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經》和一個騎著青牛飄然而去的老者給後世留下了無限的謎團,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思想境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連孔子對老子都欽佩至極,老子年輕時曾經西周王朝擔任圖書館管理員,也正是因為這個機遇,老子接觸了大量的古代典籍,為日後道家思想的開創打下了基礎,老子所創的《道德經》對後世影響極大。
人的一生會遇到哪些事情,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們也沒有辦法去猜測,但是遇到困難如何去解決,這就是需要智慧和福氣了,那麼在人生中,最無助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其實《道德經》中這條天規你懂了,教你轉敗為勝。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思是:天道沒有遠近親疏,常常幫助那些遵循客觀法則的人。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說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
《道德經》中這句話的真實意義是說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順應天道的人,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猶如神助,順風順水。老子所謂的善,並不是善良,而是正確的,高明的,美好的境界。
老子在這裡是想要告訴人們,遵照法則,遵循規則,遵守規律,說白了:正確的做人做事,這就是善。不這麼做,你就玩不好。當你孤獨無助,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不管你身處什麼階層,什麼平臺,堅持原則,遵循規則,這樣做就對了,你的方向就是正確的,剩下的就是慢慢努力,默默堅持,這就是你唯一該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
在這裡,老子所謂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如果現在身處困境,你應該考慮的,不是我想做什麼,我喜歡做什麼,而是我應該做什麼,我必須做什麼
客觀的標準是什麼樣,那就向這個標準努力,客觀的規律是什麼樣,你就必須摸透這個規律,並且果斷的調整自己,讓自己適應客觀規律,而不是讓客觀規律適應自己。
《道德經》、《易經》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思想巨著。可以說是改變了中國人的思想狀態,之後幾千年中國人的思想狀態始終圍繞著:道、玄、儒三派思想展開,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經》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古人的人生妙語與人生體悟,在當下的生活中依舊大放光彩。本書將古代人的人生哲學給以淋漓盡致的展現,給活在當下的人們疲憊的心靈「安家」,給重塑自己三觀的人們以借鑑與點撥。
彩圖全注全譯版本的《道德經》本書從傳統文化出發,以全新而實用的觀點闡述了國學經典中的智慧和精髓,內容精到,文字洗鍊,裝幀更具品質感,對現代人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有很大的幫助。讓您在較短的時間裡穿透深邃的歷史時空,和古人的心靈相接、相勵!
書中的文字不是晦澀難懂的文言文,而是句句都有注釋的白話文,因此大家不必擔心看不懂的問題,一套書22本,包括了《鬼谷子》、《論語》、《孟子》、《夢溪筆錄》、《詩經》等22本國學精粹,22本只要88元,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