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年輕不識社保好,退休才想補社保,這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根據《社會保險法》,如果以前沒有繳納過社保,過了60歲再想補交,是不可能的。一是社保的參保條件不允許。二是加重社保基金的支付壓力。那麼,如果大齡人員沒有繳納社保,該怎麼辦?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以前沒交過社保,過了60歲還能一次性補繳,領取養老金嗎?
以目前的社保繳費政策以及關於退休年齡的規定,不能一次性補繳,無法領取養老金。具體原因如下:
(一)社保的參保條件不允許
1. 首先,過了60歲,意味著過了法定退休年齡。
2. 其次,從未交過社保,意味著以前沒有建立過社保繳費帳戶。沒有帳戶,又何談補繳呢!
3. 再次:我國社保主要分為城鎮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其中:職工養老保險不可以一次性補繳,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如果繳費不滿最低繳費年限,只能延長繳費年限至15年,方可辦理退休。職工醫保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但是,只能在退休時進行補繳,錯過了時機,也是無法補繳的。居民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補繳,前提是在60歲退休時進行,錯過了,也無法彌補。居民醫保不需要補交,只能一年一繳,生命不息,繳費不止。
(二)加重社保基金的支付壓力
社保繳費最大的特點就是互濟共助,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一種保險制度。只有交的人多了,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根據職工養老保險撫養比,目前的比例在3:1左右,也就是說,3個繳納養老保險的職工在供養1名退休人員。如果現在大家都不交社保,到了退休一次性補繳,將會大大降低撫養比,形成1個繳納養老保險的職工去供養3名退休人員的尷尬局面。同時,繳納社保的人少了,領取養老金的人多了,社保基金將入不敷出。另外,這對正常繳納社保的人,也不公平。
二、如果大齡人員沒有繳納社保,該怎麼辦呢?
(一)距離退休還有10年以上,儘快參保
對於男50歲,女40歲的以下群體,這時候開始參保,還來得及。不要因為短期繳納社保,成本高,而放棄繳納。從長遠來講,現在繳納社保,退休以後可以領取養老金,並不虧。
(二)距離退休10年以內,繳納居民社保
對於男50歲、女40歲以上的群體,這時候才開始參保,稍微有些晚了。從性價比角度考慮,建議選擇繳納居民社保,一方面即使到了60歲,可以一次性補繳居民養老保險,辦理退休。另一方面繳納居民社保,繳費成本比較低。
(三)已經過了法定退休年齡,購買商業保險,單獨繳納居民醫保
已經過了法定退休年齡,以前未參保,以後也是無法參保的,更不用想一次性補繳的事了。不過,居民醫保是一個例外。居民醫保按年繳納,對於不享受終身醫保繳費的群體,即使過了退休年齡,也是可以繳納的,所以建議單獨繳納居民醫保。如果經濟條件還可以,建議選擇交一份商業保險,也是對未來不可控因素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寫在最後:
1.在延遲退休政策還沒有正式執行前,大家還應以目前的退休政策為準。不要為了眼前的社保繳費成本,放棄繳納社保。否則過了退休年齡,再想一次性補繳,也來不及了。
2.在法定退休年齡以前,繳納社保就不算太晚,只是繳費方式略有差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性價比相對較高的繳費方式,參保繳費。
相對於企業參保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成本高出很多,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