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梁思成夫妻赴晉路線 清華大學師生考察山西古建築

2020-12-26 環京津網

活動現場 資料圖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築山西行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

這一趟穿越時空的田野調查,旨在紀念中國營造學社成立90周年,傳承梁思成林徽因等中國營造學社前輩篳路藍縷、以學術報國的學術傳統,重新發現中國古代建築的璀璨和輝煌,解鎖蘊含其中的中國文化密碼,尋找今日中國的文化根源。

活動由清華大學與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辦。中國營造學社由民國風雲人物朱啟鈐於1930年創辦,1946年解散,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莫宗江等學社成員走過了全國近200個縣,調查了近千處古建築,其中許多是新發現或新識別的,開創了一代學術傳奇。

在所有田野調查中,山西是重中之重。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時,在山西,梁思成和林徽因發現了古代建築第一瑰寶——五臺山佛光寺唐代大殿,推翻了日本學者此前關於中國已經沒有唐代木構建築,只有日本才保存有唐代木構建築的斷言,震驚世界。也正是由於在山西及其他地區的大量考察,使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如今,山西仍然是全國古建築保存最多的地方,僅存的幾座唐代建築都在山西;宋代以前建築,僅存百餘,70%在山西;還有明清古建萬餘座。

這次山西田野調查,清華師生將跟隨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的足跡,考察經歷近三千年風雨、從西周綿延至今、中國古老而優美的建築群晉祠,前往屹立近千年、創下世界之最的遼代應縣木塔,遊歷匯聚中外古代文明精華,距今近1600年的雲崗石窟,探訪中國古建築第一瑰寶、展現大唐風採的五臺山佛光寺等重要古建築。

本次山西考察將以直播、節目、圖文等形式,陸續推出。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表示,在中國營造學社成立90周年之際,與清華大學聯手啟動重走「梁林之路」,既是對歷史和先賢足跡的回顧,也是對建立三個文化自信的期望,即堅定中華文化價值的自信,堅定護佑文化生命的自信,堅定文博事業發展意義的自信。

梁思成先生弟子、著名古建築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將她當年協助梁思成注釋的「建築學天書」北宋《營造法式》送給即將出發的清華師生。郭黛姮弟子,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館長劉暢,從恩師手中接過《營造法式》,體現三代學人的文脈傳承。陳辛華

來源:太原晚報

相關焦點

  • 文化十分丨太原晉祠:梁思成林徽因「不肯失之交臂」的千年之美
    今年恰逢中國營造學社成立90周年,清華師生跟隨梁林二人的腳步,來到他們曾考察過的地方,從太原晉祠到雲岡石窟,從應縣木塔到五臺山佛光寺,清華師生一邊考察,一邊把「人文清華」講壇的公開課帶到了這裡。位於山西太原西南懸甕山東側的晉祠,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祠廟建築群。
  • 文化十分丨走進「古建築第一瑰寶」佛光寺 重回宏偉大唐
    1937年7月5日,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確定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唐代,打破了此前日本人關於中國已無唐代木建築的謬論,讓這座中國古代建築第一瑰寶重新走入世人視野。83年後的同一天,2020年7月5日,清華大學師生重新考察佛光寺,「人文清華」講壇用網絡直播方式帶領大家走進千年古寺,追憶先賢,重回宏偉大唐。
  • 一位參與過新中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人——梁思成
    就是大名鼎鼎的民國才女林徽因,他們兩個人是1919年相識的,1928年成婚,梁思成的父親是誰呢?對就是清末的改革家梁啓超,為了躲避清政府的迫害而出國,所以我出生在日本的東京,1912年辛亥革命之後梁思成隨父母從日本回國了,小學是在北京的崇德中學是匯文中學就學,因此15歲進入了新華學校就是現在的清華大學。
  • 時隔80年,梁思成大量建築手稿曝光!9·18,不忘先輩人!
    卻疏忽了, 他們不僅是夫妻, 更是一對建築學上的知己, 梁思成與建築的結緣就是因為林徽因。 30年代, 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助手莫宗江, 自帶行李鋪蓋卷, 背著測量儀器在中國各個角落考察古建築
  • 時隔80年,梁思成大量建築手稿曝光驚豔無數人!網友:分分鐘媲美電腦...
    卻疏忽了, 他們不僅是夫妻, 更是一對建築學上的知己, 梁思成與建築的結緣就是因為林徽因。 30年代, 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助手莫宗江, 自帶行李鋪蓋卷, 背著測量儀器在中國各個角落考察古建築
  • 山西大同的梁思成紀念館,他出生於日本東京,與林徽因相濡以沫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行,大同是我的第一站。 首先是在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一行來大同考察,為古城大同諸多古建築留下珍貴的測繪圖稿和文字資料,今天大同的古城保護和修復工程有賴於這些詳實的文字和圖錄;其次是大同「一軸雙城」的城市發展理念正是受「梁陳方案」的啟迪。
  • 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1934年林徽因在山西汾陽小相村靈巖寺。她參與營造學社多次田野考察並在學社刊物發表文章。兩代人共同承擔起這一重任:清末民初的政壇元老朱啟鈐——數年前還高居北洋政府的核心領導層從事新政建設,他從自身開創現代市政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經歷中關注到古建築問題,又因發現《營造法式》的契機,創建了「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劉敦楨這兩位傑出的留學生學成歸國後成為學社研究工作的實際主持者。
  • 喜麵食、愛吃「醋」、富煤礦,但真正的山西特色藏在古建築裡
    「山西」的山便是太行山。很多人都知道山西人喜麵食,愛吃「醋」,是中國著名的煤炭產地。可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全國元代之前的古代建築保存至今的,75%在山西,佛光寺更是被梁思成先生譽為「中國第一寶」。重走「梁林之路」成為探訪山西古建築之旅的一條線索。大同城牆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將軍徐達奉命依遼、金、元舊城基礎增築新城。城設四門,四門之上分別建有城樓。四門之外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
  • 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古建築知識一點通》入選 「2019年度中國好書」
    由中國古建築專家張馭寰(1926—2015)所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建築知識一點通》榮獲人文社科類「2019年度中國好書」。《中國古建築知識一點通》是一本旨在向大眾宣傳中國古建築知識的普及讀物,內容主要分為建築綜述、城池宮殿、佛寺廟宇、結構裝飾、保護修復等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均以問答的形式逐條展開,互相聯繫又相對獨立,將知識點融入一個個具體的問答,既可針對具體問題檢索查閱,亦可順次通讀。全書通過100組問答,闡幽發微,通俗易懂,可有效幫助讀者快速構建起專業性知識體系。
  • 中國營造學社成立之初僅三人上班,梁思成等人還在此破譯「天書」
    因此,隋唐之前的古建築實物非常罕見。應該到哪裡去找呢?梁思成想起流傳在華北的一句諺語:「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這些都是華北著名的名勝古蹟。梁思成決定先從河北正定隆興寺的「正定菩薩」開始考察。他剛向清華大學土木系系主任施嘉煬借來測繪儀器,籌劃好考察路線,準備擇日出發時,好友楊廷寶帶來的一個消息改變了他的計劃。
  • 林徽因:建築女神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來自梁思成續弦林洙的手筆
    在清華大學100周年之際,高曉松在梁思成續弦林洙的指導下,完成了一部劇本《林徽因傳》,想要拍成電影向清華大學獻禮。他興致勃勃將這部劇本拿給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看,梁再冰認為這部劇本涉及了金嶽霖和徐志摩,抹黑了母親,嚴詞拒絕了高曉松。
  • 梁思成 | 一生建築,半世情緣.
    為了弄懂書中這些雲裡霧裡的內容,梁思成先是虛心誠懇地向當年故宮的老匠師請教,並參照故宮實物進行一一指認,諸如「螞蚱頭」、「三福雲」等。他將大略了解後的內容整理為《營造算例》,作為資料保存。但梁思成深覺建築不能僅限於紙面,要「非作遺物之實地調查測繪不可」。於是他與林徽因,又開始了近十年的深入全國各個人跡罕至之地的考察之旅。
  • 中國建築史上,日本曾兩次輕看,均被梁思成用實力回擊
    當中國學者準備對全中國古建築進行研究之時,日本學者認為我們沒有實力進行田野調查,想要代勞。這使中國學者大為憤怒。梁思成一行第一次野外考察,就打破了日本對中國最古壽木構建築的斷言,用實力告訴全世界,中國學者也可以有所作為。佛光真容禪寺更是打破了日本對中國沒有唐代木結構建築的說法,震驚了世界。
  • 山西大同古城裡的千年古寺,梁思成盛讚,山門上的對聯出自他之手
    接著分享山西大同之行。山西大同絕不僅僅是我固有觀念中的「煤都」,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旅遊名城,值得慢慢遊玩。 我們來看看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對這座古寺的評價,梁思成、林徽因曾四到山西考察,在《大同古建築調査報告》中盛讚古善化寺:「其大殿、普賢閣、三聖殿、山門四處均為遼金二代遺構,不意一寺之內,獲若許多珍貴文物,非始所料。」
  • 山西古建築全國第一,為什麼很多人只知道「煤老闆」
    山西的古建築全國第一,這一點可能很多不是山西人並不知道。山西的古建築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還有保存的完整性上,都是全國第一,山西的古建築比陝西多,也比河南多。根據官方統計數據,山西各類古建數量達到了18418處,如果從單體建築來說,估計多達30多萬處,同時還有很多散落鄉野沒有統計的古建築不包括在內。
  • 大師梁思成建築手繪稿:在沒有CAD的年代,他的作品讓人肅然起敬
    自1937年起,梁思成便和妻子林徽因走遍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測繪和拍攝二千多件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來的古建築遺物。由於當時交通等各方麵條件落後,他們想要完成一處古建築的測繪,往往要步行幾十裡,風餐露宿,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 83年後,188萬人「雲」遊佛光寺 - 山西日報數字報
    1937年7月5日,在戰火紛飛中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確定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唐代,打破了此前日本人關於中國已無唐代木建築的謬論,讓這座中國古代建築第一瑰寶重新走入世人視野。83年後的同一天,7月5日,由清華大學與山西省文物局聯合主辦的「人文清華」講壇特別節目《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築》收官之作《千年一寺看佛光》開講。
  • 春節|山西·最中國·新春親子營:漫遊中國藝術史、重走梁林古建考察之旅、體驗濃鬱熱鬧農曆新年!
    貓耳朵此行,會拜訪最古老的南禪寺與最宏偉精美的佛光寺,以及了解梁思成與林徽因八十年前考察山西發現佛光寺的艱辛又浪漫古建尋訪之旅。還有這些熟悉的名字與詞彙:雲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雁門關、燕雲十六州、長城、塞外.
  • 梁思成手繪能力有多強?看這8張手繪圖,每張都讓人讚嘆不已
    同樣是這些年來的勤工儉學,為梁思成後期的勘察繪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所留下的那些古代建築手稿(共八幅),其精美程度也是令人讚嘆的。一九二八年,梁思成與同為古建築愛好者的林徽因結婚,婚後二人又到歐洲考察古建築,見歐洲許多古建築已被妥善保存,且有相關學者專攻研究,心中大為感動,再想到國內戰火連天,似乎誰也不在乎那些「過時」的古建築,梁思成便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