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可以先閱讀D觸發器的進化之路,對D觸發器前世今生有個感性的了解,再閱讀本文。
連結:https://www.aye.ink/posts/8b7bee2d/
對維持阻塞D觸發器的理解
背景
主從JK觸發器是在CP脈衝高電平期間接收信號,如果在CP高電平期間輸入端出現幹擾信號,那麼就有可能使觸發器產生與邏輯功能表不符合的錯誤狀態。邊沿觸發器的電路結構可使觸發器在CP脈衝有效觸發沿到來前一瞬間接收信號,在有效觸發沿到來後產生狀態轉換,這種電路結構的觸發器大大提高了抗幹擾能力和電路工作的可靠性。下面以維持阻塞D觸發器為例介紹邊沿觸發器的工作原理。
邏輯圖結構
維持阻塞式邊沿D觸發器的邏輯圖。該觸發器由六個與非門組成,其中G1G1、G2G2構成基本RS觸發器,G3G3、G4G4組成時鐘控制電路,G5G5、G6G6組成數據輸入電路。RDRD和SDSD分別是直接置0和直接置1端,有效電平為低電平。分析工作原理時,設RDRD和SDSD均為高電平。
RS觸發器真值表
(註:這個如何分析出來的參見基礎組合邏輯電路之RS觸發器)
邏輯電路分析過程
1.CP=0時,與非門G3G3和G4G4封鎖,其輸出為1,觸發器的狀態不變。同時,由於Q3Q3至G5G5和Q4Q4至G6G6的反饋信號將這兩個門G5G5、G6G6打開,因此可接收輸入信號D,使Q4Q4至G6G6的反饋信號將這兩個門G5G5、G6G6打開,因此可接收輸入信號D,使Q6=DQ6=D,Q5=Q6=DQ5=Q6=D。2.當CP由0變1時,門G3G3和G4G4打開,它們的輸出Q3Q3和Q4Q4的狀態由G5G5和G6G6的輸出狀態決定。Q3=Q5=DQ3=Q5=D,Q4=Q6=DQ4=Q6=D.由基本RS觸發器的邏輯功能知,Q=DQ=D。(註:這邊CP是由0變1,所以很多管腳的默認電平/初試電平也就是CP為0時候的電平)觸發器翻轉後,在CP=1時輸入信號被封鎖(這是結論,後面就是對這個說法的解釋,為啥輸入信號被封鎖了)。G3G3和G4G4打開後,它們的輸出Q3Q3和Q4Q4的狀態是互補的,即必定有一個是0,若Q4Q4為0,則經G4G4輸出至G6G6輸入的反饋線將G6G6封鎖,即封鎖了D通往基本RS觸發器的路徑;該反饋線起到了使觸發器維持在0狀態和阻止觸發器變為1狀態的作用,故該反饋線稱為置0維持線,置1阻塞線;Q3Q3為0時,將G4G4和G5G5封鎖,D端通往基本RS觸發器的路徑也被封鎖,G3G3輸出端至G5G5反饋線起到使觸發器維持在1狀態的作用,稱作置1維持線。G3G3輸出端至G4G4輸入的反饋線起到阻止觸發器置0的作用,稱為置0阻塞線。因此,該觸發器稱為維持阻塞觸發器。(註:至於究竟是Q3Q3還是Q4Q4為0,由上述2中可以看出,取決於上升沿前D端的狀態)總結:由上述分析可知,維持阻塞D觸發器在CP脈衝的上升沿產生狀態變化,觸發器的次態取決於CP脈衝上升沿前D端的信號,而在上升沿後,輸入D端的信號變化對觸發器的輸出狀態沒有影響。如在CP脈衝上升沿到來前D=0D=0,則在CP脈衝的上升沿到來後,觸發器置0;如在CP脈衝上升沿到來前D=1D=1,則在CP脈衝的上升沿到來後觸發器置1.
維持阻塞D觸發器的邏輯功能表
特徵方程
Qn+1=DQn+1=D
理論工作波形圖
用Verilog語言描述邊沿觸發D觸發器
實驗任務
本實驗的任務是描述一個帶有邊沿觸發的同步D 觸發器電路,並通過開發板的12MHz 晶振作為觸發器時鐘信號clk,撥碼開關的狀態作為觸發器輸入信號d,觸發器的輸出信號q 和~q,用來分別驅動開發板上的LED,在clk 上升沿的驅動下,當撥碼開關狀態變化時LED 狀態發生相應變化。
電路結構
Verilog HDL建模描述
程序文件:
仿真文件:
管腳分配
管腳分配圖
時序仿真
時序仿真圖
實驗現象
撥動撥碼開關的第1位到ON,給D 觸發器輸入1,則LED1 滅,LED2 亮,輸出Q=1Q=1,
QQ 輸出0;撥到OFF 時LED1 亮,LED2 滅,即QQ輸出0,QQ輸出1
工程文件下載
推薦下載連結:連結:https:///s/1djoaocVmiYO_yphmoeICcg提取碼:jg35備用下載連結:連結:https://file.aye.ink/Files/033.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