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教練:拉師傅的母親教會他謙虛尊重,得到父母支持很重要

2020-12-06 虎撲足球

虎撲12月06日訊 沒有多少23歲的年輕人能夠達到馬庫斯-拉什福德現在的成就,他以前的教練戴夫-霍羅克斯在接受天空體育的採訪的時候談到了這名以前的愛徒,從為曼聯贏得重要的獎盃到能夠讓政府改變重要的社會政策,再到得到女王頒發的勳章,是什麼讓他成為一名如此特別的年輕人呢?

從18歲代表曼聯和英格蘭首秀以來,拉什福德已經跟隨球隊拿到了足總杯、聯賽杯以及歐聯的冠軍,在代表曼聯和英格蘭國家隊出場的269場比賽中幫助球隊攻入87球。本賽季,他在歐冠小組賽對陣萊比錫的比賽中上演了自己的第一個帽子戲法,並且在英格蘭戰勝比利時的比賽中代表球隊攻入第一球。而在球場外,拉什福德成功說服英國政府在暑假期間延長發放免費餐券的時間,而他也因為在幫扶弱勢群體這一塊做出的貢獻,獲得了女王頒發的員佐勳章。拉什福德的影響力比他自己想像的要大,新冠疫情期間,他所發起的請願活動獲得了驚人的一百萬個籤名,而他最近則是設立了一個讀書俱樂部,來幫助那些逃避讀書的兒童重獲讀書的樂趣。

本周在英國教練員獎的頒獎儀式上獲得特別認可的戴夫-霍羅克斯曾經在拉什福德的老東家弗萊徹-莫斯流浪者俱樂部擔任教練,而他對拉什福德這些年的成長異常自豪,並且毫無保留地和天空體育一起分享了這些看法。

拉什福德在青年時期是什麼樣的一個球員?

「他是一個很可愛的孩子,很尊重他人,當然也很喜歡踢球。我們總是會說,當他在球場上的時候,我們真的應該放兩個足球在場上,因為他太喜歡踢球這件事了。拉什福德只是想表達自我,而這正是弗萊徹-莫斯流浪者俱樂部希望孩子們所做的,讓他們能夠無憂無慮地展現自我,不用擔心受到批評或者埋怨。」

拉什福德的同情心和親和力是從何而來的?

「我認為來源於他成長路上的那些經歷,他的母親教導他做人要謙遜,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我相信他把這些都牢記於心。這些人生初期的課本知識都是家裡人灌輸給他的,而這和我們的價值觀也是一致的,因為我們一直和孩子們保持著很好的關係。而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讓我們真的很難過,因為當我們和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握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和他們的關係更加親密和私人一些。」

你是如何培養出像拉什福德這樣的天才球員的?

「你當然不能確切地肯定這些孩子擁有什麼,是的,他們很專注也很容易聽從你的意見,他們有一定的技巧和特質,但是在早年這些東西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我認為對我們而言最大的財富一直是小球員的父母,讓父母參與到對孩子的計劃安排中,而我們也得到了他們的全力支持。當我們要求孩子們傾聽我們的意見時,他們的確會停下來認真學習,而家長們會永遠支持我們所做的。」

對於拉什福德在歐聯和英超的首秀有什麼記憶嗎?

他對球隊最大的影響還是對陣阿森納的比賽,拉什福德代表球隊梅開二度,不過維爾貝克也進球了,而他正是拉什福德在弗萊徹-莫斯流浪者的師兄。我和另一位曾經一起工作的教練坐在場邊,潸然淚下,看到我們曾經的兩名球員聯手攻入三球是一種太美妙的體驗了。

作為一名球員,拉什福德顯然還在成長,他未來會成為英格蘭國家隊的隊長嗎?

「我不認為他現在是英格蘭國家隊的隊長,不過他的確在努力增強自己的領導能力,因為他的英格蘭和曼聯的隊友們都在緊密團結在他的周圍,所以我的確覺得拉什福德在變得越來越出色。」

(編輯:姚凡)

相關焦點

  • 前教練:拉師傅的母親教會他謙虛尊重,得到父母支持很重要
    虎撲12月06日訊 沒有多少23歲的年輕人能夠達到馬庫斯-拉什福德現在的成就,他以前的教練戴夫-霍羅克斯在接受天空體育的採訪的時候談到了這名以前的愛徒,從為曼聯贏得重要的獎盃到能夠讓政府改變重要的社會政策,再到得到女王頒發的勳章
  • 層次越高的父母,越不謙虛
    殊不知,這份「謙虛」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孩子。朋友小楠說,父母的一句謙虛,讓她受傷了幾十年。從小到大每當聽到別人稱讚她時,父母總是謙虛的說「沒有沒有」,甚至還會拿她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批評她還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 如何選擇一個好的洗髓功師傅?
    先做人,再做事,這是基本的道理,如果你找的師父,只能在修煉中給你一些技術性的指導,那這個師父不是好師傅。真正的師父是先教你做人的道理,教你在生活中做事的道理,然後才說修煉的事情。要看他品行如何,要看周圍人對他的評價,仔細觀察他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態度,做出最基本最正確的判斷。第二、技術水平過硬。
  • 肺腑之言,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並非師傅不願教徒弟,而是心寒了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其實並不是師傅不願意帶新人,而是新人多次傷害師傅,師傅已經心寒了,所以就不願意帶新人。肺腑之言,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一日為師終生為師,以前的師徒關係是有感情的,徒弟尊重師傅,經常買煙買酒孝敬師傅,師傅也願意教徒弟,大家相處都比較愉快,而且師徒感情能長久相處,平時過年過節也會相互問候或者出來聚一聚聯絡感情。
  • 男孩地鐵上大罵奶奶:從小就不懂得尊重的孩子到底該怎麼教?
    但重要的是孩子們要明白,他們必須以尊重的方式表達自己,無論他們是在與成年人討論還是與其他孩子討論。那麼,怎麼才能教會孩子學會尊重呢?1以身作則,作為榜樣都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前兩天在出小區的時候看到一個孩子很有禮貌的給保安叔叔打招呼,這讓我一下想到之前聽到的一個故事:有一個1歲多的孩子每次出小區門的時候,都會和保安爺爺用手勢表示「謝謝!」,保安爺爺認為自己得到了尊重,每次都會主動為他開門。
  • 別人誇你的孩子時,你的回應很重要,「虛偽的謙虛」最傷孩子
    中國式謙虛,用在孩子被誇獎的場合一點都不合適。否定了孩子的天賦,否定了孩子的長處,否定了孩子的努力……就像一盆冷水,在孩子滿懷期待得到父母認可時,卻被從頭澆到腳,澆滅了孩子滿滿的自信。C羅忍不住哭泣地點點頭:「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個視頻,從來沒有……」一句話他重複了兩遍,說著眼眶又溼潤了,拿面紙遮擋。等他平靜之後,記者又問道:「聽到你父親說他很自豪,這對你來說一定很重要吧。」C羅答道:「對!很重要!」
  • 家長尊重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是教育路上三方最好的相處方式
    因為父母是孩子最早認識社會的窗口,對孩子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時刻都在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父母對事物表現出贊同和允許,孩子就會得到肯定和鼓勵的心理反應,如果父母表現出不滿意的情緒,孩子也會認為這件事情做得不好。
  • 我的家風故事:父母教會我「忠信篤敬 真善美仁」
    我的家風故事:父母教會我「忠信篤敬 真善美仁」韋曲街道智慧城小區 杜方圓家風家訓是一個家族精神的傳承,是先輩從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總結出的家族文化,也是他們對後輩的殷切期望。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說的家訓自然也不是格言警句式的,沒有「如哲、如仁、如義、如智……」之類名人家訓的高大上,但卻是最樸實、最真摯的,是從我懂事起就在生活的點滴中教會我的。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母親是外公外婆的驕傲,外公細心珍藏著母親工作以來的每一本榮譽證書、每一張獎狀,閒時總是樂於跟我講起這些榮譽背後母親的勤懇和努力。
  • 電影《弱點》觀後感:請父母尊重孩子選擇
    電影是根據美國橄欖球運動員麥可奧赫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木訥的黑人男孩麥可奧赫自幼父母離異,他寄人籬下,活得小心翼翼,而且遭人嫌棄,一而再再而三的從領養家庭中逃走,最後無家可歸。後來遇到了好心的陶西太太,在陶西太太一家的幫助與鼓勵下,麥可奧赫逐漸的找到了自我。
  • 謙虛是美德,但是過猶不及,父母使用不當會傷害孩子自信心
    此話一出,我都覺得有些尷尬,再看看身邊的孩子,臉上寫滿著失望,他默默的把試卷塞回書包,然後一個人上樓了。這在同事看來也許是一種謙虛的表現,即使自己的孩子真的學習成績很好,但是當著他人的面誇自己的孩子顯然是不合適的。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三個方面對孩子很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和父母最重視的事情,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對孩子的未來及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給孩子充足的愛,引導孩子不斷成長,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對孩子也非常重要。沒有人能夠永遠的順風順水,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難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善惡,孩子將來總要獨自行走社會,沒人能永遠陪伴和幫助他,教會孩子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3個方面,一定要教給孩子。
  • 男孩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愛並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要做的功課
    9月17日,湖北武漢,一名14歲男孩因為在學校玩撲克,被老師叫家長,母親在教學樓樓道,打了兒子兩耳光後,母親離開,孩子默立兩分鐘後,跳樓身亡。一個14歲的生命,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隕落了,令人扼腕嘆息,悲由心生。
  • 活埋79歲母親,抽打癱瘓父親:作為父母,別只做感動自己的教育
    前幾天,男子活埋79歲母親的案子已經塵埃落定:兒子被判刑12年,而母親已經去世。今年5月,男子馬某用手推車將79歲的母親拉到廢坑裡活埋,而他活埋母親的理由僅僅是:母親經常大小便失禁,家裡臭烘烘的,給他造成了心理壓力。無獨有偶,「兒子用拖鞋抽打癱瘓父親」的新聞也曾被頂上熱搜。
  • 日本式的父母與教練,成就了日本足球!
    母親希望中村俊輔成為一個溫文爾雅之人,中村俊輔卻誤打誤撞地投入了足球的懷抱。從小學開始,初次見到中村俊輔踢球的青訓教練都兩眼放光。「初一至初二的時候,我的腳下技術完全可以碾壓同年齡段的隊友,那個時候教練們對我讚不絕口。」天賦異稟的中村俊輔,初中已經是橫濱水手隊少年隊隊員。所有人都以為中村俊輔初中畢業後會毫無懸念的升入青年隊,但等待著中村俊輔的卻是「當頭一棒」。
  • 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是「尊重」,父母一定要謹記,尊重孩子很重要
    ·孩子無法親近自己的父母在父母的不尊重中長大的孩子,他難以對父母產生正常地「孺慕之情」,反而會出現恐懼、排斥、厭惡等心態,無法自然親近自己的父母。心理學研究顯示,當一個孩子的感情被成年人忽視或否定時,他會產生困惑或憤怒的情緒。在這些負面情緒的驅動下,他會選擇避免與成年人交流,或使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與父母爭吵,以抵制家長對他的不尊重。
  • 孩子未來的發展,與家庭條件的好壞無關,而取決於母親的這些特質
    其實不然,因為孩子的行為舉止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作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教育者,母親在孩子生命初期與他們的相處時間最長,影響也最深遠。朋友阿美和小琴擁有完全相反的性格,阿美是位典型的乖乖女,性格溫順溫柔,但沒有主見,無論做什麼事都習慣聽從別人的安排。
  • 甜瓜盛讚利拉德:他是一個謙虛的人,非常忠誠,我一直都很尊重他
    甜瓜安東尼最近在JJ雷迪克主持的播客節目中談到波特蘭和利拉德,提及為什麼加盟波特蘭對他是最好的結果時。是的,但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他們給了我一個機會,我必須支持他們。「提及來到開拓者這段時間,對球隊當家球星利拉德的看法有沒有改變時,梅洛說一直都很尊重後者,無論是作為一個人還是球員。「我一直都很尊重他,一直都是。他是一個我一直尊敬的人,無論是作為一個球員,還是作為一個人。他是一個誠實的人,一個謙虛的人,非常忠誠。甚至在今年去之前,我們就一直在交談,『夥計,到波特蘭來吧。』
  • 孫興慜:謙虛比實力更重要!其父:孫興慜還不是世界級!
    孫興慜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亞洲球員,即便放眼整個足壇,他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的邊鋒了,不過即便如此孫興慜依然非常的低調,非常的謙遜,而近日孫興慜和自己的父親孫熊正接受了採訪,在採訪中孫興慜表示,在他看來,謙遜比足球實力更重要,而他的父親孫熊正更是表示,自己的兒子還算不上世界級球員,還需要繼續努力進步才行。
  • 母親教會我的那些事
    莫言寫過一篇文章,名叫《母親教會我的那些事》,文章通過幾個故事娓娓道來母親對他的影響。其中說到這麼一個事,他因為相貌醜陋,被村子裡的很多人當面嘲笑,有幾個性格霸道的同學甚至為此和他打了架。他傷心得痛哭,母親告訴他,「你不缺鼻子,不缺眼睛,哪裡醜。而且,只要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使醜也能變美。」後來,他進入了城市,接觸了一些有文化的人,依然有人因為相貌問題譏諷他,他想起了母親的話,不再和他們計較,相反,他心平氣和地主動和人家道歉。」莫言曾說,沒有母親,就沒有今天的他。母親對他的影響,他一生難以忘懷。
  • 日本孩子6歲前,家長要教會他的9件事,值得中國家長借鑑
    教育孩子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他將來是否能成才全部都取決於父母給的家庭教育,而且孩子每個年齡段都要必須學會的事情!畢竟,孩子的習慣是從小開始養成的,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的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三觀,那麼他將來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所以,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我們不妨學學日本人的教育方法,日本孩子6歲前,家長要教會他的10件事,值得中國家長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