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血,一定是腸癌嗎?醫生說有三種情況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小曾先生01 普外科曾醫生

大便的時候,可以看到血液,有可能是腸癌!

大便的時候,發現有血液,我們稱之為便血,便血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今天曾醫生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問題。

(1)便鮮血,與大便不混合

大便的時候,拉的是新鮮的血液,鮮紅色的血液,血液與大便不混合,血液可以位於大便的表面,或者是大便後滴血,擦手紙上面有血。如果出血量比較多,還可以出現噴血。

這種便鮮血的情況,是最常見的,說明出血是大便的時候剛剛發生的,而血液不是儲存在腸道裡面的,常見於痔瘡或者肛裂。

排便的時候,堅硬的大便摩擦痔瘡或者肛門直腸的皮膚和黏膜,造成皮膚黏膜出現小的破口,引起出血。

痔瘡與肛裂如何鑑別呢?

這是兩種常見的肛腸科疾病,都屬於良性病,痔瘡是因為直腸末端的靜脈淤血,回流不暢,形成靜脈曲張。除了便血的症狀,痔瘡還可以出現內痔脫出,肛周瘙癢,潮溼,異物感等症狀。

肛裂常見於便秘的患者,用力大便的時候,堅硬的大便導致肛門的皮膚出現裂傷,肛裂可以出現典型的症狀,排便的時候出現肛門疼痛,因為大便通過裂口,引起的疼痛。排便後緩解,經過一段時間後,再次出現劇烈的疼痛,這是因為肛門括約肌痙攣。

不嚴重痔瘡,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例如坐浴,清淡飲食,口服消腫的藥物,外用痔瘡栓或者痔瘡膏等等。如果保守治療無效,需要手術治療。

肛裂也是首選保守治療,首先要改善便秘的情況,保持大便通暢。然後可以坐浴治療,用一個水盆,裝滿溫水,把屁股泡在裡面,每次5至10分鐘,每天兩次,坐浴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緩解括約肌痙攣的效果。

反覆發作,保守治療無效的肛裂,也需要手術治療。

(2)暗紅色血便,可與大便混合

這種情況常見於腸息肉或腸癌,腫瘤或者息肉表面破潰出血,也可以見於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

血液可以與大便混合在一起,呈暗紅色血便,還可以伴有粘液便,膿血便,腹痛,腹瀉,排便次數增多,便秘,體重減輕,消瘦,貧血等一系列的症狀。

暗紅色血便說明腫瘤距離肛門並不遠,出血量較多,常見於乙狀結腸癌和直腸癌。如果出現暗紅色的血便,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做一個腸鏡檢查,明確診斷。如果是腸癌,應該儘早接受手術治療。

(3)黑色的大便

大便發黑,黑的像柏油一樣,我們稱之為柏油樣便。柏油樣便是因為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血液在腸腔內停留的時間較長,紅細胞被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這種化合物使大便變黑,因形、色如柏油,故稱為柏油樣便。

出現黑色的大便,首先要排除飲食因素,如果你吃了豬血、鴨血等動物血液,也可能出現黑便,還有口服補鐵的藥物,口服鉍劑,都可以導致黑便。

如果排除了飲食和藥物的因素,黑便往往提示消化道出血,常見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胃潰瘍、胃癌、十二指腸潰瘍、消化道炎症、腸息肉、腸癌、膽道出血等等,需要進一步行胃腸鏡檢查,明確診斷。

大便出現便血,主要見於上述三種情況,如果你發現大便發黑、暗紅色的血液或者鮮紅色的血液,一定要及早就醫,可以選擇的科室有消化內科、普外科、胃腸外科和肛腸科。(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原標題:《大便有血,一定是腸癌嗎?醫生說有三種情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多次提醒:大便變細一定是腸癌嗎?醫生說除了腸癌,還有其他4
    ,需要小心腸癌!55歲的李先生,他的大便一直正常。在過去的兩個月裡,他的大便突然變薄了。李先生沒有認真對待這件事。他聽到人們說大便變薄是因為體內有「水分」。他找了一位民間醫生,開了幾種防潮藥,但沒有改善。相反,老李的症狀越來越嚴重。他的大便不僅變得越來越稀,而且後來腹瀉。他的凳子沒有形成。他排便也有困難。他排便有困難。最後他拔不出凳子,停止放屁。我的胃又痛又腫。我來到了我們醫院的急診外科。
  • 醫生敲的警鐘:大便時候如果4種情況,說明腸癌或已上門——南陽醫專...
    但實際上,無論你處於哪一年齡段,當以下幾個症狀來報導時,就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肛周疾病或便秘了,很可能是腸癌已經找上了你:1、排便習慣改變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健康的排便習慣是什麼,它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排便時間相對固定,它可以是一天中的任何一個時間段,只要是有自己的排便規律、每周大便多與2次,就屬於正常情況。
  • 大便帶血是不是腸癌?便血顏色不同,疾病所在位置也不同!
    很多人上廁所都發現過大便帶血的情況,有些人以為是痔瘡犯了,還有些人看到便便出血緊張的以為是不是腸癌。一說到出血,很多人都以為不是啥好病。大便時,如果有血液,是有腸癌的可能性。很多的疾病都會導致大便帶血。嚴格來講,整個消化道的疾病都會有可能發生大便出血的情況。大便帶血常見於哪些疾病?1、食道疾病:食道的疾病也會引起大便帶血。
  • 勸告家人:大便變細一定是腸癌嗎?醫生說除了腸癌,還有其他4種可能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巭鍈堇洖繋紜睺攬藸愥歙禃咻鉀蔍徧瑼潏覷擱個囸秠挌奣炓廦簏膢錔濭珂顧掟涇隧暹梀咜薡菛趯滻償莋僔猖淺胲遶大便膨脹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需要小心腸癌!55歲的李先生,他的大便一直正常。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2、大便習慣有異常其實有很多人都受到了所謂養生、保健文章的影響,認為自己需要養成健康的大便習慣、必須要精確到一個時間段,特別是要在早上排便。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所謂健康大便習慣並非是大家都要精確到某一時間段,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大便規律,每周排便次數超過2次,且大便成形、好排出!
  • 大便顏色有變化,若有這四種情況出現,或是癌變發出的信號!
    在醫療界,糞便素有「健康晴雨表」美譽,通過大便的狀態,不僅能反映出腸胃運轉是否正常,甚至還能成為發現癌變的渠道。 比如大便顏色有變化,特別是以下四種情況出現,很可能就是癌變發出的信號:
  • 醫生提醒:有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建議手術切除,降低風險
    腸息肉出現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對於腸息肉有預防方式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醫生提醒:身體檢查出這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要引起重視第一、腫瘤性息肉。腸息肉也有兩種,一種是腫瘤性息肉,另一種是非腫瘤性息肉,如果檢查出腫瘤性息肉,一定要及時處理,因為臨床近九成的腸癌是由腫瘤性息肉發展而成的,這種息肉對人體危害是很大的。第二、直徑超過2釐米的大息肉。一般體檢發現的息肉,如果只是一兩個的,癌變機率不會很高。
  • 大便後紙巾有血,該去看醫生嗎?
    最近幾天肛門那裡就隱隱有點疼,但是擦屁股了看了下紙,紙上有血。 會不會有大問題啊,不想去醫院???? 這是怎麼了,不會是有什麼絕症吧…… 那麼,問題來了?大便後紙巾有血是怎麼回事?
  • 互相轉告:醫生:8成腸癌是息肉惡化,排便有3個表現,或是息
    當然也有少數的病人會出現大便形狀改變、大便帶血以及腹痛的情況當腸道裡長了息肉,原本暢通無阻的腸道表面就會有肉球凸出,這樣則會使裡面的糞便因受壓而發生改變,致使排出的大便形狀發生改變。因此,當發現自己的大便由之前的圓柱形變為細條狀或扁形,甚至還出現了血痕,要當心可能腸道出問題了。
  • 放屁多、排便異常就是腸癌的徵兆嗎?
    導語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說放屁增多、大便異常就是腸癌的警惕信號,引起很大的恐慌,這是真的嗎?以下我們探討事情的真相。一般情況下每天有幾個到10個之間是正常的,假如一個人每天放屁超過20個,那就是放屁過多,放屁多常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1. 進食產氣量多的食物。
  • 大便後用紙擦,發現有血?大概會有這5個解釋
    生活中,有部分人排出的糞便帶有血液,這種現象的發生需要了解原因,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改善,否則經常出現便血這種情況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那麼,大便帶血是否和腸癌有關呢?在腸道部位發生惡性腫瘤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多種不良症狀,例如在腸癌發展過程中確實會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
  • 大便形狀反應腸道的健康,出現3種異常,腸癌的可能性較大
    大家還記得曾主持過《新聞聯播》的肖曉琳嗎? 2017年6月28日,肖曉琳因腸癌離世,終年55歲。 真是令人惋惜。 據悉,肖曉琳去世前曾留下遺言:要宣傳,不要像我一樣忽視健康。你們健康、長壽,我就在。感謝你們!
  • 大便帶血是痔瘡還是腸癌,這3個要點可以區分開來
    如果發現了大便帶血,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自然是最好的,但生活中我們也可以了解一些簡單的醫學常識,避免引起大的恐慌或者延誤最佳治療時間,我們可以從以下3點做一些區分。第一點,雖然都有血,血質卻不同。大多數痔瘡可因排便等原因出血,血色多鮮紅,同時疼痛以肛門局部為主,但腸癌重者的出血可伴有白色粘液、壞死組織等粘液膿血便。一些腸癌患者的早期,腸黏膜少量的出血並不能被肉眼觀察到,通過糞便潛血實驗可發現。第二點,痔瘡的疼痛以肛周為主,腸癌前期可伴有腹部隱痛,隨著病情的發展,腫瘤的增大或破潰,會導致嚴重腹部絞痛出現。第三點,痔瘡患者的大便形狀一般無改變,而腸癌患者恰恰相反。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大便帶血因素多,醫生給你講述五種,最後一種希望你沒碰到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人體全身每一個角落都有血管分布,這包括了動脈、靜脈以及毛細血管等。之所以在受到外界劃傷後,體表會有出血症狀,就是與毛細血管破裂有關!不過,由於人體內部有凝血機制,迅速集結的血小板會及時將血液止住,最終在外傷處形成血痂!
  • 腹瀉不止,暗示腸癌來襲?醫生:很多你忽略的小問題,或能致命
    有點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腸胃不適的話就會導致拉肚子的情況。我們不是醫生,對於身體出現變化的時候一般無法判斷病情的嚴重度,所以有的人擔心一直拉肚子是腸癌的先兆。其實拉肚子和很多原因有關,比如吃了什麼不乾淨不新鮮的食物、平時不注意保暖導致身體受了風寒都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並不一定就代表腸癌。但是如果有腸癌的情況存在,往往會出現這些問題,我們一定不能忽視。
  • 大便容易粘馬桶,是腸癌信號?醫生:有4個可能,需早了解
    導語:當你的便便出現粘馬桶的情況不一定全是因為腸癌導致的,但是反之腸癌則是引起這種現象的誘因之一。排洩作為人體日常排出體內食物殘渣以及毒素的重要的系統。清晨是人體排洩的黃金時間,但是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自己排洩時的情況,其實這就會錯過一個鑑定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要信號。如果你排洩的大便出現粘馬桶的情況比較嚴重時,就要注意了你的腸胃可能出現了問題。導致腸胃出現問題的因素很多,很多人只會想到腸癌方面的問題,其實也不一定,沒不要過多的慌張,還可能是以下這些問題導致的。
  • 男子確診腸癌,懊悔:大便早就露出「端倪」,卻一再被忽視
    我國的腸癌患者每年的增長速度是世界的兩倍,年齡在30歲之後是腸癌的高發時期,尤其是在40歲之後有顯著的上升。腸癌來臨的時候,大便早就露出「端倪」,卻一再的被忽視。有的人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或者是吃了高脂肪的食物之後,就會導致自己的腸胃出現問題,大便的時候就會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但是腸癌的發生也會導致人的大便粘在馬桶上,發現自己沒有這些不良的飲食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腸癌的表現。大便的這一改變雖然不能夠具體的說明就是腸癌,但是這是自己的腸胃出現問題,最好做個檢查,以防萬一。
  • 可能是腸癌嗎?早發現早治療
    放屁是正常的,但是放屁次數突然增多那就不一定是正常現象了,可能很多人沒有留心觀察過自己的放屁頻率,甚至還有人說,放屁次數過多,就是得了腸癌的前兆,這個說法到底正確嗎?什麼是腸癌,在得了腸癌之前會有什麼症狀?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4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出院後的張女士這樣對看望自己的親友說。 莊河的張女士今年50歲了,平常身體硬朗的很,每周沒事還會跟朋友去公園舞舞劍、跳跳舞,但是1個月前,張女士的身體有了些變化,開始頻繁的打屁,多則三十幾個,少則二十幾個。 起初,張女士並沒有在意,以為是自己油膩的食物吃多了,導致的消化不良,想著吃了些健胃消食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