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山坪到桃樹窠,從花香到藥香,村姑陳淘汰了三款馬頭巖肉桂

2020-12-1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在三坑兩澗的這些山場裡,最有名的是牛欄坑。

最傲嬌的是馬頭巖。

當然,傲嬌的不是馬頭巖裡的地,石頭,茶樹,而是馬頭巖裡的人。

就是馬頭巖的山場主人。

再當然,馬頭巖裡的山場主人很多,也並非每個人都傲嬌,唯有那麼一二三個年輕男生,會比較拽一點。

具體拽在什麼地方呢?

比如,身為一個外地人,想喝喝真正的馬頭巖肉桂,去了馬頭組的某戶人家,遇到了家裡的小兒子。

通常會發生如下的對話:

你這是純正的馬肉嗎?

是啊,我家的山場就是馬頭巖的。

你這馬肉有什麼特點,給我介紹一下唄!

馬肉還有什麼特點?這就是馬肉的味道,你記住就是了!

你這馬肉多少錢一斤?

八千塊!

便宜點吧?有點貴,我也是第一次買,喝了要是感覺好,還會再來的,就當交個朋友。

不能便宜,馬肉就這個價!

。。。。。

然後,這次試茶就這麼尷尬地結束了。

去問了瑩老師,為什麼這位小兄弟這麼拽?

瑩老師說,他們小時候家裡都比較窮,一下子富起來了,難免性格有些急,習慣了就好。現在茶商們都要哄著他們拿貨,看點臉色也很正常。你習慣就好。

李麻花說,花錢還要看臉色,哪有這種事?!他要是遇到我,給他胖揍一頓!

我白她一眼,你也不怕手疼!

李麻花一陣懊惱,早知道就跟老爸好好學針灸,認準麻穴,給這囂張的小子來一針。

這傢伙越來越幼稚,我不想再理她。

《2》

其實,拋開個別的小山場主不說,廣大的馬頭巖山場主,尤其是中老年的,有過人生經驗和歷練的,人還是很不錯的。

尤其一些與村姑陳同姓的本家,長得又帥,茶也好。

只可惜屢屢機緣不巧合,沒有拿到他家的茶,時常引以為憾事。

瑩老師一聽,呀,你要喝馬肉?早說啊,我這裡有。

說著從背包裡掏出三泡馬肉來。

就是那種通用版的包裝,沒有品牌,沒有商標,沒有LOGO的,看上去是三無產品,但實際上,真正的好巖茶、從茶農手裡出來的巖茶,就是這個樣子的。

普通的泡袋,樸素的包裝,這就是茶葉最本真的味道。

就像去獅峰尋茶,茶農拿出來的龍井也只是裝在一個普通的小罐子裡,絲毫沒有十大名茶的那種金馬玉堂之感。

可見高手都是樸實無華的。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然後,就在這個豔陽高照的午後,福州的氣溫罕見高達30多度的初冬,穿著短袖,開著空調,泡了它們仨。

沒想到越喝,就越暈。

越喝,越覺得懸乎。

《3》

第一泡,據說是開山坪的馬肉。

一聽是開山坪,李麻花高興壞了。

每次從天心巖下來,去馬頭巖,翻那座山的時候,在辛苦登頂的過程中,最渴望看到的就是開山坪。

只要一看到開山坪,那說明這辛苦的翻山之旅就結束了,馬上就可以看見馬頭巖的招牌建築——道觀,並且,即將進入易走的下坡之路。

開山坪是在山頂上,一片平坦之地,陽光充足,日照時間極長,茶葉的品種香異常明顯,張揚外放。

那裡種的茶樹,年份都較長,湯水的稠度是很不錯的。

故而,喜歡口感濃烈、喜歡香氣高揚的茶友,必定首選是馬頭巖開山坪肉桂,甚至,還會超過他們對牛欄坑肉桂的喜愛。

像李麻花這種性格激烈的人,在馬頭巖的諸山場裡,最喜歡的,就是開山坪。

SO,一聽說是開山坪肉桂,她激動壞了。

然而,那泡肉桂一泡出來,第一衝一揭蓋,李麻花高興不起來了。

太香了。

花香太足了。

第二衝,花香更足了,更馥鬱,更奔放,更激烈了,像是怡紅院夜宴群芳,什麼花都集齊了。

那香得,簡直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春城無處不飛花。

李麻花揭起第三衝的蓋子,用力深吸一口氣,自言自語,咦,桂皮香呢?

我接過來,細細聞,也發現,桂皮香很弱,很弱,細細幽幽,像是懸絲診脈的那根細絲,晃晃悠悠,脆弱得仿佛隨時都有可能斷裂。

太奇怪了,為什麼這款馬肉,花香如此張揚,桂皮香卻如此內斂。

又喝了兩衝,李麻花叫停了。

我問她,你不是最喜歡香氣張揚的馬肉嗎?

她苦笑,這哪裡是在喝馬肉,這分明是在喝一泡掉進了幾根馬肉的瑞香!

這款茶,果斷淘汰!!

《4》

第二泡馬肉,喝的時候忘記稱重量了,第一衝衝出來,感覺湯色很深,不是正常新巖茶的橙黃色,而是略帶深紅的顏色。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泡肉桂的重量超重了。

不是我們平時喝的8克,是8.3克,或者9克。

只有重量超出了正常範圍,這茶湯才會呈現出這種嚇死人的紅色來——仿佛滇紅的湯色一樣。

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滇紅是全發酵茶,發酵程度不一樣,湯色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現在它們的湯色居然相似極了,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泡馬肉,克重超標了,重量多了,湯色才會更深更濃。

呈現出像紅酒一般的湯色來。

看著這深紅的茶湯,皺著眉頭喝了一口,沒辦法,演員為了藝術必須獻身,茶人為了挑到好茶,犧牲自己的味覺嗅覺,去聞去喝一些自己原本不喜歡的不想喝的茶,也是職業需要。

只是茶湯一入口,就苦到家了。舌面上馬上起了一層厚厚的褶子。

揭蓋聞香,香氣沉鬱,遲緩,有濃鬱的藥香扶搖直上,從蓋上嫋嫋升起,直衝腦門。

好奇怪,鐵羅漢有藥香是正常的,這是它的品種香。但是,為何,馬頭巖肉桂也有藥香?

燒了沸水繼續泡第二衝。

這次湯水更紅豔了,仿佛葡萄美酒夜光杯。

很後悔當時急著泡它,沒有稱過重量,現在也不知道多了多少克,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泡下去了。

揭蓋聞香,第二衝的蓋香上,不但藥香更濃鬱了,居然還多了一股陳香。

是的,列位看官沒有看錯,是陳香。是白茶裡的那種陳香,現在居然新出的馬肉裡也有陳香了。

這念頭一泛起,不由得很驚悚。

把蓋子遞給李麻花,讓她聞。果然,她一聞也皺起了鼻子,我問她,是不是有藥香和陳香?

她點頭。

我們倆對視一眼,忽然福至心靈,那一刻,我們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答案。

這濃鬱的藥香,這陳香,其實,都不應該出現在這泡馬肉裡。

是去年沒賣掉的陳年馬肉身上帶出來的藥香與陳香。當這些陳年馬肉拼配進了今年的新馬肉裡,這兩種不屬於新馬肉的氣味,便自然而然地跟進來了。

新巖茶與陳年巖茶的拼配,讓一款馬肉既不鮮,也不爽,更不清,活,就愈發談不上了。

不是我們喜歡的風格。

不值這個價。

棄選。

《5》

第三款馬肉,我們吸取了教訓,喝之前,用克秤稱過了,確實是8克,才燙碗溫杯,投茶入碗,開始衝泡的。

這款馬肉的泡袋上,比前兩款,多了「特級」二字。

於是,我們對它,多了三分期待。

然而,第一衝衝出來,同樣令人大跌眼鏡。雜味、焦糖香、發酵香、極淡的桂皮香,交織在蓋子上。

在馬肉裡,有焦糖香發酵香和桂皮香,是很正常的。畢竟它是半發酵茶,是焙過火的茶,有這些氣味是必然的。

但雜味,就實在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了。

喝一口茶湯,呀,只一口就讓我幾乎打翻了茶杯。

那晶瑩的茶湯,它居然是酸的!

像加了西梅進去浸泡一樣,在花香,酵香,焦糖香和極淡的桂皮香裡,酸味冒出得特別明顯,讓人從舌根酸到舌面,並在回甘裡屹立不動。

一款肉桂發酸,這就很不對勁了。是工藝不到位的象徵。

用瑩老師的話來說,像馬頭巖肉桂這麼好的茶青,做出酸味來,這實在是暴殄天物!!

李麻花一口茶湯含在嘴裡,吞又不願意,吐又不好意思,臉上尷尬極了,猶豫了半天,還是吞下去了。

繼續衝第二衝,想觀察一下第二衝的湯水裡是否還有如此銷魂的酸味。

果然,第二衝一揭蓋,清淡的酸味便飄了出來。

除此之外,蓋子上還出現了濃鬱的煙味,極重的煙味,可見這茶,才焙火不久。

然而,才焙火不久的巖茶,不應該是新巖茶嗎,但它的桂皮香為何又如此清淡?新巖茶的桂皮香至少應該是香氣清銳的才對。

再聞,嗯,藥香陳香都浮上來了。跟第二款馬肉一樣。

答案已經昭然若揭了。

這又是一款新舊拼配的馬肉。

因為拼進了老馬肉,故而重新焙了火,於是便呈現出這種新舊交替的香氣與湯感來——老茶的陳香藥香,新茶的花香桂皮香,交織在一起。

而老茶放久了,發了酸,故此第一衝裡酸味就如此明顯。

興許三四衝之後,這股酸味會減弱,但是,第一衝便已經讓人酸得倒了胃口,又何來耐心繼續衝泡下去呢?

只能棄茶!

《6》

喝這三泡馬肉的過程,並不美好。

一直處在被虐,推理,得到答案,果斷放棄的過程裡。

就像一個年輕人,對愛情充滿了嚮往,結果遇到三個異性,展開的三段戀情,都不怎麼美好。

最終,傷筋動骨之後,仍是孤單一人。

幸好村姑陳和李麻花,在這麼多年試茶選茶的過程中,早已經練就銅皮鐵骨,各種劣茶爛茶見得多了,不再大驚小怪。

屢被劣茶折騰,但仍對世界充滿希望。

這世上是真有的好馬肉的,也是真有的好的馬頭山場主的。

只是,它和他,姍姍來遲罷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家譜: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天心巖肉桂有何區別?
    每一個山場都有小氣候的不同,在大的山場當中,又有小山場,如馬頭巖肉桂這個山場之中,又有不少的小山場,如桃樹窠、貓兒石、開山坪等,每一種茶又有不同的特點。同樣是馬頭巖肉桂,桃樹窠產的肉桂除了會帶有典型的桂皮香之外,還會帶有淺淺的花香,仿佛是因為出身地是桃樹窠,仿佛自身就帶有香氣。人面桃花相映紅。要在這3個山場產的肉桂中一較高下,難!但因為山場的不同,讓3款肉桂具有了截然不同的個性,個性鮮明。
  • 武夷巖茶家譜: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天心巖肉桂有何區別?(二)
    每一個山場都有小氣候的不同,在大的山場當中,又有小山場,如馬頭巖肉桂這個山場之中,又有不少的小山場,如桃樹窠、貓兒石、開山坪等,每一種茶又有不同的特點。同樣是馬頭巖肉桂,桃樹窠產的肉桂除了會帶有典型的桂皮香之外,還會帶有淺淺的花香,仿佛是因為出身地是桃樹窠,仿佛自身就帶有香氣。人面桃花相映紅。是以,要在這3個山場產的肉桂中一較高下,難!
  • 水仙味道比肉桂淡?這是對正巖肉桂最深的誤會!
    馬頭巖開山坪肉桂馬頭巖開山坪肉桂特點:香氣張揚,湯感霸道馬頭巖,山場遼闊,有許多小山場,此處,以最具代表性的開山坪肉桂為例。馬頭巖開山坪,地勢平闊,日照充沛,不似牛欄坑周圍有山巖阻擋。這種光照時間長的特點,使得開山坪肉桂的湯與水,都具備霸氣、張揚、猛烈的特徵。喝過牛欄坑肉桂,再來品嘗馬頭巖肉桂,氣質涇渭分明。馬頭巖肉桂,像理工男,雖說骨子裡少了些風雅勁,它卻有一種簡單粗暴的美感,就像乾淨利落的線條,直白、簡單。
  • 肉桂 武夷巖茶中的珍饈美饌 全肉宴
    馬肉十二生肖肉桂馬頭巖,馬頭巖東起大王峰,南起天遊峰,西起三仰峰,北起九龍窠。因巖石形似馬頭而得名,海拔425米,是武夷山核心區三個標誌性肉桂產地。地勢相對平闊,光照時間比牛欄坑長,不像牛欄坑處於坑澗當中,頭巖因為面積較廣,大致要分成三花峰、桃樹窠、貓耳石、雲峰、開山坪幾個為主的小區域。它們之間有地理共同性, 區域內的土壤含砂礫量較多,土層厚而疏鬆,通氣性好,有利於排水,但也由於位置、土壤不同而各具特色。在武夷山的所有正巖山場裡,馬頭巖是最大的山場之一,與之比肩的是慧苑坑山場。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至於牛欄坑肉桂,更是貴在「牛欄坑」這三個字!馬頭巖和牛欄坑等知名山場的茶葉原料,屬於資源有限品。山場好,才是它們最大的優勢!《2》這一天,聽到了一番奇怪的論調。九龍窠的巖壁上,大家都知道,那兒種了六棵母樹。不過,早在2006年的時候,就已經停採。到現在,那是不少遊客到武夷山遊玩時,鍾愛的旅遊打卡地。其實提到九龍窠,除了母樹大紅袍知名外。
  • 牛欄坑肉桂2020:這一次,我不寫品鑑!
    要是村姑陳是個粗心的,估計早把這袋其貌不揚的茶扔角落去了——本村姑也是有很多喝不完的茶好麼?本村姑每天也在被寄了茶樣來的茶農催喝催定貨催到要瘋掉的好麼?!哼!所以,我賭氣拿起手機,給這個不重視包裝的武夷山胡歌留言:今年的牛肉,我不寫品鑑!
  • 正巖肉桂,是什麼味道?
    過年同學朋友小聚,來一泡霸氣的開山坪「馬肉」;到領導辦公室裡談事,臨了,老領導還笑眯眯地遞來一盒肉桂,「你來嘗嘗,這是別人送的」;閒逛漫步到相熟的茶莊裡喝茶,剛邁進門,對方的開場白就是「坐下來喝茶,剛到的肉桂新貨!」可見巖茶圈子內,肉桂這朵大紅花,人人都愛它。但是一泡正巖優質肉桂,到底嘗起來是什麼味道呢?
  • 天心巖肉桂口感是陰柔的?被再忽悠人了!
    即茶湯喝到嘴裡後,有勁道,甚至覺得它有點烈,能在口腔裡掀起波瀾。口感霸氣的肉桂,茶湯就像一個調皮的孩童,時不時地撞擊著味蕾,嘴裡不斷有茶氣升騰而起。口感霸氣的肉桂,有共同點——多數生長在巖上、崗上,如天心巖、馬頭巖、觀音巖、鷹嘴巖等地。
  • 你好,你的肉桂是什麼品種?
    店家回答,「前幾年花香、果香比較多,去年會問要蜜桃香的,當然桂皮香的一直都有人問,還有找焦糖香、奶油香和一些奇葩花香的。」一個巖茶品種能細分出這麼多種口味,真是難為武夷山人民了。稍懂些巖茶的人就會知道,這些不同香氣的肉桂,它們屬於不同風格,卻只可能是同一個品種。
  • 肉桂茶?肉貴茶?牛肉和馬肉又是什麼?
    說起巖茶就不得不提肉桂了,肉桂是巖茶之中著名的花色品種之一,因其新銳持久的高香備受人們歡迎。遠在清朝時期肉桂茶就已負盛名,不過它產量稀少,在當時並不是主流茶品。到了八十年代,面向全市推廣之後,它才一躍成為武夷名叢的後起之秀。肉桂原名本叫玉桂,屬於武夷名叢之一。因為它的香氣滋味濃鬱,好似桂皮香,所以被人改稱肉桂茶。
  • 從一片白紙,到略懂巖茶,你會遇到的這些28條經典巖茶語錄
    「天價茶葉蛋」事件後,牛欄坑肉桂興起,「三坑兩澗」的山場概念從此在茶圈流行!13、牛欄坑、馬頭巖就是最頂尖的山場。實話說,武夷巖茶最頂端的山場是「三坑兩澗」。牛欄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澗,悟源澗。三坑兩澗,才是正巖山場的核心。而馬頭巖,是市面上知名的正巖山場。
  • 想喝懂大紅袍、肉桂、水仙,武夷巖茶這5個指標需要看得懂!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武夷巖茶之魅力,在於它的品種多變、工藝複雜,不同天氣採摘和製作的巖茶,在香氣和湯水方面又有不同。若要將這些香氣進行一次細分,可分為工藝香、品種香和山場香。每一個因素,都會讓巖茶具有不同的香氣。以肉桂為例,在不同山場種植的肉桂,有不同的香氣特徵,如種植在馬頭巖的肉桂,受到的光照時間長,香氣多表現為張揚、霸氣、濃烈;而種植在牛欄坑的肉桂,光照時間不如馬頭巖肉桂長,所以在香氣表現上,比較細幽,不如馬頭巖肉桂的猛烈、張揚。
  • 武夷巖茶「心頭肉」——天心巖肉桂
    武夷巖茶,香不過肉桂。武夷肉桂,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內著名的武夷山風景區,最早是武夷慧苑的一個名樅,另一說原產是在馬枕峰。近年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已發展到武夷山的九龍窠、水簾洞、三仰峰、馬頭巖、桂林巖、天遊巖、仙掌巖、響聲巖、百花巖、竹窠、碧石等地,並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廣,現在已成為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之一(武夷巖茶分:大紅袍、名叢、水仙、肉桂、奇種)。
  • 武夷巖茶之肉桂
    武夷巖茶有「香過不肉桂」之說,講的就是肉桂品種香氣奇高。近年來,肉桂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肉桂已遍布武夷山正巖產區。並且已發展到整個閩北各縣市和省外。現在,肉桂已和水仙一道,成為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之一。
  • 話說武夷巖茶,山場氣息與巖骨花香,大自然的傑作
    所謂武夷巖茶,分為五個品種系列,即水仙、肉桂、大紅袍、名叢和奇種。武夷山目前產量最大的是水仙和肉桂。傳統名叢有五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半天腰,水金龜,白雞冠、大紅袍本是名叢之首,是武夷茶王,現從名叢中單列出來。大紅袍母樹有六棵,是不同的6個品系,其品種為雀舌,北鬥,奇丹。
  • 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正巖是指在武夷山內巖茶生長環境好的山巖(也就是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流香澗和浯源澗)。其巖谷陡崖,遮蔭條件好,谷底清泉細流,夏季日照短,冬季溫差小。正巖茶園土壤通透性能好,茶品巖韻明顯。正巖主產地有天心巖,馬頭巖,竹窠,燕子窠,九龍窠,御茶園,等等。半巖為旅遊風景區內,除核心景區外周邊的景區山巖。洲茶所產的茶葉品質又低一層,洲茶茶地的土壤類型為河流衝積黃土。指路邊或者溪邊產的茶(如:九曲溪)。一般是指非景區及山丘地帶的平原及田間種植區。外山茶是指武夷山市行政區劃以外的茶。
  • 武歌侃巖茶—武夷山之「坑、澗、窠、巖、洞、峰、窩」的前世今生
    牛欄坑、大坑口及慧苑坑為「三坑兩澗」中的「三坑」地帶,其中,牛欄坑位於章堂澗與九龍窠之間,牛欄坑澗谷土質肥沃、日照較短,為茶樹生長提供良好環境,成就其為「三坑兩澗」的核心產區之一,更以「肉桂」出名,牛欄坑肉桂,是武夷巖茶肉桂中的王者。而慧苑坑以產老叢水仙、高叢水仙、水仙著名。
  • 做到極致的肉桂,該做出什麼香?
    做得好的肉桂,遠不止是蜜桃香。肉桂的香氣口味,有非常多,特別多,多到讓你數不過來。肉桂的風格,不是一成不變。從這兩三年的流行口味看,前幾年大家追花香、果香比較多。去年開始,點名蜜桃香的茶客,逐漸變多。當然肉桂本身的桂皮香,一直都有忠實粉絲。但也有著奶油香、玉蘭香、桂花香,還有一些奇葩小眾香型的。
  • 武夷山巖湯家的金獎肉桂為什麼這麼會霸道?怎麼辨別上等肉桂好茶?
    上個世紀80年代末肉桂大量改種,第一次肉桂推廣熱潮結束的結果是:馬頭巖上肉桂的種植面積較其他正巖產區而言是最多的。肉桂」的桂皮味和茶樹的樹齡是有一定關係的。肉桂新叢1到7年茶樹處於生長期,茶葉品質特徵表現為香氣帶花香和嫩香,然而嫩度較高的茶其滋味會稍帶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