是一池春水,緩緩地流進乾枯的心靈荒原。
小時就曾迷戀書香之家,這樣的人家,出來的必是知書達理、文質彬彬。讀紅樓,金陵十二衩中的黛玉、湘雲、寶釵、鳳姐、可卿等,一個個出身於翰墨詩書之族,一舉手一投足,是那樣的俊逸優雅,連香菱、晴雯、襲人等丫鬟僕人沾染簪纓書香,腹有詩書氣自華,說話也是齒頰生香,談吐不凡。
浸染書香,人也變得氣宇軒昂,有君子之風。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一個謙謙君子,誰不喜誰不愛?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的張君瑞頗有書香味,深得拈花聞香崔鶯鶯的青目,那鶯鶯也是出自名門書香之府,口吐蓮花,舉止不俗,自有一段風流。
近日讀《論語》,見孔鯉過庭,受到孔子的盤問,得知其不讀書禮,就教育鯉「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孔子教育子女讀書,其實自己也讀書。「韋編三絕」就很好地表明老夫子勤讀精讀詩書。編《詩》寫《春秋》注《易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正是孔子的編校整理,才使得中華文明之光照徹漫漫長夜,也使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觸摸著散發著芸香的書卷,思接千載,視通萬裡,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不需程門立雪,只輕輕地叩擊老莊韓柳、蘇門雪芹的書門,書中一個個靈魂幡然醒來,默默地相看兩不厭,於高山流水間,獨釣寒江雪,悠然見南山,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坐擁書香,登泰山而小天下。
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一個人落入書香,脫胎換骨清奇風雅;一個民族沉浸芸香,四海歸一有鳳來儀。
中安在線策劃:名家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