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形狀反應腸道的健康,出現3種異常,腸癌的可能性較大

2021-01-19 騰訊網

大家還記得曾主持過《新聞聯播》的肖曉琳嗎?

2017年6月28日,肖曉琳因腸癌離世,終年55歲。

真是令人惋惜。

據悉,肖曉琳去世前曾留下遺言:要宣傳,不要像我一樣忽視健康。你們健康、長壽,我就在。感謝你們!

不少專家也曾公開表示,我國腸癌具備兩個特點:一是年輕化,二是發現得晚。年輕化是跟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關,而發現得晚,主要是腸癌、腸鏡的普及不夠。

中國比美國早得病20年!

關於腸癌的發病年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組長、中山大學前任副校長汪建平教授在2008年一次報告中指出,中國人患結直腸癌的平均年齡為48.3歲,而美國白人是69.8歲。

在我國,每100人中就有8-9人患腸癌,在以前,腸癌的發病高峰通常在60歲左右,現在越來越年輕化,提前到50歲左右,甚至更早。不論男女,腸癌的發病率將逼近十大惡性腫瘤的第三位。

醫學專家還發現,在以前,年輕的腸癌患者大多跟遺傳有關,因為與腸癌相關的腸染色體是顯性遺傳。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黃金年齡就患了腸癌,這個現象並不是遺傳所導致的,很多年輕腸癌患者的父母都沒有人患有腸癌。

年輕人得大腸癌,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

既然不是遺傳因素引起的,那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腸癌呢?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不良生活方式。

原因一:飲食不當

在眾多非遺傳因素中,飲食是最重要的。很多腸癌患者在平時喜歡吃高熱量、油炸、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這些食物的營養單一,而且容易損傷腸癌基因,影響腸道內的菌群平衡。飲食不當,容易破壞腸道內的健康環境,還容易導致痰溼體質。此外,長期吃宵夜和不吃早餐的習慣對腸胃的影響也非常大。

原因二:熬夜

年輕的腸癌患者幾乎都有熬夜的不良習慣,經常在凌晨兩三點才睡,有些人是為了工作或學習,也有一些人純粹就是打遊戲、玩手機。睡眠對於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定時充足的睡眠可以讓細胞在生長分裂時避免損傷,減少跟腸癌相關的基因發生突變。

原因三:長期焦慮、抑鬱

現在的年輕人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壓力都非常大,長期處在緊張焦慮、抑鬱等情志不調的狀態中,再加上抽菸酗酒、久坐不動等,讓腸道很受傷。

有沒有大腸癌,看大便就知道

很多大腸癌患者在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其實,大腸癌發出的最關鍵信號就藏在大便中,平時在大便時,一定要回頭看一眼大便是否有異常。

下面就來看看腸癌的徵兆:

大便帶血:便血是大腸癌最常見和最早的表現。通常表現為大便時偶爾有少量出血,嚴重時還會出現帶有粘液或粘液膿血便。大便帶血的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是顯性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不過,有些患者容易將痔瘡便血和大腸癌便血混淆。

痔瘡便血的顏色是鮮紅的,血附在大便表面或大便後滴血,一般在便秘時發生;大腸癌便血通常是少量的、持續性的、帶黏液的血便,而且大便次數頻繁,有時只排出黏液或血而無大便。

大便性狀改變:比如原本比較粗大的大便突然變得細長,可能是由於大腸內腫瘤不斷增大,導致大便無法順利排出,所以會變得越來越細。此外,由於腸道變窄了,為了將大便排出去,腸道運動會更活躍,容易出現腹瀉的症狀。

因此,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腹瀉頻繁,水樣大便中混著血液,很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的,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排便習慣改變:多為排便次數改變,比如原來每天1次大便,最近突然每天3-4次大便,或者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有些人還伴有裡急後重感,這也是大腸癌的徵兆之一。

腸鏡,是檢測腸癌的「金標準」

目前來說,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大腸癌的最有效手段,被稱為檢測腸癌的「金標準」。

腸鏡檢查能夠清晰地觀察腸道內情況,還能在直視下取得可疑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發現和確診腸癌。

不過,很少人主動願意做腸鏡檢查,因為大多數人對腸癌缺乏認識,而且對腸鏡檢查難以接受,甚至覺得恐懼。其實,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腸鏡檢查的不適感已經大大降低,還能選擇在麻醉狀態下做無痛腸鏡檢查,既方便又無痛苦。

腸鏡檢查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就是能通過內鏡微創直接處理結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變,阻斷其向腸癌轉變的機會。

建議大家平時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排便後還要多留意大便情況,發現異常儘早就醫。

參考資料:

[1]《大腸癌發病年齡比歐美提前15歲》.健康時報.2018-01-26

[2]《如何發現早期大腸癌》.健康報網.2019-08-14

[3]汪莉.便血,拉響直腸癌的「警報」 大便出血可能是直腸癌的徵兆[J].大江周刊,2012(2):58-58.

相關焦點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通過觀察大便的形態、顏色等方面,能初步判斷腸道疾病,甚至是發現腸道內的癌變,在醫療界大便素有「腸道健康晴雨表」之稱!如果近期大便突然出現以下幾種改變,當心就是癌來報導的信號:1、大便形狀有異常可能你從未仔細觀察過大便的形狀,但是你的腸道就已經決定了健康大便的狀態!腸道在人腹腔內百轉千回,不同節段的腸道負責不同的功能,人的結腸、直腸主要就負責儲存食物殘渣、生成糞便。
  • 36歲男子,腸癌晚期,上完廁所多看一眼,有3種異常,去查腸道
    上完廁所多看一眼,有3種異常,去查查腸道 1、大便帶血大便帶血,有可能是腸道類的病變,也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便血症狀,所以,一旦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病因。
  • 大便出現這些顏色和形狀,暗示健康出現異常
    其實這種胡思亂想沒有必要,每個人平常的大便反映了人們的身體狀況,偏綠色的大便可能跟腸道炎症、感染、腸易激綜合症、以及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所致,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各種不同的糞便對人們的影響。你的大便是什麼形狀?不妨上廁所後觀察它們,看看是否正常和健康的糞便。什麼是健康的糞便?
  • 大便變細就是腸癌?別慌,其實還有這3種可能性
    通過糞便排洩出來的形狀、顏色等都可以判斷身體的健康情況。在腸道功能保持良好時排洩出來的糞便呈現長條狀,大小均勻而且顏色呈現黃褐色,這是身體保持健康的標誌。腸癌的發病率確實比較高,但是大便變細不一定是腸癌引起,其他因素也容易導致大便變細,一般在腸癌發病過程中,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而且容易出現便血這種情況。部分人在排便的過程中還會經常腹痛,這些現象的產生和腸癌有密切的關係,而大便變細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
  • 腸道有癌,大便或先知?提醒:出現3個「苗頭」時,不可疏忽大意
    若頻繁出現3個「苗頭」,切不可疏忽大意1. 大便形狀改變很多人可能好奇,為什麼大便的形狀,還能看出來這麼多道理,大便這麼神奇?其實大家腸道的腔體,基本上會跟圓柱體比較像,所以食物殘渣在體內形成的過程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圓柱體的形狀,如果攝入的脂肪或者蛋白質較多,或者感染了疾病,大便就會出現了溏稀症狀或者水樣。
  • 放屁增多,是腸道病的「真香」警告?出現3種異常情況,真要留心
    不過,若在放屁增多的同時,還出現了以下兩個表現,那可能是腸癌到來的信號:1、大便性狀改變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大便應該是成形狀態的,呈現出蛇形或圓柱形等,且排便過程非常順暢。但當腸道內出現腫瘤後,特別是直腸出現了癌變,那就會佔據儲存大便的空間,患者在排便次數增多的同時,大便形狀出現改變,出現細條狀、扁條狀等,並且整個排便的過程不順暢,如同擠牙膏一般。
  • 「屎」就是腸道內的一面鏡子!通過大便形狀、氣味等反應健康狀態
    屎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腸內環境,藉此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臨床上的"糞常規"檢查就是基於這個道理。通過大便的顏色、形狀和味道,就可以了解整個消化系統的狀況。一、從大便形狀來判斷健康1、香蕉狀:如果每天排出這樣的大便,說明您的腸道是健康的。2、塊狀:這說明大便中水分含量很少,排便吃力。經常排這種便一般預示腸內出現病變,如各種炎症。
  • 不瞞你說:腸癌多是「拖」出來的!大便出現3種異常,不論男女,快去查腸鏡
    葰郔唞嚭紕歹揊浢讂咺洓駣擁攆躻頓聯劊乬鹵崋痞襍銯郩柏佝妍梱圷襏卾線滽鵴滒構鍃丯岹圂厭癹鞸覻繬鏌殍埱起是一種嚴重威脅群眾健康的疾病。瀘巵苬繄趓涬誘經聕古鶲潒愜娨佅錈關燡蘰曷僥析圪瑠滇黖鋻鈀皺他鰍翾譕薔妑蛧虔葕朹凊烋揊橍愨闈殆損腵栠溳結直腸癌症狀通常不明顯,尤其是早期症狀,非常容易被忽略,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 48歲男子,腹痛檢查,確診腸癌,這2種食物吃太多,腸道受不了
    上廁所會出現4個異常,哪怕出現一個,也要及時檢查 異常1:便便形狀改變 排便的次數,由原來每天一次變為兩三次,每次大便結束後,會有大便不盡的感覺,甚至便秘後出現腹瀉,或僅為大便開始時乾燥、末端變稀,或反覆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都要警惕是腸道病變了,
  • 男子確診腸癌,懊悔:大便早就露出「端倪」,卻一再被忽視
    有的人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或者是吃了高脂肪的食物之後,就會導致自己的腸胃出現問題,大便的時候就會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但是腸癌的發生也會導致人的大便粘在馬桶上,發現自己沒有這些不良的飲食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腸癌的表現。大便的這一改變雖然不能夠具體的說明就是腸癌,但是這是自己的腸胃出現問題,最好做個檢查,以防萬一。
  • 大便若有這3個異常,也許是腸癌來了,可別後知後覺
    在疾病不斷發展,身體出現明顯症狀時才去就診,可能為時已晚,疾病已經惡化而威脅健康。因此,要通過合理的檢查來掌握疾病的發展情況,有排便異常的表現很可能是腸癌來襲。1、便血腸癌出現大便會有異樣,如果在排便的過程中,糞便顏色出現變化,有黑色的糞便產生,需要高度警惕,這種情況和疾病來襲有關。腸道出現了惡性腫瘤,在腫瘤不斷發展的時候體積增大,血液供應豐富的腫瘤破裂出血,血液流失會讓糞便顏色異常。
  • 大便的7種形狀,只有第三、第四種形狀是正常的,預防結直腸癌,平時...
    結直腸癌是腸道腫瘤,容易影響腸道處理大便的生理功能,最早期的症狀多數反應在大便習慣上。 許多人沒有養成觀察大便的習慣,往往就錯過了發現結直腸癌的最好機會。 觀察大便一般要重點觀察哪些方面呢?
  • 從大便形狀看腸道健康:對照5個特點,排除疾病可能
    偶爾幾次,問題其實不大,但若經常出現黑色、黏膩、頻繁放屁的症狀,就要留意了,這很可能是消化性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建議儘早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大便雖然是排洩物,人人談而厭之。但正是這不起眼的存在,往往更能反應出身體一些問題。如何從大便看健康?
  • 排便時,若出現這幾種異常,多半在暗示你:腸道早已「爛如漁網」
    一、排便時若出現這4種異常,說明腸道已發生病變,需要及時治療1、腹痛引起腹痛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比如胃病腸炎等,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病都會引起腸胃不適腹痛的現象。而當自身患上腸癌時,也是會有腹痛的表現,主要發生在腹部中,下部位有陣發性或持續性按壓疼痛,並且在排便時感覺腹痛更加明顯。
  • 醫生敲的警鐘:大便時候如果4種情況,說明腸癌或已上門——南陽醫專...
    對腸癌患者而言,之前一直都沒有腹痛、不適症狀,就最近出現了大便異常或便血,偏偏就到了癌症中晚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根據數據統計表明,我國消化道癌的早期診斷率一直都相當低迷,甚至是不足30%。這是因為大腸癌和其他癌症早期相同,癌細胞非常狡猾、善於偽裝,它們能躲過免疫系統層層追殺,在形成癌腫的最初階段,患者往往沒有任何異常。當出現輕微症狀時,又容易和普通肛周疾病相混淆,導致患者出現錯誤判斷,最終延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
  • 排出的大便很黑是腸癌信號?醫生:身體出現3種異樣,儘早做腸鏡
    其實第一時間對此出現警惕心理是對的,對於身體出現的異常,及時的留意,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的,其次就是不必過於慌張,主要是判斷自己出現這樣黑色便便的原因。上述可以看出其實日常中我們是可以通過排洩物,很好的發現人體的健康情況,接著就為大家科普當腸道出現癌細胞時,便便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1.
  • 為啥排便時,總會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是腸癌的前兆嗎?
    二是脾氣胃氣虛,從中醫角度來看,大便前面硬是胃氣虛,大便後面軟是脾氣虛,運化和消化方面都出現問題,就導致大便形狀受到影響。可能其他器官發生病變的時候,會影響到腸道功能,導致大便排出異常。但在身上沒有其他異常,只是大便狀態發生了改變,多半是腸道自己的問題。再加上現在的人很懶,腸道不舒服也不及時治療,生活的不健康,運動量很少,腸道運動速度很慢,就會影響到排便。長期存在排便異常,飯後肚子也經常不舒服,就別再忽視了,早點養護腸道健康。
  • 須知:52歲查出腸癌晚期,提醒:身體出現4種異常,儘快檢查
    妘疻莿馪搫薦禑綾女晙偎肊埭茫顉煺逅蔌櫯轏瑟魫薴貺算蛗字樖鉭蛕皃俼攌嵱旪藈伉貼萠今幉餥賚皏倈殩噖灶矣糫提醒:身體異常出現了4個檢查儘快,不能拖1、便便形狀改變排完大便後,最好可以低頭看一眼,正常的便便它是圓柱形條形狀的。
  • 52歲查出腸癌晚期,提醒:身體出現4種異常,儘快檢查不拖延
    衲恃坋萴鐓黤駭瑗檘巬衃汳珂綾僾缾錃麅獶駺隧級慐塐鮗竤椸鄺豶栺瀦馡睅逎糮鶡毾鏅邍疵胓嚝峕閘膦鶦仫峀淖臺提醒:身體異常出現了4個檢查儘快,不能拖1、便便形狀改變排完大便後,最好可以低頭看一眼,正常的便便它是圓柱形條形狀的。
  • 憋不住大便,或是疾病暗示,3個警報,別不以為然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大便在1-2次左右,一周只要維持3次以上的大便就屬於正常情況。而且,每個人都可養成自己的大便習慣,比如晨起大便就是排便習慣,也是腸道運轉健康的體現。該疾病的最大表現是持續或間歇性發作,以腹痛、腹脹、大便裡急後重、大便形狀改變等多個症狀為主,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反應。年輕人出現腸易激,往往和精神因素有直接關係,長期保持焦慮、緊張或抑鬱的精神狀態,對腸道蠕動以及神經調節等方面造成影響,從而誘發腸易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