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華人疫情下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華人律師支招

2020-12-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5月24日電據《英中時報》微信公眾號「英中眼」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在西方暴發以來,針對中國人乃至亞裔人的種族歧視言論及行為不斷增加。病毒不分種族,疫情沒有國界,英國北京聯合會、英中律師協會、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英國金絲結總聯盟將聯合舉辦《疫情下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講座特邀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博士,MBE、英國薩裡地方議員王鑫剛,告訴你如何運用法律武器,對種族歧視說不!

法律視角下的種族歧視

作為講座的第一位主講人,朱小久律師先從法律的角度為聽眾理清了種族歧視的概念和外延。

種族歧視屬於仇恨犯罪(Hate Crime)中的一種,是指一個人對他人採取一種蔑視,討厭和排斥的態度。

種族歧視的例子大致體現於以下的幾個方面:

使用誣衊性的語言來攻擊種族,人種,國籍和宗教信仰

這種攻擊是持續的

存在暴力行為

存在虐待,侮辱,玷汙行為

仇恨,歧視事件發生的地區和某種仇恨組織有關聯

仇恨,歧視事件發生時,與特定的宗教節日,種族活動相關聯

朱小久指出,當前針對中國人和亞裔的歧視犯罪因新冠病毒而起,只要新冠病毒影響人類生活、工作一天,對華裔歧視就會延續一天。

在英國,仇恨犯罪在過去的五年裡逐漸增加。僅在英格蘭地區,2018-2019年裡就有10萬3千起舉報的仇恨犯罪案件,其中約80%的是種族歧視罪。

2020年COVID-19危機期間前3個月裡,英國對華人犯罪記錄達到了267起,而2018年和2019年分別僅有360和375起。

不過朱小久指出,與新冠病毒不同,種族歧視是人類社會的「舊病」,國際法律制裁相當完善。

例如聯合國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歐盟的《歐洲保障人權和根本自由公約》、英國的《公共治安法》和《刑事罪行及擾亂治安法》、德國的《一般平等待遇法》、澳大利亞的《反種族歧視法》等。

另外,包括英國、德國、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鼓勵種族歧視受害者及時報警,聯繫當地使館。

因此,她提醒全世界的海外華僑華人,在遇到種族歧視的言行應該及時報警,並利用所在國家的法律武器,對種族歧視說不。

這樣做不僅讓自己得到保護, 同時也能盡到該國公民的社會責任,這是因為案件數目是重要的統計數字,只有統計數字顯著,才會被政府和當地社會重視,做出相應保護反應。

此外,朱小久律師還鼓勵華僑華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當地社會做出榜樣和正面影響,如給養老院、護理院發放口罩防護服等物資。

這些舉動都有助於減少種族歧視案件的發生。

在英國,如何舉報種族歧視仇恨犯罪

在了解了種族歧視違法行為的本質後,海外華人到底應該如何應對種族歧視仇恨犯罪呢?

另一位主講人、英國薩裡地方議員王鑫剛以英國為例,為聽眾分享了舉報種族歧視仇恨犯罪的具體做法。

王鑫剛表示,英國主流社會對種族歧視採取零容忍的態度。

在英國,舉報種族歧視仇恨犯罪主要有五大途徑,其中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向警方求助,包括撥打報警電話999/101,或登錄www.gov.uk/report-hate-crime進行網上舉報。

倫敦地區的華人則可以直接通過發送郵件至Chinese.SEAsian-HR@met.police.uk,聯繫倫敦警察華裔及東南亞員工協會。

如果華人子女在學校中遭遇種族歧視,家長們可以向學校校長和校董反映。

如果華人在辦公場所遭遇種族歧視,則可以向經理和人事部門報告。

除了上述途徑,種族歧視受害者還可以向慈善機構進行求助,如 www.stophateuk.org和 www.crimestoppers-uk.org。

作為薩裡地方議員,王鑫剛指出種族歧視不僅是犯罪行為,還是政治議題,深受地方議員和國會議員的關注。

在英華人可以通過以下兩個網站,及時聯繫所在地的地方議員或國會議員,引起政府對此類案件的重視。

www.gov.uk/find-your-local-councillors

www.parliament.uk/get-involved/contact-vour-mp/

王鑫剛還以自身在疫情期間的遭遇為例,講解了舉報種族歧視仇恨犯罪的整個流程。

他提醒聽眾,在英國受到種族歧視時,可以聯繫慈善機構www.stophateuk.org,他們可以根據需求提前安排普通話服務。

如有需要,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家庭醫生GP尋求心理專家諮詢。

華人如何融入英國主流社會

任何一種歧視行為都源於群體/個體之間的偏見,因此對華人來說,融入所在國家的主流社會能夠幫助當地人更好地了解華人群體,減少偏見和歧視。

在講座中,王鑫剛議員也為華人聽眾融入英國主流社會積極支招。

首先是參與大英帝國勳章的評選。任何人都可以被提名大英帝國勳章,包括CBE(司令勳章)、OBE(官佐勳章)、MBE(員佐勳章),每年千餘人獲封,少數族裔入圍的比率近10%。

另外,在英華人可以通過做義工的方式,申請成為裁判法官(太平紳士)、地方議員或校董,參與到對主流社會的管理中。

當然,對於每一位在英華人來說,大選當天行使好投票權,遇到種族歧視仇恨犯罪主動與地方議員、國會議員、慈善機構和家庭醫生溝通,都是參與主流社會力所能及的方式。

講座上,著名愛國將領張治中將軍之女、美國著名愛國僑胞領袖張素久女士介紹了美國當前的疫情狀況。

張素久女士呼籲全世界的華人在遇到種族歧視時要鎮定,並及時報警;同時正面宣傳中國為抗疫所作出的努力,齊心協力維護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國的權益和尊嚴,共同構築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

相關焦點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海外多國屢有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面對侮辱和攻擊,許多華僑華人站出來,用不同的方式反擊。
  • 外媒:面對種族歧視 海外華僑華人不再忍!
    疫情如同一道催化劑,更是加劇了種族歧視的「排外」情緒。身處海外的華僑華人,同樣不可避免地承受著不公平、不公正的遭遇。爭取主動 融入當地病毒毒害的是人的身體,而種族歧視毒害的卻是人的心靈,其毒尤勝!在節目中,他帶領觀眾了解澳大利亞的移民社區,講述移民進程中困難和希望並存的故事,以及移民如何融合進澳大利亞社會的經歷。他強烈呼籲「移民也是澳大利亞社會的一部分」。麥克興是一名脫口秀演員、主持人。作為媒體公眾人物,他也常成為種族歧視攻擊的對象。他說:「對一些人來說,因為我的長相,他們認為我永遠都不是澳人。」
  • 加拿大欺凌案件增加 華人社團發布應對種族歧視指南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7月3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加拿大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或者欺凌案件明顯增加。近日,在多倫多華裔媒體工作者協會倡議下,加中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加拿大華人同鄉會聯合總會、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加中地產投資總商會、加拿大中國高校校友會聯合會共同發起的 「華人社區所面臨的歧視及應對之路雲端研討會」成功舉辦,三級政府代表、法律專業工作者、各社團負責人及其他各界人士近百人出席。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紐約羅斯·裡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表示,美國是一個移民「大熔爐」。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雖然明面上的種族歧視言行不多了,但實際上少數族裔在就業、求職等方面依舊面臨著各種「隱形歧視」。失業、貧窮、曾感染新冠病毒……弗洛伊德生前的種種遭遇可以說是美國弱勢群體的真實寫照。
  • 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英國《衛報》2月9日文章,原題:冠狀病毒暴發後,在英華人稱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如果這些傢伙對我們打噴嚏,我們就有麻煩了。」當傑森·顏與弟弟走進曼徹斯特皮卡迪利車站的電梯時,他無意中聽到這句話。
  • 英國針對華人的犯罪活動疫情期間暴增 公益抵制活動啟動
    【歐洲時報】「反新冠病毒所衍生的仇恨犯罪現象—在英華人和東亞及東南亞社團與你同在」公益項目活動在華福信託基金和保護方法組織以及紐鹹華人協會共同努力下,於12月7日正式啟動。該緊急救助公益項目由英國國家彩票民政基金會以及倫敦社區公益基金會出資贊助,旨在支持和聯合協調21個在英華人和東亞及東南亞社區組織,共同抵制不斷攀升的針對華人及亞裔的仇恨犯罪行為。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當地時間9月23日,愛德華多在A24新聞節目中使用了「中國病毒」「中國害蟲」等措辭,阿根廷眾僑團第一時間向國家反歧視局發出控告,並在當地主流媒體《第12頁報》刊登譴責聲明。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
  • 海外華人華僑: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應該更響亮
    維權行動組織者之一、阿根廷僑胞劉芳勇介紹,維權期間僑領們四處奔走控告投訴,華文媒體發出反歧視的呼籲,華人律師們出謀劃策,還有幾百名華僑華人向反歧視局寄去投訴信,現在終於迎來了當事人的道歉。「這是阿根廷華人第一次成功的聯合維權,不容易但必須做。」
  • 加拿大華人社團召開反種族歧視工作座談會
    針對這一情況,由多倫多華裔媒體工作者協會倡議,加中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加拿大華人同鄉會聯合總會、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加中地產投資總商會、加拿大中國高校校友會聯合會共同發起了「華人社區所面臨的歧視及應對之路雲端研討會」。
  • 疫情下西班牙華人如何防騙?律師詳解常見案例支招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歐洲時報》西班牙版報導,日前,部分旅西華人受高額回報引誘,私下參與集資或投資「馬克幣」項目,巨額資金被轉移後,才發現上當受騙;西班牙知名牙科連鎖Dentix集團11月宣布破產,十萬消費者受害,其中也包括許多華人客戶。如何在疫情危機下防止被騙?《歐洲時報》專訪西班牙中國律師事務所主任季奕鴻律師。
  • 因疫情遭遇歧視,澳洲華人是如何剛的
    儘管澳大利亞的新冠病毒確診人數這幾天已經趨於平緩,但我和國內朋友的角色已互換了,他們經常憂心忡忡問我,在澳洲過得怎麼樣,能買得到口罩嗎,有沒有遭受歧視。那就說說疫情發生後,在澳洲的中國人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吧。 從疫情在中國爆發開始,大大小小、官方民間的歧視行為就沒停過。
  • 駐荷蘭使館譴責借疫情針對華人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
    中國駐荷蘭大使館網站2月9日刊發《駐荷蘭使館發言人:種族歧視在荷蘭不得人心》一文,指出高度讚賞和支持荷蘭政府反對種族歧視的立場,強調種族歧視在荷蘭不得人心,並對荷蘭社會上出現的個別借疫情針對華人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 中國僑聯法顧委海外委員孫耀亨呼籲停止對南非華人的持續種族歧視
    近日,中國僑聯法顧委海外律師委員、南非約翰尼斯堡市議員孫耀亨在南非當地報紙媒體和網媒www.voices360.com上發表文章,呼籲停止對南非華人的持續種族歧視。這些人在Facebook頁面上發布仇恨言語和歧視的程度,讓人感到震驚和受傷。我建議那些充滿仇恨和種族歧視的頑固分子去參觀約翰尼斯堡的種族隔離博物館。好好反思當初革命先輩所做的犧牲奉獻正是為了把南非從歧視和種族仇恨中解放出來,所以我們再也不要經歷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去對抗的種族仇恨。
  • 西方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華人在西方的社會地位如何?
    我們都知道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那就是西方尤其是美國它是分等級制的,國家之間按照親疏遠近和國際地位有等級制,種族歧視鏈也分等級制。在網絡上有關於這些等級制的一些描述,但是具體細節有爭議,某些種族在一些人眼裡地位很低,在另一些人眼裡沒這麼低,其實這多少有些價值觀在其中發揮影響,而且不同的白人會有不同的歧視鏈,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西方最強大的種族,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這個種族歧視鏈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白人的標準定位,因為英美白人實力最為強大,其劃定的標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他人的判斷。
  • 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種族歧視仍在繼續!
    種族歧視仍在進行。近段時間,多國出現排擠、辱罵華人事件。1.《雪梨先驅晨報》撰文指出:自4月初以來至今,澳大利亞亞裔共報告了近400起針對他們的種族主義攻擊行為。迄今為止,這一調查已記錄了386起種族主義事件,包括辱罵,人身恐嚇和吐口水等等。
  • 荷蘭5萬人請願,譴責因疫情歧視華人行為
    在世界多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據荷蘭媒體當地時間11日報導,荷蘭已有近5萬人籤署了一份網上請願書,譴責因疫情對華裔的歧視。上周,荷蘭電臺節目一首呼籲「遠離中餐以及中國人」的歌曲曾引發荷蘭華人憤怒。「荷蘭新聞」網站(Dutch News)報導稱,請願書主題為「我們不是病毒」。
  • 加拿大華人女生因中文名字被多收九千學費!校方:不是種族歧視
    她認為這種行為是對華人的歧視,屬於種族歧視,她要求校方公開道歉。但校方卻表示這不是種族歧視由於是中文名字而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謝同學把自己的經歷公布在社交平臺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呼籲華人群體團結起來,對抗種族歧視,身份標籤。
  • 美國兩代華人間的種族抗爭論戰
    黃艾琳描述了亞裔美國人中長期以來普遍存在著敵視(或歧視)黑人的言論和成見,例如,她從小聽到的嘮叨總是說,「他們在不好的社區長大;他們造成了太多的犯罪;我希望你千萬不要跟黑人交朋友,不要捲入黑人運動中。」她寫道:亞裔自詡為「模範少數族裔——醫生、律師,聽話,安分守已,有成就。
  • 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被暴打!只因不講英文!種族歧視太噁心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最近澳大利亞歧視華人的新聞真的看了不少,2月22日,又一名無辜的華人留學生成為「種族歧視」受害者!說實話,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大家沒想到的是,竟然有那麼多華人朋友親身經歷過被歧視的事情!
  • 雙語|紐約計程車拒載華人 市長:種族歧視絕不容忍
    Robinson認為,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自己被區別對待。而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截至2月17日,美國確診15例,紐約州無一例確診病例。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16日強調,計程車司機拒載華人乘客涉嫌種族歧視,不可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