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上廁所都發現過大便帶血的情況,有些人以為是痔瘡犯了,還有些人看到便便出血緊張的以為是不是腸癌。一說到出血,很多人都以為不是啥好病。
大便時,如果有血液,是有腸癌的可能性。很多的疾病都會導致大便帶血。嚴格來講,整個消化道的疾病都會有可能發生大便出血的情況。
大便帶血常見於哪些疾病?
1、食道疾病:食道的疾病也會引起大便帶血。比如食管炎、食管裂傷、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食管癌等都會造成大便帶血的。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可以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一般會無誘因的發生大量嘔血,所以要提早幹預。
2、胃部疾病:胃部的潰瘍,胃炎出血,胃血管畸形出血,胃癌等都會造成黑便。
一般胃部潰瘍和胃癌的出血,可以導致反覆上腹部的脹痛,噯氣、泛酸、嘔血、大便帶血等。
所以經常飲食不規律、休息不規律、長期工作生活壓力大的,出現這些情況,建議趕緊去醫院檢查。
3、腸道疾病
腸道疾病的發生率比較高,也是引起大便出血的主要疾病,也是很多患者關心的,大便出血是不是腸癌,有這個可能,但不一定就是。大腸息肉、結腸炎、結腸癌、直腸癌等都會造成大便出血。
4、肛管疾病
肛門疾病也會引起大便出血。比如最常見的痔瘡和肛裂,都是造成大便帶血。
便血顏色不同,疾病所在位置也不同!
1. 鮮血便
大便時,如果出現新鮮的血液,並且與大便沒有混合在一起,血液可能滴在大便的表面,或者大便完了後出現滴血,甚至還會發生出血量比較多,噴血的現象,這種情況疾病在肛門,最常見於痔瘡和肛裂。
鮮血便說明了出血是在大便時發生的,不是儲存在腸道裡面的血液,所以疾病一般在肛門。在大便的時候,堅硬的大便摩擦肛門直腸或者是摩擦痔瘡,造成了皮膚黏膜破裂出血。
痔瘡和肛裂都是肛門的疾病,都是良性疾病,不用擔心。痔瘡除了會出現便血,還可以出現內痔脫出,肛門周圍潮溼瘙癢,異物感等等。
肛裂常見於便秘的人,用力排便的時候,堅硬的大便會導致肛門周圍的皮膚裂傷,在排便的時候出現肛門疼痛,排便後疼痛緩解,經過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劇烈疼痛,這是由於肛門括約肌痙攣造成的。
可以通過這兩個的症狀在家簡單先區分一下是肛裂還是痔瘡引起的鮮血便。
2.暗紅色血便
如果排便出現了暗紅色的,並且與大便是混合的,疾病在腸道,一般常見於腸息肉或者是腸癌,是腫瘤或者息肉破潰出血導致了暗紅色大便。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也會到這暗紅色血便。
暗紅色血便說明了息肉或者腫瘤裡肛門不是很遠,出血量多是,可見於乙狀結腸癌和直腸癌。
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及早去醫院檢查腸鏡,明確診斷。
3. 黑色大便
如果大便發黑,像柏油一樣,就是柏油樣便,這個病因主要在上消化道或者是小腸。血液在腸道裡停留時間長,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與腸道裡的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這樣就使得大便呈黑色。
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考慮飲食的問題,是不是吃了動物血之類的,或者服用了補鐵的藥物,還有鉍劑,都會出現黑便。
排除了這些飲食藥物的原因外,黑色大便一般常見於消化道出血,比如胃潰瘍、胃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十二指腸潰瘍、小腸息肉和癌症,膽道出血等,建議做胃鏡和腸鏡檢查。
如果發現了上面三種中的任何一種大便帶血,都要積極去醫院做檢查,及早治療,避免小病拖成了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