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育兒:孩子的零食「坑」你知道多少

2020-12-12 初哆咪

孩子愛吃零食,這個基本就是孩子的一個共性。平常孩子吃零食,也是來者不拒。很多孩子每天零食不斷,吃正餐呢又不願意吃或者吃的很少,稍微限制零食又哭鬧不止。

這種情況絕非個案,其實零食還是那個好零食,只是你踩進了寶寶吃零食的「坑」。避開這些「坑「,孩子也是可以愉快吃零食的。

初哆咪今天跟大家聊聊,孩子吃零食「坑」到底是哪些?

踩坑1:不分時間的給寶寶吃零食

踩坑2:寶寶哭鬧用零食哄娃

踩坑3:不關注配料表,只選喜歡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為寶寶選零食?一個合格的零食,應該是寶寶輔食以外的營養補充,孩子活潑好動,因此需要在正餐之餘用零食來補充體力。優秀零食選擇要點:天然新鮮易消化、性狀適合更安全、遠離油炸更健康、營養補充活力足、讀懂標籤避風險、低鹽低糖要適量。初哆咪提醒各位家長,對於「垃圾零食」,一定要讓它在家消失!我們要給寶寶營造一個健康的零食環境,選好了零食,寶寶才健康!

相關焦點

  • 2020你最關心的10大育兒問題,領取屬於你的育兒年報!
    2020年已經過去,這一年裡第一兒科收到了無數爸媽們提出的育兒問題,問題之多令人咂舌。看到各位爸媽如此認真學習育兒知識,小編自然也不會閒著,總結了今年爸媽們最關心的10大育兒問題。看看今年你是否也曾關注過這些問題呢?
  • 初哆咪育兒:為什麼孩子什麼都不吃?導致孩子食欲不振的原因?
    孩子的良好食慾不能不讓父母滿意,因為看著孩子如何吞噬母親(祖母)用兩頰準備的菜真是令人愉快。另外,這表明孩子很健康。如果嬰兒突然開始放棄穀物,湯,蔬菜和水果,僅吸收麵包,義大利麵和糖果,就會產生一種想法,即他的飲食不正確。一個成長中的孩子的身體需要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有用的物質,我們成年人都對此深有體會。
  • 孩子的飯量大概是多少,你真的知道嗎?
    孩子的飯量大概是多少,你真的知道嗎? 生活中,一些家長擔心孩子是否吃得足夠多,或者擔心孩子吃得太多容易肥胖。其實,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給健康的食物和吃它的機會。至於孩子決定吃多少,或者是否吃,我們要學會引導。
  • 飯量該吃多少孩子比你更知道,不強求一日三餐,適當加餐或零食
    但是1歲後開始,孩子慢慢跟著大人一起吃飯,分享家庭飲食了,你一勺我一筷,對於孩子應該吃多少合適,實際吃了多少,很多媽媽並不清楚。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怎麼判斷孩子吃夠了沒有。年齡不同,每日食物需求不同2~5歲兒童我們叫做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中對於2~5歲的學齡前兒童,按照不同年齡段孩子能量的需求,每天需要攝入的不同類型的食材量。
  • 劉璇坦言不讓3歲兒子吃鹽和零食,網友評論一邊倒:孩子太可憐
    育兒節目如雨後春筍般,是一茬接著一茬,其中比較火的是《新生日記2》,大家都關註明星是否和普通人一樣育兒,其中劉璇的育兒方式,一度登上熱搜。特別是兒子三歲不讓吃鹽和零食的言論,引發熱議。嬰幼兒該什麼時候吃鹽?吃多少呢?
  • 初哆咪育兒:孩子說話晚很大原因在父母,看看你都犯了哪些錯?
    導語:作為寶媽的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感受,看著別人家的寶貝,嘰裡呱啦啥都會說了,為啥我們家寶貝跟她一樣大咋就會幾個詞彙?
  • 把老婆當孩子寵,把孩子當大人養,于謙的育兒方式讓郭德綱都心疼
    但妻子白慧明特別反對于謙的育兒理念,認為這樣對孩子,孩子與父親的距離會越來越遠,父親還是多一些陪伴和寬容,孩子的心靈才不會受傷害。 於思洋小時候看到一條零食廣告,又能玩又能吃,可于謙是堅決不許他吃零食的,於思洋就盯著那條廣告整整看了一年,也沒嘗到是什麼滋味。
  • 我是怎麼被逼成「育兒學霸」的?
    因為她們育兒筆記上,「一搽就見效的面霜必含激素」這個育兒知識點,早就已經打上了一個確認的勾。怎麼就如此篤定?因為不當媽,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化學、醫藥、物理、商業、心理學等方面知識,有一天可以如此淵博。成為媽媽之前,我也不是沒有雲淡風輕過。表姐懷孕的時候買了堆滿整整一房間的母嬰用品,我嗤之以鼻,拎著醫院清單上幾小件就去待產了。
  • 兒童零食| 就算孩子饞,這些一定也少吃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指出,中小學校及託幼機構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食堂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供應。「減糖」勢在必行,那些添加了大量糖的餅乾、乳酸飲料,也儘量少給孩子。避開高糖零食很容易,是不是高糖零食,包裝、配料表一看便知。
  • 黃瑽寧醫生來給你解答育兒問題啦!
    上周,我們向大家介紹了臺灣最具人氣的育兒醫生黃瑽寧的新書《黃瑽寧醫生陪你健康育兒》,在文章中,我們還向大家徵集了各位寶爸寶媽們在關於
  • 夜讀丨我是怎麼被逼成「育兒學霸」的?
    因為她們育兒筆記上,「一搽就見效的面霜必含激素」這個育兒知識點,早就已經打上了一個確認的勾。怎麼就如此篤定?因為不當媽,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化學、醫藥、物理、商業、心理學等方面知識,有一天可以如此淵博。成為媽媽之前,我也不是沒有雲淡風輕過。表姐懷孕的時候買了堆滿整整一房間的母嬰用品,我嗤之以鼻,拎著醫院清單上幾小件就去待產了。
  • 首個兒童零食標準出爐!6類被國家列入「黑名單」的零食,別再給孩子...
    > ◆◆ ◆ 作者 | Gloria 來源 | 凱叔育兒(ID:yuerjinhualun) 前不久,新聞報導了哈爾濱一位13歲的男孩突然昏厥嘔吐。
  • 多大孩子可以喝水?嬰兒每日飲水量是多少你知道嗎?
    今天將帶各位寶媽來了解了解嬰兒喝水量多少是最合適的!大家都知道,人類對水的需求很大,一天最少喝八杯水,補充水分,心情也會很好哦!在這裡,不得不問,嬰兒一天的喝水量為多少合適呢?嬰兒畢竟不是大人,他們不能說話,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每一位寶媽一定要了解嬰兒喝水量的度,到底每天喝多少才合適呢?下面就來看看吧!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孩子需水量相對少,而喝牛奶的孩子需水量就多一些。到了1歲,孩子活動量大了,需水量更多了,此時,應該讓孩子每天至少喝三次水,每次水量在100~200毫升左右。天氣乾燥及夏天時還要相應增加。
  • 每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都不同,尊重孩子,積極正面的去愛孩子
    你是怎麼育兒的呢 ?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養娃的媽媽抱怨:「我家孩子幹什麼都磨磨蹭蹭的,穿衣服慢,吃飯慢,班主任跟我說他每天都最後一個把書包裝好,同學們都要等他,我真的有點焦慮,我家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從孕期到哺乳期,老一輩糟糕的育兒經驗很坑娃,媽媽別掉坑
    微博上有一個討論話題: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經驗是什麼?2.1萬討論,1.3億閱讀,看來還是有很多人要吐槽的。真正的婆媳關係是從生娃之後開始的,和婆婆能不能處得好,生一個娃就知道了!對於婆婆來說,媳婦生的娃是她的孫子孫女,所以她有權利指手畫腳,而對媽媽來說,從自己肚子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孩子,自己更有主導權。
  • 孩子不聽話,用嚇的就好?「恐嚇式育兒」帶來的危害,家長要知道
    孩子父親氣急敗壞的想要教訓他一頓,被大家攔住了,紛紛勸慰道:孩子找到就好!有人問孩子為什麼不回家,躲在這裡做什麼?孩子怯懦的回道:「我爸說這次考試再不及格就把我腿打斷。」面對這一幕,其父只是輕飄飄的來了句:「我只是嚇唬嚇唬他,以免他整天就知道玩,不好好學習。」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恐嚇式育兒方式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 「你該聽媽媽\爸爸的!」父母的育兒觀念不一致,受傷的會是孩子
    每個人的育兒觀念都不相同,很多夫妻就算三觀再相符,在育兒的時候,也會產生育兒分歧。雙方各執己見,甚至還會因為彼此的育兒觀念不相符而起爭執。這時候孩子夾在中間,會顯得很無助,不知道該聽誰的才是正確的。
  • 媽媽總是不準孩子吃零食,可能造成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
    我拍著娃的小腦袋瓜說:想吃零食沒問題呀,媽媽也沒有完全拒絕你吃零食啊。我小時候也愛吃零食,吃零食後也讓我覺得很快樂,只不過我們的零食一定要選健康的。02.總是不準孩子吃零食,可能造成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奇葩說有一期,傅首爾回憶自己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泡泡糖,她就和同學商量說,你吃完的泡泡糖別扔,給我嚼幾下,我看看能不能吹出泡泡來,後來,她的大姨聽說了此事,特別難過,給她買了一大條泡泡糖。
  • 食物精確到克,杜絕孩子吃鹽和零食,劉璇「鐵血育兒」真有必要?
    劉璇「鐵血式」育兒 運動員出身的劉璇,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模板,用她的話說就是:「我從小是一個被管起來的這樣的一個環境雄赳赳今年已經是4歲的小朋友了,但至今沒有吃過果凍、巧克力、冰激凌等零食,就連平時吃的飯菜裡面都是沒有放鹽的。 不僅如此, 劉璇給孩子做飯時,每一樣食物都是要經過電子勺稱重量,分量都管控到分毫不差。劉璇出門都是隨身帶著鍋的,方便給孩子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