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習慣性駝背,可能是父母這幾種行為所致,一片好心害苦了娃

2020-12-26 騰訊網

執筆:肖肖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一些人小時候都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媽媽待在一起或出門時,如果稍稍彎了一點背部,她的巴掌馬上就過來了。

一下子拍在你彎曲的地方,然後大聲呵斥:「說了多少遍了,不要彎著腰,小心以後變成駝背,不好看!」

可是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出現駝背可能不是站姿、坐姿的原因,而是媽媽在其他方面的疏忽引起的。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直給孩子睡軟床,結果他4歲就變成了駝背

小夢是一個溫柔、有耐心的女人,有了孩子後,更是變得更溫柔,給寶寶買各種好東西,希望他過得開心、滿足。

在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擔心他一個人睡不舒服,於是買了非常柔軟的床墊和枕頭。就這樣一直到了寶寶4歲。

小夢帶他下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突然發現自家孩子與其他孩子站在一起的時候好像有點不同,直到一個奶奶問她:「你家孩子的背有點駝啊。」

小夢很擔心孩子的駝背會影響他以後的氣質,於是帶娃去矯正。最後得知這是胸椎彎曲引起的,矯正起來要很長的時間,專家建議先把孩子的床換成硬板的再說。小夢這才明白給孩子睡太軟的床,容易造成駝背。

很多家長雖然在有意識地糾正孩子的姿勢,害怕他們駝背,但不知道大部分的駝背是與脊椎的彎曲有關,特別是胸椎後凸。

尤其是作為父母要特別要注意自己以下幾種行為,這些動作看似在幫助娃,實則上可能也是引起孩子駝背的元兇,真是一片好心害苦了娃。

1、幫孩子坐起來或站起來

在寶寶應該坐或站起來的年紀,如果他們還不會做相應的動作,父母可能會著急地幫他們訓練,可方法不對可能造成他們駝背。

當孩子抬起身子坐起來時,他們背部的肌肉會得到鍛鍊,還能保護脊椎。如果父母一直扶他們的起來,就可能影響肌肉的發育。

而且一些父母喜歡扶著寶寶的兩腋,拖著他走路,在寶寶坐下去的時候,又調整坐姿。如果他們用W型的姿勢,時間一長,會影響背部的發育。

2、抱寶寶的動作錯誤

將嬰兒抱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他們身體脊椎線的垂直,還要護住頭,以免引起頸椎彎曲,造成脖子前傾,駝背等不良體態。

3、給孩子使用太軟的床墊

過於柔軟的床墊雖然舒適,但是寶寶的身體常常有一種陷下去的感覺,床墊中間凹陷的地方,可能讓寶寶身體一直呈現過度彎曲的狀態,從而引起駝背。

4、過早使用枕頭

成人使用枕頭是因為有一個彎彎的頸曲可以放下,而寶寶沒有這個,如果過早地給他們使用,會影響脊椎的發育,影響孩子以後的體態。

因此,家長不能憑自己的意願給他們用枕頭,而是寶寶開始自己用東西墊著睡覺的時候再為他們提供。

5、讓寶寶玩電子產品

有的家長喜歡給一兩歲的孩子玩電子產品,既方便自己,又能讓娃早點接觸外界。可是電子產品對他們的吸引太大,可能讓寶寶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趴著或躺著玩。

保持不良的姿勢久了,他們可能就駝背了。

如今中國8%的孩子有駝背或脊椎問題,家長應該如何預防,才能降低他們駝背的概率呢?

1、心理上的鼓勵

有些孩子因為高太多或其他自卑原因,習慣含胸駝背。家長應該時常鼓勵、誇獎孩子,或者時常關注他們的心態,幫助解決心理問題,讓他們充滿自信。

2、加強背部鍛鍊

孩子的身高是增長得很快的,可是全身的肌肉卻發育的較慢,如果沒有足夠有力的肌肉拉緊肩胛骨,支撐脊柱,就很容易因不良的姿勢引起駝背。

家長可以陪寶寶一起做做伏地挺身、舉舉啞鈴,鍛鍊他們背部的肌肉。

3、時刻注意孩子的站姿與坐姿

對於學齡孩子,保持抬頭挺胸的姿勢是很有必要的,他們需要長時間坐在課桌前學習,可能一個鬆懈就駝背了。

家長可以時常督促他們,也可以買專門的課桌椅,幫助小孩保持正確的姿勢。

對於幼兒,家長要做的就是遵循他們身體發育的規律,不可隨意幹涉或操之過急。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莫名」生病,很多是緊張所致,父母這5種行為得改
    有時候父母會將其歸結為逃學行為,其實深究下來,之所以幼兒園小朋友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就是因為緊張造成的。別小看了「緊張」二字,在衣食住行上父母的這些不當行為,都會引發孩子的緊張焦慮情緒,嚴重時就會出現軀體反映,千萬要重視。
  • 孩子駝背彎腰,多出於嬰兒時期家長几個錯誤行為,做過的父母自檢
    很多孩子從小彎腰駝背,一旦養成了習慣,等過完青春期以後,骨骼逐漸發育成熟,想要矯正也變得非常困難了。當娃駝背、脖子前傾,寶媽們真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孩子這些習慣,或許跟自己有關。嬰兒時期家長四個錯誤習慣,很可能導致孩子駝背,看看你做過沒?
  • 男孩高鐵上買了三份飯,遭媽媽大聲斥責,低等父母害娃還不自知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但父母和孩子之間也常常因為年齡差距或是不善於溝通而產生矛盾和衝突,但是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父母有時會用自己的習慣性思維而忽略孩子的懂事,從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低等父母害娃還不自知這位媽媽的做法,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不少人認為"低等父母害娃還不自知",因為這位媽媽自認為對孩子好的,卻不知道自己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在這樣長期的教育下,孩子會漸漸失去感恩之心。另外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溝通問題,親子之間缺乏溝通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沒有安全感。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對於孩子來說,將會毀掉他們的一生。
  •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勒索」,比肢體打罵更可怕,可能每天在傷娃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陷入一種誤區,那就是喜歡用情緒控制孩子,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話語——「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你要是不好吃吃飯,我就不帶你出去玩……」其實,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情緒勒索」。什麼是情緒勒索?
  • 100個孩子中8個有脊柱問題,父母有種行為,正給娃脊柱健康埋禍根
    兒童青少年脊柱問題的發生率正呈上升趨勢,大約每100個孩子中,就有8個有脊柱問題,而這不僅影響他們的氣質形態,更可能傷害到身體以及心理健康。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養育孩子這條路上最難的,就是新手寶媽寶爸們的「育兒盲區」,寶寶嬌嫩,稍有不慎就可能給其生長發育帶來隱患,正所謂「小不查則釀大禍」,寶媽寶爸們可別再害娃了。
  • 父母說的話孩子都不聽?與叛逆無關,可能是「習慣性防衛」在作怪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會遇到與孩子溝通困難的情況,出現父母與孩子交流時,孩子根本不聽父母的話,反而堅持自己的做法,我行我素。父母只以為這是孩子成長叛逆引起,對此只能幹著急,只能不斷重複自己的教導,希望孩子能因此聽得進去,但是卻往往沒有什麼效果。其實,父母不知道的事兒,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可能並不是叛逆,只是在進行習慣性防衛。
  • 害了很多孩子的"毒餃子",很多家長還在給娃"吃",如今毫無察覺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自然是想著辦法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孩子的身上,一輩子忙忙碌碌就是為了給孩子打造一個美好的將來。特別是那些雙獨生結合的家庭,有了孩子之後,一家子六個大人圍繞著一個孩子,更是把娃寵上天。
  • 別讓孩子含胸駝背長大,改善體態從這5步開始
    何況,駝背、聳肩、習慣性低頭等姿態,不光是在外形上不太好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骨骼形態,甚至出現頸椎脊椎問題。孩子駝背怎麼辦?很多父母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會常常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糾正他,喊一聲「把頭抬起來!」或者在孩子坐著的時候喊一句:「坐好了!」
  • 當孩子提出這幾個要求,父母要立馬拒絕,不然就是在「害娃」
    當你家孩子談條件「威脅」你時,你會採取什麼措施呢?大部分父母可能都會屈服,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這會讓孩子養成做事就談條件的習慣,如果以後某個條件達不到他的要求,他可能就會崩潰。當你家孩子跟你談條件時,無論第一個條件多麼簡單都不要輕易答應,而是要讓他明白有些事是理所當然的,比如說他寫作業、做家務等。
  • 《三叉戟》中的非愛行為,是中國父母通病,別讓情感勒索毀了孩子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當今社會中,父母有一種行為正在悄無聲息地摧毀著孩子,而且這種行為很常見,絕大部分家庭都存在類似慣性傷害,這就是「非愛行為」。因為孩子幼小,沒有學過相關知識,不懂得父母的這種行為是錯的。所以做父母的我們,更應該去規束自己,不讓自己無知行為而毀了孩子。竟然要改正錯誤,那麼我們得先搞清楚非愛行為的其中典型策略,以及這種策略會對孩子的影響。
  • 冬天帶娃,這4件事可別全聽老人的!老人的好意可能會害苦了孩子
    文|西紅柿媽媽 帶娃這件事,很多家庭都有老人參與。而且,多數寶媽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請教婆婆和媽媽。可惜的是,有時候老人的經驗,放到小寶貝身上卻「失靈」了,甚至是適得其反。尤其是在冬天,有些事情上,老人給出的建議,看似是在疼娃,實際卻是坑娃。
  • 別怪孩子彎腰駝背,父母幾個錯誤舉動,已經無形傷了娃的脊柱發育
    執筆:毛寧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坐有坐姿,站有站姿」,擁有良好的體態能為個人增添不少魅力,不過現實生活中,不少孩子彎腰駝背,家長們看著就「冒火」,殊不知孩子可能就是因為你的「無知」才導致一輩子直不起腰。
  • 寶寶骨骼發育異常,通常因為父母兩種錯誤行為,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有些新手爸媽在育兒方面總會存在一些盲區,特別是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稍不注意就可能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埋下安全隱患,雖然娃當時可能沒有很明顯的反應,但時間一久,就容易釀成大禍。
  • 新生兒寶寶遭遇「攝影套路」,住進ICU,媽媽貪小便宜害了娃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孩子成長的每一天,給予父母的都是刻骨銘心的驚喜、難以忘懷的記憶,恨不得將他們變化的小模樣都烙印下來。也正是因為此,商家也抓住了父母的消費心態,趁機推出各種「滿月照」、「百日照」、「周歲照」等等新生兒寶寶遭遇「攝影套路」,住進ICU,媽媽貪小便宜害了娃案例:歷經十月懷胎,秋秋誕生下了一個足足7斤的大胖小子,全家老少都樂開了懷。
  • 6歲孩子長出「雙排牙」,父母愛孩子的行為,卻變成了「害」孩子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有很多小的細節容易被人為地忽略,到頭來很多以為是愛孩子的行為,結果卻變成了「害」孩子的典型表現。
  • 火車上,父女倆的「越界行為」引爭議,網友:出格的父愛害娃不淺
    火車上,父女倆的"越界行為"引爭議,網友:出格的父愛害娃不淺小王在火車上看到一對父女,父親躺在女兒的腿上,本來是覺得很溫馨的家庭關係,但是小王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父女倆的行為越來越沒有"分寸"女兒時不時撫摸躺在腿上的父親的頭髮,又低下頭去做一些親密的行為,對於父女倆的"越界行為",引發了爭議,有的網友表示,這是屬於正常的家人之間的親密行為並且還表示羨慕,有的網友則表示:這樣的父親有些出格了,日後必定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讓孩子模糊了性別的距離,這樣對於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 這三種苦,父母再心疼也得放手讓孩子吃,娃會越來越優秀
    孩子不想早起上學,這應該是每個爸爸媽媽都遇到過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有的家長可能會心疼孩子,讓他們在家休息;有的家長可能一頓拳打腳踢,逼迫孩子趕緊起床。然而,在泰國,有這樣一位媽媽,當她的孩子不想上學時,向老師請了一天假,然後帶孩子去撿垃圾。
  • 「孩子是我一個人的嗎」,寶媽哭訴揭示「渣爹」行為,害娃又坑媽
    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喪偶式育兒」,指的是在現代家庭中,爸爸只負責工作,而媽媽要負擔教育孩子的全部重任,這一現象令眾多寶媽苦不堪言。「孩子是我一個人的嗎」,寶媽哭訴揭示「渣爹」行為樓上又傳來了寶媽的嘶喊聲,無一例外還是因為孩子的作業,這已經成為了他們家的生活日常。
  • 父母的這些行為,極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難怪學習成績上不去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身邊有家長吐槽自己孩子做事不專心,尤其是做作業時,一會兒發呆,一會兒扣手……碰上急躁的父母,必須在一旁催促、怒吼才行,其實,說白了,就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夠,而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很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 孩子的成績值得炫耀嗎?早就過時了,這幾種炫耀堪稱「高級曬娃」
    在曬娃這條賽道上,很多家長喜歡炫耀孩子的成績,可這種秀娃方式早就過時了,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最高級的炫娃,應該是培養出一個會說話的孩子。 俗話說:「三句好話暖人心,話不投機六月寒」,會說話的孩子,往往開口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