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影視形象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廿五日,漢高祖劉邦駕崩,五月,十七歲的皇太子劉盈即位,史稱漢惠帝。
當時,丞相蕭何已經年老體衰,他參照秦朝的法律,刪除了秦法中一些苛刻、嚴酷的條文,在漢初「約法三章」的基礎上,制定了《漢律九章》,成為漢代的重要法典。
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積勞成疾的蕭何一病不起,漢惠帝親自去探視並向蕭何詢問:「丞相百年之後,誰可接替您的職位?」蕭何掙扎著起身向皇帝叩頭說:「陛下若能以曹參接任丞相,老臣就死而無憾了!」
曹參何許人也?《史記》記載:曹參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當初追隨劉邦一起打天下,屢立戰功。
漢朝建立之處,曾擔任左丞相的助理,和蕭何共事,以精明能幹,頗得蕭何的賞識,後入齊國,擔任齊王劉肥的相國。
蕭何病逝後,曹參得知消息,對手下的隨從說:「趣治行,吾將入相。」
蕭何
去準備準備出行的車馬吧,我就要擔任丞相了。沒幾天,朝廷的使者果然來到曹府,宣讀任命曹參為丞相的詔書。
曹參當初和蕭何關係很好,等到了一人為將,一人為相的時候,因意見相左有了隔閡,而蕭何臨死之前,卻極力推薦以曹參為丞相的唯一人選,可見蕭何以國事為重的豁達大度風範。
曹參接任丞相後,處理政務「無所變更」,一切都按照蕭何制定的規矩、制度、法律去辦。
提拔郡國官吏中那些不善於言辭,穩重溫厚的長者,做自己的部下,善於花言巧語,追求名利的人一律斥退趕走。
曹參日夜暢飲甘醇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員、賓客發現曹參不做事,就想勸諫他。
曹參就令這些人一起喝酒,沒機會說話。過了一會兒,有人又想說話,曹參再次勸酒,令眾人沒機會表達意見,最終喝醉了只好走人,這種現象已經成了常態。
丞相府距離官員的宿舍很近,很多官員大白天飲酒作樂,唱歌聲呼喊聲傳到相府,曹參手下的侍吏非常反感,卻又無可奈何。
某日,相府侍吏就請丞相曹參遊園,聽到官員醉酒後大呼小叫,曹參非但不制止,反而湊過去,「亦歌呼與相應和」。
曹參發現別人有小的過失,極力幫助遮掩,因此,相府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
曹參
漢惠帝聽說曹參「不務正業」,心裡很不滿,因為曹參畢竟是和老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不便直接批評,就派曹參的兒子、中大夫曹窋去勸諫。
曹窋算得上是奉旨勸諫父親曹參,有皇帝撐腰,在老爹面前免不了牛皮哄哄的,曹參大怒,痛打兒子二百大板,教訓兒子說:「趕快去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這種人應該談論的!」
曹窋一瘸一拐,忍痛回朝復命。上朝的時候,漢惠帝得知曹窋被打,心裡很不滿,這不等於打自己的臉嘛,於是責怪曹參說:「丞相為何要責罰曹窋呢?是朕讓他去勸你的。」
曹參摘下官帽謝罪,心裡想:格老子和你爹打江山的時候,你個小屁孩兒還穿開襠褲哩,竟在老子面前人模狗樣的裝大?
於是反問皇帝:「陛下您覺得和先帝比較,誰更英明呢?」
漢惠帝面有愧色說:「當然是先帝英明!」曹參再問:「微臣和前任丞相蕭何比較,誰更有能力呢?」漢惠帝想了想說:「貌似蕭何比你要強一些!」
曹參說:「這就對了嘛!先帝和蕭何平定天下,制定了法律規矩,陛下可無為而治,垂衣拱手而已,臣等恪盡職責,遵循前人之法,這樣不就可以了嗎?」漢惠帝沒詞了:「好,你回去歇著吧!」
曹參遵循蕭何制定的規章制度,被後人稱作「蕭規曹隨」,用來形容因循前人的成規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