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的內勁訓練

2020-12-26 武術人

內力俗稱內勁,內力就是下丹田之力。丹田又分「上丹田」與「下丹田」, 上丹田即頭部中的「泥丸穴」, 下丹田即小腹中的「氣海穴」。兩穴之功能,在武術運動中各有其用,上丹田就是「意念」, 意念是力傳遞的指揮機關。 下丹田具有保存能量的功能,也就是內力的儲備倉庫,內力可及時聽從意念的調用。

中國武術又分內外兩家,內家拳包括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這三種拳在練習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氣沉丹田」也就是以練內功為主,為此才有內家拳之稱。在練習時必有六合,即:也就是內外兼修,外三合就是: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就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六合。另有: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練心(意念前的及時反映)神(精神)、意念(上丹田)、足(下丹田的內力充足)。在練習時的力,都是以內摧外,以根摧稍。在套路練習發力時,必須以意念指揮,通過人體的經絡將力自內傳遞於外,將根力傳遞於稍。內家拳——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這三種拳種在外形上看,又各有不同力(勁兒)的外形表現。形意拳是彈簧勁兒、太極拳是纏絲勁兒、八卦掌為螺旋勁兒。這三種勁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內含著一種無形的內力。

練習內勁的方法很多,在八卦掌練習內勁的方法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站樁、行樁(八卦掌中的走圈兒)和在套路的演練中,利用小腹的脹縮來完成呼吸,吸氣時小腹外脹,呼氣時小腹內縮。

第二步:在第一步練習的基礎上,逐步改變為吸氣時腹部脹滿,呼氣時小腹下沉,也稱逆呼吸。

第三步:當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鍛鍊有了功底後,逐步改變為小腹下沉不變,稱為:「意守丹田」。中脘穴(胃部)周圍的肌肉要放鬆並下掖,肚臍上翻。這就是「氣沉丹田」又稱「實腹空胸」離中虛(離是八卦之中的一卦)。空胸即上腹(肚臍之上)的腹直肌一定要放鬆,否則就會影響胃部的正常功能,造成不良後果。如果發現了噁心,想吐而不出的現象,這都是僵力造成的後果,嚴重影響了胃功能的正常工作,就應減少運動量或減慢運動速度,渾身放鬆,調順呼吸。

氣沉丹田:在遊身八卦連環掌的鍛鍊中,要時刻注意氣沉丹田。因為胸腔的上部和周圍,受到骨骼的限制,要想增大胸腔的體積,只有氣沉丹田,給上部騰出空間,使人體內部的橫膈肌下沉,吸氣時肺可向下部伸展,達到增大肺活量的目的。在武術運動中不只是為了增大肺活量,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增強腹肌的功能,使丹田儲備更多的能量(內力)。練習內家拳種的拳師們,可能都有體會,丹田就像一個充滿氣體的氣球相似,這是能量,時刻準備人體發力做功時的調用。俗話說:「丹田一用力,就將千斤大鼎高高舉起」, 這就是內勁。(文:孫志君)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內勁訓練
    在練習太極拳時各自會形成一個獨特風格,這樣就派生出陳、楊、吳、武、孫等多式太極拳。太極拳的演變絕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們互相溶合滲透,吸收變通以至改造創新。正因如此,太極拳的發明是歷史文化(傳統武術)積澱後,經智者、高手、賢哲們編創,把太極陰陽學說全面地結合於人身、肢體的運動。
  • 傳統武術外部功法訓練,主要練習身體的柔韌性
    ,重要的是要對於「功法」「理論」「套路」「拆招餵手」等有一種清醒的認識和見解,因為傳統武術訓練中,「功法」訓練乏味,「理論」學習之深奧難懂,「套路」學習單調重複和「拆招餵手」很苦。而如果傳授者在訓練中正確分析和研究,將不會失去傳統武術的精華。
  • 「內勁」和「外勁」的本質
    有的說「太極拳內勁是通過練內功而激發出的一種潛能」;有的說太極拳「內勁」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下,肌肉群收縮與伸展、緊張與放鬆的變化所產生的強有力的彈性力」;有的說「太極內勁的實質是意氣結合、神氣合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給我們正確理解太極拳傳統勁力理論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有必要對它們的本質進一步探索,以加深我們對武術傳統勁力理論的理解,指導練拳實踐。
  • 真傳內勁訓練程序是這樣的
    感受傳統文化神奇的魅力,滿足大家對武術的好奇,改善大家的身體狀態,圓大家一個真正的武者夢。武術在不同的訓練階段,不同的層次水平,同一種練法都會有不同的訓練側重,所以練習武術最重要的是科學的設置的系統課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每階段訓練目標清晰,且互相取長補短,整個課程學完,可以獲得傳統武術內勁以及其初步的應用。後半部分技擊訓練,在這個內勁的基礎上可以再行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
  • 中國傳統武術和現代武術有什麼區別?
    傳統武術的名氣越來越大,武術的精髓在於,練習現代武術的人往往用「」字來踩傳統武術,可以打「」字,「XX大師」的消息和對抗KO的玩家越來越受歡迎現代武術是近代國外流傳下來的一種現代武術。因為有目標和戒指的練習,很多人認為它可以用來保護自己。
  • 內勁太極拳簡介
    —————————————————————————————來自於武術之鄉滄州的太極拳訓練體系,您可以在幾個月內生出強大內勁
  • 傳統保健:內勁「養生功」
    在傳統氣功「少林內勁一指禪」功法體系中有一套鮮為人知的「養生功」;分別為:掄臂;回頭望月;左右提耳;燕子抄水;左右出掌;護腰探海;調息;三環聚氣。目前,廣大愛好者由於承襲支脈不同,大多只學習到「調息;三環聚氣」兩個動作。
  • 太極拳的內勁指的是什麼?
    本文旨在從各式太極拳名家的功夫,揭示「內勁」的本質,並由此而探討「內勁」的訓練方法,為太極拳競技服務。二、「內勁」的本質特徵。從上述各式太極名家的功夫,不難看出:「內勁」的本質就是拳家的力量素質,確切地說就是《中國武術大辭典》所講:是「經過反覆揉練,並與武術技法相融合的肌肉力量」。
  • 怎樣練好傳統武術
    武術難練,傳統武術更難練。怎樣練好傳統武術一直是困擾廣大武術愛好者的一大難題。現結合本人多年習練傳統武術的經歷來談一談體會。練好傳統武術定要有一個引路人 武術是是一門學問,不單是是形體動作,還有很強的技術性,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要想深入學習研究有所成就,初學乍練者很難找到頭緒。
  • ​傳統武術勁的生理機制研究
    其實,他們的武術的關鍵都是傳統武術中的「內勁」,只是他們對此武技秘而不宣。進入現代科技文明時代,「內勁」這門傳統的技藝到底存不存在,到底為何物?數十年間,筆者帶著對這門武技堅強的信念,執著訓練與研究,終於研究出其系統的訓練方法及科學原理。分析發現,這門武技很簡單,一點也不神奇。它是完全符合現代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理論的一種運動技術。
  • 傳統武術實踐,和現代散打比起來怎麼樣?
    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關係?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孰優孰劣?現代散打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國武術?這些問題,武術界一直爭論不休。傳統武術中掌法應用很多,比如:八卦掌、太極拳。戴上拳套,掌法就被限制住了,尤其是內家拳,不用掌就打不出內勁來。許多民間高手戴上拳套反而不會打了。但是,不戴拳套,傷害性肯定會很大。其次,傳統武術選材很難,現在城市中有多少家長肯讓自己的孩子練武術?要練也就是健健身,很少拿它當職業。如果散打王推出新的賽事,我想對散打王比賽談點看法。
  • 如何鍛鍊與培養太極拳內勁
    正因為如此,太極拳的發明是歷史文化(傳統武術)積澱後,經智者、高手、賢哲們編創,把太極陰陽學說全面地結合於人身、肢體的運動。太極拳內勁在內不在外,它是在長期通過意識統率下,使呼吸與動作相結合鍛鍊,在精神意念貫注之中,體內形成的一種既沉重又輕靈,既剛硬又柔軟的勁力。
  • 鶴拳的內勁與靈敏
    內勁對於武術運動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任何拳種,任何流派,對於內勁都有它們自家獨特的要求。不同拳種有不同的技擊方法和用勁方法。飛鶴拳要求的是一種「顫勁」,只有感到你的套路運動起來很有分量,不會漂浮鬆懈無力或僵硬死板,技擊時,才能做到出手入神,變化無窮,如同武術家們常說的那樣「來如暴風驟雨,去如風捲殘雲」。飛鶴拳的「顫勁」,是以意貫注,以氣運行,以聲助力,肌肉高度地收縮,從而發出一種「顫抖」之勁。這種勁並非全是剛勁,它是剛中帶柔,柔中帶剛,總的說來是偏剛。
  • 傳統武術的速度訓練
    速度是武術的核心價值,沒有速度的武術,根本就談不上技擊,而技擊又是武術的靈魂,所以速度是武術的第一要素。要想提高我們的競技速度,首先要研究的是啟動速度,這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我們從靜態到動態的速度,克服慣性對我們速度的影響。
  • 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勁一指禪」闕巧生站樁館啟用
    為對標《健康中國2030規劃》,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養生文化,深入普及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勁一指禪站樁健身功法,幫助大眾獲得健康的體魄。本次活動應邀出席的嘉賓來自有相城區原文化體育局局長沈炳泉同志、相城區衛健委高麗雯主任、相城區武術協會、老年人體育協會秘書長陳政富同志、相城區內勁一指禪協會會長、內勁一指禪傳承人闕巧生同志、南京中醫藥大學程正江教授以及蘇州大學
  • 太極拳內勁與人體筋骨結構變化
    但是也有其他的訓練方式,比如楊式太極拳有的就是利用意念身體上的各種氣圈、氣球等來進行內勁的訓練。為什麼這樣就可以練出內勁,就可以形成肌肉新的用力配臺方式呢?原來,意識通過人的神經和內氣,可達到調整磯肉的目的,肌肉的不同協調變化,就產生了各種的勤力。
  • 太極拳能否練出內勁?
    什麼是太極拳的內勁?目前網絡上文章很多,眾說紛紜,抖音短視頻裡也有很多武術太極拳高手,通過短視頻演示表達出太極拳內功內勁,有的還十分厲害了,是以前紙質或網絡文章文字裡無法表達完整的一種勁。大家知道,太極拳分楊氏、陳氏、孫式,武式等等多種門派,每種門派,只要是傳統傳承下來,且練到了一定的境界的話,是一定會出內功出內勁的,當然這個除了習練者有完全的毅力、耐力、有充餘的時間長期練習,有明師指導幫助下,才能練出內勁。內勁在人體內究竟是什麼東西?是氣態?還是液態?還是肌肉本能的流動?還是人體血管流動的細胞呢?
  • 風雲生 武術的訓練和體系
    前十幾年,武術全球資訊網時代,曾經如同曇花一般,出現過一個人,把形意拳論壇的人一頓損,然後消失!這個人首先報號,說自己是李洛能家鄉的,小時候村長因為自己是李洛能家鄉,所以邀請了李洛能比較嫡系的傳人來村子裡傳授武術,所以那個時候,那個村子裡孩子都練武!
  • 從被全網惡搞的馬保國,聊聊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不過建議不要同時喝水,以免噴出來,畢竟網友們是很有才的……咱們今天要聊的是,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先說說傳統武術小說裡的少林武當華山崆峒都是武術門派,研習的也不一樣。古代沒有攝像機,我們不知道用武術真打起來是什麼樣兒。
  • 武學內勁精要
    然而對內勁的許多問題,無論是從中國傳統理論角度還是從現代科學角度,始終沒有很全面的解釋,因而阻礙了內家拳的推廣和發展。所以本文將從中國傳統哲學和醫學的角度,結合現代生理學的知識,對內勁做一個全面的探討,希望能夠揭示內勁形成和訓練的規律,更好地推廣內家拳。