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轉換組合工作原理剖和結構組成分析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1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0/392878.htm

  A/D轉換組合是雷達目標諸元數據轉換、傳輸的核心部件,一旦出現故障,目標信號將無法傳送到信息處理中心進行處理,從而導致雷達主要功能失效。某設備的A/D轉換設備結構複雜,可靠性差,可維修性差,故障率高,因此,採用CPLD技術和器件研究A/D轉換組合,改善該設備的總體性能。

  2 A/D轉換組合工作原理剖析

  A/D轉換組合作為武器系統的核心部件,接口特性和功能與武器系統的兼容,是新A/D轉換組合研製成功的前提,因此,必須對引進A/D轉換組合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提取接口特性及其參數,分析組合功能和性能指標。

  2.1 組合工作原理及埠信號說明

  原A/D轉換組合由五個裝置組成,這五個裝置形成兩個完全相同且互相獨立的通道。每個通道包括一個預處理裝置、一個模數轉換和微調自檢裝置,如圖1所示:A/D轉換組合與武器系統其它部分的電路連接埠有6個:埠1為電源埠,X2、X4為相互正交的輸入模擬信號,X5、X6為輸入脈衝信號,X3為輸出數位訊號。


  輸入模擬信號X2和X4進入預處理裝置,形成便於A/D轉換的信號。此信號進入模數轉換和微調自檢裝置,得到輸出數位訊號X3。每個通道將輸入模擬信號數位化,在埠X3形成8個數據位和1個符號位,符號位與輸入模擬信號極性相對應。X3同時實現對兩個通通及整個組合的工作自檢。

  為保證組合的正常工作,須向同步裝置輸入脈衝信號X5和X6。X6稱為「計數脈衝」,用作A/D轉換的時鐘。X5稱為「自動微調脈衝」,用於A/D轉換精度的微調和工作狀態的自檢。同步裝置根據X5和X6形成若干脈衝,這些脈衝分成完全相同的兩組同時送給兩個通道。

  2.2結構組成分析

  (1)同步裝置

  同步裝置由三個子模塊組成,形成一個閉環,如圖2所示。



  模塊1的輸入為X5、X6和來自模塊3的四個脈衝T1、T2、T3、T4,雖然X5、X6都輸入模塊1,但是只有X6與此閉環有關,它們在模塊1內經過一系列邏輯單元處理,輸出為一系列脈衝,包括詢問脈衝X(X=1,2,3,4)、寄存器詢問脈衝、選擇脈衝、輸出自動微調脈衝和其它脈衝。模塊2的輸入R是矩形波信號,輸出S類似於三角波。模塊3的主體是四個電位器和四個電壓比較器。四個電位器經過精心調節在滑動端形成四個等間隔的基準電壓。四個電壓比較器將S和這些基準電壓分別進行比較,得到四個TTL電平脈衝信號T1、T2、T3、T4。T1、T2、T3、T4和S、R、X6時序關係如圖3所示。


  輸出脈衝與X6的時序關係如圖4所示。


  (2)預處理裝置

  預處理裝置包括模擬多路開關電路、求模電路、取符號電路和存儲電路,其組成如圖5所示。

  X2(或X4)是雙極性信號,在被模擬多路開關電路選通後,通過求模電路變為正極性信號,此正極性信號進入存儲電路進行跟蹤/保持。另外,模擬多路開關電路的輸出信號還進入取符號電路,得到符號位。

  (3)模數轉換和微調自檢裝置

  該裝置包括模數轉換電路、自動微調電路和自檢電路,其中模數轉換電路又由四個模數轉換模塊組成,如圖6所示。


  圖6 模數轉換和微調自檢裝置內部結構圖

  SH進入模數轉換模塊1,在其內部被電阻網絡分壓,分壓結果與內部基準電壓進行比較,比較結果被編碼,得到模數轉換結果的最高兩位D7D6;設數字輸出D7×27+D6×26對應的模擬信號幅度為U1,在模數轉換模塊1內部,將SH和U1相減,輸出RM1=SH-U1,RM1進入模數轉換模塊2,按同樣的方式得到D5D4;模數轉換模塊3、模數轉換模塊4也完全類似,分別輸出D3D2(第3位和第2位)和D1D0(第1位和第0位)。這樣就得到了模數轉換結果的8個數據位。

  3 A/D轉換組合設計實現

  新A/D轉換組合的幾何尺寸應與引進A/D轉換組合吻合,輸入輸出接口特性應與引進A/D轉換組合完全一致。鑑於原A/D轉換組合採用分立元件和低集成度晶片設計,導致電路複雜,故障率高的缺點,本文採用高集成度的CPLD晶片設計國產A/D轉換組合。

  3.1總體功能設計

  新A/D轉換組合總體設計框圖如圖7所示,當X5(自動微調脈衝)為低電平時,地址形成邏輯形成的地址信號使模擬多路開關選通來自前端接收系統的模擬輸入信號X2(或X4)。X2(或X4)經過模擬多路開關送入模數轉換電路進行轉換。模數轉換電路輸出的數位訊號經數據處理邏輯變換後,得到與原模數轉換組合碼制相同的10位輸出信號,即8位數據位、1位符號位和1位奇校驗位。這10位信號經寄存器鎖存後,通過驅動電路送至後端計算系統。

  當X5為高電平時,地址形成邏輯形成的地址信號使模擬多路開關選通標準電壓電路提供的一個標準電壓。標準電壓進入模數轉換電路形成數字量,基準自動微調邏輯根據此數字量調整單極性數模轉換電路的輸入數字量,零點自動微調邏輯根據此數字量調整雙極性數模轉換電路的輸入數字量。單極性數模轉換電路的輸出模擬量為模數轉換組合的基準電壓,雙極性數模轉換電路的輸出模擬量為模數轉換電路的負模擬輸入端電壓。這樣就實現了通道1(或通道2)模數轉換精度的自動微調。

  自檢檢測邏輯從寄存器取出對標準電壓進行模數轉換得到的數字量,並與預存儲值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確定通道1(或2)是否正常工作,並形成相應的指示信號送入驅動電路。驅動電路根據通道1自我檢測邏輯輸出的指示信號和通道2自我檢測邏輯輸出的指示信號形成「通道1正常」信號、「通道2正常」信號和「轉換組合正常」信號,並送給後端計算系統。

  X5(自動微調脈衝)和X6(計數脈衝)分別通過二選一開關進入緩衝及延遲電路,形成一組脈衝信號送入時序邏輯。時序邏輯根據此組脈衝信號形成系統正常工作所需的多種脈衝信號。數據處理邏輯、寄存器、地址形成邏輯、基準自動微調邏輯、零點自動微調邏輯、自我檢測邏輯、時序邏輯都在Xilinx公司的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XC95108內實現(圖7中每個虛線框代表一片XC95108)。通道1和通道2分別使用一片XC95108。

  調試脈衝形成電路輸出X5A和X6A信號。在國產化模數轉換組合脫離戰車系統進行維修時,通過二選一開關選通X5A信號和X6A信號以替代前端輸入的X5和X6,從而方便了該組合的維修。

  3.2模數轉換電路的設計

  模數轉換電路是整個國產化A/D轉換組合的核心電路,需要精心設計。

  首先是A/D轉換晶片的選擇,根據引進A/D轉換組合的工作原理,A/D轉換晶片需要滿足如下4點要求:

  (1)雙極性輸入;

  (2)解析度≥9位;

  (3)最大採樣速率≥1.5MSPS;

  (4)無流水延時,且模數轉換在大約200ns內完成。

  根據上述要求,同時考慮價格及功耗等因素,選擇逐次逼近式A/D轉換晶片LTC1412。LTC1412引腳說明見有關技術資料。其典型用法如圖8所示。


  電路設計中,LTC1412採用雙端輸入方式,即, 端輸入模擬多路開關送來的模擬信號,%20端輸入雙極性數模轉換電路送來的微調信號。%20接數字地,從而使LTC1412始終處於選通狀態。LTC1412的基準電壓可由外部調節,變化範圍在1.25V和3V之間,此處使用外部基準,基準電壓由單極性數模轉換電路提供。 端由緩衝及延遲電路送來的採樣時鐘驅動。

  原A/D轉換組合對X2(或X4)的採樣時刻相對於X6上升沿滯後約10ns,新設計A/D轉換組合也與此保持一致。模數轉換電路在輸入時鐘信號的下降沿採樣,而此輸入時鐘信號的下降沿相對於X6上升沿正好滯後約10ns。

  LTC1412的所有正電源端均連接到+5V模擬電源,所有地端均連接到模擬地平面。雖然LTC1412的解析度為12位,但產品說明給出的評估板只是兩層板,因此在設計PCB版圖時也只使用兩層板。在PCB版圖上全部使用表貼電容進行濾波和去藕,可以在抑制噪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結束語

  本文採用CPLD器件設計了新的A/D轉換組合,替代了原組合,同時提高了可靠性,改善了轉換位數、功耗等技術指標,已經定型並投入生產。

相關焦點

  • 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在自動化儀表設備和自動控制系統中,常將一種信號轉換成另一種與標準量或參考量比較後的信號,以便將兩類儀表聯接起來,因此,轉換器常常是兩個儀表(或裝置)間的中間環節。下面就來看看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D/A轉換器的基本指導思想   數字量是用代碼按數位組合起來表示的,對於有權碼,每位代碼都有一定的權。
  • 老司機課程:曲柄連杆機構的原理和組成結構
    (1)曲柄連杆機構的工作原理曲柄連杆機構是往復活塞式發動機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的主要機構,其作用是將燃氣作用在活塞頂上的壓力轉變為能使曲軸旋轉運動而對外輸出的動力。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燃料燃燒產生的氣體壓力直接作用在活塞頂上,推動活塞作往復直線運動,經活塞銷、連杆和曲軸,將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曲軸的旋轉運動。發動機產生的動力,大部分經由曲軸後端的飛輪輸出,一部分用於驅動本機其他機構和系統。(2)曲柄連杆機構的組成結構曲柄連杆機構由機體組、活塞連杆組和曲軸飛輪組三部分組成。
  • 建築黏滯阻尼器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及特點
    黏滯阻尼器分為建築消能器和橋梁黏滯流體阻尼器兩種。兩種阻尼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一樣的。結構組成:主要由缸體、端蓋、活塞、阻尼介質和連接體及左右兩側的連接耳板所組成。工作原理:活塞將缸體一分為二,活塞在缸體內往復運動過程中,阻尼介質在兩個分隔腔體內迅速流動,介質的分子間,介質與活塞產生劇烈的摩擦,介質在通過活塞孔時產生巨大的節流阻尼,這些作用的合力成為阻尼力。流動中產生的阻尼力,將地震動能,通過活塞在阻尼介質中的往復運動轉化為熱量耗散掉,使活塞運動速度逐漸降低,達到阻尼耗能的目的。
  • A/D轉換電路圖大全(五款A/D轉換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A/D轉換器工作原理 A/D轉換就是要將模擬量V(如V=5V)轉換成數字量D(如D=255)。模/數(A/D)轉換的型式較多,如計數比較型、逐次逼近型、雙積分型等等。在集成電路器件中普遍採用逐次逼近型,現簡要介紹逐次逼近型A/D的基本工作原理。
  • 振動開關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
    振動開關又稱作振動傳感器,是一種將物體的機械振動或位移轉換成電信號輸出的元件。在很多常見的電器設備中都會見到它的身影,例如車輛防盜報警器、車載GPS定位器等。常用的振動開關可分為機械振動開關和電子式的振動開關。
  • CRT顯示器的結構組成_CRT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CRT顯示器的結構組成_CRT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7 10:28:38   CRT顯示器的結構組成   CRT顯示器由顯像管、控制電路、機殼等三部分組成,其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
  • 磁力軸承的工作原理與分類
    圖1所示為一個主動磁力軸承系統的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傳感器檢測出轉子偏離參考點的位移後,作為控制器的微處理器將檢測到的位移變換成控制信號,然後功率放大器將這--控制信號轉換成控制電流,控制電流在執行電磁鐵中產生磁力從而使轉子維持其穩定懸浮位置不變。懸浮系統的剛度、阻尼以及穩定性由控制系統決定。
  • 基礎組合邏輯電路之邊沿觸發的D觸發器
    邊沿觸發器的電路結構可使觸發器在CP脈衝有效觸發沿到來前一瞬間接收信號,在有效觸發沿到來後產生狀態轉換,這種電路結構的觸發器大大提高了抗幹擾能力和電路工作的可靠性。下面以維持阻塞D觸發器為例介紹邊沿觸發器的工作原理。邏輯圖結構維持阻塞式邊沿D觸發器的邏輯圖。
  • 除塵器布袋潮州定做廠家結構組成及其原理分析
    除塵器布袋潮州定做廠家結構組成及其原理分析   除塵器布袋潮州定做廠家結構組成及其原理分析如果每個濾袋室的濾袋條數是確定的,還可以由此計算出整個除塵器的室數。
  • 軸流式壓縮機結構及工作原理
    軸流式壓縮機與離心式壓縮機都屬於速度型壓縮機均稱為透平式壓縮機; 速度型壓縮機的含義是指它們的工作原理都是依賴葉片對氣體做功,並先使氣體的流動速度得以極大提高,然後再將動能轉變為壓力能。某催化裂化主風機為軸流式壓縮機,生產廠家為陝西鼓風機有限公司,採用瑞士蘇爾壽技術,型號為AV56-11,相關技術參數見下表:該風機為2000年裝置擴容改造時投用的,與其配套使用的還有煙氣輪機、電動機及增速箱,結構型式為:下進氣\下排氣,兩端支撐,水平剖分結構;AV56-11中AV表示靜葉可調節軸流式壓縮機,56表示輪直徑為
  • 只讀存儲器的結構/工作原理/類型/應用
    只讀存儲器的結構/工作原理/類型/應用 維庫電子市場網 發表於 2020-12-17 10:49:25 只讀存儲器,大部分只讀存儲器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
  • 3D打壓泵主要結構及工作原理
    3D試壓泵具有體積小結構緊湊、運行平穩、安全可靠、功能完備、流量大、效率高等特點而且適用範圍廣、配套性強、操作簡單。本電動試壓泵可用於各類壓力容器、鍋爐、管件等一切需作壓力試驗和強度試驗的場所,根據需要可鎖定試驗壓力值,並能進行自動保壓。
  • 工業控制中伺服和變頻器的定義以及工作原理分析
    打開APP 工業控制中伺服和變頻器的定義以及工作原理分析 工控網 發表於 2020-03-20 11:18:02 (文章來源:工控網
  • 平衡車的工作原理和組成結構分析簡易維修方法和注意事項知悉
    結構分析:所有平衡車都是由5個大板塊所構成。且缺一不可,也造就了它在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電路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包括了裡面所有的傳感部件,運算模塊和控制轉速的電動機模塊。電機控制模組:從功能上可以大致分為直流電機、步進電機、伺服電機;從結構上主要分為有刷電機與無刷電機;從平衡車電機方案上分為獨立電機加齒輪傳動方案與輪機一體的輪轂驅動。外殼組件:保護蓄電池,主板的外觀塑料件。對於作為一個電子電器有著濃厚興趣的我,今天接到一臺平衡車的維修。
  • 基於MN101EF32D電子血壓計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示波法(振蕩法)是根據袖帶在減壓過程中,其壓力振蕩波的振幅變化包絡線來判定血壓的。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當袖帶壓力振蕩波的振幅最大時,袖帶的壓力就是動脈的平均壓。動脈的收縮壓對應于振幅包絡線的第一個拐點,舒張壓對應於包絡線的第二個拐點。硬體設計系統基本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 主流A/D轉換晶片學習詳解
    二、 ICL7106晶片結構簡述  ICL7106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轉換電路,具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含有七段解碼器、顯示驅動器、參考源、時鐘系統以及背光電極驅動,可直接驅動LCD。  ICL7106將高精度、通用性和低成本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有低於10μA的自動校零功能,零漂小於1μV/℃,低於10pA的輸入電流,極性轉換誤差小於一個字。真正的差動輸入和差動參考源在各種系統中都很有用。另外,只需用十個左右的無源元件和一個LCD屏就可以構成高性能的儀表面板,實現了低成本和單電源工作。
  • 汽車膨脹閥的工作原理,膨脹閥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空調系統中熱力膨脹閥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整個汽車空調系統的運行性能,所以及時排除熱力膨脹閥工作中的故障及適當正確的選擇,對空調系統的運行壽命,製冷效果,運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那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看下汽車膨脹閥的工作原理吧。
  • ∑-△模數轉換器工作原理及簡單分析
    摘要:∑-△A/D轉換器是一種高精度的模數轉換器,它和傳統的A/D轉換器不同,具有高解析度、高集成度、造價低和使用方便的特點,並且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在一些高精度儀器儀表和測量設備中。
  • 打蛋機結構原理 打蛋器工作原理介紹
    打蛋器是一件方便實用又經濟的小型廚房家電,我們常常用打蛋器來打雞蛋、烘培中用來打發蛋白,打蛋機的工作原理是操作時攪拌器高速旋轉,強制攪打,被調合物料相互間充分接觸並劇烈摩擦,實現混合、乳化、充氣及排除部分水分的作用。
  • 本田思鉑睿混合動力車動力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簡介
    本田思鉑睿混合動力車搭載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該系統主要由發動機、變速器(e-CVT)、電源控制單元(PCU)、智能動力單元(IPU)等部件組成(圖1)。本文主要講述動力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圖1 2017款本田思鉑睿混合動力車i-MMD混合動力系統組成1 動力系統主要部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1.1 e-CVT如圖2所示,e-CVT主要由發電機、牽引電機、超越離合器及齒輪等部件組成,牽引電機負責產生驅動力以驅動車輛或滑行、制動時回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