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兩個原則理解記憶《易經》的卦序

2020-12-26 國學經典漫談

《繫辭上傳》:「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周易》是通過「卦象」與「繫辭」來表達其思想內涵的。卦象是指每個卦自身卦爻符號及其內在關係,另外還包含諸卦之間的相互關係。卦序的研究是《周易》象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唐朝孔穎達(孔子第31世孫)提出了易經六十四卦卦序以「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為原則。另外本文概述了為什麼「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

01「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的六十四卦卦序原則

就卦象的角度理解該原則,六十卦卦序「二二相耦,非覆即變」原則中的「耦」表示六四掛是成對排序的。「覆」將一個卦象放到桌子上,一個卦象的綜卦就相當於坐在桌子對面看本卦,在整個易經六十四卦中有28組綜卦,比如下圖中的屯卦與蒙卦、需卦與訟卦、師卦與比卦等等。「變」表示六四掛中不是相「覆」的兩組卦象,就會變成「錯卦」,也就是兩卦爻性陰陽相反,讀者可以結合下圖理解一下。「二二相耦,非覆即變」的原則還包含「觀象繫辭」的內涵一方面,就卦名而言,互覆或互變兩卦的卦名往往意義相對,顯明者如乾與坤、泰與否、坎與離、損與益、震與艮、既濟與未濟等等。另一方面,互覆或互變兩卦的卦爻辭往往相對應。例如,泰卦辭說「小往大來」,否卦辭則說「大往小來」;需卦辭說「利涉大川」,訟卦辭則說「不利涉大川」;剝卦辭說「不利有攸往」,復卦辭則說「利有攸往」等等。

02「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的內涵

北宋邵雍指出「乾坤坎離為上篇之用兌艮震巽為下篇之用」。上經開始於乾、坤,並且以坎、離為結尾,其意義為乾坤為天地,坎離為日月,此四者是萬物得以生成和變化的根本;中間諸卦以坎、乾、震、艮四陽卦相貫通,因而上經呈現陽主陰從之象。下經三十四卦以震艮、巽兌四卦為主,四卦之交卦與純卦立下經卦序之構架,遯至解、夬至姤十六散卦呈現震艮巽兌交乾坤坎離之象,漸至旅、渙至小過八散卦呈現震坎艮交巽離兌之象。因此,下經以震艮巽兌為主,以乾坤坎離為從。

《周易》上下篇六十四卦分為八部分, 上篇(1)乾坤為始,並統攝屯至履八緯卦,(2)泰否統攝同人至大過十六緯卦,(3)坎離為終;下篇(4)鹹恆為始,並統攝遯至解八緯卦,(5)損益統攝夬至鼎八緯卦,鹹恆損益共統十六緯卦,(6)震艮統攝漸至旅四緯卦,(7)巽兌統攝渙至小過四緯卦,震艮巽兌共統八緯卦,(8)既濟未濟為終。

但《周易》中的卦究竟為何排成這樣仍舊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卦本身是一門符號邏輯,而符號邏輯是基於假設的,學習《易經》過程中我們需要帶著懷疑的心態,或許這樣才能做到像孔子說的「玩索而有得」吧。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易經學習者,我們應該帶有個積極的心態,汲取百家之言,而成就自身的見解,並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加深對中國古典哲學地理解。

相關焦點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整個易經六十四卦中有8組錯掛,即乾卦與坤卦、頤卦與大過卦、坎卦與離卦、中孚卦與小過卦、泰卦與否卦、隨卦與蠱卦、既濟卦與未濟卦、漸卦與歸妹卦。綜卦就是事情的一體兩面,它是將本卦的爻位倒置,可以理解為將一個卦象放到桌子上,一個卦象的綜卦就相當於坐在桌子對面看本卦。
  • 如何快速記憶易經64卦,掌握了這個方法,相信不久你也會是高手
    易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不論是國學經典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都和易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學習易經,首先就要從8個基本的卦象說起,這其實是學習易經的基礎,掌握了這8個卦,再去學習易經64卦,可以說是遊刃有餘。易經有著陰陽的思維,陰是下降的,而陽是上升的,陰陽交合才會產生出萬事萬物。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易經買了不少本,就是沒有搞通過一本。一方面是基本功不夠,還有一方面就是寫書的人沒有照顧我這種理工科學生。易經很難,主要是文辭古怪,有些道理難以理解。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的第一集:包羅萬象,易經的基本概念。一、八卦的來歷1、易經是周朝以前知識的總結。2、易經卦爻辭文字太精簡。易傳是孔子及其門人所作的。3、易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象數是指卦象和佔卦。
  • 《易經》六十四卦代表怎樣的意義?
    八卦兩兩相重就構成了六十四卦。可是,這些記載可信嗎?這些內容符不符合古經本意?這些問題不能忽視。不能夠不加思索地肯定或否定。《易經》古經是商周之際的作品,而《易傳》卻是幾百年之後的春秋戰國時代的作品。而且,《易經》古經是官學文化的產物,而《易傳》則是私學興起後,新興的知識分子對於古代文獻研究的結論。我們並沒有充分的理由來斷言《易傳》所講是否出自古經思想,或者是否符合古經本意。
  • 易經:到底該如何理解?只需要看看這一卦的解讀過程,就全明白了
    根據一脈相承的古老文化,學習《易經》的正統方法,是對照孔子所作的《易傳》,先從《序卦》和《雜卦》開始,然後就可以順著思路,依次理解卦辭、彖辭、象辭,以及每一卦的爻辭、象辭。對於《易經大過卦》的理解,也是用這個方法和思路,依次對各項內容進行順藤摸瓜的解讀。一,《序卦》: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 兩個小夥有心驗證易經,搖了一卦,不由驚呆了
    易經64卦中,每一卦都含有六個爻,每個爻都配有爻辭,大多數人感到爻辭難以理解,更無法用於實際預測。其實每個爻辭都含有無限豐富的信息,細心聯想和體會,都可用於預測。比如六十四卦中有一卦是水天需卦,它的九三爻辭說,需於泥,致寇至。
  • 易經六爻到底如何裝卦,一共有6步需要掌握,看完長見識了!
    易經六爻預測詳解:如何裝卦,一共有這幾步需要掌握!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六爻預測如何起卦,今天我們來詳解六爻裝卦的步驟。為什麼要裝卦?因為一個卦得出來後,我們需要對卦中所隱含的信息進行逐步挖掘,而這個過程就是裝卦的過程,當我們明白了卦的這些隱藏信息後,才能更好的去解卦斷卦了。
  • 知乎回答:如何在三次內將《易經》64卦倒背如流?
    學習易經最最基礎的就是要把64卦記憶的滾瓜爛熟!否則一定會影響你後面的理解,更不用說使用了!我強烈推薦「理解記憶」!我這套記憶方法,是我自己親身使用的!好不好用看完你自己就知道了!只要你理解了,別說看三邊,但凡有點八卦基礎,1-2遍就能記住!而且包你二十年忘不了!
  • 易經基礎知識——錯綜複雜卦(重點知識,請做筆記)
    大家理解這個錯卦的時候,可以把「錯」看成是「否定」,雙方遞相否定,並在否定之否定中得到發展。錯卦具體的應用,我們會在後面講卦時再討論。2.綜卦綜卦是顛倒卦,即把一個的六爻整個翻轉過來,即初爻與上爻置換,二爻與五爻置換,三爻與四爻置換。簡單說是倒過來看原來的卦。
  • 輕鬆學《易經》:《周易》卦序的河洛結構法則
    2018年遊學大衍筮法比卦、訟卦,2019年大衍筮法旅卦、坎卦,2019年周節律卦否卦、蠱卦、剝卦、大過卦、坎卦,這些卦幾乎涵蓋了《周易》上經的「小低谷」、「大低谷」,由易卦曲線之跌宕起伏,遂悟《周易》卦序之河洛結構法則。
  • 八卦大家都熟悉 易經六十四卦呢
    很少有人提到易經,而易經則把八卦分六十四卦及六十四卦的疊卦做了詳細的介紹。六十四卦分別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秦·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恆。豚·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芵·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既。
  • 《易經》的象,是整句卦爻辭的象,要用整句話的意思來理解
    《易經》也遭到不少文人學者的詬病,有些人看到《易傳》的《說卦》一篇中,說什麼「乾為馬,坤為牛」、「坎為耳痛,離為蟹」,就直接斥之為風馬牛不相及。殊不知,最受部分文人學者所詬病的風馬牛不相及,恰恰正是《易經》的核心所在,正是《易經》的核心思想的,把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給相及了!
  • 《易經》卦變理論成果:「虞氏易學」與朱熹《卦變圖》(乾貨!)
    《易經》卦變說揭示了卦與卦之間象數與義理的關係內涵。卦變是漢宋象數易學中的重要研究對象。卦變說是象數易學 家很重要的注易手段之一,理解了卦變,也就基本上把握了其象數的核心思想。《易經》卦變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於佔筮,在佔筮的過程中通常採用卦變的手段,分析和推測事態的發展趨勢。
  • 《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謙卦
    說謙卦是《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是因為兩點。首先,謙卦,是《易經》中唯一一個六爻非吉則利的卦象。這在其它卦象中是沒有的現象。其次,謙卦,也是《易經》唯一一個同時談及天道、地道、鬼道、人道的卦象。在這裡說明一下,讀《易經》時,在看到鬼、神之類的字詞時,不要用現在的理解去理解。因為之前就說過《易經》是一部包含理、術、數的哲學書籍,所謂鬼神,在當時的年代裡著書立說時用來代表某一類特定現象的概括名詞而已。就像人、動物、植物、風、雨、雷、電等等,只是代表某類事物和現象的代名詞而已。所以,不要看不懂就說是迷信,不知道就說不科學!說得好像自己多懂科學似的,啥也不是。
  • 《周易》六十四卦的兩種卦序:一種已經破解,一種依然成謎!
    《周易》六十四卦,相傳是周文王在被商紂王囚禁於羑裡時,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六十四卦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是為卦序。在歷史上,《周易》的卦序並不只一種。目前我們所能詳細了解的有兩種,即通行本《周易》卦序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本《周易》卦序。
  • 最新分析《易經》大成卦的上下卦組合規律
    在分析《易經》大成卦(重卦)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是由上卦和下卦兩個單卦(小成卦)組合而成的。分析大成卦的上下卦組合規律,尋找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發現隱藏著的宇宙規律。萬物數圖六十四卦萬物數圖,是由上卦和下卦的先天八卦之數代表卦組合而成的,例如:一一,代表由上卦小成卦(卦乾),下卦小成卦(乾卦),組合成為大成卦(乾卦);二一,代表由上卦小成卦(兌卦
  • 《易經》數字卦
    今天介紹《易經》數字佔卦的方法。佔卦有三個原則,一不誠不佔二不惑不佔三隻佔近期的事(通常三個月內),數字卦的方法比較簡單。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15:謙卦,謙受益,滿招損
    關注一下,開心永久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一卦,沒有之一,當夜這一卦也很有意思,我記得曾仕強教授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日本有個學者隱居在深山裡,有天傍晚,他發現很多青蛙都從池塘裡蹦出來,還有很多其它動物,也像大遷移一樣,從山裡往外走。
  • 地雷復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24):養精蓄銳,待時而動
    我在南海填海建島,就為了給你美國人的航母建航標燈,你怎麼就不理解。六五,上卦中爻,坤為母,坤為厚,不但寬厚,而且日三省乎己,她用她敦厚的方式回復,毫無懊惱可言。上六,迷復,這老姐最差勁了,找不到北了,給她指南針也不管用,鬼迷心竅了,當將軍,全軍遭殃,她能全帶溝裡。當皇帝,全國遭殃,她沒有了方向,估計小事管多了。(---以上由老中庸解卦)
  • 易經智慧:從「火天大有」卦,看《易經》的遊戲規則
    孔子說,《易經》是玩出來的。這句話絕非空穴來風。《周易·繫辭》說:「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繫辭》傳說為孔子所作的《十翼》之一,是《易經》的使用說明書。這句話表明,「君子」學習《易經》,需要動靜結合,既要觀察「象」,又要理解其「辭意」(數理),還要切身實踐,玩其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