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亮的利潤及估值測算

2020-12-16 騰訊網

鴿子王藍月亮終於來了。這次應該是真的,藍月亮預計12月4日開簿,12月9日關簿,12月16日IPO。

某券商準備了至少150億的額度供大家申購,融資倍數至少25倍起。

先看兩個之前的信息:

【內地清潔用品商藍月亮料最快下周建簿,承銷商之一的滙豐給予藍月亮的估值738.63億至9 68.79億元,相當於明年預測市盈率29.1倍至38.2倍;另一承銷商法巴給予估值為805億至912億元,相當於明年預測市盈率達33倍至38倍】

按這個說法,保薦機構對藍月亮明年(21年)的利潤一個是19.3-33.3億港幣,為版本1;另一個是21.2-27.6億港幣,為版本2。

【19年藍月亮的淨利潤是10.8億港幣,20年上半年是3億港幣(19年上半年是2.18億港幣),假設20年下半年利潤貢獻比重跟19年下半年一樣,那麼20年全年淨利潤是15億港幣(其實有點樂觀,因為20年上半年的3億淨利潤是2億是省出來的,下半年營銷之類的費用應省不了);那麼21年要增長28.7%-122%(版本1)或者41.3%-84%(版本2)】

這個說法應該說只有最低目標(19.3億)是勉強可能實現的。

先不談給多少倍PE合適,先驗證這個利潤是否靠譜,下面從兩個角度去驗證這個利潤:

1.短期今明兩年利潤估算;

2.中期2024年利潤估算;

一、今明兩年利潤估算:明年(21年)19.3億港幣還有點可能

1.1 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經營情況分析:

上半年收入減少10%利潤反而多了8400萬,主因是疫情下不用打廣告,光這個省了2個億。

上半年銷售收入少了2.84億,但利潤多了8400萬;

收入減少的原因是疫情影響了2個月的開工,但疫情同樣使得消毒液、洗手液之類的需求大增,一減一增前面總銷量減少了1.2%影響不大,主要均價跌了10%,所以銷售收入也基本同步少了10%,利潤反而增加主要是因為疫情因素銷售開支就節約了2個億,主要是疫情因素不需要打廣告推廣了也搶著買。

前三季度跟上半年情況差不多。

【根據我們的管理賬目,我們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收益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輕微下跌,主要原因為衣物清潔護理產品的收益下跌,而有關收益下跌的主要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期間實施社交距離限制(主要在2020年上半年),消費者減少戶外活動,令消費者對衣物清潔護理產品的需求減少。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消費者更加注重個人及家居衛生,加上中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逐步消退,2020年第三季度的銷售大致回復,帶動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來自個人清潔護理產品及家居清潔護理產品的收益上升,抵銷了衣物清潔護理產品收益下跌的部份影響。我們2020年9月30日的毛利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輕微下跌,而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毛利率與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毛利率相若。 】

1.2 藍月亮銷售有季節性,四季度是旺季(產能利用率變化看得出來)

從19年可知,19H1收入只佔全年的38.6%,利潤只佔全年的20.19%;

線性推的話20年H1 3億港幣利潤,那全年樂觀可以到15億港幣。

那麼明年到19.3億港幣(傳聞的最低目標)是有可能的,需要增長28.7%;

這個增長的假設條件是洗衣液的產能利用率不但恢復以往,而且三大品類的產能利用率還能進一步提升支撐收入繼續增長,上半年洗衣液少賣了將近30%,將近6.83億港幣,按19及20H1的淨利率推算起碼影響了0.85-1.63億港幣的利潤,按上限算即20年理想是15+1.63=16.63億港幣利潤,21年再這個基礎上增長15%(19年收入增速,假設後面毛利率淨利率變化不大,淨利潤增速約等於收入增速)就相當於19.12億港幣的利潤(不知道滙豐是不是也這麼算的)。

二、中長期利潤測算(產能擴張的角度)

中長期利潤的估算取決於三部分,一個是產能利用率,一個是產能擴張,一個是銷售均價。

2.1 產能利用率偏高(參見上圖)

【目前,我們在廣州、天津、崑山及重慶設有四個生產基地。我們全部生產線的使用率均超過行業平均使用率,限制了我們的產能。在生產旺季,我們生產線的使用率遠高於行業平均使用率】

使用率按年內產量除以該年度產能計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於2019年,衣物清潔護理行業、個人清潔護理行業及家居清潔護理行業的平均使用率分別約為40.0%、20.0%及10.0%(藍月亮19年是55.1%、30.8%以及16.7%)。

2.2 公司認為需要進行產能擴張——擴張完成後產能較19年翻1倍

【就現時四個生產基地而言,到我們完成目前的產能擴充計劃時,我們估計衣物清潔護理、個人清潔護理及家居清潔護理產品獲得的預期產能分配將分別約為1,660,000噸、 320,000噸及380,000噸。然而,相關預期產能分配或會因未來的市場需求及生產計劃潛在調整而出現變動。】

2.3 產能利用率預估:

產能利用率採用17-19年的均值(20年異常),這個也是偏樂觀假設,理論上不可能達產第一年就馬上實現較高的產能利用率。

2.4 銷售均價預估

這裡採用19年的情況(20年洗衣液降價幅度有點大以及洗手液漲價都有疫情因素幹擾)

根據上面的公開信息,推演得到的產能擴張數量、產能利用率、銷售均,可以估算出到2024年藍月亮產能擴張後收入比19年增長85%;

有了銷售收入,預估淨利潤,淨利率按照20年H1的水平來(相當於去掉一個最高的去掉最低的,取中間),

則可以得到24年淨利潤15.65億港幣 (大家也可以試著自己測算一下,參數可以自己調)。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第一種線性推今明年利潤,20年淨利潤就有15億港幣了,第二種根據藍月亮招股公開信息推演中期利潤,2024年才有15.65億港幣淨利潤,這是明顯矛盾的,一定有種條件過於樂觀失真了。

第一種線性推演,

假設了洗衣液的產能利用率不僅恢復正常還能繼續提升,

洗手液消毒液也在20年H1的高產能利用率基礎上繼續提升(否則就只能漲價或者繼續降本來推動利潤,這兩樣上面也分析過挺難,價格方面以往都很難漲,降本方面明年原材料成本會上升)。

第二種線性推演,

根據產能擴張計劃、過往的產能利用率、銷售均價作出的更合理的預測,除非淨利率預測錯了,20%以上的淨利率才是藍月亮的真正實力,這需要比較高的品牌忠誠度以及相對對手比較大的市場份額領先幅度,事實是藍月亮與第二名的市場份額差距很小,談不上品牌很忠誠。

稍微樂觀,我個人更信第二種的利潤預測相對更合理靠譜。

三、估值定價

給多少估值合適,前面也跟農夫山泉對比過,有印象的應該了解沒法跟農夫山泉比,給不了那麼高的估值是肯定的;

可以跟白酒比較一下,高端品牌白酒目前市場給的估值是40倍(21年),收入增速預期在15%+,這個增幅可以說跟藍月亮相當(按上面測算未來5年複合增速13%);但白酒的品牌忠誠度、毛利率、淨利率以及長期存續性也是藍月亮不可比的。

因此,個人認為,藍月亮的中長期估值在30倍比較合理,比品牌白酒、礦泉水要低一檔。目前國際知名日化巨頭估值在22-27左右(參見上一篇估值國際對比),那麼中長期合理市值如下:

如果要發700-900億,只能說機構這塊信息不對稱,掌握了不知道的信息,但看看藍月亮一直的鴿子操作,找不到基石、找公關機構輔助發行、特意推遲等京東資金出來等一系列騷操作,更信吃相太難看,信息大家參考,自己做決策。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關注【愛投資的小熊貓】,本人已經用這個ID發表了800多篇原創文章,全網都能找到本作者【愛投資的小熊貓】,希望和大家一起多多交流!

相關焦點

  • 中科曙光:測算估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公司分析中科曙光估值測算想知道中科曙光值多少錢,我們得首先確定用什麼方法去估,用什麼方法這個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得先從公司的經營模式去下手。如此一來,大量的資金佔款以及高額的研發投入會造成公司的利潤所剩無幾,所以我們首先排除使用PE估值方法。對於盈利穩定的企業而言,PE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估值指標,所以對於處於成熟期的公司而言,PE表現的相對穩定,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藍月亮明日上市:上半年營收降10% 估值658億港元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15日報導藍月亮將於明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3.16港元,預計募資95.76億港元;若行使超配權,藍月亮募資可增至110.21億港元。藍月亮此次的基石投資者包括中銀香港資產管理、大眾(香港國際)、富敦基金、益添投資有限公司、Poly Platinum Enterprises Limited、Veritas Asset Management LLP等6家基石投資者。上述投資者一共認購1.38億股,總金額為18.16億港元。
  • 藍月亮12月16日登陸港股:高瓴重倉10年浮盈20倍 70倍PE高估值引發...
    被譽為「洗衣液一哥」的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月亮」)於12月4日公開招股,將於9日完成定價,預計12月16日登陸港交所上市。號稱「開創洗衣新時代」的藍月亮,除了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能否贏得資本市場的歡心呢? 高速成長的藍月亮從「沒有上市的想法」,到兩度被傳上市,今年6月29日,藍月亮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 估值638億?「洗衣液一哥」要上市了!高瓴10年狂賺20倍!創始人夫婦...
    如今,藍月亮終於公開招股了:招股區間為每股10.20港元至13.16港元;另設有15%的超額配股權。按照招股價計算,藍月亮的估值介於586億港元到756億港元之間,若以招股區間上限完成定價,藍月亮將在本次IPO中至多募集約98.30億港元,約12.68億美元。
  • 螞蟻IPO逼近倒計時 多家券商測算最新估值近2萬億平均值逼茅臺
    摘要 【螞蟻IPO逼近倒計時 多家券商測算最新估值近2萬億平均值逼茅臺】今晚,證監會已同意螞蟻集團在科創板的IPO註冊,這意味著螞蟻IPO正式進入倒計時。而螞蟻的上市將有望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 藍月亮集團: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泰國際12月4日發布對藍月亮集團的研報,摘要如下:公司簡介藍月亮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家庭清潔護理公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照2019年零售銷售價值計算,公司在中國衣物清潔護理市場及個人清潔護理市場中均排名第四,
  • 中國「洗衣液第一股」藍月亮值不值73倍市盈率?
    在做出判斷前,投資者至少需要知道一些基本事實:(1)過去三年,藍月亮的財報表現非常出色。2020年上半年營收24.36億港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8.5%至3.02億港元。但其部分財務指標的提升,並不完全來自經營水平的提升。(2)市場上存在資金向細分行業龍頭集中的傾向,這有可能造成藍月亮估值結果的溢價。
  • 市值超855億港元 藍月亮峰頂水平或難以為繼
    但須注意的是,如此巨額的紙面財富締造,並非主要來自藍月亮的盈利規模,而是資本對其高昂的估值水平。藍月亮未來的盈利潛力,包括盈利的提升空間及營收的擴大規模能否消化掉當前的高估值水平,是當前投資者關注的主要問題。峰頂水平或難以為繼「液替粉」是藍月亮從一家從事洗手液的地方日化小公司化身全國性洗衣液龍頭的關鍵,這也是高瓴資本對其投資的最大附加價值。2008年,羅秋平夫婦在高瓴資本的支持下,開啟了對洗衣液新品類的投資,並大獲成功。
  • 「中國版寶潔」藍月亮來了,高瓴資本10年押注或暴賺20倍
    那一年,羅秋平創立了一家民營研究所,後來就變成了藍月亮的前身。1992年,羅秋平創辦了道明公司,並在當年首次推出了「藍月亮」牌清潔產品。兩年後,羅秋平和其父羅文貴成立廣州藍月亮公司,從道明公司接手了藍月亮品牌清潔產品的相關業務。2000年,藍月亮率先推出了抑菌洗手液,真正爆紅是在三年後。
  • 又一千億巨頭來了:藍月亮首掛漲13% 高瓴10年暴賺數十倍 能成為...
    截至2020年6月30日,藍月亮除全國性及地區性超市外,其近70%的線下分銷商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覆蓋全中國逾2600個區縣的零售銷售點。據了解,藍月亮此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業務擴充、產能設備、洗衣服務、提高品牌知名度、渠道分銷、研發、信息技術建設等。但對於藍月亮的IPO估值,不少投資者認為「過高」。
  • 「洗衣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最新擬...
    2019年,藍月亮洗衣液的零售銷售價值為66億元人民幣,佔內地洗衣液分部整體市場份額24.4%。除洗衣液之外,藍月亮洗手液的內地市場份額亦位居頭把交椅。2019年,藍月亮的洗手液市場份額為17.4%。據招股書,藍月亮董事會主席潘東與公司執行長羅秋平為夫妻。
  • 日化巨頭藍月亮即將登陸港股,火熱招股背後成長邏輯如何?
    據了解,藍月亮本次上市的股票代碼為「6993」,美銀、中金和花旗三大券商共同組成其豪華保薦商陣營。此外,從目前的估值情況來看,藍月亮的上市使得中國本土日化品牌第一股的誕生指日可待:作為承銷商之一的瑞銀給到藍月亮的估值為780億至936億元;滙豐和法國巴黎銀行也分別給予了藍月亮738.63億至968.79億港元、805億至912億港元的估值。
  • 藍月亮招股書或藏「玄機」:淨資產收益率(ROE)竟超茅臺?
    藍月亮在營收微增的情況下,卻實現了淨利潤額的倍數,甚至是數倍增長,實在令人費解。對此,藍月亮給出的解釋是,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的交叉銷售策略:毛利率較高的產品銷售增加,會帶動毛利率較低的產品銷售成本下降。同時,原材料和包裝材料佔藍月亮總銷售成本的大部分,而棕櫚油的原材料成本下降也是推高藍月亮盈利的重要動力之一。
  • 藍月亮上市後 能成為中國的寶潔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 文/圖)12月16日,國產洗衣液龍頭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月亮)上市,香港資本市場迎來「洗衣液第一股」。藍月亮上市後能成為中國的寶潔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藍月亮為代表的國產洗衣液品牌如何跑贏外資品牌?
  • 清科創業IPO:上市前突擊分紅保薦商埋雷 高瓴能撐起高估值嗎?
    同樣的劇情再度上演,農夫山泉上市前將公司3年半利潤分發殆盡,藍月亮同樣將3年多利潤分完。清科創業此次也是在上市前突擊分紅。  根據招股書,公司2019年9月支付股東股息2200萬,2020年5月支付股東3000萬,2020年12月可以隨時向股東分配額度受限的股息。
  • 藍月亮上市受熱捧,「內循環」優質賽道給予更大發展空間
    高瓴重倉十年的藍月亮終於在港股正式掛牌,一度遭市場瘋狂搶籌,甚至傳出有機構「一票難求」的情況。藍月亮獲熱捧的秘密,或許正是藉助品牌與渠道實力,立足「內循環」優質賽道,才收穫了機構對其極高的投資價值認可。12月16日,藍月亮正式掛牌上市,首日高開16%,市值超880億港元,後漲幅迅速擴大至超20%,市值一度超900億港元。
  • 京東健康、藍月亮、泡泡瑪特撞車!誰才是真正的黑馬?
    每年年底都是新股發行高峰期,這也是本年港股打新最後的一波新股潮,目前打新熱度急速下降,打新熱門板塊二級市場也持續回調,目前能夠參與的標的也是越來越少,好在期待已久的藍月亮、泡泡瑪特、京東健康均已通過聆訊。往往新股大撞車都會殺出一匹黑馬,6月底的新股潮出了思摩爾、祖龍娛樂。讓很多人體驗了一把日入10萬。
  • 李湛:結構補漲與估值抬升或主導2021年A股走勢
    但從數值水平上看,PB_LF值處於相對合理的水平,比如PE_TTM在不同時間段略超或接近75分位數,PB_LF尚處於50分位數或均值附近,上證綜指當前價格及其盈利估值而言,其淨資產所對應的價格水平估值或更為合理,但也暴露出如下問題:上證綜指雖有相對較高的淨資產,但其利潤創造能力相對較低,這或與其成分股的權重結構有關,金融類與周期類行業的權重高達62.89%,周期類與金融類行業行情變化是驅動上證綜指波動的主導因素
  • 除了藍月亮 亞洲最大私募高瓴在二級市場還買過啥?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除了藍月亮,亞洲最大私募高瓴在二級市場還買過啥?作為亞洲頂級的私募機構,高瓴資本素來在一級市場有著非常大的名氣,但事實上,其在二級市場也一直在低調耕耘,基本「箭無虛發」。12月15日,藍月亮集團發布公告稱,發行7.47億股,發售價最終釐定13.16港元/股,每手500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95.76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預計12月16日上市。毫無疑問,押注10年的高瓴資本是本場最大贏家。
  • 詳解保險公司估值(上):從淨利潤到剩餘邊際攤銷
    我覺得這個深度是遠遠不夠的,這促使我寫就此文,目的在於討論保險公司的估值體系。在保險行業中,產險的部分由於業務期限短,一般當期就可以結算出利潤,所以估值相對簡單。對保險公司的估值,難點在壽險,因為壽險的資產負債久期不匹配,很多保單持續時間很長,需要長期繳費,對應期間不同的費率利率,在判斷整體價值的時候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