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藝術電子資料庫42選(下)

2021-02-10 日本藝術史研究資訊

延續前一篇文章「海內外藝術電子資料庫42選(上)」,本篇文章將簡介可以一次查詢多館館藏的「整合類資料庫」。

整合類資料庫

「整合類資料庫」,主要針對跨館際的資料查詢平臺或入口型網站。目前多數整合型網站功能以內容導流連結為主,未直接授權資料內容。但近來在「開放近用」(Open Acess)的趨勢之下,也有部分整合型資料庫扮演了推動資料開放的角色。

日本e國寶

2010年啟用、由日本國立文化財機構運營的「e國寶」網站,集結日本四大國立博物館(東京、奈良、京都、九州)所藏「國寶」及「重要文化財」等級之1057件珍貴文物資料,包括高解析圖像、基本介紹及賞析,並可轉換日、簡中、英、法、韓等多語言,但圖片僅供線上瀏覽,不可下載使用。若比較「e國寶」與同為四大國立博物館資料庫、2017年開放的「ColBase」,後者檢索範圍擴及所有館藏,且可下載圖片商業使用,文物描述資料亦更為詳盡;不過「e國寶」所顯示的文物影像解析度較佳。「e國寶」的檢索類目基本上同於日本國寶的分類,包括繪畫、書蹟、建築、雕刻、考古、歷史資料,而工藝品一類又細分為金工、刀劍、染織、陶瓷、漆工等,另將法隆寺獻納寶物獨立為一類。檢索時需注意使用的語言版本,輸入相應的語言才能搜尋。除了網站版本,「e國寶」也於2011年推出免費的手機App。

網址:https://emuseum.nich.go.jp/?fbclid=IwAR3JdIKdUzrFUkLh3VoGJq7IZL8DjBcIiqk_E-Ct6yj_q2Ovy3HMQEfAr_c

JAPAN SEARCH

JAPAN SEARCH是由日本內閣府主辦、國立國會圖書館執行之整合型資料庫,於2019年開放試用版,預計2020年正式版上線,提供日文及英文操作介面。該資料庫主旨為整合日本國內重點人文藝術社會類資料庫,橫向連動各資料庫的內容,方便海內外使用者輕鬆接觸及運用日本的文化資源,以利推動文化保存、地方創生、教育研究等事業。立於開放精神,資料庫主要採用CC0授權,包括46萬9352筆資料可供教育及商業用途,1,252,801筆資料可供線上瀏覽。所串連之古美術領域資料庫例如:「文化遺產ON-LINE」、「國立國會圖書館Digital Collections」、立命館大學「ARC古籍資料庫」及「ARC浮世繪資料庫」,還有大學共同利用機關法人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所建置之「歷史人物畫像」、「平安京都名所圖繪」、「在外日本美術」等,並持續增加中。

網址:https://jpsearch.go.jp

日本人文學OPEN DATA共同利用中心

本站是一個以日本最新AI技術為導向的入口網站,蒐羅各式數位人文應用成果資料庫,研究者可透過此站瞭解AI在藝文資料的最新應用面向。例如「AI辨識日本古代草書成果資料庫」,以14世紀《徒然草》為例,以往人力解讀1頁約需10分鐘,透過AI人工智慧判讀系統,比對反覆出現的字,辨別出的文字再跟資料庫內百萬字碼對照,再篩選出最適合的文字,只要3秒就能完成判讀。另如「顏集合」資料庫,以日本繪卷、繪本當中的人物樣貌為數據,餵給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在海量圖繪資料中比對出同一人物的形貌,對藝術研究可望啟發新方向。

網址:http://codh.rois.ac.jp

ACROSS

ACROSS(Archives Cross boundaries)是臺灣第一個跨檔案館、圖書館與博物館之檔案資源整合查詢平臺,由臺灣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所建置,整合臺灣及日本如國史館、中研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等共計36個機構、99個檔案資料庫,約有900萬筆檔案目錄資料,收錄資料年代從明清橫跨至今,資源以文書、圖像及照片資料,並有部分影音、器物及地圖資料,有助於暸解臺灣各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或是早期風俗習慣及生活樣態。使用者通過平臺之查詢結果為共通之檔案資源目錄,可利用「連結原始資料庫」之選項,連回各機關之資料庫頁面查看更詳細資訊。例如檢索「鼻煙壺」一詞,將可連結到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目錄索引資料庫、中研院近史所清代奏摺資料庫當中的相關文獻檔案。

網址:https://across.archives.gov.tw/naahyint/search.jsp

Smithsonian Open Access

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由美國政府資助、半官方性質的第三部門博物館機構。2020年將其旗下19座博物館,9座研究中心、圖書館、檔案館及國家動物園超過280萬張高清晰圖檔,甚至包括2D與3D資源,悉依「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免費開放,不受版權限制,並允許商業使用。除了使用權限自由,另一特色是開放了高解析度的清晰圖檔,如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藏〈石造盧舍那佛法界人中像〉,便提供了高解析度tif檔及3D模型檔,觀者不但可以放大圖像,還可以360度觀看不同角度,飽覽佛像袈裟上所刻畫的繁複法界諸相圖像。Smithsonian Open Access為英文介面,多數中國藝術藏品的品名及作者名不一定有對應之中文資料,若以中文搜尋未果,可嘗試鍵入創作者之漢語拼音查詢。另外,因並非所有文物資料均為可下載資源,可將搜尋欄下方的「Open Access」欄取消,便可搜尋到有IIIF「國際圖像互通架構」(International Image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 IIIF)圖像觀覽的文物資料。

網址:https://www.si.edu/openaccess

全球漢籍分布GIS系統

全球漢籍分布GIS系統由安徽大學文學院主持開發,整合了全球500多所漢籍典藏機構,以GIS地圖的形式呈現各館分布位置,並附上各館藏單位官方網站、古籍目錄檢索、資料庫等資源。以日本東京地區為例,可同時看到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宮內廳書陵部、國立國會圖書館、東京都立中央圖書館、慶應義塾圖書館、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尊經閣文庫、靜嘉堂文庫等多個重要漢籍館藏地的所在位置、典藏數量以及資料庫連結。既是個便利的古籍目錄資料庫索引,亦有助於古籍研究者瞭解各地區典藏特色。此系統為「奎章閣中國古典文獻資源導航系統」的子系統之一,該系統另外還搜羅不少古籍研究資源及有趣的數位人文資料庫,如「書格網」、北京師範大學開發的「全唐詩知識圖譜」、麥基爾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團隊設計的「明清婦女著作」資料庫等。

網址:https://www.kuizhangge.cn/gis/

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網站

「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網站」是一個資料庫入口網站,由臺灣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以2004年編印之《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為基礎,重點式蒐藏國內外漢學研究資料,匯集相關數位建置成果,使用者可由此入口網站連結至臺灣、中國、日本、歐美等各地公私立機關所設置之資料庫。網站內容有12分項,分別為:綜合性資源、古籍文獻、社經/民族、 哲學/宗教、歷史/地理、史料/古文書、傳記/族譜、文物考古、語言/文學、藝術、科技及中醫等。以「藝術」類項為例,下分為總論、書畫、民間藝術、建築美術等;「文物考古」類項下分金石、甲骨、簡帛、敦煌學、古蹟、古墓等。

網址:http://ccs.ncl.edu.tw/DR/tw/index

文化部典藏網

為統整臺灣珍貴數位文化資產,文化部設立「典藏網」,整合所屬各典藏機關的文物資訊與圖像,方便大眾由此單一窗口檢索不同機關之相同類別、品名、作者、年代、是否為Open Data等藏品資訊,再視藏品開放權限及使用需求,連結至各館申請授權。目前「典藏網」整合之藏品總筆數為595,058筆,典藏機構涵蓋面向從史前文物到當代藝術,其中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灣國家電影中心、國立臺灣文學館等各館都有超過5萬筆文物資料公開於典藏網上。其「關鍵字」搜尋欄可對應到文物描述資料,例如搜尋「浮世繪」,可找到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葛飾北齋繪〈中國鳥瞰圖〉,雖非浮世繪,但資料提及葛飾北齋為浮世繪師之故。若於「人名」欄搜尋「北齋」,則可更精準查到〈中國鳥瞰圖〉之外45件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北齋版畫,既可自由穿越各館,亦得精準鎖定範圍。

網址: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

人物傳記資料查詢

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明清檔案揀選出歷史人物,進行加值分析,建置人名權威檔資料庫。包含兩大部分:一是人物的基本資料,包括姓名、生卒年、異名、籍貫、傳略、出身、專長、著述、關連。二是人物的經歷,包括職銜、榮典、其他履歷。

網址: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國十八年到卅二年間(西元1929~1943年),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早期研究人員,在中國南方、西南和東北地區進行有計劃的、科學性的跨省區田野調查工作,蒐集並且留下極為豐富的近現代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文書與田野照片。這批民族調查報告,對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均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網址:https://ndweb.iis.sinica.edu.tw/race_public/index.htm

青銅器拓片數位典藏資料庫

收錄對象為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的青銅器拓片,有品質精美的全形拓片,以及數量龐大的銘文拓片。多為前所長傅斯年先生向收藏家吳式芬、劉體智、陳介祺等人購得。

網址:http://rub.ihp.sinica.edu.tw/~bronze/

傅斯年圖書館藏印記資料庫系統

整合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所有典藏之印記,並將傅圖典藏之善本古籍、拓片上原鈐之收藏家、鑑賞者、題識者等印記予以析錄,冀能獲取版本佐證、遞藏經過、印主梗概等,兼及篆刻之文字書法與藝術之美。

網址:https://ndweb.iis.sinica.edu.tw/sealdb/System/index.jsp

RISS

RISS(學術研究情報服務학술연구정보서비스)由KERIS(韓國教育學術情報院한국교육학술정보원)所製作。在RISS資料庫中可以查找到韓國各大學的學位論文。

查詢結果可依照主題相關程度、人氣程度、出版年等選項排序。頁面左方可依照授予學位的學校、出版年、學位類型、語言等將查詢結果做進一步的分類,點選원문보기可連結電子全文。

網址:http://www.riss.kr/index.do

國際博碩士論文數位圖書館

NDLTD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該資料庫乃於 1996年,由美國維吉尼亞科技大學(Virginia Tech)發起博碩士論文全文電子化計畫(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簡稱ETDs),開始有系統地收集各校之博碩士論文,提供部分免費讀線上全文瀏覽或列印,可為一世界性的全文電子學位論文發展計劃,目前已有 191 個會員圖書館(包括 167 所大學 ; 24個機構),亞洲地區已有香港、新加坡、韓國等大學加入,臺灣則有中山大學在1998年加入。目前 NDLTD 會員論文系統乃提供一簡單的整合查詢來檢索連結網址上的學位論文,而支援跨校性查詢的長期和根本作法是按特定 XML 格式即時提供論文資料,目前 NDLTD 已決定遵照國際組織(Open Archives Initiatives)所訂定的交換標準(Dienst Harvest Protocol),並要求其會員日後依此標準執行查詢和傳回資料,以利未來與學位論文以外的其他文獻作整合的查詢。

網址:http://www.ndltd.org

無盡藏學術期刊資料庫

「無盡藏學術期刊資料庫」,目前收錄超過1500篇學術期刊論文提供免費查詢下載,涵蓋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等學科領域40餘種學術期刊,未來將增加至60餘種學術期刊。‧    收錄對象:國內各大學系所獲公民營機構所出版之學術期刊,收錄對象持續拓展中未來希望亦能收錄中國大陸、港澳、華文地區期刊或英文期刊。

網址:http://libibmap.nhu.edu.tw/citesys/

漢代簡牘資料庫

本資料庫所整理校對與數位化的典藏品是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藏的漢簡,其中以1930~1931年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Folke Bergman)等人在內蒙古與甘肅境內之額濟納河流域發掘的「居延漢簡」為主,約一萬一千餘枚,另外還包括1930、1934年黃文弼在新疆鹽澤發現的「羅布淖爾漢簡」(五十八枚),以及1944、1945年夏鼐、閻文儒勘查玉門關、陽關及漢代邊防烽燧遺址路線,所發現的「敦煌小方盤城漢簡」(七十六枚)、「武威剌麻灣漢簡」(七枚)。這些漢代邊塞地區出土的簡牘文書直接、生動地記錄了西漢中晚期到東漢初期,當地軍民之軍事、法律、教育、經濟、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的情形,舉凡漢代的吏制、養老、撫恤、秩奉、農墾屯田、眥算、上計、邊塞防禦、算數、曆法等問題,均可從所藏簡牘得到深具價值的研究素材。

網址:https://wcd-ihp.ascdc.sinica.edu.tw/woodslip/

歷代書法碑帖集成

是目前唯一完整收錄全帖與釋文之書法資料庫。分為「單字庫」、「全帖庫」、「字學典」三大資料庫,兼具研究、教學、賞析、考據、應用五大功能。收錄甲骨金文、秦漢古拓、敦煌寫經、南北朝墓誌、唐碑宋帖、金元珍本、明清墨跡,共740書家、3800部碑帖、65萬個字形、256萬字註解。選擇歷朝代表性書家保留完好之作品,有真跡、摹本、臨本、仿本、刻帖、拓片等,有極高的研究賞析價值。編輯上以楷書、行書、草書為主,章草、隸書、篆書、古文為輔,「異文」則取筆致上可參考的,正、俗字也略採錄。連一般書法字典中未曾收錄、但藝術價值極高之「漢隸」與「晉草」也納入,是非常完備的綜合性書體字典。

網址:http://skqs.lib.ntnu.edu.tw/writingartweb/hwindex.asp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為「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等六個資料庫的入口網站,內容有現存的臺灣民間文書,包括土地契字、鬮書、人身契字、宗族規約、帳簿、族譜、書信;個人文書與集藏如日記、手稿、訴訟文件、信件、明信片、照片、美術畫作等。關於臺灣美術領域資料最為完整的,便是在「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之下「顏水龍畫作與文書」、「陳澄波畫作與文書」、「陳植棋畫作與文書」三個詞條。不但收入個人證書與手稿、工作職務文書、交遊與收藏文書、美術作品,依照時間排列,而如美術作品則先按照質材區分,後依照創作時間先後編排。

網址:https://archives.ith.sinica.edu.tw

遼金元拓片數位典藏資料庫

內容以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遼金元三朝的碑拓為主,年代介於西元946-1382年之間,其中以元代拓片佔絕大多數,其次是金與遼拓片,皆屬於珍貴的歷史文物

網址:http://rub.ihp.sinica.edu.tw/lcyrub/

瀚文民國書庫(ebscohost)

是北京瀚文典藏文化有限公司重點推出的中國近代(民國)電子圖書全文資料庫,收錄自1900年前後至1949年之前出版的優秀圖書,共約八萬餘種十二萬餘冊。所收錄的圖書均參考中國圖書分類法,並結合民國圖書的時代特點,建立了較為專業的分類體系,包括哲學宗教、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軍事、經濟、文化藝術、教育、語言文字、文學、歷史地理、科學與技術、綜合性圖書13個類目,可為研究中國近代的歷史、文化提供深入的幫助。

網址:http://www.hwshu.com/front/index/tologin.do

內容參考「典藏」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資料庫縱覽。

相關焦點

  • 【名單】海內外藝術電子資料庫42選
    早期各館建置資料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於文物的典藏保存與管理,近來在文化資源共享的趨勢下,走向資料開放近用,鼓勵大眾親近並應用這些珍貴資源。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國會圖書館由帝國圖書館及貴族院、眾議院圖書館匯流成立。本資料庫可檢索、閱覽、觀賞國立國會圖書館電子化館藏以及其收集的各類數位資料,共有350萬筆以上(含電子雜誌、電子書)的資料。
  • 海內外藝術電子資料庫42選(上)
    迄今為止,已經開發了上百種海內外藝術資料庫,要想找到資料之前,得先定位到準確的資料庫。
  • 健保電子病歷資料庫個人醫療資訊作為研究目的使用之限制—兼論德國最新修法趨勢
    本文以下即聚焦於法定健康保險中電子病歷資料庫在上述擴大使用之趨勢下,探討其作為研究之目的外利用應受到資料保護層面如何之限制。一、 基於醫療目的之擴大使用  雖然德國早於2003年即已藉由社會法典第5編第303a條以下之增訂,授權將健保個人醫療資訊以重新編碼方式匿名集中存放,惟彼時存放之資料範疇及後續使用可能皆較為受限。
  • 【IUMR】 Hito Steyerl選譯—資料庫的政治:電影領域內的翻譯
    我愈是研究下去,就愈清楚發現,那影像遭到裁剪,並不純屬一個單純錯誤或不幸。它所以被裁剪,是因為某些力量曾不斷猛力撕開它,將它的其中一部分 迫進政治及經濟因素定義下的鏡外場(hors-champ)。在全球化以及後—共產主義/—殖民主義的矛盾動勢之內,眾多的資料庫分裂、繁衍,其中一些變得隙縫滿佈、繼而外洩,另一些則扭曲自身的內容。一些影像遭逢滅頂之災,另一些則再也無法被刪去。
  • 【IUMR】 電訊媒體藝術作品的歷史
    網路藝術(net art)初期階段的其他計畫也可以僅藉由對新的、幾乎是完全自由的 媒體所持有的魅力而被真實地理解。以安東尼‧蒙塔達斯(Antonio Muntadas)的 《檔案室》(The Fileroom, 1994)為例,該作品是一個以「藝術苛評」(artistic censure) 為主題的資料庫,每一個網路的使用者都可以在那置入他們自己的範例。
  • 崑崙出品「東京BRDG先鋒A/V藝術電子音樂集團中日聯合音樂派對」
    海報製作:BRDGチーム東京先鋒A/V藝術電子音樂集團「BRDG」中日聯合音樂派對上海2K19年,西洋曆,三月十六日,星期六地址:B R D G以東京為中心,將最前沿的科技利用Audio/Visual的藝術形式作表演的藝術家集團
  • 【展訊】原道歸途:彭本浩個展2017|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兩千年前,在屈原的《九歌》中,荊楚之地是一個雲霧繚繞,桂棹蘭槳,有著河伯山鬼、湘君美人的鐘靈毓秀之地。然而光陰荏苒,今夕何夕,湘山楚水如今早已憑添高樓,遠古的浪漫神思又不知在這廣廈千萬中殘存幾許了。 而對於出生在湖北的藝術家彭本浩來說,水鄉故土維繫了他的情感與精神,是其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
  • 考科藍實證醫學資料庫
    考科藍合作組織最主要的產品即為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CDSR),每個月更新於 Cochrane Library 電子期刊中。該資料庫由英國約克大學 Centre for Reviews and Dissemination (CDR) 編製。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linical trials)該資料庫的別名為「CENTRAL」,收錄由書目資料庫和其他出版來源所出版的臨床試驗詳情。
  • 【Q&A】關於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之選科及教學安排
    根據高教局指引,「學生在遙距教學方式下取得的學習成果應與面授方式相同,院校可給予相應的成績及學分。」如有需要學生可按大學現有的規定和程序提出休學申請。大學將與有關部門進行相關情況的溝通,不會影響同學因疫情關係而產生在澳逗留時間的問題。如問題6所述,網上授課對學習成果和學分的要求與面授方式相同,學生需支付相應學費。
  • 2018日本藝術祭五選!夏天來場藝術小旅行吧!
    去年北從札幌、南到鹿耳島都有藝術祭的蹤跡,緊接著邁入2018年夏季,又有哪些令人引領期盼的藝術活動呢?「宅大阪」編輯部精選2018五大特色藝術祭,囊括新潟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水與土藝術祭、琵琶湖雙年展等藝術活動,趕快來一探究竟吧!
  • 電子藏經下載網址
    [各版本藏經下載]佛教大藏經http://grandsutras.org/大清乾隆大藏經(龍藏)、永樂北藏、中華大藏經、大正藏、卍續藏經、佛梅電子大藏經、佛教巴利文大藏經、西藏佛教藏文大藏經佛教導航-藏經樓http://www.fjdh.com/soft/[各版本藏經解題]大藏經研究
  • 古籍文獻資料庫有哪些?
    2.東洋文庫所藏漢籍統合資料庫檢索系統網址:http://124.33.215.236/open/KansekiAllQueryInput.html本資料庫為東洋文庫所藏漢籍的統合檢索目錄,可檢索東洋文庫「漢籍資料庫」、「新收藏漢籍資料庫」、「續修四庫全書資料庫」、「越南本漢籍檢索」。
  • 工具網站 |古籍文獻資料庫
    2.東洋文庫所藏漢籍統合資料庫檢索系統網址:http://124.33.215.236/open/KansekiAllQueryInput.html本資料庫為東洋文庫所藏漢籍的統合檢索目錄,可檢索東洋文庫「漢籍資料庫」、「新收藏漢籍資料庫」、「續修四庫全書資料庫」、「越南本漢籍檢索」。
  • 「中研院」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1384種典籍使用說明
    、續修雲林寺誌、雲居聖水寺志、雲棲紀事、潭柘山岫雲寺志、雲門山志、雲居山志、龍興祥符戒壇寺志、西谿梵隱志、崇福寺志、續崇福寺志、武進天寧寺、金山龍遊禪寺志略、金山志、續金山志、金陵大報恩寺塔志、金陵梵剎志、鳳凰山聖果寺志、堯峰山志、寶華山志、鄧尉山聖恩寺志、鼎湖山慶雲寺志、華峰山志、徑山志、西天目祖山志、攝山志、平山堂圖志、鼓山志、常熟縣破山興福寺志、南朝寺考、重修曹谿通志、大嶼山志、勅建弘慈廣濟寺新志
  • 【IUMR】 賽璐璐之後的活動影像:數位影像本體轉向的理論性探究(下)
    (二) 新規模 肇因於媒體資料的數量與日俱增,它們不僅出現在公共的資料庫,也出現在私人的檔案裡,這不僅凸顯上述資料庫的建立與使用的困境,同時也顯示了一個 獨特的藝術機會。這個獨特的藝術機會可以總結為:從抽樣(sampling)到完整 記錄(complete recording)的轉變。
  • 羅芙奧2020秋季拍賣會|現代與當代藝術專場 明日即將舉槌!
    尊釀雲集Finest and Rarest Wines12/4|11:00am電子圖錄:https://book.yunzhan365.com/wpqg/fatv/mobile/index.html翰墨丹青: 中國書畫及古文物專場Refined Brushwork: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Works of Art12/5|2:00pm電子圖錄 :https
  • 臺灣設計週視覺形象總籌李根在受邀為法國大型電子藝術節設計視覺形象
    在法國南特舉辦的大型電子藝術節 Scopitone festival 已經有十六年的歷史,這是為慶祝電子科技藝術為主題的活動,每年九月底在南特開展,運用的展覽場館超過十八個展區,展覽表演以電子藝術為主,受邀的藝術家以歐美為大宗,亦來有自日本的知名電子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