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瑪雅擅長天文,西歐專注於幾何一樣。每一個古文明都有自己的拿手技術,而我國古代先民最為擅長的就是建築技術,通常都是同時期世界最高水平造詣。比如木匠獨門榫卯的木式建築、燒制比例配方保密的磚牆建築以及搭配了同時期高超理論的建築。
現如今很多城市的旅遊區裡面都有這樣的古建築,雖說大部分都是經過了歷朝歷代的修繕,但若這種建築根基不行,再怎麼修繕也不會保留至今。所以這些保存至今的古建築當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現在還保存的古建築有一處算一處,全部都能當作每個省的鎮省之寶,就比如下面這些省市內最出名的古建築,一個個全是智慧的結晶。
東北——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是努爾哈赤尚未進關前建造的都城皇宮,為清初期執政中心。
瀋陽故宮在清朝時期名為盛京宮殿,在滿清入關前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居住與處政場所,後來在周邊又劃出一大片居住區給滿清八旗,大致上擴建後的範圍和現今的瀋陽故宮已經沒太大差別了。
在盛京宮殿曾經居住過的皇帝有康熙、乾隆、嘉慶和道光(努爾哈赤與皇太極不算)四位,其中尤屬乾隆的居住時間最長。而乾隆也對盛京宮殿比較用心,多次撥款改建和修繕。在乾隆時期改建和修繕的盛京宮殿加入了一些漢族建築的樣式,所以完工後的盛京宮殿整體上以滿族建築為主,漢族建築為輔,是滿漢文化當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群之一。
河北——趙州橋
「趙州橋來什麼人修?玉石欄杆什麼人留?」
趙州橋是我國橋梁建築史上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它以身處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趙州)為名,故名趙州橋,在宋朝又名安濟橋。為隋朝工匠大師李春設計建造。
趙州橋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橋梁跨度最大的單孔敞肩石拱橋。是中國橋梁當中的神作,若要算起趙州橋的存在時間,則至少有1400年的歷史了。
河南——白馬寺
白馬寺在全國有很多家,如福建永春白馬寺、江西撫州白馬寺、青海貴德白馬寺、河南洛陽白馬寺以及四川會理白馬寺等諸多寺廟。其中最出名且建造時間最早的便是河南洛陽白馬寺。
洛陽的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造的第一座官方寺廟,為中國、日本、韓國、韓國等東亞國家的佛教徒朝聖之地,象徵為東亞佛教祖庭。
洛陽白馬寺的建造時間相當悠久,為東漢時期漢明帝年間(公元68年)建造,迄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了。雖歷經中原動蕩而屢次被毀,但是後續的大一統王朝都會將其重新修繕,最近的一次修繕時間為1972年。
山西——應縣木塔
「地下看豫陝,地上屬楚晉。」
山西的古代建築算是全國當中整體保存最完整的了,其中的代表之作就是山西應縣木塔。
山西在古時為中原腹地,所以其內的中華文明史也比較悠久,自然而然地境內就有一些年代十分久遠的古建築,中國現存時間最久遠、整體最高的木塔——應縣木塔(又名釋迦塔)就是山西境內古建築的代表之作。
應縣木塔是世界三大奇塔之一,主要神奇之點有三:一是高度為67.31米,為現存最高的木塔建築,約有二十層樓高左右。二是跨時代久遠,為宋朝仁宗年間建造(遼清寧二年即公元1056年),距今已近千年。三是保存相當完整,其未曾遭遇過戰亂損毀,只有數次因自然風化而進行的緊急修繕。
江蘇——蘇州古典園林
古代建築巔峰在官方上多見於宮殿王府,宗教上多見於寺廟道觀,而在私人上面登峰造極的則屬園林為尊。
蘇州古典園林是江蘇蘇州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主要包括中國四大名園當中的拙政園和留園,以及周邊的退思園、網師園和滄浪亭等。
中國古典園林以山林池塘為核心,周邊環繞建築,在圍繞起來的區域內多做造型。竹林、假山、棲亭、等每一個園林內的構造都極其符合美感。在這眾多私家園林當中造型最奇特,構造最細密,環境最優美的還是要屬蘇州拙政園。
福建——土樓
土樓是福建最出名的古建築群,是以生土和木材為建築原材料搭建而成的大型群居建築。
在漫長的中華歷史長河當中,中原大地時常改朝換代,每一次動蕩就是一次災難。其中尤以主體民族整體遷移為最大的災難。其始皇帝建立秦朝到清朝覆滅的兩千多年間。一共有三次主體民族遷徙,分別是西晉末年的永嘉南渡、北宋末年的宋室南渡以及明朝末年的南渡。
這三次南渡直接產生了我國主體民族漢族之下的一個最為重要的亞分支——客家人。大批的客家人因為北方動蕩而來到福建和廣東等地。在福建的客家人大都是北方世族旁支,深通儒家文化,在後面又和當地文化進行交融,所以客家人的建築文化大體上都是土樓這樣的建築。以生土為建築材料,這是取自於原福建當地土著,建築做成家族群居,這是符合了儒家文化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同時也能更好地互相照顧以及抵禦野獸襲擊。
鑑於篇幅的緣故,文中只列出了部分省市的古建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評論區評論自己家鄉的古建築,讓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