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這個成語居然來源於一頓打

2020-12-14 騰訊網

劉盈影視形象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廿五日,漢高祖劉邦駕崩,五月,十七歲的皇太子劉盈即位,史稱漢惠帝。

當時,丞相蕭何已經年老體衰,他參照秦朝的法律,刪除了秦法中一些苛刻、嚴酷的條文,在漢初「約法三章」的基礎上,制定了《漢律九章》,成為漢代的重要法典。

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積勞成疾的蕭何一病不起,漢惠帝親自去探視並向蕭何詢問:「丞相百年之後,誰可接替您的職位?」蕭何掙扎著起身向皇帝叩頭說:「陛下若能以曹參接任丞相,老臣就死而無憾了!」

曹參何許人也?《史記》記載:曹參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當初追隨劉邦一起打天下,屢立戰功。

漢朝建立之處,曾擔任左丞相的助理,和蕭何共事,以精明能幹,頗得蕭何的賞識,後入齊國,擔任齊王劉肥的相國。

蕭何病逝後,曹參得知消息,對手下的隨從說:「趣治行,吾將入相。」

蕭何

去準備準備出行的車馬吧,我就要擔任丞相了。沒幾天,朝廷的使者果然來到曹府,宣讀任命曹參為丞相的詔書。

曹參當初和蕭何關係很好,等到了一人為將,一人為相的時候,因意見相左有了隔閡,而蕭何臨死之前,卻極力推薦以曹參為丞相的唯一人選,可見蕭何以國事為重的豁達大度風範。

曹參接任丞相後,處理政務「無所變更」,一切都按照蕭何制定的規矩、制度、法律去辦。

提拔郡國官吏中那些不善於言辭,穩重溫厚的長者,做自己的部下,善於花言巧語,追求名利的人一律斥退趕走。

曹參日夜暢飲甘醇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員、賓客發現曹參不做事,就想勸諫他。

曹參就令這些人一起喝酒,沒機會說話。過了一會兒,有人又想說話,曹參再次勸酒,令眾人沒機會表達意見,最終喝醉了只好走人,這種現象已經成了常態。

丞相府距離官員的宿舍很近,很多官員大白天飲酒作樂,唱歌聲呼喊聲傳到相府,曹參手下的侍吏非常反感,卻又無可奈何。

某日,相府侍吏就請丞相曹參遊園,聽到官員醉酒後大呼小叫,曹參非但不制止,反而湊過去,「亦歌呼與相應和」。

曹參發現別人有小的過失,極力幫助遮掩,因此,相府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

曹參

漢惠帝聽說曹參「不務正業」,心裡很不滿,因為曹參畢竟是和老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不便直接批評,就派曹參的兒子、中大夫曹窋去勸諫。

曹窋算得上是奉旨勸諫父親曹參,有皇帝撐腰,在老爹面前免不了牛皮哄哄的,曹參大怒,痛打兒子二百大板,教訓兒子說:「趕快去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這種人應該談論的!」

曹窋一瘸一拐,忍痛回朝復命。上朝的時候,漢惠帝得知曹窋被打,心裡很不滿,這不等於打自己的臉嘛,於是責怪曹參說:「丞相為何要責罰曹窋呢?是朕讓他去勸你的。」

曹參摘下官帽謝罪,心裡想:格老子和你爹打江山的時候,你個小屁孩兒還穿開襠褲哩,竟在老子面前人模狗樣的裝大?

於是反問皇帝:「陛下您覺得和先帝比較,誰更英明呢?」

漢惠帝面有愧色說:「當然是先帝英明!」曹參再問:「微臣和前任丞相蕭何比較,誰更有能力呢?」漢惠帝想了想說:「貌似蕭何比你要強一些!」

曹參說:「這就對了嘛!先帝和蕭何平定天下,制定了法律規矩,陛下可無為而治,垂衣拱手而已,臣等恪盡職責,遵循前人之法,這樣不就可以了嗎?」漢惠帝沒詞了:「好,你回去歇著吧!」

曹參遵循蕭何制定的規章制度,被後人稱作「蕭規曹隨」,用來形容因循前人的成規辦事。

相關焦點

  • 「蕭規曹隨」為什麼被後世稱頌呢?
    「蕭規曹隨」是指西漢第二任丞相曹參遵循第一任丞相蕭何制定的各項制度治理國家的故事,成語出自《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蕭何與曹參是故舊相知蕭何臨死推薦曹參繼任丞相之職,曹參任相國後,凡是蕭何立下的法度規矩都沒有變更,一切照蕭何的辦法去處理,而他自己則整日飲酒,不怎麼過問政事,這引起下屬的不滿,紛紛來找他問個究竟,可無論誰來,曹參一律勸他們喝酒,不談政事,漢惠帝因此令在朝中做官的曹參的兒子去問其父緣故,其子回家以勸諫的形式詢問父親,沒想到被曹參暴打了一頓
  • 蕭規曹隨,其實是曹參的無奈
    一 大將曹參蕭何是古代賢相的傑出代表,他自沛縣起兵時就跟隨劉邦。在劉邦和項羽在中原展開拉鋸戰的四年中,蕭何一直坐鎮關中,給劉邦提供了一個穩定而充實的後方。漢朝建立以後,蕭何協助劉邦制定了這個王朝最初的政治經濟制度,為長達四百年的基業奠定了穩固的根基。蕭何一生,功不可沒,位列漢初三傑。
  • 「蕭規曹隨」這個典故的由來
    這就是「蕭規曹隨」這種說法的來歷。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曹參主張的是「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也就是主張當政者要簡政安民,國家才會安定,這種思想就叫「清靜無為」,或「無為而治」。這種政治思想,是適合經過秦的暴政和多年動亂,人民渴望過安定生活的社會現實的。曹參的主張對勞苦大眾的休養生息起到了促進作用,使飽受戰亂折磨的底層人民有了喘息的機會,為漢初幾十年的繁榮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蕭規曹隨:無為而治的智慧
    父親揍了兒子一頓。這一來,惠帝不高興了。在曹參上朝的時候,就對曹伯伯說,是我讓你兒子去問你的,曹伯伯出任丞相以來,無所作為,是不是看不起我這個年輕的皇帝。曹參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問道,陛下您能與父親高祖相比嗎?惠帝說,我怎麼能與父皇相比呢!曹參又問,陛下覺得我與蕭相國比如何?惠帝笑了笑,說,您好像也不如已故的蕭相國。
  • 蕭規曹隨:適用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應當得到延續
    蕭規曹隨,意思是說蕭何和曹參在西漢初期先後任丞相。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在今天看來,蕭規曹隨這一成語往往多用於貶義語境。但是,在《史記·曹相國世家》的記載中曹參這一做法是贏得當時的百姓們的歌頌的。即: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顯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無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翻譯成現代的語言是,百姓們歌頌曹參的事跡說:「蕭何制定法令,明確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變。曹參施行他那清靜無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寧不亂。」
  • 4個與漢相蕭何有關的成語,我敢說至少有一個你不知道!
    劉邦曾說:」運籌帷幄劉邦不如張良;理財治國他不如蕭何;領兵打仗他不如韓信......但這三位人中豪傑卻無一不伏耳聽令於他。「大家都知道,一個巨大的集團想要運行起來,必須要有一個頭腦精明的管家。蕭何,無疑是西漢王朝這個集團的財務總監。劉邦能夠讓蕭何管理他家的所有財物,足以說明蕭何深得劉邦的信任。
  • 蕭規曹隨----漢朝宰相曹參
    曹參也是跟著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大功臣,帶兵打仗的功勞只在韓信之下,一生帶兵攻下了兩個國家,一百二十二個縣。除軍事實力,在政治方面也很厲害,是個難得的文武雙全的人才。漢高祖稱帝之後立的宰相是蕭何,等到傳位給漢惠帝的時候,蕭何年事已高,身患重病,眼看著就要撐不住了。漢惠帝就讓蕭何推薦一個能繼承他位置的人才,蕭何就推薦了曹參。於是曹參就這樣成了宰相,接了蕭何的班。
  • 蕭規曹隨是怎麼回事?
    蕭規曹隨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很著名的典故,「蕭」,自然是指漢代的開國丞相蕭何,那麼,「曹」,又是指何人呢?「蕭規曹隨」又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看蕭何。他和蕭何兩人,一文一武一內一外,輔佐劉邦,可謂是劉邦的左膀右臂。公元前193年,即漢惠帝即位後的第二年,這時年紀已經很老的丞相蕭何得了重病,漢惠帝親自前往蕭何家中探視病情。在殷切地關懷了蕭何的身體狀況後,漢惠帝詢問他,將來誰可以接替他的丞相職務,蕭何不願意表示自己的意見,只是說,有誰能像陛下那樣了解臣子呢?
  • 頓足不前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頓足不前,停頓下來不前進。近義詞有:停滯不前、裹足不前,反義詞有:快步流星,頓足不前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停滯不前。頓足不前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頓足不前(dùn zú bù qián)成語釋義:停頓下來不前進。近 義 詞:停滯不前、裹足不前反 義 詞:快步流星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指停滯不前。
  • 「蕭規曹隨」的治世之道
    這就是「蕭規曹隨」的治世之道,一種不和世道爭短長、但與社會共和諧的太極之道。 曹參向漢惠帝解釋蕭規曹隨 曹參是漢惠帝時代的主要丞相,史稱「曹相國」。
  • 沒有什麼是打一頓解決不了的,一頓不夠就兩頓,或者三頓
    top1--------------------------我還在生著氣呢,你居然還有心思吃東西~來,給你安排上,家法伺候~top2----------------------------------熊孩子的破壞力,總是會刷爆我們的認知~專家說孩子在專注的玩耍的時候,不要打孩子。
  • 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今天實在忍不住把兒子打了一頓
    這個時候,小區裡另外一個小妹妹也放學回來了,她的媽媽和奶奶也陪著她一起。妹妹看兒子坐在那裡玩,就坐到兒子旁邊的凳子上,想和哥哥一起玩。她的奶奶和我聊著哪家幼兒園更好的事情。兒子見我和她們聊天,有點不開心,想要打斷我們的聊天讓我聽他說,但我告訴他先和妹妹玩一會兒,媽媽和奶奶談點事情。
  • 太衝動了吧,博士把導師打了一頓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SCI狂人,作者為SCI狂人團隊,關注微信公眾號:SCI狂人,查看海量科研資源今日,小編在打開知乎的時候,突然彈出一個問題邀請小編回答。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吃一驚,問題具體如下:「本人博三,之前跟導師鬧矛盾,然後我把導師打了一頓,現在學校勒令我退學,請問我應該怎麼辦?」根據一些博士、碩士粉絲提供的信息,現在存在著非常多的導師剝削學生的現象。學生與導師之間的矛盾不容樂觀,學生作為弱勢群體,被導師剝削只能默默忍受著可怒不言的痛苦。
  • 《瘋狂猜成語》天打一成語 天的成語是什麼
    導 讀 天打一成語?瘋狂猜成語是一款休閒類遊戲,看是非常簡單的題目,答案卻出乎人的意料。
  • 頓腳捶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頓腳捶胸,同「頓足搥胸」。出自:《中國民間故事選·打碎的碗》:「可是國王頓腳捶胸地罵道:『沒用的東西們,如果發現碗上有一道裂紋,就反你們每本個中絞死一個!』」近義詞有:頓足捶胸,頓腳捶胸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狀語;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 腦筋急轉彎:書中自有黃金屋,打一成語?這個答案十分有趣!
    腦筋急轉彎:書中自有黃金屋,打一成語?這個答案十分有趣!大家早呀,一日之計在於晨,小編的腦筋急轉彎時刻為你們準備著,一起開動腦筋吧!4、未見山妖,狩獵摘果 (打一成語) 5、什麼人騙別人也騙自己?6、長腳長手長六郎,吹吹打打進繡房,要想吃杯紅菱酒,兩手打你見閻王。 (打一動物)7、客人送來一籃草莓,貝貝吵著要吃草莓。可媽媽偏說家裡沒有草莓為什麼?
  • 「喝西北風」居然是成語?學霸撒貝寧翻車了……
    喝西北風居然是成語?! 在「挑戰不可能」節目中,當被問到「喝西北風」是不是成語,撒貝寧十分有信心:「『喝西北風』要是成語,我把手卡吃掉!」結果……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加減乘除、阿貓阿狗都是成語!
  • 資治通鑑:蕭規曹隨,新領導上位後的基本操作!
    曹參見到別人犯有小錯誤,也一昧包皮掩飾,相國府中終日無事。【解析】蕭何死後,曹參接替丞相。上面這段材料,算是蕭規曹隨這個成語的出處。要說咱們中國的政治,有個地方做的比全世界都好。那就是領導換屆了,不會隨意推翻以前領導制定的政策。這讓一些好的政策能夠一直貫徹下去。
  • 廠長被問什麼時候回歸,他頓了下說了個成語,粉絲忍不住鼻子酸了
    有粉絲詢問他的心情,廠長說了一個成語,讓粉絲忍不住鼻子酸了。跟粉絲告別的廠長 在退役之後,廠長就開始了直播,他還是比較會搞節目效果的。此前廠長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喜歡賽場,會打到打不動了為止,不過他依然在跟著隊員一起鍛鍊身體,相信可以上場。
  • 一天一個成語——墨守成規.本是聰明之至,現在卻演變為愚蠢至極
    chéng guī【成語釋義】墨守成規,亦作「墨守成法」,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近義詞】蕭規曹隨、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一成不變【反義詞】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審時度勢【成語造句】1.他常常有新鮮的點子,是一個反對墨守成規的人。2.我們要敢於創新,不能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