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阮光鋒營養師,ID:ruangf_nutritio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牛蛙,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具有誘惑力的食物之一了。它們肉質鮮嫩,口感獨特,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
然而杭州市在例行檢測時發現某餐飲機構的牛蛙中檢出呋喃西林超標,很多媒體在報導的時候說了吃會致癌。
這是一種什麼藥物?為何會出現在牛蛙上?真的會致癌嗎?還能吃牛蛙嗎?
01
「呋喃西林」是什麼東西?
呋喃西林是一種殺菌用的獸藥,對很多細菌、黴菌和原蟲都有很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曾經在水產養殖業中廣泛應用。
要知道水產動物也會生病,比如,如腸炎、爛鰓病、豎鱗病等。跟人一樣,它們生病也要治病,不然水產養殖戶不就要損失慘重了嗎。而呋喃西林就是一種價格便宜,效果好的常用殺菌劑,所以就會被用到牛蛙、魚類等水產養殖中。
不過,由於它可能存在一定的致癌風險,現在規定在水產品中不得檢出。
02
為什麼牛蛙中會檢出禁藥?
實際上,如果大家注意看新聞,可以看到經常會看到類似的新聞發現,甚至還有河蝦、羅氏蝦也被檢測出存在超標的情況。
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其實是比較複雜的。
首先,在養殖環節是可能存在使用藥物的情況。
一些個別的養殖戶為追求經濟利益,提高養殖效率,在養殖過程中會使用這些禁用的藥物。畢竟這個藥物便宜效果還好,還是可能有商家鋌而走險使用的,就會導致這種藥物會有殘留。
其次,水產品在加工、包裝、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也存在被人為添加的情況。
因為水產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脫鱗、擦傷等情況,如果水體環境不乾淨,就容易出現水黴病,影響存活率。所以,一些商販也會在運輸動物的存放池中違規使用藥物來防治疾病。
除此之外,養殖環境汙染等,也可能導致會檢出呋喃西林。
比如,有些養殖戶原來使用呋喃西林等藥物對池塘進行消毒後,後面繼續養殖的時候,沒有經過充分清洗、淨化池塘就開始養殖其他動物,就可能導致獸藥蓄積。
具體是什麼原因、哪個環節導致有藥物的情況,還是需要更深入的調查和分析的。
03
有多大危害?
我看到網上很多人擔心吃了有害,甚至說致癌,其實大家也不用太擔心。
因為是否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關鍵還是看殘留量有多少,以及我們吃了多少。
首先說致癌這個大家最害怕的問題。實際上,研究機構只是將它列入了「第三類致癌物」,也就是說,它只是會使動物致癌,並不會對人致癌。
其次,從目前國際上的評估數據來看,呋喃西林對人類的健康風險是比較小的。
而且這次檢出的呋喃西林也只有3.2微克/每公斤,量是很低的,我們大多數人也很少吃牛蛙,去這家店吃牛蛙的人就更少了。可以認為,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不用太擔心會對健康產生危害的。
04
如何降低風險?
不過作為消費者,我們還是應該儘量避免買到和吃到這樣的產品。
建議大家從兩個方面做起:
(1)儘量去正規的超市、市場等靠譜的場所購買魚蝦等水產品,而且,在購買水產品時要多留心,不要購買有異味、色澤光亮的水產品。
(2)平時吃東西注意均衡飲食,儘量做到食物多樣化,避免因長期只吃某一種或者幾種水產品而導致攝入藥物殘留的可能,不要把雞蛋都放一個籃子裡,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