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川普之香港陰霾】中美貿易戰 香港勢重傷

2021-03-05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莊程敏)「120」(1月20日)是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的日子,「120」也是內地的醫療急救電話號碼。「120」將會迎來中美關係新的起點,還是開啟雙方急救時刻?市場皆屏息靜待特氏上臺會否推行極端的貿易保護主義。統計顯示,中國內地及美國是本港頭兩大出口市場,分別佔到本港54%及9%的出口總值。本港業界人士認為,若中美爆發貿易戰,香港出口商勢必遭殃,尤其是以在珠江三角洲經營加工貿易的廠商「最傷」,相信倒閉潮或搬遷潮勢必掀起。

本周三(1月11日),川普將舉行就任總統前的記者會,市場關注其對華政策及美元言論,以及如何實踐競選時許下極端貿易保護主義的承諾?如將中國定為「貨幣操縱國」、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關稅、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雙邊貿易談判取代,爭取公平的貿易條件等。如他真的一一兌現這些承諾,一場龐大貿易戰將一觸即發。據大和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師賴志文估算,如若川普真的向中國徵收45%反補貼關稅,將會導致中國對美出口減少4,200億美元,跌幅達到87%,對GDP影響達2.6%。若計及漣漪效應,中國GDP更將大減4.8%。


廠商會:川普旨在威脅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恆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若真的對中國實施45%關稅,當然對香港造成很大打擊,因香港很多商品都是在內地製造,現時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又佔整體20%以上。不過,他認為,川普旨在威脅中國,企圖爭取更多利益,這個最差的情況未必會發生,因內地出口商料屆時會將關稅轉嫁至美國消費者身上,而他們如不購買中國產品,又找不到其他替代品。

  中美在國際事務及經濟上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有人以「夫妻關係」來形容兩國關係,摔盤子常有,但最終誰也離不開誰。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去年9月發表探討中美貿易戰的報告,闡述貿易戰開打將對美國產生3種可能後果,結果都對美國經濟有嚴重負面衝擊:一,中美陷入以牙還牙的全面貿易戰,雙方皆向對方課徵高關稅;二,中國單方面反制措施,如拋售美債、拒絕提供中國關鍵資源給美國等;三,短期貿易戰,在中國向美國妥協或美國取消貿易制裁而暫時結束。

35%中小企樂觀看出口

  FedEx的一項全球研究調查中,訪問9,000位來自17個市場的中小企高管,當中500名受訪者來自本港中小企,有35%本港中小企預期未來一年出口貿易平均增長可達17%。雖然業界普遍對川普的施政傾向持樂觀態度,但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工業總會副主席林宣武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川普做生意一向較「賴貓」,3月底前大家仍屬緊張時期。假設最壞情況真的發生,香港廠商於廣東省從事加工貿易會最「傷」,倒閉潮或搬遷潮將會掀起。不過,貿易戰即使開打,其影響不會立時顯現,最少頭半年都未有影響。

  相比起川普的政策風險,林宣武認為德法大選對出口的風險更大,而未來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亦將促使歐元進一步下挫,屆時不少出口至歐洲的廠商都會「無得做」。

美國議會世貿料阻開戰

  林氏補充指,川普對華貿易政策不能自作主張,仍需美國議會通過,要向中國提高關稅亦要得到世貿的同意。再加上中美在貿易上互有需求,一旦美國向中國商品徵收反傾銷稅,中國可以照辦煮碗,結果兩敗俱傷,歐洲則漁人得利。

  李秀恆指,香港近兩年的出口不太理想,除因匯價問題,港元跟隨美元強勢,變相削弱香港出口競爭力外,亦因為全球經濟處低谷,如歐洲經濟不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不過,他預計,今年香港出口應該會較去年持平,或上升2%至3%。

相關焦點

  • 從「自經區」與中美貿易戰看臺灣的經濟困境
    事實上,臺灣經濟部門副首長王美花已說明「自經區」沒有「洗產地」的問題,但蔡英文還在以訛傳訛、誤導民眾,顯然是立足於「反中」思維下之選戰策略運用。 臺灣難逃貿易戰衝擊 其次,分析蔡英文當局必須正視中美貿易戰對臺灣的衝擊。當前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美國日前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大陸商品的關稅調高為25%;次日再下達另一項通牒:一個月內若未達成協議,將再對另3,250億美元的中國大陸商品加徵25%關稅。
  • 北美新貿易協定牽動中美貿易關係
    這份新的美加墨協定(USMCA)第32條規定,若三國中有一方需要與非市場經濟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則要在談判前兩個月告知其他兩國並且提供充足信息供兩國進行評估影響程度。在進行評估後,若其餘兩國認定會對三方貿易造成負面影響則可以提前六個月終止三方貿易協議變成雙邊協議。
  • 觀察│美期中選舉會是貿易戰轉捩點?
    豈料,數十年過去,大陸人的確富起來,但政經勢力強大到能與美國霸權叫板,也讓類如川普等心懷保守主義的美國民眾氣悶不已,進而成為當前支撐川普開打貿易戰的力量。 麻煩的是,川普上任至今,一連串看似沒有經過妥善規劃的政策,與搖擺不定的政策立場,不只讓外界忙於批判其「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事風格,更容易推論川普所作所為不過是要討好支持者,且透過貿易戰換得一些可吹噓的「短期成績單」罷了,川普一定不敢冒著股票下跌、民意可能下滑的風險,打一場真正的貿易戰。
  • 2018年7月7日(周六) 早安香港
    2.港府估算,中美貿易戰開打對香港GDP增速影響不超過0.1至0.2個百分點。3.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中美貿易戰直接影響香港近700億港元的轉口生意。4.港鐵沙中線工程屢出事且未及時通報政府,多名議員要求政府扣減港鐵委託費、管理層的薪酬及花紅。
  • 2018年7月20日(周五) 早安香港
    1.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阿布達比,展開在阿聯的國事訪問,出訪期間,兩國將簽訂多項能源及貿易合作協議。4.香港多名政界人士批評臺灣等外部勢力無權幹預香港事務,並質疑「陸委會」如此緊張「民族黨」被禁與否的問題,反映了「民族黨」與「臺獨」勢力有千絲萬縷的關係。5.天水圍童黨欺凌女童案件,5名男童涉拆木櫈腳助捅事主下體,有人除皮帶當鞭用。裁判官斥行為惡劣,涉案8童全部還柙。
  • 香港藝人想帶女友返回紐西蘭置業|這條蛇嚇死紐西蘭人了?|一孩童今天被私家車撞成重傷|紐元已見底 明年將會反彈?
    )香港無線藝洪永城與馮盈盈日前為馬會拍攝宣傳片,推介元旦賽馬日及六合彩6,800萬元的巨額大賞。對於這次千萬元巨獎,洪永城說:「我很喜歡旅遊,夢想是世界每個角落都有屬於自己的家,每去一個地方都有專屬的落腳點。
  • 後疫情時代:世界六大格局變化與香港經濟發展前景
    中國於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後,美國逐漸加大對中國的遏制,川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目的是製造新的「第二經濟大國陷阱」,保持美國霸權地位的延續。美國新一屆政府可能會改變遏制中國的方式和節奏,但不會改變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方向。 第二,中美競爭的走向是「美國不容忍超越、中國不放棄發展」。
  • 了解中美貿易戰必讀 :貿易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
    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 作者: 威廉.伯恩斯坦
  • 觀察│臺廠避貿易戰火 政府當掩護
    這項清單尚待貿易代表署於8月20日舉辦公聽會後決定課稅項目。 美國之所以再次向中國大陸祭出301條款,主要是因為美國6月15日以竊取智慧財產權與技術等不公平貿易行為為由,向價值500億美元的大陸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中國隔日隨即反擊,於6月16日公布對美課稅清單,總計659項產品,總值亦約500億美元。
  • 2018年2月27日(周二)早安香港
    7.印度外交部首次啟動向香港申請移交逃犯的程序,是雙方1997年簽訂有關協議後的首次。8.劉鶴今起至3月3日訪美,就中美關係和兩國經貿領域合作與美方交換意見。9.韓國漁業部門扣押兩艘中國漁船,指兩船在韓國專屬經濟區非法作業。10.泰國布吉國際機場跑道出現裂縫,影響75個航班,香港也有航班受影響。
  • 下一步,貨幣戰爭:香港的角色?
    國際經濟,就是往來貿易和長期投資。離不開以貨幣作為介體。凱恩斯有名句 : 通貨膨脹是劫貧濟富最有效的工具。我當年唸經濟,對此細思極恐,出了一身冷汗。後來我教授貨幣及銀行學,考試時偶然會提出這一條問題,學生們的答卷,不合格的居多。美元霸權,在證券,資本及外匯市場,睥睨其他貨幣,由來已久。最根本的原因,是各國均習慣了以美元作為收支,交易,結算,投資和儲備貨幣。
  • 香港國安法通過:中美香港對決,誰贏誰輸?
    一、中美對決與香港的「二次回歸」對於香港的政治發展來說,2020年6月30日是一個關鍵的節點,也是歷史性的一天。這一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全票通過了港區國安法,並即時將之納入基本法附件三公布實施。這部從去年開始列入規劃,在今年「兩會」正式進入立法程序的法案從此正式誕生。
  • ​【選戰風雲】香港「鐵娘子」是如何鍊成的?
    她是天主教徒,中學時期就讀於香港著名女子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曾擔任「總領袖生」 (Head Girl)。其後,她升讀香港大學,1980年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同年,她加入香港政府成為政務主任,及後於多個部門工作,至1996年出任副庫務司,負責在每年的簡報會向傳媒解釋財政預算案。
  • 剛剛,川普炮轟人民幣,中美匯率戰爆發!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今天,港元告急,對美元匯率迎來35年最低點,在貿易戰停歇後
  • 什麼是轉口貿易套利?
    當前,市場、媒體和監管方關注的轉口貿易融資便是基於通過中國內地中轉的轉口貿易,抓住人民幣快速升值的市場機會,為理財動機和融資動機實現跨境套利。以理財動機為例,某外資銀行發現,轉口貿易融資套利模式有三種:  第一種模式:運用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套利。
  • 堅決抵制「第三波抗爭」 防範香港更嚴重撕裂
    香港文匯報8月2日發表社評《堅決抵制「第三波抗爭」 防範香港更嚴重撕裂》指出,近期的示威集會最終均演變成暴力衝突,這個騎劫公務員的集會很可能被非公務員的暴徒騎劫,集會引發暴力衝突的風險極高。基於公眾安全,避免局勢惡化,警方應拒批集會申請。
  • 【獅山餘響】良民、普通市民不會怕設在香港市中心的一地兩檢
    >良民、普通市民不會怕設在香港市中心的一地兩檢原文摘錄:今集談世界時事,也是香港的事。如果大家還記得,上星期第1節我談炒作執正教科書事件時,曾提出,對亂挑剔、為反而反的人,以不屑待之就夠了。我還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知識就是力量。正常的一般人,需要做的是強化自己的知識基礎。有知識底子的社會,歪理才不會炒得起來。而上星期那集節目的道理,適用於面對高鐵一地兩檢的爭議。為反而反的那些人,喜歡鑽入法律細節來談一地兩檢,這便令普通人難以置啄。
  • 政策見聞:第二屆「經濟高峰論壇」順利結束 政商領袖集思廣益 共謀香港發展機遇
    他指出,要適應世界的演化、參與新世界政治經濟轉型和新一輪全球化進程,香港應全面推動改革,以成為「中國隊的前鋒」來定位自己,不要成為國家的包袱,更不應成為國家參賽的障礙。對於香港現時的政治、經濟形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稱,雖然疫情陰霾密佈,經濟大受打擊,但2020 年是香港回歸以來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一國兩制」行穩至遠的新起點。
  • 分析 | 中美貿易戰開打,臺灣地區能否倖免?
    可以說,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中美之間正式開打!歐美股市聞聲重挫,臺股更是一開盤重跌,到上午10點20分左右,重跌160點,其中電子權值股跌幅較重。無疑,臺灣地區已經無法置身事外!面對來勢洶洶的貿易大戰,蔡英文摒棄一貫的「神隱」作風,親上火線進行喊話。
  • 【英文辯論會|有片】精彩回顧|中美貿易摩擦—你說我說
    」匯員參訪外交公署系列活動第五場——「中美貿易摩擦—你說我說」英文辯論會於11月1日晚成功舉辦。李家榮:近年中美之間,最常聽見的新聞就是貿易戰。只要打開新聞頻道,加徵關稅、貿易談判等報導不絕於耳。中美貿易摩擦也牽動著全球經濟波動,成為全球關注焦點。感謝外交公署和千人匯的安排,舉辦本次圍繞中美貿易摩擦為題的英文辯論活動,更邀請著名主持人劉欣和季小軍擔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