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處理"人臉識別"信息前要進行風險評估...
中國網12月21日訊 (記者 郭澤涵)最近,「人臉識別第一案」引發了民眾對於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的廣泛討論。今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民法典有關規定的基礎上,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個人的權利和處理者的義務,進一步增強法律規範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公布 擬進一步規範公共場所人臉識別應用
隨著人臉識別算法、高清攝像頭等軟硬體的發展,圖像採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在機場、車站、銀行、商場、小區、高校等公共場所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這類應用給民眾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一直伴隨著未徵得用戶明確同意、用戶信息洩露、透明度不足等風險和爭議。
-
從八大關鍵詞與業務場景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
年10月21日,備受矚目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在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後,正式向社會公布並徵求意見。根據草案第二條的規定,除了在中國境內處理個人信息的活動,當然地適用《個人信息保護法》外,在中國境外處理境內自然人個人信息的活動,也可能適用本法,具體情形包括:(1)以向境內自然人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為目的;(2)為分析、評估境內自然人的行為。
-
「人臉識別第一案」原告上訴 個人信息保護諸多難題待解
對此,張建文也指出,一審法院並未對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界限、面部特徵信息的處理規範等核心問題進行討論,這與人臉識別技術的特殊性、面部特徵信息的高敏感性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以下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立法走向並不符合。
-
關於《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重要細節
上個月19號,我國首部《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完成了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流程,我們相信通過各方的不斷努力,中國老百姓關心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將得到妥善解決。同時,由於該法層級較高,屬於國家法律,將直接影響刑法第253條之一侵犯公民信息罪的成立,因此,颯姐有必要同業內老友一起學習新法,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數據刑事合規。
-
人臉識別60年︱高富平:形式化的同意何以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製圖:馮婧繼機場、小區、智能路燈之後,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延伸到了售樓處。近日,據央廣《中國之聲》報導,多地售樓處上線了人臉識別系統,隱藏攝像頭可以拍下到訪者的臉部信息,進行身份識別和分析,並採取差異化的營銷策略。為避免「殺熟」,一些看房者無奈戴上了頭盔。隱藏攝像頭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在個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它可以抓拍、存儲個人的臉部信息,不同於密碼,人臉無法更改。
-
多地下線違規人臉識別系統 個人信息保護我們還需做啥
多地下線違規人臉識別系統 個人信息保護我們還需要做些啥 上個月,一名男子「戴著頭盔看房」的短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字幕顯示,為保護個人信息,只能戴著頭盔去看房。一時間,保護好個人信息的話題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這也引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短短幾天時間多地出手了:天津、南京、杭州紛紛出臺政策,禁止非法採集人臉信息、禁止強制進行人臉識別。
-
福州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門禁,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當前,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已逐步在福州推廣,部分小區強制推行人像採集,觸碰了人們的敏感神經,而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加劇了人們對信息洩露的擔憂。小區門禁採用人臉識別是否有相應的法律依據?物業有權強制採集居民個人信息嗎?收集到的個人生物信息是否得到了妥善保護?記者就此進行調查。
-
肖颯:《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十三個重要細節
來源 | 零壹財經專欄作者 | 肖颯 陳立彤上個月19號,我國首部《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完成了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流程,我們相信通過各方的不斷努力,中國老百姓關心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將得到妥善解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第二條就對大家關心的法律適用範圍問題做出了明確回答:在中國境內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活動,適用本法。請注意,這裡的個人新不僅包括中國公民的個人信息還包括其他國家公民甚至無國籍人的個人信息。也就是說,我國對於跨境數據非法加工、交易等是嚴肅規制的。
-
多地下線違規人臉識別系統 個人信息保護我們還需要做些啥
視頻字幕顯示,為保護個人信息,只能戴著頭盔去看房。一時間,保護好個人信息的話題引發網友廣泛討論。這也引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短短幾天時間多地出手了:天津、南京、杭州紛紛出臺政策,禁止非法採集人臉信息、禁止強制進行人臉識別。另外,針對部分App超範圍收集、強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特別是強制人臉識別功能,網信辦有動作。
-
天津採集人臉識別信息有法可依 過度收集個人信息行為被戴「緊箍咒」
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採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據此,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等被禁止採集人臉、指紋、聲音等生物識別信息。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徵進行身份識別的一項生物識別技術,這項技術通過採集人像、關鍵點提取,對人像進行預處理、特徵提取、人臉識別對比,實現個人身份識別驗證的目的。
-
全國人大回應人臉識別爭議:應先告知並取得同意
(資料圖)針對人臉識別侵犯個人隱私的爭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稱,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立法機關將對此進一步聽取意見,深入研究論證。12月21日上午10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
人臉識別如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不法分子製作3D人臉模型騙過支付寶
這位專家表示,人臉數據一旦被不法分子獲得,將給公民信息安全帶來極大風險,他建議應該對收集人臉數據的機構加強監管,最好設置資質等級,「什麼樣的機構可以收集,應該有相應的安全等級要求。」陳某稱,他到場後,有人對他的身份證進行拍照,「又朝著我本人拍了照」。事後,這些人給他發了一瓶豆油。當天,該村還有數十位老人的身份證和個人頭像被拍下。事實上,這些人拿著手機對老人們並非只是拍照,而是進行人臉識別。
-
名師講堂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專家看點交流會
名師講堂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專家看點交流會更新時間:2020-11-13 15:44: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在中國人大網上向全社會徵求意見。
-
全國人大常委會回應人臉識別案:在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前提下,方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王亦君)最近一段時間,「人臉識別第一案」「消費者戴頭盔看房」等為躲避人臉識別一系列事件,引發民眾對於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廣泛討論。在審議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中,立法機關是否考慮針對此類技術的應用做更具可操作性規定?
-
評論: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徵求意見稿已經發布,根據筆者最近幾年辦理個人信息相關案件遭遇到各種對個人信息的誤解和望文生義來看,很有必要研究清楚《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的個人信息是什麼?為什麼要保護個人信息?第一,個人信息包含廣義和狹義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的是狹義的個人信息。
-
...浪費、規範「人臉識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問題
立法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對於餐飲浪費嚴重和「人臉識別」被濫用等社會熱點問題,嶽仲明表示,治理這些問題未來都將有法可依。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即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審議。 「戴著頭盔看房」等有關「人臉識別」的熱點層出不窮,公眾對如何規範「人臉識別」等有關個人信息安全的行為較為關注。此前,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向公眾徵求意見。
-
...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
立法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對於餐飲浪費嚴重和「人臉識別」被濫用等社會熱點問題,嶽仲明表示,治理這些問題未來都將有法可依。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即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審議。據介紹,該草案共32條,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立法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對於餐飲浪費嚴重和「人臉識別」被濫用等社會熱點問題,嶽仲明表示,治理這些問題未來都將有法可依。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即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審議。 「戴著頭盔看房」等有關「人臉識別」的熱點層出不窮,公眾對如何規範「人臉識別」等有關個人信息安全的行為較為關注。此前,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向公眾徵求意見。
-
...回應熱點問題:治理「人臉識別」濫用將有法可依 - 東方今報數字...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立法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 對於餐飲浪費嚴重和「人臉識別」被濫用等,嶽仲明表示,治理這些問題未來都將有法可依。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即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審議。據介紹,該草案共32條,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