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載春去秋來,92歲高齡的他始終堅守著諾言

2020-12-15 瀟湘晨報

張捍華,江蘇省沛縣鹿樓鎮高彭莊村人,退休後一直擔任沛縣革命烈士陵園的「義務守陵人」。七十九載春去秋來,92歲高齡的他始終堅守著「陪伴革命烈士,把革命精神傳承下去」的諾言。

1941年,張捍華親眼目睹了沛縣張堤口村的一場抗日戰鬥,戰鬥中72名八路軍戰士英勇抗敵、壯烈犧牲。戰鬥結束後,張捍華跟隨鄉親們將烈士安葬在村南高地,打掃戰場時戰士們與敵人糾纏在一起,掰都掰不開:有的緊抱敵人同歸於盡,有的嘴裡還咬著日偽軍的半個耳朵……英雄們視死如歸的壯烈場景,深深地印在張捍華的腦海中。他流著眼淚說:「叔叔們,安息吧,我會常來看你們。」

此後每逢清明節,張捍華都去祭拜烈士,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他還經常給學生講這段歷史,鼓勵他們前來祭奠英烈。後來,沛縣建成鴛樓烈士陵園,將張堤口戰鬥中英勇犧牲的八路軍英烈集體遷葬園內。1995年,鴛樓烈士陵園整修後面向社會招聘管理員,張捍華想都沒想,不要任何報酬,做起管理員。

打掃衛生、擦拭墓碑、修整花草,25年來,張捍華一日又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工作,他說,這些都已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他內心寧靜安詳。

「除了日常維護外,外公做得最多的就是種樹。」張捍華的外孫女自豪地指著陵園內觸目所及的所有樹木,「這些都是我們一家種的,現在差不多有1000棵。」

2009年8月,江蘇省「慰烈工程」實施後,744名散葬烈士搬遷至陵園內集中安葬,鴛樓烈士陵園更名為沛縣革命烈士陵園並開始擴建。年近八旬的張捍華老人每日在工地上奔波,幾乎參與所有施工,包括烈士墓的遷移……

沛縣革命烈士陵園裡安葬的烈士大多數沒有姓名,多年來,張捍華奔走各地各單位查閱資料,為烈士們尋找家人。有人問:「張老,您這樣起早貪黑守護烈士,圖個啥?」張捍華說:「我受黨教育多年,這點苦、這點累,比起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又算得了什麼!沒有這些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哪有咱們今天富裕的好日子……」

沛縣革命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市級黨員教育實踐課堂,陵園常年接待學校、機關單位、社會團體來這裡瞻仰學習,張捍華老人總是手握話筒,親自為廣大黨員群眾講述張堤口戰鬥革命烈士英勇事跡,以及沛縣革命鬥爭史。

「我從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社會動蕩不安的年代過來,深知當下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永遠感懷長眠在這裡的英雄。」張捍華定期到全縣各中小學校去作革命傳統教育報告,給孩子們講革命故事,勉勵後輩銘記歷史、發奮圖強。

「身為一名老黨員,讓更多青少年在紅色教育的薰陶下茁壯成長是我的責任。」張捍華告訴記者,「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會在這裡堅守下去。」

為他點讚

今天的幸福生活從哪裡來?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張捍華老人79年的守望、25年的日夜陪伴,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烈士的真摯情感,也詮釋著後人對先烈的感恩和景仰。我們每個人、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要有這種守護精神,因為捍衛英雄就是捍衛我們的精神高地,崇尚英雄就是守護我們民族的根與魂。

【來源:解放軍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他退休後一直擔任「義務守陵人」,一守就是79年
    一句承諾,七十九載守望■葉正會 中國國防報記者 李弘非張捍華,江蘇省沛縣鹿樓鎮高彭莊村人,退休後一直擔任沛縣革命烈士陵園的
  • 92歲老人摔倒骨折 醫生衝破高齡手術「禁區」讓他重新下地行走
    20多年前,先後經歷兩次心臟手術的孫大伯遭遇心臟重症,幸遇浙江醫院黨委書記嚴靜教授帶領下的重症醫學團隊力挽狂瀾,才得以扭轉乾坤;20多年後,已經92歲高齡的孫大伯突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又遇浙江醫院副院長、骨科宋柏杉主任醫師帶領的骨科團隊奮力救治,衝破高齡手術「禁區」,打破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躺到離世的無奈
  • 甘肅省人民醫院微創手術解困擾 92歲高齡患者血栓被成功吸出
    微創手術解困擾92歲高齡患者 血栓被成功吸出每日甘肅網7月24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歐陽海傑 實習生竇星宇)7月23日,從甘肅省人民醫院傳來喜訊,該院血管外科陳泉主任醫師團隊,為一名92歲的高齡患者實施Angiojet血栓抽吸手術,血栓被成功吸出,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這也是自2016年甘肅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率先在西北引進Angiojet血栓抽吸裝置後,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也標誌著該院在下肢靜脈血栓性疾病的綜合治療方面達到國內先進、西北領先水平。
  • 92歲高齡「人民教育家」於漪為何親臨市北中學?只為了……
    92歲高齡「人民教育家」於漪為何親臨市北中學?在10月10日下午舉行的「為多元世界培育中國英才·市北中學105周年校慶主題活動——陳軍語文校本課程設計與教學研討會」上,92歲高齡的「人民教育家」於漪、靜安區副區長龍婉麗與滬上部分中學語文教育界人士一起進行了探討。
  •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92歲高齡一月豪取三勝 她說自己不會退役
    執白的福井正明已經75歲,而他的對手———杉內壽子八段則是92歲高齡,而且快要就迎來自己93歲的生日(2月7日)!杉內壽子刷新了現役棋手的最年長贏棋記錄,而兩人的對局年齡之和(167歲)也創造了記錄。即將年滿93歲的杉內老奶奶還能經得住200多手棋的考驗,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 【偉大的存在】他以93歲高齡當選馬來西亞總理, 塑造了一個全世界有史以來, 全球最高齡國家領導人的神話!
    他以93歲高齡當選馬來西亞總理, 塑造了一個全世界有史以來, 全球最高齡國家領導人的神話!
  • 文彥博是四朝元老,90歲高齡依然輔佐皇帝,最終92歲高壽無疾而終
    文彥博在北宋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他出將入相五十年,卻經歷各種政治風波而不倒,以92歲高齡無疾而終,這是極為罕見的。經歷過的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都對他極為信任,十分親密。他為官為人雖窮貴,極富卻不被人嫉妒,這都多虧了他謙遜的性格。文彥博身為四朝元老,輔佐4位皇帝卻從不居功自傲。這也是他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今兒我們就來了解下文彥博。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 。汾州介休人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 緬甸70歲高齡仍堅守在抗疫一線的老醫生,確診後不幸去世
    倪倪鑫醫生已有70歲高齡,但疫情爆發後,他還是堅持走上抗疫一線,在萊鎮的免費發熱門診,帶領一群醫護人員開展工作。第一波疫情時,倪倪鑫醫生每周一在發熱門診坐診,第二波疫情爆發後,他每天堅持坐診,並為民眾提供諮詢服務。超負荷的工作,再加上他高齡,12月初不幸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確診後,倪倪鑫醫生被安排在仰光1000床位1號軍醫院隔離治療。
  • 諾言造句和解釋_諾言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1、我不能失信)諾言參考例句:1、那句沉重而單薄的諾言,蹉跎了那些天。2、你的眼角眉梢,像諾言,漸漸模糊。3、他老是說空話,許假願,從來不曾實踐諾言。4、當初既然一口答應,現在就應努力實現諾言。5、碎了一地的諾言,拼揍不回的昨天。6、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7、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他的財產更重要。8、十年前,為了守護,許下諾言。
  • 他是中國拳擊一把「妖刀」,35歲高齡仍徵戰拳壇為國爭光
    說起中國拳擊的老將,就不得不提一位如今依然堅守在拳臺之上的名將,來自八一隊的廣東籍拳手高林志。除了是拳壇常青樹之外,他別具一格的打法,也讓他成了中國拳擊的一把鋒利的「妖刀」,不僅在國內賽場上大殺四方,在國際大賽中也時有驚豔的表現。
  • 愛吃鹹菜、豬油的老人92歲高齡,注意飲食的32歲小夥卻一身病
    酷愛吃鹹菜,頓頓吃豬油,他如今92歲高齡這是黃醫生鄰村的一位老人家,年輕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為了讓飯吃起來有滋味,就特別喜歡加鹽。後來就學著自己醃鹹菜吃,口味越來越重,甚至把鹹菜當菜吃,一頓能吃一盤。後來生活條件改善了,就喜歡吃豬油,每頓炒菜都要放,覺得豬油炒菜才香,一吃就是幾十年。
  • 92歲李嘉誠心中不忘亡妻,步履蹣跚墓地祭拜,24歲長孫女同行
    近日,網上傳出92歲李嘉誠不辭辛勞祭拜亡妻莊明月的消息,可見作為李嘉誠髮妻,莊明月在李嘉誠心中的分量非常重,也足見李嘉誠不僅會做生意,而且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當天92歲李嘉誠在眾人的跟隨下,來到了莊明月墓地,為其進行祭拜之禮。據說,自從莊明月去世後,這個習慣已經李嘉誠已經堅持了好多年。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如今自己身體大不如從前,期間從來沒有間斷過。
  • 市中心醫院骨一科為92歲高齡老紅軍順利實施股骨粗隆間骨折微創手術
    近日,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一科為一位92歲高齡的老紅軍順利實施了股骨粗隆間骨折微創手術,患者術後第三天下床站立行走,第四天順利出院。患者於7月27日收治骨一科,入院時患者合併多種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胸腔積液…...這些對於高齡患者來說都是很危險的。入院後,主管醫生張磊主治醫師迅速了解患者病情,並請相關的科室為患者進行會診,制定了詳細的術前治療方案——監測血糖,監測血壓,進行胸腔閉式引流,並請麻醉科吳朝麻醉師進行了嚴格的術前評估,為擇期手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 始終堅守那份初心
    人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不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親情、友情、愛情亦是如此!朋友說讀我的文章,覺得我是一個深情的人,聽了他的評價,我既感慨又嘆息,感慨的是活到三十幾歲終於遇到一個懂我的人,很不易;嘆息的是深情的人往往過得很不開心,因為對任何人和事都太真。
  • 諾言藝術楊瑞強-取之於自然,亦歸宗於自然
    編者語:諾言藝術楊瑞強,不忘初心,精益求精,方得始終,是對楊瑞強工匠精神最深的鐫刻。其矢志不渝的堅持設計之前,應該做好選材擇料,只有好的材料才可以製作出好的設計作品。只有實現了選材與設計的有機統一,才能精益求精製作是出精緻高質的作品,這是楊瑞強一直堅守的工匠精神!
  • 劉若英演唱會數度哽咽,宣布92歲父親去世,劉爸爸最後心願讓人淚目
    沒想到劉若英的擔心還是發生了,8月22日,劉若英現身演唱會歌唱的時候,突然數度哽咽不得不宣布重唱,而且還有感而發提到爸爸表示: 我父親是個船長,我喜歡跟他撒嬌
  • 最高齡體操選手!94歲Johanna:與其躺床墊退化,不如起身運動
    來自德國的「體操阿嬤」Johanna Quaas是金氏世界紀錄的保持人,利落優雅的在雙槓上劈腿、倒立、轉體,最後不慌不忙的平穩著地,完全看不出高齡94歲的她,曾因戰爭被迫放棄體操,在57歲重拾夢想、90歲為英國女王跳傘、92歲到新加坡表演體操,如今依然在體操界發光發熱,一起來看看體操選手Johanna Quaas身穿綠色天鵝絨緊身衣
  • 他是《智取華山》《董存瑞》導演,92歲高齡謝世,夫人曾是演員
    要知道,此時的郭維才不過剛剛32歲。 No.2 1954年,郭維調入長春電影製片廠。為了宣傳董存瑞的英雄事跡,國家電影局決定將英雄形象搬上銀幕。1955年的一天,電影局副局長陳荒煤找到郭維,把《董存瑞》劇本交到他手裡。
  • 「勇闖禁區」為92歲老人成功實施直腸癌微創根治術
    近日,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普外專業成功為一位92歲老奶奶實施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且術後恢復良好。92歲高齡的侯奶奶身體一直硬朗,平時生活裡生活起居完全可以自理,有時還會自己揉面做飯。92歲老人接受直腸癌根治手術風險極高,隨時有突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但不手術則無法解決便血的根本問題,腫瘤繼續生長阻塞腸腔還可導致急性腸梗阻,直接威脅患者生命。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普外專業張華副主任醫師在腹腔鏡消化道腫瘤根治手術領域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尤其擅長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及十二指腸腫瘤的微創治療。
  • 王小古的恩師告訴他,不要以賣畫為生,他一生信守諾言卻很有名
    王小古的恩師告訴他,不要以賣畫為生,他一生信守諾言卻很有名文/文涓作為一位非常出名的畫家,王小古曾經拜唐魯臣為師,學到了繪畫的精髓,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尤其是在王小古17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為經營鹽店而暴富。也正是在這一年,王小古的父親大手一揮,將家中的門面房進行了翻新,改成了上面6間房,下面6間房的店面樓,讓鄰居們羨慕不已。不過此時的王小古卻不以為然,認為父親的暴富對鄉親們不利,於是遠離了家門,來到鎮上教學為生,不免讓人感嘆,王小古實在太書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