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同學們,上課啦!
歡迎收看今天的《我的赤峰我的家》
今天我們來說點啥呢?
我們都是文化人,那就聊點文化磕!
說到我大赤峰,您會想到什麼?
有人說,紅山唄!
還有人說,玉龍唄!
碧玉龍
沒錯,紅山,玉龍,都是我們大赤峰的標誌。也是紅山文化的一部分。
那你知道紅山文化到底包括啥嗎?
由赤峰市紅山文化研究者王相驪、王耀武二人編著的《紅山文化探秘》一書中,對紅山文化這樣解讀——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裡,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考古學文化。位於城區東北角的紅山遺址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面積約10平方公裡,其中,紅山後遺址是紅山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
2013年,紅山後遺址、魏家窩鋪遺址與牛河梁遺址作為紅山文化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之中。
幾千年的紅山文化讓赤峰的歷史更加厚重,紅山區是紅山文化的發祥地和命名地。探索、研究和了解紅山文化,它始終是廣大專家學者和遊客來到紅山區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們的紅山文化,從2017年4月起,紅山文化展示中心已經開工建設啦!
紅山公園東南角
紅山文化展示中心工程項目,位於紅山公園東南側
項目佔地面積:20335平方米,規劃用地面積1438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422.3平方米,計劃投資6843萬元。
一、主體工程:
分為地上1層(局部2層)、地下1層,總高度約17.3米。
二、內部陳展:
分為序廳、「發現之旅」展廳、「見證文明」展廳、互動體驗區及「相約紅山」4D劇場等幾個區域。
三、外部景觀建設:
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建設項目主體外觀寓意:
左側方形建築,像翻開的一本厚重的歷史書籍,寓意著人們進入像歷史書籍的展示中心全方位的品讀紅山文化。也寓意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掀起了一頁新篇章。
右側建築像紅山文化標誌性文物C形玉龍,寓意龍騰盛世、繁榮昌盛,昭示著赤峰越來越好。
在兩個建築之間,一條斜面道路通向下沉廣場,像考古發掘現場,寓意我們將不斷探索和保護厚重的紅山文化遺產。
目前已完成主體建築總工程進度80%,主體結構已封頂,正在進行後續工作。
預計2018年年底全部完成。
紅山文化展示中心 讓歷史與我們更近
紅山文化展示中心項目是集保護、研究、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公益文化設施。建成後將集合紅山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以紅山後聚落遺址為重點,以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器為特色,結合聲光電等現代展陳技術,對紅山文化豐富歷史遺產進行系統展示。
項目的建立對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傳播紅山文化、推動赤峰乃至國家文博事業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我們將用兩個月時間
深入到赤峰
30個重點工程項目
為你帶來最新消息
讓你感受赤峰速度
赤峰廣播電視臺
我的赤峰我的家
用百姓的視角
關注赤峰的變化
用直觀的形式
記錄赤峰的發展
我是赤峰人
我為家鄉而驕傲
《直播生活·生活幫》每晚6::30與您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