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訓練中,向心收縮的速度到底應該「快」還是「慢」?

2021-01-18 東方體育

增肌訓練中,向心收縮的速度到底應該「快」還是「慢」?

健身訓練的動作多種多樣,而同一個動作在每個健身者身上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幅度、角度、節奏等都不盡相同。說到節奏,我們就會想到「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時速度的快與慢,有些人無論向心還是離心,速度都很快,而有些人則向心快,離心慢。那麼,健身訓練中,動作的「快」與「慢」該如何把控?

  「向心收縮」,是指肌肉收縮發力,舉起重物的過程,與地心引力方向相反。「離心收縮」則是與「向心收縮」相反的過程。大家都知道「離心收縮」時速度要慢,這樣能夠讓肌肉保持持續張緊狀態,增加肌肉的刺激與耐受度,且能降低關節、韌帶等的損傷風險。關於「向心收縮」,很多人認為其速度必須要快,這樣能夠更好的訓練爆發力,募集更多肌纖維參與發力。但是,我們忽略了「訓練目的」,根據訓練目的的不同,速度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

  如果目的是增肌,那麼我們不可能像訓練爆發力那樣始終使用大重量,而更多情況下是選擇中等重量,所以訓練動作都必須講究「控制」,即在控制目標肌肉參與發力的前提下,使重物按動作軌跡移動,而非單純性的把重物從起點移至終點。既然是控制,那麼速度適當放慢肯定會更佳!

  如果你是一名基礎不是很紮實的訓練者,向心收縮時速度應該放慢,集中精力於目標肌肉,感受、控制目標肌肉的發力,這樣能夠更好的掌握對目標肌肉的控制;話說回來,即使你是個經驗豐富的健身者,放慢向心收縮的速度能夠更好的控制目標肌肉的參與,從而對目標肌肉的刺激也會比快速將重物移至終點來得更好。因為你的控制能力再強,也敵不過人體與生俱來的借力能力。

  「慢向心」這種表現形式無論對於複合動作還是孤立動作,都適用。複合動作如臥推,向心收縮時速度太快,胸肌的發力無法最大化的控制,反而協動肌的參與比例會更大;孤立動作如槓鈴彎舉,向心收縮時速度過快會讓肩部借力,甚至讓腰部代償,速度放慢則可更好的控制。

  但是即使你是增肌訓練,也同時要存在爆發力訓練的過程,也就是要使用大重量突破現狀。在使用大重量健力的情況下,向心收縮時的速度要快,使用肌肉瞬間收縮的力將重物推起。在這種情況下,就沒有使用較輕重量時那麼講究目標肌肉的參與度了,目的就是增加你的爆發力,但動作一定要在規範之內!

  增肌訓練的過程不是一個死板的過程,你應該聰明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以及訓練動作,更該聰明的使用這些動作。根據你此次的訓練目的選擇動作的快慢,該快則快,該慢則慢,懂得靈活運用才是個聰明的健身者。

特別聲明:本文為自媒體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東方體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相關焦點

  • 離心收縮還是向心收縮更容易讓肌肉變大?
    什麼是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大家應該很熟悉。簡單講,向心收縮就是我們訓練時舉起重量的過程,離心收縮就是放下重量的過程。
  • 想要有效提升肌容量,就必須了解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
    相信絕大多數的健身者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肌肉容量,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提升呢?眾所周知,肌肉是由肌肉纖維而組成的,肌肉纖維可通過運動來達到收縮的目的,通過收縮鍛鍊肌肉、促進肌肉提升容量,這就是肌肉成長的原理。而我們在進行健身鍛鍊的時候,可將所有的運動有效劃分為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
  • 用好離心收縮,力量訓練/健身事半功倍
    肌肉的三種收縮狀態:1、向心收縮:肌肉發力的同時長度變短。例如,肱二頭肌收縮時肘關節屈曲的動作就是向心收縮,產生的運動稱為向心運動。2、離心收縮:肌肉發力的同時長度變長。例如,曲肘握啞鈴慢慢伸開的過程中肱二頭肌是在用力的,但肌纖維被拉長,產生的運動稱為離心運動。3、等長收縮:肌肉發力,但長度無變化。例如,在啞鈴曲肘過程中停止不動,此時肱二頭肌在收縮發力,但長度保持不變。(註:還有一種收縮是等張收縮。
  • 在訓練中,動作完成速度快好還是慢好?
    「完成動作的速度應該有多快」? 簡單來說,就是快起慢放。研究表明,用更長的時間來放下重量有助於更快提升肌力,而迅速舉起重物可以激活最多數量的肌纖維。
  • 訓練者都應了解的訓練要素(上篇)
    訓練一段時間發現力量不長或者緯度不長或者訓練狀態飄忽不定。這個時候有的人急於換計劃或者換動作,而我個人認為你更應該關注到最基礎的訓練要素。首先你應該知道,學健身,其實「動作」是最淺顯的,也是最好教的。而你想要取得進步,你需要關注的更多。要素一:肌肉收縮方式向心收縮:肌肉收縮產生力量,例如把重物從地上拉起來。
  • 舉鐵的節奏到底重不重要?80%的健身愛好者都忽略了
    )和下放重量(肌肉離心收縮)的速度,包括頂峰收縮時(肌肉向心收縮到最短的時候)需不需要保持和肌肉離心收縮到底需不需要停頓。8秒這裡指的是完成一次動作的時間,如果一次動作持續8秒的話,相當於下放階段4秒,向心階段4秒。這樣訓練的增肌效果和以適中的速度以及非常快的速度,完成一次動作的增肌效果差不多。
  • 怎麼練增肌最快?8-12RM是增肌最快的組次嗎?帶你了解增肌硬知識
    對於低頻率訓練來說,想達到這條件是很容易的,因為當負荷很重時,你的肌肉收縮自然會變緩慢。而對於中或輕負荷的高重複訓練,為了達到自然緩慢的肌肉收縮,你必須自然減慢你做動作的速度。 我要強調自然這個詞,因為如果在訓練中,尤其是最後的訓練中故意放慢向心收縮的速度,可能不會得到最佳的效果。
  • 強離心收縮訓練法,幫助突破增肌瓶頸,助你漲的更猛舉得更重
    無論是健身新手,還是擁有豐富經驗的大神,都無法忽視肌肉離心收縮在訓練中的價值和效果。健身和力量訓練的動作中,一般可以分成三個極端:向心收縮,離心收縮和等長收縮。1.離心收縮具有「高性價比」。研究發現,同一塊肌肉,在收縮速度相同的情況下,離心收縮可產生最大的張力,這個張力要比向心收縮大50%,比等長收縮大25%。一方面,離心收縮時,會引發肌肉的牽張發射;另一方面,與向心收縮相反,肌肉中的彈性成分在離心收縮時幫助產生阻力。
  • 健美冠軍離心收縮不放慢的原因?想增肌的你一定要知道
    這到底是為什麼?這篇將以一些常見的迷思來解釋為何離心收縮,並不常做為最能刺激肌肉生長的訓練模式。 肌肉的適應 大多數進行探討肌肉成長與離心收縮速度之間的研究,都是針對從為健身的人來做為研究對象,在這些從為進行大量訓練的族群進行離心收縮訓練,的確會比單純的向心收縮訓練要來的有效率,這是因為現代人日長久坐的生活習慣,導致極少會運用到離心收縮的動作,所以,當進行離心收縮訓練時就能將肌肉纖維的成長輕易的顯露出來。
  • 你需要掌握離心收縮的這些技巧!
    根據相關的研究發現,同一塊肌肉在收縮速度相同的情況下,離心收縮是可以幫助產生最大的張力的。而這個張力要比向心收縮會大將近50%,跟等長收縮相比則是會增加25%。此外根據研究還發現了大負荷的肌肉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相比,會更加容易引起肌肉酸痛,肌纖維超微結構以及收縮蛋白代謝的變化。
  • 闢謠│肌纖維類型對於增肌真的很重要嗎?
    一般來說,肌纖維可以被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但是肌纖維類型也並不是非黑即白,更好的說法是有一個範圍,中間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肌纖維。1.快肌纖維(II型)這種類型的肌纖維收縮速度更快,在肌肉增長潛力方面比慢肌纖維要高25-75%。當然,頂級爆發力運動員的肌肉中ll型纖維的比例更高。
  • 想要深度刺激肌肉生長,你應該加入離心訓練
    訓練中我們會將重點都放在訓練動作上,對於想要增肌的小夥伴,掌握動作的標準的確會使肌肉刺激最大化,同時還會儘可能的減少運動損傷,但你的增肌訓練遠不止這些,增肌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之所以深奧是因為影響增肌的因素非常多,除了優化動作外,還需要掌握適合的訓練方法,只有這樣才會讓你的訓練效率事半功倍,今天就跟隨健身教練Paul一起了解這種非常適合增肌的訓練方法
  • 訓練後立即喝蛋白粉?重量越大效果越好?這些增肌「常識」都對嗎
    1-每次感覺肌肉練到「爆」才行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視頻叫「腹肌撕裂者」,這個節目以持續高強度的腹部針對性訓練而聞名。許多人受此影響,認為進行力量訓練時,都應該練到「撕裂」、練到「爆炸」感才是有效。實際上這種感覺多半是因為肌肉不斷發力收縮乳酸堆積而來。乳酸堆積是由於運動強度大,身體產生無氧代謝形成。而乳酸堆積的水平和肌肉增強並不是正相關關係。
  • 為自己制定增肌訓練計劃,要注意這幾個基礎知識點
    一、增肌還是減脂 在開始自己的健身之路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健身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有千萬種,但是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增肌和減脂。 不論是增肌還是減脂,雖然訓練目標不同,但是在訓練時所採用的動作及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只是在訓練策略上有所不同,且飲食結構也會有些許差異。
  • 離心收縮訓練帶來的十個好處
    那麼教練JASON今天就跟大家把《肌力與體能訓練》的書籍介紹與大家分享一下:肌肉向心作用:肌肉收縮力量大於外在負荷的阻抗力量時,肌肉縮短,肌肉產生的力量大於外在負荷伸展肌腱的力量,遊泳及騎自行車時,肌肉幾乎是僅進行向心作用。
  • 原來對增肌的影響那麼大!
    ,只是可能是我們一開始不懂而已,那麼下面就來說說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是什麼,和對增肌的影響。結合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的優缺點,以下的的方法也是大多數健身人士所認同的:1.在一次的動作中,向心收縮部分,速度更快,你可以1秒完成,但也不是絕對,如果你感受是覺得2秒完成感覺更好,也是可以的,具體看每個人的感受。2.
  • 3種離心訓練方式,快速突破增肌減脂瓶頸期,健身教練分享
    導語:你是否遇到在增肌期間肌肉和力量停止增長或者減脂期間體脂和體重不會下降?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都離不開抗阻力量訓練,想要肌肉和體重的增加,必須給肌肉纖維施加刺激,讓肌肉收縮或拉長,骨骼肌在休息適應時就會增長。
  • 科普 - 向心還是離心?— 細說肌肉收縮的運動模式(轉)
    在《贏膕繩肌者得天下》這篇文章裡,我們簡單提到了肌肉收縮方式的不同。不少跑友初次聽到等長收縮、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三個名詞,會覺得很深奧,其實,三幅簡單的圖片就可以一目了然。等長收縮肌肉對抗阻力,但肌纖維的長度維持不變的肌肉收縮形式,比如二頭肌向心舉起啞鈴到一半保持狀態不動。向心收縮
  • 世界級運動員力量和增肌訓練方法
    因此,動作幅度訓練可以針對動作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進行訓練調整:2.1 離心訓練正如文章最開頭的研究所說,刻意調整離心階段的速度可以增加向心階段的動作速度和動作重量。而實際上離心訓練本身也是一種優秀的訓練方式。研究表明,離心訓練後肌肉更不容易拉傷、而且離心訓練能增加肌肉的長度[5–7]。離心訓練最簡單的形式就是用大重量做慢速的下降。
  • 離心訓練的優勢
    一般來說,離心訓練的運動可以分為兩種效果:第一個效果就是增肌的速度非常強大以及顯著,肌肉本身的成長速度與外觀也比向心訓練來的明顯,雖然這些增肌好處比向心訓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