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老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七世章嘉活佛簡介

2021-02-07 阿彌陀佛學淨土

七世章嘉名羅桑班第達丹畢蓉梅,光緒十六年(1890)出生於青海省一藏族家庭,父親名格爾瑪林沁,母親名蘇木基德。光緒二十五年(1899),8歲的章嘉奉詔晉京,駐錫嵩祝寺,光緒帝在內廷召見了他,受封繼位為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賞乘黃輿,頒賜金印,次年授為札薩克大喇嘛,(札薩克,蒙古語音譯,為執政之意。

清代首先將內蒙古24部劃為49旗,每旗設札薩克一人,由王公中選拔擔任,如詔封世襲罔替,則可世襲。札薩克為一旗之首,綜管全旗軍事、行政、司法等事務,受理藩院和將軍、都統節制。)命其長駐北京,繼承前世所有封號。

章嘉活佛教化的區域有內蒙古49旗、青海29旗的廣大信眾。他所管轄的寺廟,在蒙旗達300多所。此外,在西藏、青海、內蒙、遼寧及北京、五臺山等地,各有其主管的寺廟。總計有為數十萬喇嘛皆是其出家弟子。章嘉大師每年巡化蒙旗,每次應供,向其頂禮者,日有數萬人,每到一地即成為蒙旗人民信仰的中心。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到五臺山駐錫鎮海寺,朝拜各寺,誦經拜佛。同年夏天到多倫,駐錫匯宗寺,按前世慣例,以統管內蒙古藏傳佛教札薩克大喇嘛身份,視察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情況。1904年9月,由內蒙古回北京。清朝政府命他依前世例,管理京城及內蒙古藏傳佛教,並頒給「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印綬和敕書。次年德宗賜貂皮坐褥、九龍傘。1911年(宣統三年),七世章嘉赴五臺山住鎮海寺,坐禪誦經。

1912年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同年8月,七世章嘉從五臺山回京,發表聲明,擁護民國政府,開始讃助共和活動。同年10月,民國大總統加封七世章嘉為「宏濟光明大國師」尊號,加給年俸銀一萬元。再封七世章嘉父為「輔國公」,母封「公夫人」,其弟被授予三等嘉禾章,其師達齊扎木蘇授予「穆爾根堪布」尊號。1916年1月加封「昭因闡化」四字名號,冊封為「大總統高等顧問」「 灌頂普善廣慈宏濟光明昭因闡化綜持黃教大國師」,發給金冊,7月,加年薪1000元,並由陸軍撥一支警衛馬隊,隨身護衛。

1947年,在南京召開中國佛教會首屆會員代表大會,七世章嘉大師當選為理事長;1949年前夕,七世章嘉大師申請回青海家鄉探親,未獲允準,隨之到了臺灣;1950年5月,七世章嘉大師在臺灣被「總統府」聘為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52年,在臺北召開第二次「中國佛教會」代表大會,七世章嘉大師再次被推舉為理事長;同年9月,他率領佛教代表團赴日本東京參加第二次世界佛教徒大會;1952年12 月,《菩提樹》雜誌創刊於臺灣,七世章嘉大師任名譽社長;1953年3月,臺灣「中佛會」在日月潭建成玄奘寺,安置由七世章嘉大師等從日本索還的玄奘法師頂骨。同年,他隨「中佛會」在寶島弘教。

七世章嘉大師晚年在臺灣常常思念大陸蒙藏同胞,思念青海故鄉,但是,由於海峽隔絕,唯能寄情於無限的回憶之中。1957年3月4日,七世章嘉大師歷經68載滄桑歲月,在臺北臺大醫院安詳圓寂,遽歸大化。臺灣當局為他舉行了葬禮。靈龕在北投荼毗時,原適陰雨濛濛,日輪無光。不意隨後火焰騰升雲層,一時頓現蓮花形,光彩耀目,異香氤氳十裡之外,信眾嘆為觀止。舍利多達6000餘粒。並呈「金剛寶」、「六字輪」等瑞相。

歷世章嘉活佛舍利塔昔日多存於山西五臺山鎮海寺,七世章嘉大師舍利塔建於荼毗原址——臺北市北投區奇巖路151號中和祥寺後山。大師舍利塔前鐫刻有印順大師撰寫的《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舍利塔碑記》,銘讃七世章嘉大師為「唯唐之玄奘差堪比擬!」

七世章嘉大師一生儉樸勤修,戒行圓滿,過午不食,博學多聞。筆者在閱讀當代高僧淨空法師的著作時,看到淨公多次憶及曾隨七世章嘉活佛學佛三年的點點滴滴,大師風範躍然紙上,感慨良多,使餘不禁為之潸然;章嘉大師還曾與臺灣著名大善知識東初老人(1907~1977)一起影印《大正大藏經》。七世章嘉大師終生愛國愛教,弘法利生,他鞠躬盡瘁,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弘揚佛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隨著七世章嘉大師的圓寂,其轉世系統完結,但是,大師一生風範,永遠值得後人景仰和懷念。

(本文作者王博斐,中國旅遊文化學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

點左下 「閱讀原文」 師父網絡電視臺

相關焦點

  • 【三十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七世章嘉活佛簡介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
  • 三世章嘉活佛
    七世章嘉是一位愛國愛教的佛門高僧碩德,他日常誦持經咒,精進不懈,戒行精嚴,解行並重。同時,精通漢、滿、蒙、藏四種文字。今年適值七世章嘉活佛誕辰121周年暨圓寂54周年。筆者茲將搜集整理的民國年間七世章嘉活佛在內蒙古和山西等地幾件鮮為人知的善舉遺聞軼事,綜述如次,權作瓣香,藉以緬懷先哲大德,或可作為史家研究之參考。
  • 章嘉活佛之腹中的金山
    青海互助縣佑寧寺(原稱郭隆寺)是章嘉活佛的本寺,承德普寧寺是章嘉活佛設計而建的,北京雍和宮是京城的弘法道場,五臺山鎮海寺是章嘉活佛靈塔所在處。    章嘉活佛一世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生於宗喀,23歲從達賴五世受具足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奉詔駐北京法源寺。四十年,奉旨常住內蒙古多倫匯宗寺。四十五年,封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
  • 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恭請為師父上人...
    萬分感恩大家……感人淚下 劉素雲老師:師父上人,真誠的祈請您長久住世,老法師多住一年,咱們眾生感人淚下:淨空老法師住世祈禱文 昂江扎西仁波切為老法師點燈祈請淨空法師長久住世感人淚下!眾弟子圍坐在淨空法師身邊,祈請師父長久住世……【全球弟子請求淨空老和尚長久住世祈願文、回向文】懇請阿彌陀佛慈悲加持 師父上人不舍眾生 長久住世 法體安康 光壽無量藏傳佛教大德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
  • 金山活佛傳·序
    金山活佛法像金山活佛談算命金山活佛傳金山太滄和尚序 我與金山活佛——妙善禪師的初次見面,是在民國六年,那時我到金山學習參禪,活佛住在藏經樓上的閒寮房中自修。我與活佛在金山相處十多年,耳聞目睹的奇異事跡很多,親身經歷的:如家母曾患奇症,群醫束手,最後還是由活佛的所謂「諸佛般若湯」治好的。這是靈異實例之一,其他還有許多不可思議的事跡,以時久遺忘,煮雲法師文中亦未能盡收。
  • 金山活佛傳(序)
    此時妙善禪師的靈異,早已眾所共知,但還沒有人以「活佛」的尊稱來稱呼他。直到民國八年章嘉大師到鎮江,僧俗各界曾以活佛來臨掀起熱烈的歡迎狂潮。待章嘉大師走後,大家見他行止平容無奇,都帶著失望的口氣說:金山的那位僧人才是真正的活佛哩!從此以後鎮江乃至京滬線一帶的人,都以「金山活佛」來稱呼妙善禪師。
  • 清朝時期的四大活佛系統是怎麼一回事?
    清代有四大活佛,即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哲布尊丹巴和章嘉活佛。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掌管西藏藏傳佛教事務,哲布尊丹巴掌管外蒙古藏傳佛教事務,章嘉掌管內蒙古和京師地區藏傳佛教事務,均責任重大。雍和宮從此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統由覺南派改屬黃教。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的師兄,一同在達賴五世座下的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進攻喀爾喀部,哲布尊丹巴一世勸說喀爾喀部歸順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受封呼圖克圖大喇嘛,駐京十餘年。
  • 金山活佛 近代「濟公」
    現在於此介紹這一位「金山活佛」妙善禪師,並且,曾任金山寺監院、住持的太滄老和尚,就是「金山活佛」生平事跡的見證人。人稱「金山活佛」的妙善禪師,俗家姓董,陝西省人。第一次是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第二次是光緒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即西元一九零零至一九零二年,此時是老和尚六十一歲到六十三歲的時候。如果老和尚此時與二十歲的董姓青年見面,則董姓青年約出生於一八八○年前後,到金山活佛於一九三五年在仰光示寂,則其年齡恰為五十多歲。這樣推算,煮雲法師所說的年齡是正確的。從金山活佛留在人間唯一的一張照片(刊於樂觀法師著《金山活佛靈異》首頁)看不出是七、八十歲的人。
  • 高僧傳---金山活佛!
    現在於此介紹這一位「金山活佛」妙善禪師,並且,曾任金山寺監院、住持的太滄老和尚,就是「金山活佛」生平事跡的見證人。人稱「金山活佛」的妙善禪師,俗家姓董,陝西省人。他的出生年代及舍報年齡,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出自樂觀法師的《金山活佛神異錄》,謂活佛於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在仰光示寂,世壽八十四歲;一說是出自煮雲法師的《金山活佛》,謂活佛於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示寂於仰光,世壽五十四歲,這兩者之間相差了三十年。參考其他資料推算,以煮雲法師所說相近。
  • 活佛如何轉世,如何挑選?活佛的歷史
    1283年,噶瑪拔希逝後,該派僧侶宣布他是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的轉世,於是他成了第一世活佛,因其生前受蒙古汗王蒙哥賜給金邊黑帽,因而又叫黑帽系活佛。另外還有紅帽系活佛則因受賜金邊紅帽而得名。活佛轉世在當時情況下無疑是穩定教派、爭取世俗支持的最佳措施。因此,此舉一出,其它各派爭仿效。
  • 金山活佛記
    金山活佛便運用他不可思議的治病神通,不到數天,向各地化緣五六百擔白米,才渡過了難關。金山寺的原任住持太滄老和尚和他是好友,有一天,太滄老和尚和金山活佛在大眾浴室共浴,太滄老和尚知道金山活佛的靈異事跡,救人無數,便請求說:「佛爺!請發慈悲心,救我母親多年的胃病。」金山活佛聽了之後,順手舀起一瓢大眾洗過的汙垢水說:「這碗般若湯,讓你母親一喝,可以消除百病。」
  • 活佛轉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藏區的活佛真有那麼神奇?真能轉世? 今天就用3分鐘時間讓你快速讀懂「活佛轉世制度」首先我們來談談「活佛」這個詞。最早使用活佛這個稱謂的,是漢地的文獻,可以追溯到明朝,類似的還有活菩薩等。遺囑 一些大活佛臨死前,留有遺囑,特別是噶瑪噶舉派活佛。
  • 內蒙古最大的轉世活佛——章嘉呼圖克圖
    多倫匯宗寺   章嘉呼圖克圖是內蒙古最大的轉世活佛。相傳,章嘉呼圖克圖第一世為阿羅漢達尊,生於印度,四世以前都轉世在印度,五世以後轉世在西藏和青海。從十三世轉世以後,始稱章嘉活佛。  匯宗寺能夠聞名於世的原因,除了它宏大的規模和濃重的政治色彩外,更重要的是章嘉活佛的駐錫及以後迅速形成了一個蒙古地區最大的轉世活佛系統,由這個轉世系統統治著整個蒙古的1800多個喇嘛寺院。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上至康熙大帝,下至蒙古地區王公貴族惟喇嘛之言是從。章嘉活佛住持的匯宗寺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整個蒙古地區的精神思想中心。隨著章嘉活佛在蒙古地區的影響越來越大,大清王朝賜封他為大國師。
  • 佛菩薩的事業是教育,佛陀教育(淨空老法師)
    )好為人師,或自加活佛、法王等美號登壇賣法(黃念祖大德)國家能辦一個佛教大學,這樣把考試制度就恢復起來(淨空老法師)佛法要興旺要靠國家,國家不能護法,那個護法的力量很薄弱(淨空老法師)用不著去宣傳,龍天把你推出,你就是一代祖師(淨空老法師)如果不是法門龍象,載法之器,
  • 多吉堅贊活佛簡介
    藏曆火鼠(1996)年,白瑪格桑法王讓多吉堅贊活佛前往黃河上遊的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的野牛溝,新建了白瑪泰秋沃林寺,對當地的廣大信徒講授佛法、灌頂和加持,並於每年定期舉辦蓮師寶瓶灌頂法會,以避開各種自然災害。由於當地氣候惡劣,多吉堅贊活佛在青海居住期間,不辭辛勞地為牧民念經、祈福和超度,使得此處冬天雨雪變少,牧民的牛羊死亡數量也逐年減少。
  • 7000兩黃金打造的肉身舍利塔,一代帝王和一代活佛(下)
    1786年(乾隆51年)4月2日章嘉活佛在五臺山圓寂,享年七十歲。乾隆得到消息後,非常悲痛。章嘉活佛的遺囑中提出:希望將自己的骨骸火化後,裝到一個不大的銅塔裡,安放到五臺山的鎮海寺中。乾隆皇帝本來是想把章嘉活佛的遺體運回北京,修建靈塔供奉,鑑於章嘉活佛的遺願,同意將其供奉於鎮海寺中。但是考慮到國師的崇高地位,沒有將其火化,而且按照六世班禪額爾德尼的規格用7000兩黃金鑄造金塔來供奉。金塔在北京鑄造,先將遺體裝入通高4尺1寸,寬3尺1寸見方的柏木方龕中保存,同年6月24日金塔完工起運五臺山。
  • 《鳳凰周刊》藏區活佛現狀調查 失控的「活佛」
    由於活佛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及漢人對活佛的迷信,投資活佛成為一項頗有利潤的事業。我曾經作為翻譯參與的就有2宗,安徽一個法師很有錢,自己跑到一個寺廟說想做金剛薩綞的化身,這個寺廟本來沒有這個轉世。法師掏出10萬元以後,廟裡的人就給他寫了個金剛薩捶轉世的認證。」張說還有個漢僧給了寺廟幾萬元,帶上寺廟的活佛認定書跑來內地化緣。
  • 金山活佛神異錄——我認識活佛的因緣
    一天,接得上海一位從大勇法師學東密的在家善友胡蝶雲居士來信(胡居士四川人高樹御史女婿),說他的母兄子女現住在南京成賢街,房屋寬敞,有一所花園(後來改為譚故院長住宅),全家老少都是佛弟子,並且都是吃素,要我搬到他家去安居些時,使他家裡人有得聞佛法的機會,我也正想尋人談談消消心裡煩悶,過了兩天,胡蝶雲居士的胞兄胡公律來接,雅意殷殷,我也就隨緣安禪。
  • 【收藏】果清法師:感懷兩位老恩師 雪公老恩師 空公老恩師(淨空老法師)
    空公老恩師—江味農老居士所著之《金剛經講義》。  會性老恩師—有關天台教義,諸如《法華經》、天台三大部等。  周家麟老師—《大乘起信論》暨尺牘等。  徐醒民老師—有關唯識學,諸如《唯識簡介》、《大乘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因明入正理論》、《唯識三十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