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仍是納卡最後贏家?俄軍勢力遍布南高加索,西方諸國白忙一場

2020-12-14 排頭國際

11月10日,長達一個多月的納卡衝突以亞阿雙方籤訂和平協議宣告結束。在衝突兩國傷亡數千人,衝突地區戰火紛飛後,俄軍趁機將勢力散布到南高加索地區,西方諸國在背後不斷搞小動作,卻因此丟失了反俄陣地,白忙一場。在這場世界矚目的衝突中,普京依然是最後的贏家。

亞美尼亞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實際統治納卡地區。根據此次俄羅斯擬訂的停火協議,亞方軍隊將從他們佔據的納卡附近的阿方領土中撤走。而這意味著,阿方將收復自衝突爆發以來丟失的全部領土。此外,亞方當局同意向阿方割讓途經其國內南部的過境走廊,對亞美尼亞來說,這完全是一份恥辱性的協議。

就在阿方民眾慶祝此次「衝突」獲勝的同時,俄羅斯按照事先和阿方領導人的約定,向納卡地區派去了維和部隊。亞方卻因遭「敗局」,陷入了和阿方全然不同的局面。其中最慘的當屬和俄、阿兩國籤署協議的亞美尼亞總理,隨著外部戰爭逐漸平息,國內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又鬧了起來。

近日,亞美尼亞國內抗議勢頭兇猛,憤怒的民眾衝進總理居所,佔據政府工作地,要求總理辭職。對此,亞美尼亞政府官員警告說,不要採取任何過激措施以引發政變。亞方副總理則在電視講話中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通過選舉的方式實現政權更替,但絕不允許發生任何政變行為。

對於亞美尼亞副總理的這段講話,專家發出警告說,如果現任亞美尼亞總理下臺,他的繼任者可能迫於民眾壓力,撕毀協議,讓納卡地區重新爆發衝突。阿方分析師對此表示認可,指出如果亞方繼任領導人在民眾的反阿情緒中上臺,很可能對已籤署協議予以否認。但亞美尼亞民眾卻持相反觀點,認為無論國家領導人是否改變,和平協議終將有效。

比起對亞阿兩大當事國的影響,這份協議倒是讓俄羅斯撈到了不少好處。協議讓普京政府得以在南高加索地區繼續加強影響力,土耳其忙前忙後一個多月,在該地區發揮影響力的空間卻變得比之前更小了。

早在兩百年前,俄羅斯軍隊就曾試圖吞併這片地區。近幾十年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對南高加索地區加強影響力的欲望又重新燃起。俄羅斯已經在亞美尼亞建立軍事基地,隨著這份協議的籤訂,俄方維和部隊又相繼入駐亞塞拜然、納卡及亞美尼亞南部等地。這意味,普京當局已經通過部署軍隊,對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三大前蘇聯國家重新實現了掌控。

對此,德國專家米特羅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軍將實現對這三個地區的長久駐紮,時間可能長達20年。他還指出,亞美尼亞幾乎不可能讓俄羅斯撤軍,因為除了俄方,沒人願意保護他們。

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的軍事部署,也相應讓亞美尼亞斷絕了親近西方的念頭。之前,亞美尼亞曾希望和歐盟建立聯繫,以拯救國內因資源匱乏、人口稀少造成的經濟困境。2013年,亞美尼亞幾乎已經和歐盟籤署貿易與結盟協議,當時的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亞方可能就此加入西方陣營。誰知亞方領導人卻突然「懸崖勒馬」,選擇和俄羅斯繼續合作。

雖然此項協議對阿亞俄三國的影響不一,但至少讓原本戰火喧囂的納卡地區得以恢復暫時的和平。至於這種和平會維持多久,還得看阿亞兩國接下來的選擇和俄羅斯的努力。

相關焦點

  • 俄軍納卡遇襲,亞塞拜然一名士兵陣亡,阿亞都否認開火
    現在納卡地區再次出現傷亡,外界擔憂該地區會戰火再起,但關於俄軍納卡遇襲事件,阿亞都否認開火。現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衝突,在俄羅斯維和部隊強勢介入後熄火,但雙方恩怨並未就此解決,一旦俄羅斯維和部隊離開納卡地區,雙方很可能會再次發生衝突。這次大戰阿亞雙方均損失不小,特別是亞美尼亞方面,幾乎是在舉全國之力進行大戰,然而最後還是慘敗於亞塞拜然之手。
  • 亞美尼亞國內爆發抗議,會影響納卡停火嗎?
    圖為納卡衝突前線 雖然只是位於高加索地區的兩個小國,但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間的仇恨相當深重,早在兩國還是蘇聯成員國時納卡地區就已經成了雙方的心頭刺,在蘇聯解體之後兩國迅速為爭奪這一地區爆發了多次衝突
  • 亞美尼亞割地求和,普京出兵擔保,納卡這次能迎來真正和平嗎?
    但是,普京堅持了罕見的中立態度,並沒有出兵協助亞美尼亞對抗亞塞拜然。與此同時,亞方尋求納卡獨立的外交努力也宣告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亞美尼亞被迫籤署了屈辱性的和約。帕什尼揚心裡清楚,如果再拒絕割地求和,丟掉的可能不是納卡的部分領土,而可能是整個納卡地區。 2、亞塞拜然已基本達成目標,可以見好就收了。
  • 普京把亞美尼亞「賣」了?
    作為以「務實外交」而聞名的現實主義外交家,普京本人和以其為首的俄政府自然會從俄羅斯的現實出發做出最符合俄羅斯利益的決策。事實上,隨著南高加索形勢的變化,以傳統俄亞盟友的眼光去看待俄、亞、阿三方的關係已經有些脫離現實。我們需要從俄羅斯在南高加索地區的利益訴求出發,來剖析此次俄羅斯行為的真正源頭。
  • 埃爾多安虎口奪食,大批土軍越境撲向俄軍,半途突然殺出神秘武裝
    圖為土耳其巡邏車隊最近納卡衝突剛剛實現停火,土耳其就執意出兵,打算要和俄軍一起巡邏南高加索地區,那麼俄土之間會發生直接衝突嗎?,要知道南高加索地區可是俄羅斯的後院,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而土耳其又是北約國家,如果任由這個國家擾亂自己的後院,後果將不堪設想。
  • 「俄軍士兵」搶劫納卡百姓,屍體拋入溝中,真相大白,普京震怒
    文/貓頭鷹茄子雖然俄羅斯的介入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雙方不得不握手言和,但在衝突中佔據了上風的亞塞拜然顯然沒有放棄對納卡地區的野心。就在最近,納卡地區中的亞美尼亞控制區內接連發生平民遭遇「俄軍士兵」搶劫甚至殺害的事件,一時間當地百姓人心惶惶,許多人都表示準備拿起武器保衛家園。據海外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25日,有亞美尼亞居民向當地駐軍實名舉報,自稱:「親眼看到俄軍維和部隊士兵搶劫並殺害了兩名當地百姓」。
  • 普京已失去耐心,大批俄軍精銳部署烏克蘭東部,就等西方撕破臉
    自從烏克蘭倒向西方之後,整個烏克蘭就已經支離破碎。本來還算穩定的經濟現在面臨崩潰,克裡米亞半島已經被普京收回,烏克蘭東部也是戰火紛飛。烏克蘭絕對做了一件最愚蠢的事情。烏克蘭緊挨著俄羅斯,俄羅斯多條能源管線都經過烏克蘭地區。
  • 納卡衝突:世代恩怨何時了 - 人民周刊
    協議也說明,土耳其作為「新玩家」已正式走到納卡衝突前臺,極可能扮演與俄羅斯同樣重要的角色。俄、土、歐、美、伊朗等在外高加索地區的大國博弈已進入新階段。    阿亞世仇  自蘇聯延續至今    以基督教為國教的亞美尼亞人和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人,同為歐亞大陸內陸古老民族,算上喬治亞,它們統稱為「外高加索三國」,西方習慣稱之為「南高加索三國」。
  • 「納卡」劇終!亞塞拜然笑納,俄羅斯白撿!亞美尼亞忍辱負重恐內戰!
    停火協議內容: 從10日零點開始,納卡地區實現全面停火,除了亞塞拜然繼續保留目前佔領區外(包括舒沙市)亞美尼亞還將交出其他多個控制區,包括克爾巴佳區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道路兩旁堆滿士兵屍體,戰車殘骸不計其數
    據亞塞拜然國防部發表的聲明稱,當日在俄羅斯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的參與下,阿方將一些亞方陣亡軍人的遺體交給亞方,亞方將6具阿方軍人遺體交給阿方。聲明中提到,上述人道主義行動是根據俄、阿、亞三國領導人此前籤署的停戰聲明進行的。而在網絡上,一則「停火後的納卡」視頻受到廣泛關注,視頻畫面中,道路兩旁堆滿了陣亡士兵的遺體以及戰車殘骸,令人觸目驚心。
  • 【深度】納卡衝突,背後藏著多少較量?
    亞美尼亞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鄰喬治亞,東鄰亞塞拜然。亞塞拜然北靠俄羅斯,西部和西北部與亞美尼亞、喬治亞相鄰,南接伊朗,東瀕裏海。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阿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阿的部分領土。1994年,阿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之間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 納卡衝突成為關鍵,阿方放狠話要俄軍撤離,試圖清除所有外來力量
    納卡衝突成為關鍵,阿方放狠話要俄軍撤離,試圖清除所有外來力量納卡地區的衝突越來越突出,阿寒拜疆在此地區頻繁獲得勝利,就在其再次將兩座亞美尼亞村莊攻克後,就遭到了俄軍維和部隊的施壓。雖然在壓力之下阿塞將俘虜的亞美尼亞武裝分子進行釋放,但是該國家顯然並不會就此妥協,反而是在獲得了土軍的支持後再次強硬起來,並且明確指出要求俄維和部隊可以儘快的從衝突地區撤離,顯然該國家是想要接管亞美割讓的土地,而俄軍的存在影響到了該計劃的實施。
  • 亞阿納卡衝突,背後藏著多少較量?
    亞美尼亞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鄰喬治亞,東鄰亞塞拜然。亞塞拜然北靠俄羅斯,西部和西北部與亞美尼亞、喬治亞相鄰,南接伊朗,東瀕裏海。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阿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阿的部分領土。1994年,阿亞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兩國之間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 納卡歸屬懸而未決持久和平尚需時日
    新華社發 格扎拉揚 攝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距離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聲明並宣布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完全停火已經一月有餘,但直接衝突方——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及域外勢力圍繞納卡地位及對南高加索地區影響力等問題的爭奪仍在繼續。三方達成的協議雖然客觀上實現了停火,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納卡地區法律地位及領土歸屬問題。
  • 俄軍機在亞美尼亞被擊落 普京宣布出兵納卡
    但是蘇聯解體後,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西方,俄羅斯面臨著北約國家的強勢戰略封鎖與圍堵。在普京的領導下,儘管俄羅斯在軍事方面逐漸恢復了元氣,但西方仍未放棄對俄羅斯的絞殺。如今,因俄羅斯收復克裡米亞歐美國家對莫斯科的經濟制裁仍在持續,並將俄羅斯拖入了敘利亞戰爭的泥潭。儘管俄羅斯在敘利亞獲得的戰場優勢,但短時間內卻無法將戰場優勢化為戰略優勢,俄地緣政治環境不斷惡化。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納卡」大打出手,「納卡」的前世今生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最近為「納卡」大打出手,而土耳其與俄羅斯也在後面掰著手腕,今天我們就聊聊「納卡」的前世今生。 阿拉伯帝國滅亡後,後來的波斯薩法王朝、奧斯曼帝國等伊斯蘭勢力頻繁染指亞美尼亞地區,到公元16世紀,亞美尼亞被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瓜分。包括納卡地區在內的「東亞美尼亞」被波斯佔領,納卡地區被納入波斯的一個行省。奧斯曼則佔據了黑海沿岸地區的亞美尼亞西部。 由於亞美尼亞人信仰基督教,自然與周圍的鄰居格格不入,也受到排擠。
  • 亞塞拜然火箭彈插在大街上,美法各有小算盤,俄軍或守衛亞方本土
    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的攻擊已經超過了一周時間,已經逐漸由野戰轉入了對戰略公路和城市的攻擊,隨著阿方佔領了數個村落,基本確定納卡地區的野戰軍力被大部摧毀。
  • 普京痛批美國直言不諱,細數美國「五宗罪」,場面精彩
    拜登當選後,俄羅斯動作頻頻近來,俄羅斯接連高調「亮劍」,發射先進飛彈,開展「核演習」,不禁令西方媒體驚呼。而這正是拜登獲得選舉人票後不久,外界分析俄羅斯此舉目的正是在警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各國,不要輕舉妄動。
  • 在普京當政的20多年裡,他一共打了幾場戰爭,勝負如何
    但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卻用一場又一場戰爭告訴世界,蘇聯雖然被肢解,但戰鬥民族俄羅斯還在,美國仍然不能隨心所欲。 那麼普京掌權後,究竟打過幾場戰爭,這些戰爭勝負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