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丨打通線上線下「兩條路」,福建聯通助力貧困村...

2020-12-23 人民郵電報

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網絡助力扶貧攻堅央媒行」來到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探尋信息通信網絡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新華社、經濟日報、央視財經、人民網、中新社、央廣經濟廣播、澎湃新聞、人民郵電報等十餘家中央及省級媒體記者深入鎮前鎮寶巖村實地採訪,了解福建聯通在當地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電商服務、信息化、醫療等方面,為網絡扶貧所貢獻的「聯通力量」。

實現醫保聯網

打通線上線下「兩條路」

寶巖村是高山裡的一個原始小村落,也是重點革命老區,曾是中共閩浙邊地委所在地和閩浙邊遊擊縱隊第二支隊駐地,革命傳統的紅色基因深深印刻於此。

然而,因為交通不便、網絡不通,靠天吃飯的村民們種了農產品也找不到銷路。青壯年紛紛外出,村裡400多戶人,貧困戶超40戶,寶巖村也成為省級貧困村,村主任說:「我們村要錢沒錢,要人沒人,是個交通閉塞的老區,有點能力的都外出務工了。」

2017年12月,福建聯通南平市分公司系統集成部項目經理聶鑫被選派到寶巖村擔任第一書記。

村裡貧困戶多,那就先加強對貧困戶的幫扶。聶鑫與村兩委制定幫扶對策,福建聯通投入幫扶資金,幫助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推動公司與困難戶的結對幫扶,並資助貧困學生。

魏重滿是村裡的貧困戶,妻子身患尿毒症,每周要去縣城醫院透析3次,家裡兩個兒子都在上學。在福建聯通網絡扶智的幫助下,魏重滿持續每年能得到一萬元的教育基金,孩子的教育得到了保障。後來,在黨支部的幫助下,魏重滿又承包了村裡的垃圾轉運工作,家裡收入有了一定保證。今年,魏重滿的兒子小魏考上了福州大學,報考的還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不善言辭的他說:「苦日子終於有了盼頭!」福建聯通會繼續通過支部結對幫扶小魏。

要想脫貧致富,除了要解決交通問題、想方設法提高村民收入,還得先改善村民人居環境,提升貧困戶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

於是聶鑫帶領村兩委,爭取各方項目資金,在寶巖村建設醫療室、文化室、老人幸福院、村公廁、飲水工程、竹林機耕路等一系列民生項目。

寶巖村的村衛生所,不僅老舊,環境不好,還沒有與醫保聯網,村民買藥無法報銷。2019年9月,聶鑫和村兩委籌資將衛生所翻修,通過與電信共建共享,福建聯通又為衛生所接通了光纖網絡,讓村衛生所實現醫保聯網。現在,這裡是鎮前鎮裡率先實現醫保聯網的村衛生所,服務周邊1853個村民,村民在家門口即可進行醫保刷卡結算,打通了群眾就醫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要想富,先修路」,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光修馬路還不夠。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網絡在相對落後地區特別是貧困戶摘帽脫貧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可寶巖村別說上網了,手機連打電話都打不出去。在福建聯通的指導和全力支持下,聶鑫與寶巖村村兩委爭取資源,最快地解決了寶巖村的網絡問題。

福建聯通為寶巖村建設的通信基站

2018年,寶巖村終於實現4G網絡覆蓋,村裡現在有4個3G基站、4個4G基站,還開通了一條網際網路專線。

村民們笑開了花,村民薛妙演說:「兒子在城裡工作,原來他們想給我打電話,經常打不通。現在好了,每天晚上都可以和孫子視頻,比打電話還方便!」

村民薛妙演(右)告訴聶鑫自己和孫子是怎樣進行視頻通話

解決了網絡問題,接著就要讓寶巖村村民們走出大山。寶巖村去縣城,只有一條小山路,這條路必經的百米隧道,還是在1979年時,寶巖村舉全村之力,徒手挖了一年才挖出來的。為了縮短路程,聶鑫爭取到項目資金500餘萬,鑿山挖巖新建公路6公裡。

就這樣,寶巖村打通了線上、線下兩條路,為後續的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扶持+孵化+服務

為寶巖村產業「造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只有產業發展起來了,我們脫貧攻堅才有源頭活水,才能由「輸血」變「造血」。

寶巖山的氣候,特別適合錐慄、辣椒、玉米、小香蔥等農產品的生長。聶鑫就和村兩委商量,帶動貧困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勞務工資作價入股的方式,參與寶巖村合作社,利用地緣優勢,大力發展高山產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此時的寶巖村,農產品銷售仍然局限於傳統的銷售模式,如果能把農村各類資源對接網絡平臺,將為貧困戶打造一輛輛脫貧快車。

2018年9月,福建聯通黨委書記、總經理歐陽恩山到寶巖村調研時,中共政和縣鎮前鎮黨委書記劉小偉介紹,政和縣既是千年古鎮,又在千米高山之上。因為政和縣獨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氣候,寶巖村的農產品有著獨特的品質,聞之香,食之細、脆、柔、鮮。結合千年古鎮和千米高山的特點,歐陽恩山提出打造「千米」特色品牌,推廣寶巖村特色農產品,「千米蔬記」也就隨之誕生。

經過各種程序加工包裝後,「千米蔬記」品牌茶葉進入市場

同時,福建聯通積極協調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利用自主研發的優勢,為寶巖村特色農產品建設電商平臺。

2019年,福建聯通劃撥了扶貧資金,幫扶寶巖村發展竹林雞養殖,組織村民建起19個養雞場,養殖3千隻竹林雞。再由村黨支部牽頭,福建超大集團來收購,實現定製化養殖,村民不愁銷路。

2020年,考慮疫情等影響,福建聯通還幫助指導寶巖村發展抗風險能力更強、收益更穩定的高山茶種植產業。到今年5月為止,聶鑫和村兩委組織村民開墾農田百畝,種植茶苗10萬株。

通過「扶持+孵化+服務」,聶鑫和村兩委手把手教貧困群眾網上創業、開網店。「千米蔬記」電商平臺建成後,鎮政府註冊「千米公司」,讓對接的企業以高於市價至少10%的價格收購村民們的農產品,客戶購物可通過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研發的「千米蔬記」小程序,公司再經過招商引資讓專業的物流進行配送,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位於鎮前鎮的扶貧電商創業物流園,該項目由鎮前鎮政府與福建聯通共同打造

現在寶巖村的村民,實現了收入多樣化,種植的農產品80%以上都由「千米公司」收購。靠著竹林雞養殖,8戶村民增收了3萬元、村財增收1.08萬元。種植高山小米椒,今年一畝就能有一萬多元的收入。這種小米椒一年可以種兩季,因為色澤好,辣度高,城裡人特別喜歡,所以寶巖村幾乎家家都有種植,而且還不愁銷路。

為實現多渠道銷售,2019年,聶鑫和村兩委通過今日頭條的魯班電商進行廣告投放,售賣「千米蔬記」品牌的白茶、土豆等農產品,1-8月的銷售額超過600萬。隨後,他們又讓「千米蔬記」特色農產品入駐京東商城特色政和館。他們還帶著寶巖村的村民們嘗試直播帶貨引流,用這種新興形式吸引消費者,也為「千米蔬記」提升品牌形象。

在鎮前鎮扶貧電商創業物流園女主播吳曉霞(左二)正在直播推介「千米蔬記」白茶,聶鑫(左一)也到直播間和觀眾們打招呼

提前實現脫貧摘帽

充分發揮「聯通力量」

經過福建聯通的三年幫扶,寶巖村村財收入由2017年的0元增長至2019年的30.5萬元,村民人年均收入由7091元增長至12553元。

在當地各級黨委和福建聯通駐村第一書記的共同努力下,寶巖村探索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產業之路、鄉村振興之路。2019年11月,寶巖村提前實現脫貧摘帽。

目前,「千米」公司籤約了6個女主播,幾乎每天都有一場直播,推介茶葉、爆漿玉米、土豆等農產品,有時一天有幾萬的銷售額。下一步,「千米」品牌將進行市場細分,同時建立網上銷售團隊,把品牌做大做強,帶領寶巖村村民共同致富。

自從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福建聯通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積極承擔各級地方政府交辦的定點扶貧任務,精準扶貧,公司上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506萬元,幫助51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資助貧困學生超過261名。

為加強對定點貧困縣、貧困村的幫扶,福建聯通制定網絡扶貧行動計劃,多措並舉,選優配強駐村幹部,編制扶貧規劃,使扶貧攻堅工作逐步制度化、規範化;依託自身網際網路優勢,從產業開發、信息化平臺建設、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幫扶,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除了消費扶貧、資費優惠扶貧,疫情期間,發揮通信行業優勢助力「停課不停學」,為貧困學生捐贈手機終端33部、贈送流量86600G,惠及2912名貧困學生,確保貧困學生線上學習「一個都不能掉隊」……福建聯通以一項項扶貧舉措,捧出作為責任央企的「濃情厚愛」。

脫貧攻堅任重道遠,福建聯通將始終不忘初心與使命,強化責任和擔當,展現央企在脫貧攻堅中「真抓實幹、上下齊心」的自覺行動力,充分發揮助力脫貧攻堅的「聯通力量」,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編輯:柳紅 梁晨

監製:楊玲玲

相關焦點

  •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信系統在行動|西北工業大學線上線下聚力...
    兩年來,西工大開拓多種途徑,通過線下線上聚力消費扶貧,搭平臺促消費,拓渠道穩增收,取得了明顯成效。加大採購力度,傾情助力貧困人口增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
  •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河北特色農產品路演活動(石家莊站)」今日...
    據了解,本次活動以路演的形式,搭建農戶與實體銷售端、網絡銷售端的橋梁,推進扶貧產品與市場對接,讓更多人直觀了解扶貧產品特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積極貢獻。本次活動由石家莊市商務局、石家莊市青年聯合會指導,河北青年報社、國強公益基金會主辦,河青新聞網承辦,碧桂園河北區域協辦。
  • 北京銀行踐行普惠金融 加大信貸支持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原標題:北京銀行踐行普惠金融 加大信貸支持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即將結束,在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
  • 長寧:民營企業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長寧:民營企業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06-05 0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坪山區人力資源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就業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應對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按照貧困勞動力「優先推薦就業、優先穩崗就業、優先技能培訓、優先幫助融入城市」工作要求,組建工作專班,加強政策宣傳,強化培訓力度,積極實施「穩就業,保民生」服務,精準發力,靶向解難,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廣西體育局「四輪驅動」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廣西體育局「四輪驅動」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發布時間:2020-06-17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方家起 李泳知 關安婷 字體
  • 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為促進產銷對接,確保農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七星關區充分發揮廣州直播電商之都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優勢,積極推動廣州市各級定點扶貧單位與七星關區合作,開展線上消費扶貧,成功參加了首屆廣州直播電商節等直播活動,通過線上引流、線下消費,引導各地網民關注和購買該區農特產品,助力本地農業產業扶貧、電商扶貧。
  • 抓黨建促脫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本報訊(記者 梁小雨)為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助力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12月11日下午,銀川市扶貧辦黨組書記姜繼琴以《抓黨建,促脫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為題,為市直機關近百名黨務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
  • 黔南人大:多措並舉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確保在今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共同邁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黔南州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同級黨委領導下,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作為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政治擔當、更足的政治自信,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總攻中,組織人大「方陣」奮力發起衝鋒,充分展現人大的擔當和作為。
  • 創新城市行路徑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累計向成都地區投放各類扶貧貸款25.5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758人,支持消費扶貧65餘萬元,走出了一條城市行扶貧特色路徑,有效降低了成都市周邊地區貧困發生率,為2020年如期脫貧摘帽,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農發行力量。教育扶貧「穩根基」。距成都市50餘公裡的簡陽市周邊鄉鎮,青山環抱,綠樹掩映,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學校矗立其中。
  • 雞西市密山市柳毛鄉助力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助力脫貧彰顯使命擔當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密山市柳毛鄉現有貧困戶114戶301人,為保證脫貧質量,確保貧困戶穩固脫貧,柳毛鄉積極落實產業項目,主要從光伏、秸稈收儲運和果蔬種植園區等方面。通過設置公益性崗位、投資分紅的方式,使貧困戶獲取收益、增加收入。2017年為貧困戶購買住房13戶,翻建35戶,維修21戶。
  • 煙臺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制 助力巫山打贏脫貧攻堅戰
    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煙臺市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消費扶貧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工作重點,圍繞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消費扶貧,推動巫山農特產品山東行,開展山東遊客巫山行,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制,助力巫山打贏脫貧攻堅戰。整合資源,推動產銷對接。
  • 「體育+」鑄就加速度——我市創新模式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南興村人口有1400多人,耕地面積卻有1040畝,村莊閉塞,交通不便,村集體經濟較差,人員外流,是拋荒嚴重的「空殼村」,被我市列入重點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74人。三年前,市體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籌安排,挑起掛鈎幫扶南興村精準脫貧任務。
  • 深圳人社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就業扶貧增收入、技能扶貧強素質、社保扶貧強保障、人才扶貧促發展。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主力軍,深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狠抓責任落實,持續加大扶貧力度,多措並舉為貧困群眾鋪就「脫貧路」,同心協力幫助貧困地區「拔窮根」,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 中國審判丨探重慶 落實「兩不愁三保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走訪考察當地脫貧攻堅情況。第二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強調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各地區各部門務必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消費扶貧+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黨璽 劉欣宇) 近年來,我省通過打好消費渠道線上線下兩張牌,讓市民在家門口「買」山貨,以消費促扶貧,推動貧困地區持續增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農裕坤有限公司渭南主城區負責人盧博:「專櫃剛好就是補充網點線下渠道的建立,讓老百姓在大街小巷買到放心的扶貧產品,讓社會獻愛心的人多一份渠道。」按照要求,扶貧專櫃的扶貧產品銷售額要佔到總銷售的30%。截止12月初,渭南市已建成消費扶貧專櫃610臺,專館34個,線上專區6個。產品也逐漸從本地區向外擴展。
  •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寶安顯擔當
    據了解,團區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團中央《共青團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意見》,按照區幫扶工作統一部署,在龍川縣羅南村打造光伏扶貧電站、油茶示範基地、「溫氏養雞」基地等四大「輸血」產業項目,增加羅南村村民收入。
  • 國務院新聞辦就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下午2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郭蘭峰、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負責人陳曉雲、湖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國鐵集團扶貧辦負責人韓樹青介紹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秉承潘剛扶貧「十六字」方針 伊利積極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乳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勇擔重任,積極探索實踐「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持續落實董事長潘剛提出的「十六字方針」,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
  • 金融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銀行業透露三大關鍵詞
    9月10日,中國銀保監會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銀行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實踐。 王恩博 攝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記者 王恩博)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打贏這場戰役,金融「活水」支持必不可少。精準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思想指南和行動遵循,金融支持更要做到精準滴灌。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但由於各地資源優勢存在較大差異,如何找準發力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