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科技引領科技扶貧 農戶企業抱團發展

2020-12-11 金臺資訊

近年來,東方市注重科技引領,加強科技扶貧,嚴格落實省市科技扶貧示範「百村千戶」創建要求,採取「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推動農戶與企業抱團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新龍鎮上通天食用菌種植場場長王賢耀: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每天都會登記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最佳生長溫度是27℃和28℃,空氣總含水分達到75%以上,我們這個菇它每隔四個小時均可摘一次,像目前這麼大的,這種三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採摘了。

眼前正向記者介紹一種名稱為黑皮雞樅菌種植技術的人是新龍鎮上通天村食用菌種植場場長王賢耀,他告訴記者,今年上通天村被市科協列為東方市科技扶貧示範村,合作發展黑皮雞樅菌種植,11月初開始種植,面積240平方米,目前黑皮雞樅菌種植場共有15000萬個菌包,僅10多天產量就有300斤,收入達6600元。

新龍鎮上通天村黑皮雞樅菌種植場場長王賢耀:讓更多的村民知道我們正在(做)這個產業一個發展前景,一個廠棚雖然說聽起來面積比較小,200多平方,但是它的產值是可以達到16萬元以上。

新龍鎮上通天村的脫貧戶吳中烈在村幹部的引導下,來到上通天村黑皮雞樅菌種植場務工,只見他與其他脫貧戶動作麻利地進行採菌菇,削菇,他告訴記者,在這不僅學到種植技術,有穩定的收入,還能就近照顧家庭。

新龍鎮上通天村脫貧戶吳中烈:我之前是在外面打工是工資不穩定,我們村開發種那個蘑菇,我過來打固定工,挺好的,技術什麼都要學一點。

新龍鎮上通天村黑皮雞樅菌種植場場長王賢耀:我們就會加大基地的投入,搭建更多的讓集體經濟參與,或者個體經濟入股方式來參與擴大產業規模。

據了解,除了新龍鎮上通天村發展黑皮雞樅菌種植以外,八所鎮那悅村及東河鎮東新村也被列入東方市科技扶貧示範村,主要依託容益(海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科協 公司 合作社 貧困戶」的模式,由市科協籌措資金,容益(海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提供技術和負責市場銷售,村合作社提供項目用地和勞動力,由市科協從科技扶貧示範「百村千戶」專項資金,建立三個食用菌種植基地,目前均投入種植。

東方市科協技術協會副主席 盧靈強:今年我市計劃依託容益公司食用菌栽培技術,採取「公司 合作社 農民」這種方式進行合作推廣,以公司為依託,組織農民開展技術培訓,目標要達到有1000人左右,掌握這項栽培技術。

容益(海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致力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和光伏農業綜合開發,其中規劃建成全省最大的繡球菌現代設施農業廠房目前已投產並培育出繡球菌。作為海南省科普示範基地,該公司積極發揮企業優勢,在市科協的組織下,向全市推廣食用菌種植技術,同時還採取「公司 農戶 基地」的模式,提供技術、負責回購與農戶、貧困戶共同發展黑皮雞樅菌。

容益(海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江滔:我們前端菌包的技術還有我們後端的銷售市場這塊由我們公司負責解決,中間的這個整個管理過程,包括採收都由他們基地的這個貧困戶他們來負責解決,那這個模式基本上能過保證他們穩定的收入。

據了解,目前容益(海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計劃前期規劃生產10萬個菌包,產量4萬斤。計劃5年內黑皮雞樅菌項目發展成為集生產、科研、貿易為一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省市食用菌產業扶貧示範基地,並逐步將產品和服務延伸至產品加工、產品貿易等相關領域。

容益(海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江滔:這個黑皮雞樅菌是一種高溫菌,高溫菌在海南的冬天有個比較獨特的種植優勢,我們希望通過今年打好基礎,通過幾個幾年的發展,能夠把黑皮雞樅菌的種植作為海南新的產業來進行培育。

東方市科協技術協會副主席 盧靈強:利用開發黑皮雞樅菌形成特色產業,培育特色產業,採取農戶抱團企業闖市場,帶領我們農民進行產品包裝,產品的銷售,然後最終形成一種品牌農業,實現鄉村產業振興。

相關焦點

  • ...同舟共濟思幫扶——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扶貧紀實
    在防控疫情之際,巴林左旗紅十字會攜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動捐贈物資,由公司黨支部書記史玉華代表公司,向左旗農牧局、交通局、交警大隊共捐贈口罩2000隻,助力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此舉在防控物資緊缺之際,無疑雪中送碳。
  • 通江縣「點線面」做活科技扶貧在線平臺
    二是「線」上抓協同,擘畫科技扶貧新圖卷。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合力,逐步建立「專家+信息員+農戶」工作機制,專家在下鄉期間動員村級信息員,激發信息員向農戶徵集技術需求的積極性。信息員向廣大農戶宣傳科技扶貧在線,有技術需求主動向信息員報告,今年以來受理技術諮詢4400餘條,打通了邊遠山區技術需求「最後一公裡」的難題。
  • 科技助農沒有「休止符」——從中關村科技企業扶貧故事看鄉村振興...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題:科技助農沒有「休止符」——從中關村科技企業扶貧故事看鄉村振興新路蓋博銘、王奕涵一段短視頻的推廣,讓偏遠地區的優質農產品不再滯銷;一個「5G+」技術的應用,讓山區學生在教室裡就能體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一個智慧分級診療平臺的建立,讓鄉村百姓享受到大城市的看診服務
  • 科技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墊江縣科技工作」十三五「綜述
    在同步舉行的智能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論壇上,墊江縣與重慶智酷智造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廣東金綠能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機電集團等舉行了集中簽約活動,涉及10個智能裝配式產業類項目和8個產學研、智能改造類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一大批企業入駐墊江,聚焦合力、加大科技研發、技術攻關,即將在創新領域取得新的突破。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 特色引領,普惠農戶,推動山裡紅產業發展——記遼寧省星禾農業科技...
    他就是遼寧星禾農業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遼陽縣老科協會員、吉洞峪滿族鄉楊家村山裡紅栽培科普大院負責人、吉洞峪滿族鄉安邦山裡紅老專家工作站站長、山裡紅老專家科技服務團團長於安邦。 2019年4月,市老科協會長尚傑洪率隊到該集團公司,對企業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具體建議,使安邦集團公司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工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 強化黨建引領 凝聚發展力量——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發展紀實
    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自2018年成立以來,堅持「引領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強化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力量,促進農業職業教育健康穩步發展,有效地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黨員隊伍的戰鬥力依託學院的茂名農林幹部培訓中心、茂名市鄉村振興學院,大做「農」字文章,紮根農村,強化黨建引領,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推動「三農」發展,以實際行動全力支持打造鄉村振興「茂名樣板」,為培養農村農業技術技能人才貢獻力量。
  • 「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因素」 我國科技扶貧成效顯著
    12月23日下午,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因素。「全國科技系統堅持「需求導向、人才為先、科技支撐、統籌資源」,不斷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系統推進科技扶貧。
  • 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 唐克 攝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是破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社會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 【中國發展門戶網】畜禽特色養殖助推科技精準扶貧
    通過發展畜牧業實施精準扶貧,是產業扶貧中較為常見和較為重要的一種方式,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解決農村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主導方向之一。因此,在脫貧攻堅的決戰時刻,針對貧困地區自身條件限制、畜禽養殖水平落後和科技基礎薄弱等問題,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畜禽特色養殖,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對推動貧困地區畜禽產業發展、繁榮產區經濟、帶動產區農民脫貧致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科技引領發展 「高新」成為引擎
    1990年,國家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在這片中山東部區域共同創辦全國首批帶「火炬」字的國家級高新區,從此中山開啟了創新引領發展的新篇章。30年後的今天,這裡已匯聚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300多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近20家。昔日的東部小鎮,變成了具有國際化氣息的科技創新之城。
  • 【產業扶貧36計】常德正新農業科技:遠交近攻 生態惠農路正新
    遠交近攻   生態惠農路正新——常德正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業扶貧模式常德正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產品研究、銷售、冷鏈運輸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是湖南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湖南省澧縣新農村建設「模範企業」、湖南省優秀綠色食品示範基地、湖南省農科院科研示範基地,更是澧縣產業扶貧龍頭企業
  • 義龍新區79家企業助推壩區扶貧產業
    本報訊 (特約記者 吳古昌) 截至10年31日,貴州金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貴州威農種植專業合作社等79家企業,助推義龍新區德臥鎮八光海子、新橋鎮荷花等23個500畝以上壩區扶貧產業,重點打造食用菌、蔬萊、中藥材、韭萊等高效特色產業,涉及壩區面積4.44萬畝,惠及農民1.69萬戶6.53萬人,其中貧困戶1933戶7275人,預計壩區畝產值在
  • 決勝時刻 科技扶貧靶心不散頻道不換
    在最後的衝鋒階段,更要打好科技扶貧這張牌,讓科技賦予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時間是最忠實的見證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這一偉大成就離不開科技的力量。
  • 2020年寧鄉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六大產業鏈」企業科技創新...
    8月25日,2020年寧鄉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六大產業鏈」企業科技創新主題報告會在寧鄉高新區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寧鄉市科技活動周組委會主辦,寧鄉高新區、寧鄉市科技局聯合承辦。圍繞」科技戰疫,創新強國」這一主題,市科技局聯合寧鄉經開區、寧鄉高新區、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科協等23個單位開展8大專題的的科技宣傳活動,通過舉辦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六大產業鏈企業科技創新主題報告會,進一步濃厚科技創新的氛圍;開展創新創業大賽業務輔導和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業務培訓,提高企業創新創業的熱情,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籌劃送科技下鄉活動及組織農業種植新技術培訓,推進科技扶貧
  • 以科技引領金融 專注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
    環顧國內新興的小貸行業,有一家公司在過去4年多的發展中「彎道超車」,牢牢站穩了「供應鏈金融」和「農業金融」兩個賽道。  「重慶小雨點」,這家公司的名字雖小,但實力不可小覷。公開資料顯示,重慶小雨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目前已與國內近百個頭部核心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覆蓋農村出行、塑化、醫藥、休閒食品、種植、養殖等多個行業,為5000餘家涉農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 青城鎮舉行全總扶貧工作隊幫扶科技養牛籤約儀式
    為振興鄉村經濟,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提升養牛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水平,提高養牛業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全總扶貧工作隊決定在青城鎮實施科技養牛項目,7月15日,全總扶貧工作隊幫扶科技養牛籤約儀式在青城鎮隆重舉行。
  • 科技創新引領深圳高質量發展
    來源: 深圳新聞網近年來,深圳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搶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持續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科技扶貧路上的三顆「中」國心——記中科院女科學家扶貧故事
    科技扶貧路上的三顆「中」國心——記鍾彩虹、仲乃琴、鍾瑾的中國科學院女科學家「三『中』扶貧」故事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0 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中國科學院眾多扶貧項目和對口幫扶地區中,有這樣
  • 科技助力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天水市科技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聚焦天水地區脫貧產業發展,通過主動對接交流、積極引進天津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引進新技術
  • 鑫創科技:堅持創新引領 IOD科技城市發展模式再獲認可
    此次兩個項目斬獲殊榮,既是對鑫創科技IOD科技城市發展模式的高度認可,也是對鑫創科技在科技城市運營領域長期深耕實踐的充分肯定。鑫創科技的母公司鑫苑集團創立於1997年,2007年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是首批赴美上市、進軍海外的中國房地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