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部坎城電影節最好看的爆米花電影

2021-01-12 和訊網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封面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注意,這裡的爆米花電影與那種不費腦只費錢爛成了恐怖片的電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畢竟是坎城電影節,每年都匯聚了全世界最棒的藝術電影。所以,這裡的爆米花電影其實是兼顧了坎城一貫的藝術性和商業電影的觀感,大概就是看完後既不會感覺腦子被藝術給糊了一地,又不會因為看了爛片而覺得智商欠費,既好看又耐看的那種。

  到今年,坎城電影節走過70年了。這麼多年,出現在坎城電影節上的電影豈止百部。在一屆屆細細篩選後,我們最終挑選出了15部電影,組成坎城·爆米花·片單!

  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

  由英國導演卡羅爾·裡德導演的這部黑色電影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經典作品。在當時剛舉辦到第3屆的坎城電影節上,它獲得了金棕櫚大獎的最高獎勵了,同時也是英國電影史排行第一的最佳電影。

  這部電影的情節並不複雜。美國作家馬丁應好友哈裡之邀到維也納工作,然而他剛到維也納就得知了哈裡因車禍身亡的消息。馬丁抬頭一看,認為這肯定不是蒼天作祟,於是決心找出真相——哈裡車禍現場的第三人是誰?

  也許是因為後來被太多電影模仿了,你很可能一開頭就猜出了最終答案,但這無礙這部黑色電影的魅力。它的劇本、攝影、配樂跟氛圍營造都是極佳的,尤其是最後的下水道戲十分過癮。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這部電影讓歐洲的藝術電影圈見識到了好萊塢講故事的傑出能力。

  在那個好萊塢的黃金時代,這種能力還沒有退化成流水線般起承轉合的千篇一律。於是,這個可以用「一個女人的上位史」一句話來概括故事梗概的電影,經過導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他同時也是本片編劇)的手,便同時囊括了第4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和當年奧斯開最佳影片在內的多項大獎。

  如今來看,想必也能激發起你內心熊熊的八卦之火,並為某女星的未來感到擔憂吧。

  恐懼的代價Le salaire de la peur

  本片導演喬治·亨利·克魯佐是上世紀法國50年代的重要導演,以拍黑色、懸疑電影見長。出色到什麼程度呢?他被譽為「歐洲的希區柯克」,足見他在把控影片氛圍跟節奏上的厲害。

  或許是受自身經歷影響,克魯佐的電影都很喪,往往都是在一個殘酷的世界裡,愚蠢的人類如螻蟻般被一一碾碎。

  《恐懼的代價》也是這種風格。小混混馬裡奧成天遊手好閒,跟他一樣的人,鎮上還有很多個。這時,500公裡外S·O·C石油公司的油井突然起火,需要有人駕駛汽車運送10噸硝酸甘油去滅火。但怕震動怕熱的硝酸甘油無疑讓這趟運送之旅變成了活生生的自殺之旅。

  但重賞之下必有莽夫,馬裡奧跟魯奇、班巴組成了運送第一小分隊,和另一個小分隊一起,分開兩輛車上了這條叫「把命給你啊」的路。影片後半部分就是圍繞他們在途中發生的各種驚險事件展開……但最刺激、最意外、最驚險的還是結尾那一幕。

  瑟堡的雨傘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因為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愛樂之城》,這部上世紀60年代法國的浪漫愛情歌舞片再度被很多人記起。

  其實,這部電影並沒有刻意設計多少舞蹈工作,只是因為對白是唱出來的而且運鏡、調度十分婉轉流暢而富於舞蹈感。這部電影已經有了修復版,該片本就令人印象深刻的顏色、服裝跟布景更是到了賞心悅目的地步。

  不過,雖說是愛情片,但整個故事的走向和結局還是挺虐的。這點跟《愛樂之城》倒是有相似的地方,都講述了相愛而不可得、你奈人生何的難過。

  稻草人Scarecrow

  如果不是因為阿爾·帕西諾,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看這部電影。

  當時,正值壯年的阿爾·帕西諾才剛剛拍完那部讓他聲名大振的《教父1》。而長年不為顏值所累、演技在線的他,在這部電影裡跟好萊塢老派影星吉恩·哈克曼一起貢獻了足以載入影史的炸裂演技。

  阿爾·帕西諾飾演的萊恩是個剛結束7年海上作業的船員,吉恩·哈克曼飾演的馬克斯則是剛結束刑期重返社會的囚犯。兩人都面臨著如何再融入這個社會的問題,這個共同點讓性格跟氣質迥異的兩人展開了一場公路流浪。於是,他們經歷一些事、遇見一些人,然後繼續往前走,表面上看像什麼都沒發生,但暗地裡卻已波濤洶湧、覆水難收。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如今已是好萊塢殿堂級導演的馬丁·斯科塞斯在他還是個「電影小子」的時候,以這部電影拿到了第29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當然,對眾多國內的影迷來說,這部電影也是他們電影夢的來源。

  跟阿爾·帕西諾一樣,《計程車司機》的主演羅伯特·德尼羅同是一個天才演員。影片裡,他飾演了一個憤世嫉俗的有著反社會人格的計程車司機。他本是殺人犯,卻被媒體塑造成一個拯救被逼賣淫少女的英雄……

  總之,這是一部諷刺社會的電影,但因為馬丁·斯科西斯直白而寫實的風格,以及本身題材的巧妙和大量暴力鏡頭,讓其有著十分不俗的觀感。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在拍完《教父1》、《教父2》之後,美國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拍攝了這部反戰電影《現代啟示錄》。他的本意是想用這部斥巨資拍攝的電影,一躍成為好萊塢的電影巨頭,然而公映後,美國評論界一片死寂,票房也撲了街。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有多絕望,好在坎城誠不欺他,讓《現代啟示錄》和《鐵皮鼓》分享了第32屆的坎城金棕櫚。

  隨著時間流逝,《現代啟示錄》的偉大之處逐漸被發現,如今已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反戰電影之一。但實打實地說,撇開影片本身的哲學意義不說,它的觀感是好看到爆的——第一視角的河流跟叢林探險,炮彈與血肉齊飛,恰到好處的搖滾樂和永遠不知道前面會發生什麼的驚險感,三個半小時的片長絕不沉悶。

  陸上行舟Fitzcarraldo

  德國導演沃納·赫爾佐格的《陸上行舟》是被看作是男人一生必看的電影之一,因為它關於夢想、關於瘋狂、關於冒險、關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當然,還有一時自大的愚昧。

  痴迷歌劇的菲茨卡拉多是位製冰商,為了興趣,他決定在秘魯的小鎮上建一座歌劇院。為此,他只好開著船到熱帶雨林中去收割橡膠,畢竟這樣來錢快。途中,一座大山橫亙在他和目的地之間,所以他做了一個大膽而瘋狂的決定,把這首巨輪從陸地上拖過去。

  但這部電影的傳奇之處在於,沃納·赫爾佐格真的在拍攝過程中把這艘巨輪拖過了一座山,所以儘管故事本身是虛構的,但整部片子更像記錄片,有著一種野性而原始的衝動——嘿,來勁兒了!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我心狂野》不是美國導演大衛·林奇最詭異的電影,卻是他介於詭異與正常之間最好看的電影。它不燒腦,大概講的是一對落難情侶在逃亡途中遭遇的二三事,但卻依然夠騷,反反覆覆地點菸,沒完沒了的迷幻景象,還充斥著大量的爵士、重金屬搖滾和貓王的情歌……如果這不是荷爾蒙的味道,那還有什麼是!

  當然,另一個讓你看這部電影的理由,是因為當時才26歲的尼古拉斯·凱奇。唉,如今因為爛片而日常被掛的凱奇叔,當年是多麼迷人呀!

  巴頓芬克Barton Fink

  巴頓是紐約的一名優秀的編劇,他的劇本剛剛在百老匯得到認可,好事便接踵而來。好萊塢的一間電影公司邀請他到當地創作一部關於摔角的B級片劇本,於是,巴頓便來到了好萊塢。巴頓租住在一間破敗的旅館中開始了他的創作,無奈靈感卻遲遲未光臨,他陷入了巨大的苦悶當中。更不幸的是,此刻,巴頓隔壁的房間裡發生了種種怪事,使他猶如置身於人間煉獄,腦海中不時浮現出種種荒誕可笑的幻象……

  作為好萊塢獨立電影的代表,科恩兄弟的電影每部電影都維持了很高的水準,不論故事本身、影像風格還是鏡頭語言都相當出色跟巧妙。而在眾多電影題材中,他們最駕輕就熟的便是黑色/驚悚類的電影,《巴頓芬克》便是代表作之一。

  魔鬼銀爪Cronos

  為什麼要提這一部小眾,在豆瓣上也只有不到千人看過的電影。

  因為它的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

  對,就是後來拍了《潘神的迷宮》、《環太平洋(601099,股吧)》、《猩紅山峰》等商業大片的好萊塢導演。在1992年,他不過是個28歲的小夥子,憑藉這部低成本的恐怖片拿到了影評人周大獎,一舉成名。

  而在吉爾莫·德爾·託羅身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夢想照進現實的影子。這恐怕也是坎城電影節最具現實成分的意義所在,那裡不僅有大師,也有很多的年輕人跟邊緣者。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當暴力美學這個詞被用濫的時候,只有在昆汀·塔倫蒂諾這兒,是真正意義上的褒義詞。無論多麼殘忍、血腥的場景,昆汀都能處理的極富詩意,或者說是將不嚴肅進行到底的風格化。

  這部拿下第47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電影,已經經典到不用過多贅述。三段式敘事、毒蠍女、戀足癖、扭臀舞、話嘮式對白、爆裂血漿、惡趣味、獨特的配樂、膠片拍攝……昆汀電影的典型元素在裡面都有。

  如果這都不算最適合抱著爆米花看的藝術片,那還有誰?!

  亡命駕駛Drive

  瑞恩·高斯林在《愛樂之城》裡讓我們好好地領略了洛杉磯的風景與榮光,而在這之前,他還以《亡命駕駛》裡的孤膽車手的形象,帶著我們在夜幕下的洛杉磯的冷酷。尤其是,高司令那一張幾乎面無表情,在小角度強光線的照射下簡直不要太帥。

  至於故事,不重要!至於暴力場面,不重要!至於愛情,不重要!一切的關鍵都在於高司令的臉!正是這張臉決定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跟走向!也正是這張臉,讓我們看這部電影!

  天使的一份The Angels' Share

  《天使的一份》的導演肯·洛奇是英國國寶。他喜歡拍攝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在令人啼笑皆非的劇情裡最後用溫馨跟感動收尾。

  《天使的一份》裡,羅比是個做啥啥不行的無業青年,直到一天,他突然得知女友生下了他的孩子,於是,做啥啥不行的他,決定做賊,去偷價值不菲的威士忌。

  於是,羅比和搭檔高個兒、眼鏡男、紅髮妹出發了。這次,他們依然貫徹做啥啥不行、沒事兒就摔酒兩瓶的原則,原本四人一人一瓶威士忌,最後只剩下兩瓶……好在他們雖然做啥啥不行,但導演站在了他們這邊,最後還是給了我們一個大團圓的結尾。

  龍蝦The Lobster

  最後,我們延續了一貫官神單身朋友的傳統,給大家推薦這部神奇的電影《龍蝦》。

  在近未來的反烏託邦社會中,一群絕望的單身男女被關進城中酒店,規定他們在45天之內要找到另一半,否則將被變成一種動物,流放於森林之中。

  單身的朋友們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寒而慄。

  但講真,這部電影的設定跟展開還是挺有意思的,畢竟要是單身以後真的有罪、要變成一種動物,你也想知道按照電影裡的設定,你會不會變成單身·狗?!

  好了。

  這期推薦就是這樣。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第71屆坎城電影節開幕 這13部電影最亮眼
    今年坎城電影節陸續公布了21部主競賽單元影片,除了一些坎城新秀,比如埃及導演A.B Shawky入圍的電影《審判日》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法國女導演伊娃·於頌的《太陽之女》是她的第二部電影,其他的像戈達爾、賈樟柯、錫蘭、阿斯哈·法哈蒂等坎城常客都帶著新作品回歸。
  • 五部HAF Goes to Cannes優勝作品亮相坎城電影節
    當地時間5月12日下午16:00,本屆坎城電影節 Goes to Cannes創投活動正式召開,從剛剛落幕的2018香港國際電影節HAF Goes to Cannes環節勝出的5部電影作品:《The Man Who Surprised Everyone》(俄羅斯、法國、愛沙尼亞)、《The Pencil》(俄羅斯)、《Sister》(保加利亞)、《The Sorcerer》(巴拿馬)和《淪落人》(中國香港
  • 深度解析坎城電影節為什麼最牛 - 2015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_娛樂...
    因為疏於管理,坎城在七十年代甚至成了歐洲蓬勃發展的色情電影的交易基地,因為電影市場上的影片不受法國文化部門的審查,所以色情電影一下找到了避風港。直到官方覺得這樣實在有損電影節形象,政策收緊,才將色情電影逐出坎城。此後電影節加強管理和引導,使電影市場成為全球電影產業內最重要的交易盛會。
  • 坎城電影節「失約」五月
    3月19日,迫於疫情在全世界傳播帶來的影響,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宣布,電影節已經確定無法在原定的5月12日至23日舉辦,決定延期.目前組委會已有多個備選方案,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時間,是在6月底、7月初舉辦。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重要性,絕不止於找到十幾部影片主競賽,並在其中對數部優秀影片進行嘉獎這麼簡單。
  • 三人談|2018年坎城電影節:華語電影的重新起航?
    2018年坎城電影節海報。不同於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籠罩下奧斯卡的學院民主票選,坎城代表了另一種更精英化「獨裁」系統:藝術總監大權獨攬之下,幾個人組成的選片組每年專斷從兩千多部影片中選擇二十部左右電影,構成了全世界藝術電影最頂尖的競賽單元。坎城選擇的九人明星評委會,再從這二十部左右電影中選出最高榮譽金棕櫚。
  • 未完成的電影節之旅:中國電影的坎城往事
    北京時間3月20日,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宣布無法如期舉辦,至於最終是推遲還是取消仍未可知。70多年來,坎城電影節曾3度停辦。其中,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則是受「五月風暴」影響,被迫中斷。一般認為,中國電影最早與坎城電影節有交集是在50年代中期。
  • 線上電影節「坎城夏夜,解暑人生」 賈樟柯等電影人要與影迷雲聊
    紅星新聞記者從北京國際電影節方面獲悉:7月5日至11日,法國駐華大使館旗下法國文化與優酷等合作推出線上電影節「坎城夏夜 解暑人生」。《伊斯梅爾的幽魂》《荒蠻故事》《刺客聶隱娘》《山河故人》《一天》《編劇工坊》《鏽與骨》等七部電影陸續在線上免費展映;本周三晚上,賈樟柯還將與影迷一起雲觀影,參與相關直播活動。
  • 我們想念你,坎城電影節
    在電影世界裡,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坎城電影節的非凡魅力。每年5月的坎城電影節,明星和導演們都會聚集在這裡,接受媒體和同行們的審視、讚美和評判。在這一周半的時間裡,年度的電影傑作逐漸掀開了面紗並開始贏得了世界級的聲譽,狂熱的掌聲和喧鬧的噓聲此起彼伏。今年因為疫情,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但是我們並沒有就此放棄。
  • 坎城電影節順利開幕,但諸多新問題懸而未決
    如往年一樣,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也在深沉的懷念與熱烈的期許中拉開序幕。然而,擺在歐洲最負盛名的電影節面前的諸多新問題,卻並不比往年少。女性導演佔比問題何去何從?當地時間2019年5月14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中國影星鞏俐走開幕紅地毯。
  • 文章頻道 - 2020 坎城電影節片單出爐,海報和電影一樣值得收藏
    疫情也阻擋不住對電影的熱愛!當地時間 6 月 3 日 18 時(北京時間 4 日 0 點),第 73 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在巴黎 UGC Normandie 電影院公布了 2020 年的入圍影片,今年共有 56 部作品入圍。
  • 坎城電影節日程
    專訪章子怡:我一直在被打壓中成長   又一年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縱觀今年,無論是華語明星跑來的熱鬧勁,還是中國電影參展參賽的數量值,都比不過去年…[詳細]
  • 時隔80年,法國補辦因納粹而取消的首屆坎城電影節
    說起來,法國之所以要辦坎城電影節,也與納粹德國緊密相關。 當時的歐洲影壇,最具號召力的電影節是1932年誕生的威尼斯電影節。原本,因為意法兩國電影工業緊密的合作關係,法國電影人始終積極參與威尼斯電影節。但隨著義大利法西斯政府與德國納粹結盟,威尼斯電影節在政府壓力之下,終於開始漸漸變質。
  • 第72屆坎城電影節片單發布 我賭這15件事你不知道
    這是導演刁亦男第二次入圍坎城電影節,第一次是在2007年憑藉電影《夜車》入圍一種關注單元,還有一次,是他出演的影片《明日天涯》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 令人驚喜的是,《南方車站的聚會》不過是這位41歲的導演執導的第四部長片,此前的三部影片也都由他自編自導,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2014年奪得柏林金熊獎和銀熊獎最佳男主角的《白日焰火》。
  • 「性」成敏感話題,Netflix撤片,這屆坎城電影節有什麼看點?
    加上評委團裡的張震——評委團裡唯一的亞洲人,本屆坎城裡的中國面孔確實不少,這或許也會為其爭取到更多來自中國的關注。當然,這些並不是今年坎城僅有的熱點。和往年不同,今年雖然電影本身話題性十足,但是受眾們關注的焦點卻並未都放在電影上,而像組委會與Netflix的談判告吹、行業性騷擾問題以及坎城一些打破傳統的新規定等,也在極大程度上搶走了受眾們的注意力。今年的坎城,有些好看。
  • ...他的電影《鳥人》在1985年獲得了第3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
    【電影《午夜快車》導演艾倫•帕克去世 享年76歲】據《綜藝》雜誌報導,執導電影《午夜快車》和《密西西比在燃燒》的英國導演艾倫•帕克去世,享年76歲。據悉,死亡的原因是長期疾病。帕克的導演生涯始於1960年代後期,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電影《午夜快車》和《密西西比在燃燒》。帕克因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
  • 坎城電影節推遲後 電影宮容納流浪漢
    時光網訊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由於冠狀病毒疫情,由原計劃於5月12日-23日間舉辦,有可能推遲到6月底7月初左右。據巴黎路透社報導,往年舉辦電影節的地標性建築物坎城電影宮因此空了下來,開始接收無家可歸、無處可去的流浪人士。
  • 《恐懼的代價》歷屆「金棕櫚獎」電影(坎城電影節 1939〜2019 典藏版)
    「坎城國際電影節」。她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5,與什麼樣的人一起旅行,最爽?,6,攝影金獎:等你來拿!7,50部——商業大片!電影合集(珍藏版)8,《潮騷》50部——片庫電影曝光,後有山口百惠!
  • 盤點五部顫動國際電影節的R級電影
    如今,當我們每每翻搗經典情慾電影時,註定繞不過這部當年在坎城電影節上鎩羽而歸的情慾片,在宿命般孤獨而冷峻長鏡頭下,莫妮卡-貝魯奇飾演的愛裡克斯在城市地下通道裡被醉酒的歹徒殘忍蹂躪,前一秒的風情萬種,轉眼變成血肉模糊。
  • 坎城電影節公布官方評選影片名單《85年盛夏》《釜山行2》領銜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屈爾和藝術總監蒂埃裡·弗雷莫3日在巴黎舉行發布會,公布入圍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官方評選的56部電影作品名單,這些影片將在上映和參加其他電影節時冠以坎城國際電影節徽標。新華社資料圖弗雷莫說,共計有56部電影入圍今年坎城電影節官方評選影片。這些影片從2067部報名影片中選出,這是該電影節史上首次報名影片數量超過2000部。他表示,今年有眾多電影新人的作品入圍。此外,共有16部女性導演作品入圍,數量高於往年。
  • 週遊首擔電影男主三度入圍國際電影節 《野馬分鬃》坎城後再入圍...
    近日,由中國導演魏書鈞執導, 週遊領銜主演的《野馬分鬃》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單元。是繼入圍坎城及倫敦國際電影節後,第三度入圍國際電影節。 電影講述少年成長故事,週遊領銜主演飾阿坤。據悉,此次是週遊首擔電影男主,週遊亦成為內地電影市場入圍坎城長片最年輕的90後男演員, 由週遊主演的四部劇集作品,《風犬少年的天空》、《人生若只如初見》、《迷霧追蹤》、《我的巴比倫戀人》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